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孩子制造“小麻烦”时,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因为在制造麻烦的过程中,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如果运用得不好,反而会刺伤孩子,抑制孩子的积极行为。因此,父母在给孩子“制造麻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矧洁挫折的对象是经常受到羲扬的孩子
制造麻烦的对象是那些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总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要给他们增设一下挫折。而那些受挫较多,性格内向而又脆弱的孩子,不宜采取这种方法。
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很容易骄傲自满,因为他们从小就有很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入学习好,每次都能考第一名。但是,一旦事与愿违,孩子幼小的心灵会承受不住打击,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所以,经常受表扬的孩子是制造挫折第一对象,让他们懂得承受一点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自己努力了,结果并不重要,一味的纠结,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负。
剐酋挫折要适腰
由于孩子受挫的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因此,制造挫折时,年龄越小的孩子,设置的挫折要越小,挫折发生的频率要越低。对于受挫较多的孩子,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甚至不要设置挫折。
设置挫折要循序渐进
挫折的设置应该要有渐进性,挫折应该由小到大,由少逐渐增多,切不可一下就给孩子个下马威,这样会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我的侄子牛牛是个胆子很小的男孩,一次在体育课上,班里要玩球,可是球不够用,老师让牛牛去其他班借借看。他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老师用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他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到门口时,牛牛忍不住回过去头看看老师,眼看着他几乎要退缩了,老师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徐老师面带微笑地招呼着牛牛,他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要借皮球,当牛牛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老师时,牛牛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的牛牛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老师轻轻地拍了拍牛牛的头,随后又向他竖起大拇指,将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6.制造挫折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制造挫折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当孩子排除了困难,战胜了挫折时,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强化孩子积极的行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7.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
孩子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感到委屈是难免的,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在孩子受挫后,一般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不加理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然后振作起来;如果孩子的情绪反应过度,父母要给予温情的鼓励以及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及时摆脱失望、伤心等不良情绪,及时树立信心。
在体育中心,同事小张跟儿子玩踢足球,当然,这都是没有任何规则的“玩球”。以往每一次只要是球到了儿子的小脚下,他就像征性地踢一下,球一跑远了他就指挥爸爸妈妈去捡球。可是那次小张却没有像过去一样跟他玩,球一溜远了小张就让儿子去踢回来,而且有的时候小球滚到他的小脚旁边小张也要抢着过去踢上一脚,让球再次远离他,并让他再跑过去追。而当他正要接近球的时候小张又再一次将小球踢走,这样反反复复地跑了好几趟,东东一边笑着一边气喘吁吁的,他觉得很好玩,但是又觉得很不明白。
于是东东忽然仰起小头问:“爸爸,为什么总是‘抢’我的球啊?”
小张立刻蹲下来跟他解释说:“这不是抢,而是踢球的游戏规则,只是谁有本事接到球谁就有机会踢一把,谁踢得最多谁就算赢了……”在家里,东东总是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儿,即使是玩踢球这样的小游戏也是由大人配合着他。
经过那晚的一次“抢”球经历,后来他居然也懂得想方设法在最快的速度里将球“抢”过来,并且时刻提防着大人过去“抢”走,也是一边跑一边笑一边大声叫嚷,玩得很起劲很开心……每次踢球回来心情都很好,能够听从大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法国著名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说:“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只有经历过苦难和挫折得人,才能领会成功的意义。
住在我家楼上的小雨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也好,他从小练习钢琴,水平达到七级,多次参加重要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小雨经常受到父母,老师,邻居的夸赞。
但是,小雨的父母意识到,这种环境下,小雨容易形成骄傲的心理.为了能让小雨健康的成长,父母经常提醒儿子不要骄傲,还有很多比他优秀的孩子,他们都很谦虚。
一天,妈妈特意带小雨去同事家里玩,妈妈知道,这位同事的儿子亮亮比小雨更优秀,她想让小雨知道,人外有人,不要太骄傲。
两个孩子见面以后,玩得很投缘,但不一会,小雨就有些不高兴了。
原来小雨和亮亮玩智力游戏的时候总是输,尽管亮亮热情的邀请小雨再玩,但是,小雨却坚决要求妈妈带他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小雨说:“小雨,妈妈知道你不高兴,是不是因为玩游戏总是输?”
小雨看了妈妈一眼,没吭声。
“你知道吗?亮亮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他比你小一岁,但是已经跳级了。”妈妈说。’
小雨觉得有点好奇:“是吗?挺厉害的。”
“是呀,亮亮是个优秀的孩子,但他从来不炫耀这些,总是努力的学习。”妈妈微笑着对小雨说,“你也是优秀的孩子,但学无止境,不要骄傲哦!”
小雨领会的点了点头。
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有良好的个性,小雨的妈妈可谓是用心良苦。让小雨知道人外有人,比他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所以不能取得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谦虚使人进步,这样才能有发展的空间。
有这样一个男孩,整个小学期间,不但成绩一直优秀,还在班里担任班级干部,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因此,男孩在各方面都表现的很有自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最棒的。但是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他却在考试中出现了失误,没能考上最好的中学,而那些平时不如他的同学都比他考得好。男孩的父母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但是男孩自己却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整天唉声叹气,好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
对于这些年龄尚小的男孩,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的,小朋友之间也会经常出现互相攀比,嫉妒等行为,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扼杀在萌芽中,要让孩子多见世面,让他们知道,有很多人比他们还优秀,学习还好,但是他们并不炫耀,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要让孩子知道学无止境,不应该取得一点小成就就骄傲自满,虚心使人进步。
让孩子学会面对危险状况
有这样一个故事,村口就是一条大河,河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但也把悲伤带给了孩子们:每年都有孩子被河水吞噬了生命。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夫妻俩有一个独生子。孩子五六岁时,有一次,父母发现他和别的孩子一起到河里玩水,特别担心,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万一有什么事,做父母的可怎么办?于是父母狠心打了孩子,并禁止孩子不能再走近河边一步。
儿子远远地看着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到河里玩水,他也想去,可父母严厉的目光总把孩子的渴望无情的浇灭了。
儿子10岁那样,村里发了大水,别的孩子个个在大人们的帮助下逃生。唯独这个孩子,在呛了几口水后,沉了下去。
父母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出生在河边的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游泳,学会面对危险又能避免危险,从而学会克服危险的本领。
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唯恐不周:看见小孩拿铅笔,就怕孩子削着手,马上抢过来替孩子削;看见孩子用针缝东西,也不放心,也要替孩子代劳。事实上,像削铅笔,缝扣子这类不会有太大危险的事,由父母代劳只会剥夺孩子自己体验危险的机会,让孩子在面临更大危险的时候不知所措。
有一次,我远在美国的朋友小王早上去海边游泳,游累了的他就在岸边休息。这时,他看到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大概三岁左右,站在跳板上,正犹豫要不要跳下。跳板其实不高离水面大概只有一米,但是这样的高度对一个只有三岁的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犹豫了半天,小男孩还是一直站在跳板上,他的爸爸妈妈正好坐在旁边和客人谈话,妈妈无意中回头看了他一眼,他望了望妈妈,似乎在询问妈妈到底要不要跳。他的妈妈没有说话,只是向他做了一个手势:跳跳看。小男孩笑了一下,不再犹豫,扑通一声,跳了下去。他的妈妈一看他跳了下去,只是站起来看了一下,看到他爬上岸后,就又坐了下来。
国内的一些父母总认为:水没有深浅,孩子去游泳,万一出了事,那是要后悔终生的。于是就极力限制孩子到有水的地方去玩。
对于孩子游泳一事很多父母并没有什么担心,他们还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海边,让孩子在水中尽情地嬉戏。
小孩子都是好动的,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父母越是不让他去水边玩水,他却偏偏就要去水边玩水,父母根本就阻止不了。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其实限制孩子玩水并不是好办法,与其这样,还不如教会孩子游泳,让他们学会自救的本领。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游泳,家长又不必过分担心。这种做法,其实是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一致的。所谓的素质教育,不单是要孩子能考出好成绩,更重要的是掌握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抵抗压力和打击的能力。让孩子掌握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再放手之间,让孩子自强自立的去生活。
比如,孩子喜欢爬树,而且爬得很高,父母怕孩子摔下来,总是禁止孩子去做这种危险的事,可是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爬山,父母又如何禁止得了呢?对活泼,独立性强的孩子,禁止他从事有危险的活动,是有困难的。孩子本来也是喜欢做危险游戏,喜欢冒险的,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父母如果大惊小怪地说:“太危险了!太吓人了!可不能这么干呀!”这样,孩子对新鲜感的体验就会被淹没。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醒孩子。爬树是一种很危险的活动,要防止跌落的危险,就要考虑牢固的落脚点,衡量数值能否支撑自己的身体,父母指出危险眭,不强迫禁止,就能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的本领。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了让孩子从小明白不能在别人的保护下生活,常常允许孩子们单独去划独木船或驾驶帆船,还让他们去冒险,尝试可能涉及的危险,为此,洛克菲勒9岁的儿子从马上摔下来过,12岁的儿子玩气枪打伤过自己的脚。尽管父母心里很害怕,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让孩子去尝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避免或战胜它。人类的历史也是无数的冒险、斗争并战胜危险的历史。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孩子。有时,让孩子尝试一下危险的滋味,反而能够磨炼孩子的意志。比如倒开水,削铅笔等,经过这样的磨炼,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孩子的处事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信心也会增强,以后再面临更大的危险和困难时,就会努力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逃避困难了。
在顺境中给男孩制造挫折,要求父母不要轻易满足男孩的任何需求,有时候父母不妨延迟,拒绝,让孩子尝尝挫败感,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多经历一些困难与挫折,对他的成长是有利的。
很多家长认为,男孩应该穷着养,就是不给他太多的金钱方面的花销,不给他太多的物质享受,以免惯坏他。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控制男孩的物质享受,意义在于对于“穷困”和“艰苦”切身感受,对男孩意志、品质、性格、心态的磨砺、锻炼和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
男孩想要的玩具,让他自己挣匦来
孩子要求家长给自己买喜欢的玩具是件很正常的事,但是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呢?显然不是,不要因为爱孩子,就无条件满足他,溺爱他,这样做会误导孩子的金钱观,影响他今后的价值观,剥夺了孩子学会自立的权利。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只有那些经历过贫穷的男孩才明白优裕生活的可贵,才知道如何去创造财富,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从小家境贫困的他,为了买书,同时打好几份工,由于太累,在烧开水的时候不小心被烫到。但是当他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买到书的时候,所有的伤痛都不算什么了,高尔基就是凭着这股坚韧的劲儿,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当然,今天的生活条件不能和当时的环境同日而语了。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都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很容易产生惰性,阻碍前途的发展。让男孩挣回自己想要的玩具,目的就是让男孩明白父母赚钱的辛苦,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