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文化
1彩陶文化(夏族文化,约前5000—前3000年)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骨干——汉族的祖先正式在黄河流域登场。其文化被普遍发现。它就是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又称仰韶文化。彩陶文化分布于甘、青、陕、豫、晋诸省(黄河流域),遗物有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两大类。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等,打制石器仍占一定的数量,骨器相当精致。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细泥红陶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彩陶制法上的特点是:泥质细腻,平底而手制,主要形式为瓶、罐、钵等,少数三足器。陶器表里光滑,饰纹繁多,窑温较低。磨光和施彩的工作,都是陶坯将干未干时进行;烧成以后,一般都在红色陶底上出现深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有的是先涂白衣,再施彩绘,其中以淡橙红色陶底最为美观。如此精美绝伦,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我们不得不赞叹祖先的智能。
当中原地区彩陶文化发展到顶峰时,东进为黑陶文化(商族文化)所阻,北进为细石器文化所拒,于是在今天的长城沿线和豫鲁晋三省的边界线上,到处留下了两种不同的混合文化遗址。这说明当时中国大陆上有几条文化主流互相斗争和互相渗透,唯有彩陶文化的创造者,在中原立足,成为真正的主人。这个主人是谁?据研究,他就是夏族(夏族虽不是创始者,但是重要继承人)。从地理位置来看,夏族活动的范围,与彩陶文化的分布区域相当。
再从历史上来看,“商汤灭夏”以后彩陶文化突然衰落,这是彩陶文化被黑陶文化征服所致。夏族创始于黄帝族,由黄帝族一脉发展而来,但在商族强大的武力征服下立刻衰退,这典型地表现在中原的制陶工业上。那时陶器向黑陶灰陶转化。再者在安阳小屯附近出土的彩陶很粗糙,纹饰退化,可见彩陶文化的兴衰实在是夏族势力消长的反映。
彩陶文化的主人除了制作彩陶和使用磨制的石器外,还使用骨器,如骨锥、骨针、骨刀、骨簇等。他们饲养大批家畜(猪、马、牛最多),发明了蚕丝(西阴村遗址发现蚕茧化石),过着定居的村落生活,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彩陶文化除中原地区外,还在山东、福建和苏北,甚至广东、香港、辽宁、新疆等边远地区也被发现,表明当时汉族的祖先夏族不但占有中原,其势力不断向边远地区扩张。
2黑陶文化(商族文化,约前2800—前2300年)
发生于东海海滨的黑陶文化比彩陶文化稍晚,是中国新石器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故又称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黑陶的特点是:质细胎薄,形式复杂(有较多的三足器),大多轮制,少数手制或范制,饰纹简朴,窑温较高。最典型的黑陶是:陶胎极薄,表里漆黑,而且有光泽,被称为蛋壳陶。精品大多在城子崖出土,但黑陶工艺发达的顶峰,仍以日照两城子产区为代表。这里的黑陶,无论轮制技术还是成品质地,大大超过彩陶。不过总的说来,除城子崖、两城子遗址外,次品多而精品少,大多数成品,泥质含砂,陶壁粗厚,表面呈黑灰色,光泽不强。黑陶种类很多,有扁足舌足的鼎,高足的豆,扁嘴带柄三空足的鬲(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等。除陶器外,在城子崖下层遗址中还发现300多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锛、石锤、石镰、石凿、石磨、石矢等。此外还有200多件骨角器,如骨针、骨锥、骨凿、骨矢、骨鱼叉、骨簪。更难得的是有许多蚌制的工具,如蚌锯、蚌镰等。在所有出土物中,最有文化意义的是无字卜骨16件。
黑陶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都在山东半岛,如青岛、滕县、临淄、城子崖、两城子。其后向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展,进行多面扩张。其中向西的一支,与河南的彩陶文化角逐争雄,锲入彩陶文化的中心区域,以渑池县仰韶村作为最后的对峙点。向南的一支,通过豫向皖北发展,过淮河渡长江,东南向沿海发展,在杭州湾一带大大繁荣起来,留下了良渚、金山卫等遗址。最后向北的一支,越过渤海到达辽东半岛,留下了羊头洼遗址。黑陶文化的繁荣期就是彩陶文化的衰落期,这显然是商灭夏在文化上的反映。
黑陶文化的居民除制作黑陶日用器具外,还从事较高难度的农业和畜牧业(饲养猪、狗、牛、鹿),掌握了较好的纺织技术,开始建筑原始的城墙。从发现无字的卜骨看来,黑陶文化实在是殷商小屯文化的先驱。“殷人尚鬼”的习俗,在黑陶文化中就有其渊源。根据碳14法测定,河南地区的黑陶文化年代是前2800—前2300年之间,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3几何印陶文化(吴越文化,前4800—公元初)
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在中国北方创造了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在南方也创造了自己的优秀文化,那就是南方沿海的南太平洋系的几何印纹陶文化。它分布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江浙两省发现的遗址较多,代表地点,浙江有余杭、萧山、平湖、嘉兴、桐乡、海盐等,江苏有金山、奄城、湖熟等。其中良渚最为著名,称为良渚文化。这种文化自成一系,被视为吴越本位文化,又叫“吴越文化”。
良渚的印纹陶,分布在地面和农耕土层中,构成无数明显的小区域。陶器上的纹饰,分印纹、刻纹两种,都为美观的几何图形,早期的有回纹、格纹、水浪纹、米字纹等20多种,晚期的有钱纹、蛇皮纹等五六种。陶器的泥质和制法比较低劣,形式也很简单,只有罍、瓮、瓿等数种,少数带有褐黄色的薄釉。广东海丰出土的陶器也很多,但没有良渚的典型。随同印纹陶一起出土的石器,有磨制的石斧(爪形梯形)、石杵、石镞(菱形)及有孔的石环。这些石器过去在闽粤以北很少发现,近来在江西樟树镇、长沙五里牌、杭州老和山等地也有少量出土,可见新石器文化在江南分布的大势。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500年),属于新石器早期。它的陶器形状以圆底为主,有釜、罐、盆、钵和支脚(釜和支脚是主要炊具)。纹饰有绳纹、印纹、刻纹、还有美丽的几何形装饰花边,以及写实的图案(如游鱼水草图)。河姆渡遗址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即用方木、圆木和木板打出成排的桩,在桩上架龙骨,铺地板,再在其上立柱盖顶。有榫卯结构,地板采用企口板拼接方式,具有较先进的木作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河姆渡文化中发现大量稻壳、炭化米粒和稻草朽灰等。此外还发现用水牛肩胛骨制作的挖泥锹,表明当时水稻耕作已有一定的规模。家畜饲养也较普遍,主要是猪和水牛。石器制作粗糙,种类不多,有斧、锛、凿之类。骨器、木器数量多,而种类复杂。其中有木桨,说明当时已有水上交通。
4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旧石器时代,人类虽然已知制造改进劳动工具,进行了狩猎生产,控制了较多的生活资料,但当时的社会生产仍以采集经济为主,真正的生产经济还有待于畜牧业和农业的发明。畜牧业的发明是狩猎经济发展的结果,农业的发明又是家畜饲养引起的结果,故畜牧业先于农业。《太平御览》说:“神农耕而作陶。”这一点不假,陶器创制既反映定居生活相对稳定,又反映贮藏物品的迫切需要,所以陶器与农耕同时出现(河姆渡文化可以作证)。于是在农业、畜牧业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原始交换关系。而这种原始的交换,人类必须有了食物储备时才可能发生;同时交换的方式,又必须是通过氏族或部族的代表人,在一定协议下进行实物的互相赠与。
中国的新石器晚期是母亲氏族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没落时期,由于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出现和生产力提高、生活资料丰富起来,便出现了父系氏族社会及私有制,并进一步建立起一个男子中心和男系世袭的家族制度。社会组织上,从氏族到胞族(大氏族),从胞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转换。传说中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就是部落联盟间的战争。经过两次战争,黄帝族是唯一的胜利者,确立了在夏族中的优越地位。后来随着夏族势力不断扩张,最后成立了传说中的夏代(约前2100—前1700年)。
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的文化创造日益丰富,在语言文字上作出了杰出的成就。语言在人类蒙昧低级阶段就有了,但我们祖先不仅具有创造语言的智能,还创造了一个美丽丰富的独特类型——汉语。
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工具,有了文字,人类的思想意识才能长久流传。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世本》说:“沮诵、仓颉作书(字)。”仓颉造字更为著名。然而文字是集体创造,没有特定的人。在文字发明以前,有一种“绳书”(结绳字母),即一定的打结方法,从结的大小、松紧、多少和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文字是由原始绘画艺术发展而来,图画和语言结合,便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现存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就是我国最古的象形文字。在文字的发明上,足以看出我们祖先的大智大慧。
宗教信仰是日常生活中支配人们的外界力量在头脑中幻想的反映。最初是“万物有灵论”的自然崇拜,在河套人文化中就有这样的原始信仰,后来从泛神论的自然崇拜发展到对一定物质形态的崇拜:图腾崇拜。即把一定的物象认为自己祖先的化身,这是人类同特定的动植物有着集体亲属关系的虚幻想法。后来由于男权和父权在家庭经济地位中的提高,以及父子传袭需要的形成,人的信仰开始代替物的信仰,再结合原始的宗法观念,产生了最早的祖先崇拜。这是中国独特的宗教信仰。
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开始创造了作为装饰用的艺术品,彩陶上的纹饰,骨器石器上的细雕磨光,陶器石器制作的造型,无不流露出我们祖先的艺术才能。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甲骨文字,它系从原始绘画直接发展而来,其中丰富的形象,实在令人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