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1200000008

第8章 喜事篇(2)

听香

在台湾的台南、台北和鹿港等地,有“听香”的习俗。是当地百姓在大年前后进行的一种相当有趣的民俗活动。妇女在这些日子里面,跪于自家厅堂叩拜神灵,企求收获明神指点来年大吉。收到神的祥语信息以后,按照神的指示,前往神指方向,前去静听人家的悄悄话语。然后再把人家说的话传给自家的厅堂神主,让神主再占卜明示。这来回一路传话的活动,俗称“听香”。

荡秋千

秋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个时候,祖先为了生活生存,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当中,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飞奔上树或者跨越沟涧。这就是秋干最原始的雏形。用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北方就产生了。史典《艺文类聚》中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绳索为了结实起见,常用兽皮制成,所以秋千两字繁写为“楸疆”,以“革”字为偏旁。“秋千”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内地,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秋千成为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

一般来看,正月初十以后,人们开始在村口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秋干。正月十四十五是荡秋干高潮。荡秋千使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荡秋千可以分为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和坐荡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高手,有时候还要举行秋千表演比赛。秋千荡得最高最美之人深受赞扬。在年节荡秋千的日子里,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良好机会。早在汉武帝时,民间有后庭千秋之寿,宫女们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改为“秋千”。有“千秋万寿”之意。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健康,还能培养人的勇敢品质,并成为民间流传广泛的健体活动。

吃粽子

在民间特别是南方,粽子是很有名的小吃。粽子又称为“角黍”和“简粽”。在中国农历五月的端午时节,百姓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吃粽子的风俗。

粽子的种类颇多,有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台湾肉粽、豆沙粽、威粽等等。苏州粽子、广东粽子、北京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等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其中苏州粽子为四角形,有枣泥、猪肉、豆沙等等品种。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方形,后背隆起一只尖角,以蛋黄做成的肉黄粽和什锦粽风味独特。北京粽子分糯米粽和大黄米粽,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至于古代民间的粽子,从历代诗人笔下可见一斑。比如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味道和形式。唐代温庭筠诗说的“盘斗九子粽,瓯闹渔歌响,风动角粽香”,表明了粽子在那时候就已成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时尚食品。

雄黄酒

据说诗人屈原投江之后,老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纷纷把自家的粽子、咸蛋之类吃食投入江中喂鱼龙。还有老年人拿来一坛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用药晕倒鱼龙。药撒不久水面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面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把这条龙拉上了岸,剥皮抽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涂抹七窍。叫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孩子们的纯洁心灵。据说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鱼龙为什么害怕雄黄酒呢?其实民间早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

古人以为晨属于龙,逢晨时刻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所以在端午节早晨摆开雄黄酒饮宴祈雨,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时,还喜欢把雄黄酒水洒在居家屋里屋外,或者涂在小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和面颊上面,避除毒虫蚊蝇叮咬,也驱散瘟疫之气。

吃元宵

元宵在中国南方又叫做汤元。尤其江南自古以来。老百姓一直都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江南把元宵称为“元子”、“乳糖丸子”、“糖元”、“团子”,也有称为“汤圆”、“水圆”。元宵作为农历正月十五的一个节庆食品,传说最早开始于春秋末期。据传,楚昭王复国之际泛舟江上,看见了江面上漂有一物色白微黄,行舟的人捞起来献给昭王,有些甜美味道。昭王便下令叫人以山楂为馅仿制,庆祝家国团圆。这个时候正值农历正月十五,于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就流传了下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月十五这一天,要为天官上元大帝诞辰设祭,求天赐 福,诵经持斋。不用荤菜酒肉而用米饭面团素食当作祭品。所以面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汤圆进而成为元宵。元宵制作分为两种:一种实心不带馅。另一种带馅。

元宵通常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等作为馅心,也有用虾仁、菜泥、鲜肉、火腿为馅的。传统元宵有香甜辣酸成五味。元宵可以汤吃、炒吃和蒸吃。在中国民间,吃元宵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睦与幸福。

猜灯谜

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艺形式,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灯谜以谜语为基础,启发智慧,融汇知识。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当时谋臣策士委婉劝谏之隐语,称“瘦辞”,六国时候民间盛行猜谜语。宋代开始有了灯谜。当时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时至今日,这种民间习俗仍然流行,尤其是元宵节期间猜灯谜比较兴盛。各地游园会和文化场所都少不了猜灯谜游艺项目。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一种老百姓自己的娱乐活动,也就是把谜语写在彩灯上面,进行猜底的民间娱乐。有的地方把谜语叫做“灯虎”,用来比喻打灯谜的艰难深奥,因此猜灯谜还叫做“射灯虎”。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做“龙舞”或者“龙灯舞”。相传舞龙灯成为春节一种风俗习惯,是源于民间龙播雨的久远神话故事。战国时期的金角老龙王播错了雨季,大雨淹死了许多百姓,所以被玉帝问罪贬斥。老龙王为了将功赎罪,就在每一年新春之际登门拜访百姓,许诺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依据这个历史故事,创造了龙灯舞,以示制服龙王表示欢快心理。民间龙舞流传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舞龙灯早在汉代就已经产生并且历朝不衰。唐宋时期的“灯 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 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了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龙身节数不等,但 是均为单数。每一节里面燃有蜡烛的称“龙灯”。没有蜡烛称为“布龙”。另外还有用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拼成的“板凳龙”等等各种形 式的民间龙舞。所以民谚有所谓:“锣鼓响,脚底痒”。耍龙灯时候龙在红色宝 珠的引导下,飞腾跳跃,高耸而下,蜿蜒腾挪。由此可见民间耍龙灯具有极其 独特的吸引力。

舞狮子

舞狮子也是一项健康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从年初四到十五日,都有舞 狮队伍游动于乡村之间。舞狮队伍有七人到十余人不等。这些人员穿一样的 衫裤鞋帽,腰间束系同样带子,刀棒齐备,非常威武。舞狮子的狮头是用纸糊 成的,因为狮子形状不同,所以有“猫头狮”、“鸡公狮”、“斗牛狮”等等缤纷多 彩。狮子眼鼻口舌具备,着色彩,饰以绒线响铃,再用彩布作狮身。舞狮时候, 一个人双手举着狮头,~个人俯首曲背作狮尾,随着锣鼓的节拍,舞出狮子 各种活跃的姿势。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饰猕猴,一人饰笨伯。随着舞狮作有 各种各样滚翻跳跃动作,来娱乐观众。民间舞狮历史悠久,舞狮技艺精湛:有 的表演狮头勇猛灵活,有的在地面上反扑跳跃,还有的舞狮动作细腻、轻巧 诙谐。比较常见的还有“狮子滚绣球”、“勇士戏狮”、“群狮戏”、“狮子带仔”等。春节期间还有很多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玩竹 马等等,绚丽多彩,热闹非凡。各地方民间也有演出大戏的,比如传统戏曲节 目有“三打白骨精”、“白蛇传”、“闹天宫”、“孟姜女”等,颇受大众喜爱。

赛锣鼓

民间的赛锣鼓和舞狮子都是百姓过大年的热闹娱乐节目。这些民间娱 乐尤其以南方乡间最为热闹。从进入新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锣鼓声此 起彼伏,持续不断。赛锣鼓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每个村庄组成一个锣 鼓队。一个响鼓一副铜钹、数面铜锣。由敲响鼓的敲鼓点,指挥铜钹、铜锣依 节拍而击奏。当进入最热烈的时刻,各锣鼓队便使劲地敲击互相竞争,双方 都想以自己的锣鼓乐队声响压倒对方。锣鼓声似山呼海啸,使得平时静寂的 乡村增添了不同凡响的热闹气氛。

同类推荐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 美丽山西

    美丽山西

    本书是大型科普系列丛书“美丽中国”的一种。以精准流畅的语言和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大板块,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山西省的自然景观,介绍了山西省的经济成就以及文化古迹、民风民俗。同时还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以增强知识性内容的普及。
热门推荐
  • 真武之帝

    真武之帝

    九州大陆,气武为尊;万物长生,真武通天。一个无法练功的少年,却拥有一颗强大的武者之心。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武者梦,踏上大千世界的巅峰!
  •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三十六计的形式展开,寓教于谋略,用谋略来诠释教育智慧。
  • 天龙战神

    天龙战神

    万年之前,神秘巨龙来到天龙大陆,留下诸多秘密。万年之后,少年江枫得战神重生,历经磨砺,终于走上大陆强者之路!上天入地诛杀诸天万界神魔,吞噬山海王者横行无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佛说十地经

    佛说十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卢城之恋

    卢城之恋

    小说讲述一千二百年前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主人公“贞孝公主”原型,来源于1980年吉林省和龙县龙水乡龙海村西龙头山发现的贞孝公主的墓葬中的壁画和四百多字对墓主人描述的墓碑。描绘了她由于战乱流落民间,绝世之美貌因嫉妒而引来杀身之祸,以至于遁入空门;也是因为美貌使佛门香火旺盛;两国联姻使她孤岛漂流;黑心的拜金者使公主变成动物----“美人鱼”,经历生离死别及坎坷人生。最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却一生的国恨家仇,得到升华的纯真爱情。
  • 武猎之心

    武猎之心

    李凡在一次任务中突遇祸星龙,强大的祸星龙将李凡一行人全部虐杀。但李凡奇迹般的在另一个世界醒来。没有了末世实力的他近乎是一个普通人。李凡,会甘心吗?武猎勋章的出现,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即使换了个世界,也挡不住我变强的脚步。”
  • 战将之横扫天下

    战将之横扫天下

    一将功成万骨枯!面对千军万马,他能一笑置之。面对各国豪强,他能用枪证明。但面对接踵而至的红颜,他还能这般淡定吗?为了替妹妹治病,身怀岳家枪法的他义无反顾的辍学进入《天空》,本只想安静低调的赚钱,可面对这战乱不止、热血激情的世界,真能独善其身?事实证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低调也不能独善其身,那就让我用枪杀出一条血路,直至登上世界王者宝座。
  • TFBOYS之爱的魔力

    TFBOYS之爱的魔力

    她们进了TF家族,与王俊凯他们相识,最后在一起,不过,TF家族女生部队长和少官爵他们并不喜欢他们在一起,于是,在他们的恋爱道路上,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