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的儿子欣欣是个调皮的孩子。每次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欣欣就跟过去,好奇地看着妈妈。妈妈总是说:“去,你别在厨房给妈妈添乱。这里不是小孩子玩的地方。”每次欣欣听到妈妈这样说,都很失望。
有一天,爸爸又听到妈妈撵欣欣出去,就说:“让欣欣在门口看着吧!那里不妨碍你,也不会有危险的。”欣欣显然特别高兴。后来爸爸又告诉妈妈:“可以让他适当的做一点事情,比如帮你把小板凳搬出去一类的活儿。”有了爸爸妈妈的鼓励,欣欣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很多事情都能完成得很出色。
简单的训斥和包办都是错误的教育,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精神,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只有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才能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信心和能力。
在孩子年纪小、自理能力不强时,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要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的细节开始,从一点一滴地教他们做起,对他们提出简单明确的要求。例如从读书、写字坐的姿势,独立完成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整理床铺、打扫卧室、到洗手帕、红领巾和小衣物等,凡是他们自己能动手做的事,都尽量指导他们去做,家长不要代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在生活上,让他们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在学习上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自觉、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在行为上培养他们守纪律有礼貌、尊老爱幼等文明行为。
同时,要教育他们做事要讲究效率,注意质量,不要养成拖拖拉拉,杂乱无章的坏习惯。
表哥的儿子是个自立自强的孩子,在生活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让父母操心;学习上,他勤奋好学,每天自觉、独立地完成作业,并预习第二天的上课内容。这是因为妈妈从小就注意培养他的独立性,不让他养成依赖的习惯。
刚开始上小学时,勤勤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学习上出现了困境,妈妈就每天辅导他的学习,检查他的作业,养成了他的依赖心理。而每次考试,也总是错漏百出,卷面糟糕。后来妈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式,调动勤勤的积极性,让他养成了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好习惯。
每个男孩都是有主见的孩子,但是在很多条件下,他们不愿意表达甚至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是有的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及亲近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却不敢在教室,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通常来说,孩子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因为害怕说错。
听父母话的孩子让人安心,因为这样,在小的时候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危险和麻烦。但是,过于听话,在孩子独自面对世界的时候,就会迷失自己,因为找不到那个权威的发话人,他不知道该听谁的。
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男孩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错的,也要勇敢地说出来。
1.尊重孩子的决定
同事小陈的儿子从小就对文艺很感兴趣,自从带儿子去看了会芭蕾舞《天鹅湖》后,就迷上了芭蕾舞,儿子执意要学芭蕾。小陈想:舞蹈一般是女孩子学的,何况还是芭蕾舞,男孩子学跳芭蕾舞,怕是越来越像女孩了,很不理解他。于是一再推辞说:“你学学跆拳道、击剑也不错啊,为什么要学芭蕾,妈妈不喜欢。”
儿子不想放弃,他又去找爸爸游说,还希望马上学。爸爸只好来做妈妈的工作,妈妈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去了。妈妈想:他也就是图个新鲜,一两个月后,肯定会厌倦的。妈妈不太留心他学舞,每天只是按时接送他去参加培训。
自从学上芭蕾后,儿子就一直没有放弃。他的舞技越来越好,在13岁那年,有一个国外芭蕾舞乐团来学校招人,他凭着自己的实力,被选中了。妈妈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坚持,还最终被国际芭蕾舞团垂青。
男孩有自己的想法、敢想敢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说明男孩有个性,是一个人格健全、有主见、有想法的男子汉。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要多一些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不要用要求、命令束缚了男孩的个性。让男孩固执一回,做个有原则的男子汉。
2.表扬男孩少用“真听话”“你真棒”
我姐姐总是在我面前夸赞儿子晓亮“乖,很听话”,可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骄傲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且什么事都依赖妈妈,自己一点主意也没有。晓亮习惯了事事顺着妈妈的意思去做,而且每次都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可是当晓亮问妈妈:“妈妈,今天我穿哪件衣服上学?”妈妈说:“你自己拿主意吧,想穿哪件就穿哪件。”这时候晓亮就表现的无所适从。他自己完全没有主意,平时都是妈妈替他安排的。后来,妈妈不再夸孩子听话了,而是用其他的更具体的评价。当孩子吃完零食,自己收拾垃圾时,妈妈就表扬他:“对!吃完东西就收拾干净,这样既整洁又卫生。”慢慢的,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而不是等着妈妈来吩咐了。
总是笼统的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真听话”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碗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3.给男孩最大限度的自由
给孩子自由,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让孩子任意妄为。父母应该给孩子定下一个原则,在这个原则下,给孩子充分探索、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盯紧孩子的一举一动。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定下规矩:在外面玩,不能去马路上,只能在楼前的这块空地上玩。但至于怎么玩,和谁玩,怎么玩,由孩子自己决定。
我的一位朋友是幼儿园老师,他在教育孩子的经验上比我们要丰富的多,他常说:在语言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讲,幼儿听,老师朗诵一句,幼儿跟读一句,常常要求幼儿“小手放放好,小腿并并拢,身体坐坐直,说话要举手……”在如此多的规矩与限制中,孩子处于被动地位,不能随便说话,唯唯诺诺。教师是主角,一统课堂天下,除了少数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说上几句,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的听众,多数是“鹦鹉学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种专制、压抑、沉闷、缺乏生命力的课堂氛围剥夺了幼儿表达的自由,给师生、同伴间的交流带来了障碍,大大阻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不能给孩子情感上的满足。所以老师必须大力改革语言课堂教学,尽可能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不能让“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理念成为一句口号,成为一个标签,说在嘴上,做在形式上。要把传统教学中束缚幼儿的“规矩与限制”彻底打破.彻底解放幼儿,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孩子,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使他们在自由表达中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我小侄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每到了户外游戏的时间,小朋友们个个兴致勃勃的,别提多兴奋了!因为这个时候是小朋友们自己的天地,老师提供一些材料,小朋友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今天我们来玩呼啦圈,这里有各种颜色的呼啦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拿。”只听老师一说完,一窝蜂地涌了上来,拿到自己喜欢的呼啦圈的小朋友则笑嘻嘻,还没拿到则在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还剩几个。老师抬头一望,两个小朋友为了争抢一个红色的呼啦圈而扭成了一团,老师说:“我看谁懂得互相谦让,让给别人玩,自己去拿另外一个。”两个小家伙好像对那个呼啦圈情有独钟一样,没反应,有一个索性不看我把头扭向另外一边。看来两个小家伙是想斗到底了。老师又说:“你们两个谁也不让,那怎么办呢?”两个小家伙真的探起头想起办法来了,可想了老半天都没有出声。“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两个选择你们,第一:两个一起玩,一个玩十五分钟另一个再玩十五分钟。第二:老师把呼啦圈收回,两个都没得玩。那你们选哪一种啊?”这时,两个人连考虑都不用,立刻说:“他玩完我再玩。”
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多一些选择。如果我们只是用言语来劝告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也不好等。也许孩子那时会照你的意愿去做,可久而久之,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大人们需要选择的机会,孩子更要有选择的机会,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方式,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当然,有的孩子还小,不能正确的分辨是非对错,需要家长的指导,家长也要耐心的给予正确引导。
玲支持男孩参加社会实践活盂
我看到过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也不让我随便出去玩,我就像那笼中的小鸟自我封闭,我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求知和探索。”照这样下去,孩子就会长期心理压抑,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伤。
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比他们的认矢口台邕力差。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时间和空间。节假日和双休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郊外游玩,也可以带孩子到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让孩子在观察事物中学会发现问题,接触的事物越多,产生的新想法也就越多。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在家里写字,画画的办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
所以,父母在督促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多带孩子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
1.让孩子参加有益的校外活动
幼儿园小朋友即将毕业升入小学前,为让孩子们幼儿园生活划上难忘句号;为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亲自感受体验大自然;为对孩子们进行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幼儿园决定组织全园小朋友进行一次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之前,老师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向家长征求了意见。有98%的家长袁示同意出行,但其中大部分家长都怀着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对活动的安全问题担心,他们提出“孩子太小,步行是否可以?”“孩子这么小,出去后能否自理?”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又是家长们共同的心声。
这天,孩子们怀着高兴而迫切的心情,一大早背着“行囊”,由爸爸、妈妈送到车上,在他们再三叮咛声和不放心的眼神中出发了。一路上,洋溢着孩子们雀跃的歌声、笑声和欢呼声。他们打开自己的“行囊”将“好吃的”分给周围的小朋友和老师,而且都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也许,他们早就明白,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自己就应该是个“大人”.而平时实在是没有这样表现自我的机会。
来到目的地,第一项活动是“毕业汇报演出”。孩子们身着漂亮的演出服,在青青的绿草地上和老师一起载歌载舞。奇怪的是,在家娇滴滴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嫌小草扎人的,她们穿着裙子在地上跪、躺、下叉、打滚儿……我内心不禁有些酸楚,孩子们的“娇”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不要这、不要那的声音将孩子们与大自然隔开。
“爬沙比赛”开始了,这是一项考验孩子们毅力和耐力,培养他们抗挫折能力的活动。离开父母关爱、呵护的孩子们出乎意料地勇敢、独立、团结、友爱,有的孩子先爬到沙顶,高声为下面的同伴加油;有的伸出小手,助同伴“一臂之力”;孩子们在沙顶尽情地追逐、游戏、合影,在松软的沙的怀抱中尽享大自然的抚爱,体验响沙的神奇。有趣的“沙地探宝”活动,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归途中,老师又以庄稼地为课堂,在那里,让孩子们认识多种农作物,亲身感受绿色生命的活力。田间、地头,孩子们围着老师新奇地问这儿、问那儿。有的孩子与农民伯伯热情地搭话,并为他们唱歌,感谢他们的幸苦劳作。绿色怀抱中,孩子们欣喜的脸上绽放出动人的光彩,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关景。
让孩子多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体会集体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孩子的视野,还会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得到很多的锻炼。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喜欢到从事药剂师工作的父亲的实验室里去玩。他看到父亲调配药剂,自己也很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父亲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就开始慢慢地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很感兴趣,每天都要到父亲的实验室去做实验。渐渐地,他学到了很多关于药品和实验的知识,当然也学到了如何自己去探索的方法。
在鲍林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鲍林一度非常消沉。
后来,怀着对实验的喜爱,鲍林又重新走进实验室。有一天,他得知好友的父亲做了“高锰酸钾产生气体”的实验,让鲍林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鲍林迷上了化学。他一直不间断的做各种实验,正是父亲的鼓励,使鲍林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也才有了后来鲍林在化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