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元山中草屋收拾好行李,便匆匆赶下山来,到达村中,村里已经聚满了人,都是来为乔元送行的。
“就这么多了,省着点用吧。”乔公看到乔元已准备齐全,从衣服里摸了半天终于摸出几个碎银来,全部交到了乔元的手中,他也自知这点何以够得奔赴京城,便无奈的摇摇头。
村里人见到此场景,纷纷捐钱给乔元,村里几十户人家,所筹的钱便足够乔元来回还有所剩余。
“这……”乔元看到此场景竟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乔元,你就收下吧,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你安心去考试,家里我们帮照料着。”
“是啊!收下吧,收下吧!”
村里人你一言我一语,乔元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看着父亲,希望能给他一点提示。
“既然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就收下吧!”
乔公这也是个无奈之举。听到父亲这话,乔元便放心的收下了银两。
万事俱备,接着就是要奔赴京城,参加考试。乔元算是这个村里唯一一个走出去的人,这个村里几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也许对别人来说这是个好机会,难得出去看看,但对于乔元来说,却似乎有所违背自己的本心。
乔元离去,终究不敢回头看看送行的人,他害怕,害怕见到村民们那种期待的目光,因为这种目光让他感到窒息,这种负担实在是太大了,却让他一个人去背负。乔公亦是如此,在众人目送乔元的目光中悄然转身,独自归家去了,又似乎心有所悟,自知定数。
人生遭遇变化无常,如同世间风雨变幻,令人难以琢磨,结果会怎样,又有谁能够清楚呢……
乔元长途跋涉几日,渐渐到达目的地—都城长安,虽然历尽艰苦,但乔元这几日终究是手不释卷。
都成长安,自然是繁华之地。乔元远远便望见高高的城墙。但是他还是不能停止住自己匆匆忙忙的脚步,任一直往城门所在的方向走去。
离城门越近,乔元越是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但到达城门口的乔元却发现,如此繁华的地方,城门口人来人往,商人旅客,皆穿着华丽。但如此繁华之处,却有人在这城门口行乞。乔元自然是不便多问,但读书人本心善良,便掏出自己身上一些银两给了他们。
长安街市,自古繁华,乔元进城后,街上人来人往,无比热闹。两边摆布的商品琳琅满目,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着绚丽,可看看自己,一套粗布衣,在人群中显得极为寒酸,意识到这些,乔元自是不好意思多逛。
天色已不早了,首要做的事情是必须要找个住处,幸好身上还有一些银两。乔元便四处寻找住处。
贵为都城的长安,客栈应该繁多,乔元自觉找个住处应该不难,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在这个如此繁华的街市,找个住处却是如此困难。
“怎么又客满了?”乔元生气的说到。
“满了,没房了!”小二不削的说到。
乔元已经不知道找了多少家客栈,但都说客满了。乔元疑虑,难道赶考人如此多?
正当乔元转身走到门口时,又进店一位身穿绚丽衣物之人,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看便是个富家子弟“小二,住店。”
“好的客官,马上准备。”
“你不是说没房了吗?”乔元生气的说到。
“是有店,但是不住乞丐。”小二咄咄逼人,一副欠揍的样子。
“我有钱,难道还白住你店!”乔元生气的叫起来,但一个读书之人,又是一个穷人家出生的孩子,与人讲起钱了,自然底气有些不足。
“你们这些穷酸人,住店也是浪费位置,走走走,别打扰我们做生意。”
“岂有此理!”面对如此情形,乔元只能干生气的走了。随后又去了几家客栈,可是结果都是一样,难道今日便要露宿街头?
夜幕降临,乔元只能独坐人家屋檐之下,静静的“欣赏”这长安的夜景。领略这秋寒,看看车水马龙的街市,便感到无比孤独,便吟到:
寥寥悲秋,
青竹依旧,
枫叶正红。
雁归燕离无意,
静听异乡蛐蛐。
繁华街市,
灯红酒绿,
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无系,
世事尽无我。
又掏出书卷,借着惨淡的光芒阅读,唯有书卷,才能填补他此时的不满,唯有书卷,才能陪伴他度过此刻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