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61700000001

第1章 序: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何荷的《猛虎闻芍》

何荷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毕业整十年了。现在是军事科学院《国防》杂志的编辑。编辑是以文化把控人的文化意识的工作,当然也是文化管理者。今秋某日,她送来一本作品自选集《猛虎闻芍》,请我作序。翻看这些篇章,由衷为之欣喜,但又不感意外。十年了,该是她做一次小结的时候了。

二〇〇〇年,军艺文化管理系首届开班,全军只招收学员四十名。何荷和四十位同学斩关入学。此时正值我申请在这个“黄埔一期”开设的《中西方文化概述》课程上马。在愉快的教学互动中,何荷显示了与众不同的优势。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面对浩瀚的文化海洋,如何让同学们胸中有数?我问她能否作一尝试,将中西方文化作一个渊源式追溯?数日后,她登上讲台讲述了她绘制的中西方文化历史图表,梳理清晰准确,让有些茫然中的同学们惊讶于她的胸有成竹,也着实让我另眼相看。二〇〇二年,何荷毕业了,她的毕业论文是大众文化中电影现象的《红尘之逆旅》,这让我顿生新鲜感,觉得她对影视评论有感觉。二〇〇九年的一天,她送来刊发在《中外军事影视》上的长篇评论《最后的贵族精神》,又让我快慰于她对军事题材的敏感和言辞的犀利。及至看到这部包括书评、舞评、话剧评、电视剧评、电影评论及艺术家专评的《猛虎闻芍》,我确定,她的光阴没有虚掷,这是她的又一次毕业,又一次成功,同时是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我想,何荷给自己的作品集取名“猛虎闻芍”,当是取自英国诗人西格弗里德·萨松(Siegfried Sasson)的名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s the rose.”余光中翻译得形神兼备:“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所谓阿波罗精神和狄俄涅索斯精神,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话,读完何荷的这部作品集,发现她的评论也好随笔也好,的确传达出了这种刚柔并济又水乳交融之感。

何荷现在应该算小有所成,至少有四个因素起作用:一是文化积累,她兴趣多样,涉猎广泛,上军艺前已经大学毕业,上军艺可以说是继续充电,拿第二个学位。十多年来她读书不辍,积淀不浅,赏析不停。还是建党九十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不变的军魂》解说词的主笔之一。二来她是老革命军人家庭出身,祖辈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我军高级将领,军人世家的熏陶,让这位七〇后正气在胸,情怀在心,物化时期不必付出更多心灵的代价。三是离不开她的天分,在军艺时何荷就有才女之称,也即有几分天资。所谓天分天资,既有后天的努力,同时是对先天的承认。四是她还有沉着事业之气的素质。在当今许多人浮躁名利的年代,能够安心做艰苦的文字工作,而且她是兴味盎然地做着,当是这种素质使然,而非外力可为之。这种素质使她的见识文采有了更自由的天地。一旦有了恰当的岗位,出成绩是必然的。播撒这种成果的方式之一正是本书。

由是,她的文章无论评论、随笔就从整体面貌上显露出一种兼容气质,既有读来快捷时尚洒脱的语言风格,又有军人价值观的内在风骨,决不轻浮;既有机智尖锐不失趣味的争鸣批评,又有耐心、多彩的文化阐发,决不生硬。既有军事题材着眼点:如《壮哉军傩》,竟能将“傩舞”及“军傩”的来历一一道来,又能融入个人和他人的感受,煞是好看,如《仪式》,谈古论今,洋溢着军人的英雄气概、对军魂的礼赞;又有广泛的文化视野:如《伯明翰的皇家范儿》,对英国芭蕾舞剧《美女与野兽》的评述显示着较高的赏析能力,和鲜在的文化贯通,而《烈火红岩》的评述看来有点儿夹枪夹棒,却又在犀利灵动的文字中彰显出知识的叠加。

她的影评既有七〇后的鲜明印迹,八0后的语言风格,九○后的亦正亦谐,独立思考敏锐且大胆,又不乏普世观念的阐扬,对历史的指点与内中的知识含量丝丝入扣,艺术的灵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一体相融,意味匪浅:譬如关于贝托鲁奇《一九〇〇》的影评《半个世纪的轮舞》,譬如关于赫尔佐格《生命的讯息》的影评《风车渐欲迷人眼》,譬如关于梁赞诺夫《命运的捉弄》的影评《剩男剩女的希望史》,譬如关于侯迈《三重间谍》的影评《花都无间》,譬如《索科洛夫的雾》,譬如《为忠诚革命而穿越》……而那些诗化的语言,散文风格的篇章,文字优美考据翔实洒脱自如,又让我等读者读出了内在的精致。她的影视评论多发表在《看电影》杂志或《北京青年报》,读者群定位鲜明,但超出审美范围的读者仍然会有兴味,因为其蕴含其实是显在的,指向是大众的。

何荷是善感的,她对世界级艺术家“舞蹈之神”尼金斯基的描摹、追述、品鉴和感喟,写下了万余言,并且独立成章,《一生:彼得鲁什卡》一文中,不难看出她对带着枷锁起舞的高雅艺术顶礼膜拜着。何荷又是锐利的,对名家作品的喜爱不妨碍准确的挑剔:在对希腊文豪卡赞扎基斯《中国纪行》的读后感《中国是不朽的》一文中,既有她对希腊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贯通,更在订正翻译错误的眼光中,将那些熟悉的典故条分缕析。看得出来,何荷已不完全是十年前的何荷了。没有相当的修养和心趣,又怎么能写出《从阿尔的梵高卧室觑梵高》《爱上极简主义》《狂欢或者盛筵》这样的灵性感悟?

接读这部文集时,我刚从杭州、南京等地参加军事题材电视剧研讨会回来,要完成一大堆文字欠债,又忙着上医院看病,何荷给我四天时间写书序,我很愿意,但担心短时间难以沉淀,写不到位,本想推辞,但又不忍推辞,我用了三天,速读了所有篇章,凭着我对她的印象,对文章的印象,写下这些并未及深思熟虑的话。我还想说,人们常说评论家还是老的辣,一来是指阅历增厚眼光锐利,二来是指有质和量的读书积累,能够逐渐形成文化积累对思想发现的宝贵优势,即“养辣”,否则,老固然老了,还谈不上怎么“辣”的“家”不也比比皆是?读书,尤其是“养辣”必不可少的养料。以这种想法看何荷,亦然。

新时期文化国防的建设,需要踏实读书的人,何荷的品读成果就催动我们在读图时代仍然要多读书啊。多读书,多感触,迎接时代的召唤。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 边国立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同类推荐
  •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是应三晋出版社之邀作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综合选集卷”之一种而编写的。本书精选了从汉初至隋初的许多优秀的骈文、赋文作品,旨在引导广大读者学习辞赋骈文语言骈俪的艺术技巧,并批判地继承这一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秀才进鬼城

    秀才进鬼城

    一个的书生,上京赶考路途中无意进了鬼城。
  • 神荒录

    神荒录

    天地有气,名之为灵,引灵入体,以躯体载之,以心驭之,如芥子纳须弥,日积月累,则可永世不衰……无尽尘埃可容大千世界,渺小躯体可纳浩瀚天地。修炼一途,乃窃天地之灵气,纳入己身,通其筋骨,达其体肤,淬炼其身。而后灵力九转,聚之以辟海,拓其海,诞其灵,赋其性,化而为鱼,鱼跃成龙,隐于髓而伏于魂,吟九天而动八荒。历红尘,破虚妄,登神盘而观圣道,握生死,度轮回,执规则而渺苍生,观春秋,度洪荒,控万物而踏仙途……
  • 至剑无敌

    至剑无敌

    适逢三界大乱,群魔乱舞,妖姬肆虐,仙女落凡。纷乱中,一位特立独行的穿越小人物乘风破浪、大道艰行,历经生死浮沉、花红柳绿最终睥睨群雄,傲视天地。九天苍穹,他抚剑而立,笑问诸佛龙象:安敢裁我生死造化?!至贱无敌,至剑无敌!
  • 厄运成神

    厄运成神

    一个网游小天王带着网游里的能力来到了一块叫做天赋大陆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天赋能力。他将在这里用游戏宅男特有的修炼方式把所谓的厄运天赋用到极致走到世界的巅峰。
  • 修真幻谈录

    修真幻谈录

    冥冥中许慕终究不会沦为平凡一流。新人处女座希望大家支持
  • 一心成神

    一心成神

    人生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小说讲述的是,穿越主人公范雷,在父母强迫下,来到“归元宗”磨练心性,不慎被宗门外围弟子刘三所杀。主角融合范雷残魂,继主再生。重生后的主角,将如何抉择这一生。又是如何凭借残破之身,借力成就完美无瑕。一切尽在《一心成神》
  • 噬魔记之女娲石

    噬魔记之女娲石

    每当灭世之劫来临时,应劫之人也随之而生,他们拥有着常人没有的能力,但也背负着救世的责任。女娲石,四个家族,鬼尸谷,阴魂铸剑,这一切究竟是上天的注定,还是有人设下的一场阴谋,当身在局中,是否还有认清是非黑白的能力。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璞山蒋公政训

    璞山蒋公政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空妖精之吻

    时空妖精之吻

    一吻一世界,一生一心人。跋涉时空,漫步无穷,能否击杀主神,窥见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