青铜器时代科学文化(商代,前1700—前1100年)
1夏亡商兴
彩陶文化的主人夏族所建立的夏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个体化变为可能。又由于农业、畜牧业和家庭工业不断发展,产生了单个家族进行生产的可能。新的经济发展,人们普遍要求生产个体化,打破原来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的共同劳动协作的生产关系,于是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取代。再者,由于军事酋长及其僚属的私有财产和统治权力不断增长,形成职位世袭制,打破原来以氏族民主为基础,各个成员一律平等的“政治”。终于社会产生了大变革,私有制开始了;父传子的“夏启传子”时代开始了,出现了正统的王朝——夏、商、周三代。接着原始公社逐渐解体,一步一步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最后,夏代从禹到桀,经17代31王,为商汤所灭,商代开始。
商革夏命,并非经历激烈的对立阶级斗争,而是一种优势对劣势的征服,也就是说商族所要走的道路,正是夏族要走的道路,所以两者斗争比较缓和。战争结束后大批夏贵族被商朝保留;夏民也欢迎商的统治,因为实现了共同的目标——财产私有制,创立了保障私有制的国家。
2青铜器的发达
中国的青铜器,世界驰名,各国博物馆多有中国青铜器收藏。只是我们站在这些博物馆所陈列的青铜器前面欣赏时,有谁能想到那些美妙绝伦的器物是数千年前由奴隶们制造的呢?毋庸置疑,中国商代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青铜器时代,在世界科学史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青铜又称铜锡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稳定的化学性,特别适用于形式复杂的铸件。商代的青铜器工业和石器一样,是就地制造的、民族自发的工业。虽说商代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但不能说当时的农耕工具普遍使用青铜制造,因为当时社会生产的基础是公社。农业与手工业结合,青铜工业主要制造消费的器物,为奴隶主服务,根本不是社会生产部门。即使公社中少数家族成员已能掌握铜制耕具进行生产,但因为原料稀少宝贵,经过辗转铸造,反复使用工具损耗严重,所以当时青铜器不是生产的主流。不过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用具和武器,则非青铜制不可,据专家研究,商代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和形式上都有高超的成就。如合金成分(比例),平均含锡为15%,食器礼器含锡较少,兵器较多,镜类最多,已到达近似科学的标准。铸造技术上,大致都经过选砂,配合掺锡、铸范、修铸等工序。炼锅一律为“将军盔”式,最多可熔几十斤铜液,若是特大器物,就需要100个以上的炼锅同时熔化,注入模子,场面很大。
器物种类上看,商代青铜器已达到顶峰,不仅形式繁多,而且纹饰美观新颖。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最多的是食器(鼎、盘、盂等)、酒器(觚、爵、卣等)、礼器(鼎、彝、甗等)和兵器(戈、矛、簇、钩)。各种各样器物的大小厚薄,极为不一,大的美丽伟大,小的精巧可爱。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长方形,四足)是个庞然大物,高133厘米,重875公斤,为商代最大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系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总之,商代青铜器的成就,无论在质和量上,还是形式和种类上,都非其他任何一种青铜文化所媲美。
3农工商业的发展
商代气候比现代温和,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雨量充沛,降雪较少。这样的气候,适宜农业生产,一年两熟不成问题。商代主要是农业经济,统治者对农业十分重视,卜辞中常有求雨、求风、祈云、求不雨的文字出现。国王经常外出巡视农业生产,或委派大臣前往监督生产,卜辞中有“省黍”、“告麦”、“省田”等记载。还有“耤臣”、“小耤臣”、“田畯”等名称,可知当时已有专职农官的设立,不是农业丰歉直接影响王室收入,国家不会如此重视。当时农作物以黍为最多,其次是麦和水稻,杂粮较少,与现代没有多大差别。农业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形状像现在的锹)和蚌制石制的辰(耕具)。开始局部牛耕,因为牛耕要有大块平整的土地和金属犁,一般公社个体家庭生产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当时主要耕作方式不应是牛耕,而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协作的耦耕。商代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布很广,大约东至临淄(山东),南至淅川(河南南部),西至兴平(陕西),北至燕(河北)。土质西部(河南、山西、陕西)属原生黄土区,东部(山东、河北)属冲积黄土区,带有渗漉性,可储存雨水,适宜古代原始耕作技术,尤适宜黍和麦的栽培。滨海和淮水一带则种植水稻。“殷人好酒”,没有发达的农业,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粮食(黍稻)酿酒。
商代畜牧业仅次于农业,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牛、羊、狗、猪,其次为马和鸡,近代家庭饲养的六畜都已齐备。家畜服役大多用于农耕和运输。
殷墟是商王盘庚至纣的故都,周围面积有10平方华里以上,仅宫室宗庙建筑一项,可见当时工程之巨大。从发掘出来的石工、玉工、骨工、铜工等工场和炼锡场、兵器工场来看,手工生产分工明确精细。再就青铜器而言,不论大小,精美绝伦,举世公认。其他玉器、石器、骨器,只是辅助生产。至于陶器,虽然退化,但形式和刻纹上,不亚于青铜器。
商代的商业比较滞后,货币经济不发达,但普遍使用贝币是不争的事实,甲骨文中有关资财货宝的字都从贝,由此可以证明。最早使用南方海产的真贝,后来改为骨贝和珧(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表面苍黑色)贝。商代冶铜业发达,为什么不用铜币?这个关键问题应当从商业滞后性上去找。当时交通不发达,从事商业需要巨额资金,下层平民没有力量,只有少数贵族才能长途贩运,这是商业滞后的因素之一。
4科学文化
在青铜器发达的背面,若没有高度发展的冶金术,那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祖先从生产实践经验中逐渐积累了原始的科学知识,代代相传,至商代才出现了科学的冶金术及其他工艺技术。据专家研究,青铜器含锡成分的比例,已接近现代的冶金水平,不得不令我们赞叹古人的智能。
在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天文历法方面,商代也有杰出的成就。他们已知用干支纪日,特别重视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有时不用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仅称甲日、乙日、丙日等,十干为旬;已有春秋的气候观念,已有大月、小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已知岁中或岁末置闰,必要时再闰(14个月);已知观察木星和火星作为制定历法的参考。商代历法的特点是:一面采用366日的阳历计算法,一面采用配合月行周期的阴历计算法,即阴阳历并用。与此相适应,产生最早的五行(水、火、木、金、土)观念。相传箕子最先陈述五行,指出五种物质元素的功能特性,作为一切生产和施政的基本条件。五行观念是原始的物质多元论,有其积极意义。如《尚书·洪范》,第三条讲农用八政,第八条讲庶征。庶征是指雨、旸(日出)、燠(热)、寒、风五种气候变化,五行合时,对农作物有利。五行观念的产生,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物质生产观念的加强。
与五行观念同时,产生了反映物质多元论和原始辩证法的周易哲学。周易又称《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三义,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64卦和384爻(yáo,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为阳,“”为阴。卦和爻各有说明,即“卦辞”和“爻辞”,作为占卜之用。相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但不可靠,其萌芽期在商周之间。《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称为《十翼》。《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周易·系辞传》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到一定限度必然又回到“穷”。于是“穷”、“变”、“通”、“久”,周而复始,造成宇宙大循环的秩序。以天地间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机动地观察分析一切问题,实在比当时流行的巫教的定命观进步得多。再者,《周易》的“变化之道”主要在于阳和阴、刚和柔、动和静两种相反性质的和谐统一,不在于对立面的斗争,实在是中庸之道,宜为当今社会借鉴。
此外,文化方面还有卜辞文学和记录文学。甲骨文是原始文字,系由绘画艺术发展而来,所以象形字特别多,还有小部分形声、会意、假借字,总计单字不超过3000个。卜辞文学的内容是记录国王的公私生活,作为王室的档案材料,极为珍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如《尚书》和《诗经》,其中收录了商代的原始史料,掺伪成分较少。商代已进入有典册的信史时代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