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1200000007

第7章 喜事篇(1)

开门

开门是指大年除夕之夜百姓“封门”以后,一直守门到次日零时,新年第一次打开房门。开门一定要行过“开门”大礼。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三声炮仗,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初一放三声开门炮仗的风俗起源很早。据《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鸡鸣丽起,先于庭前放爆竹,以辟恶鬼。”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上放开门炮仗叫“开财门”,就是新年第一次开门,边放鞭炮边开门,男主人同时说道“开门大吉”,接着迈出大门就说“出行大吉”,回过头来就说“对我生财”希望今年走好运还有说法,“开门”礼仪的头一项迎春式叫做“开正”,也叫做“开门见山”。也就是说,打开门就能够看见山。到了后来,开门说法被广泛引入到了商业行当中。比如开门大吉的叫法,就是来自大年除夕夜的迎春开门。与开门大吉的对仗一句是“对牌收银”。茅盾的小说《当铺前》就有这样的文字:

“那是几层的人,有涨红的脸,也有灰白喘气的脸,都在嘈嘈地嚷骂,恨那当铺不肯早点开门。”相对开门的说法,民间家具上面的沿着垂直轴线启闭的门。一般称为“并门”。“开门”还是古玩圈面的一句民间行话,表示对一件古玩的基本认可。比如评价一件古玩时候,行家会说“开门货”,也就是说这个古玩是件一眼明白的好东西。

亚岁

中国的冬至时节,还被百姓亲切地俗称为“亚岁”。所谓亚岁就是一年将尽的时候,以“亚岁”表示人们对于冬至的重视。冬至确实犹如新年一季,百姓中间更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既然如同过大年,所以过去冬至也就有守夜习俗。唐朝诗人白居易还专门为冬至写过《冬至夜恩家》。在这首诗里,诗人这样多彩形容冬至:“邯鄂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画上面在邯郸驿站,恰逢冬至佳节,白居易独自抱膝灯前,遥想自己家人守夜之深。每到了冬至,百姓各家各户都会主动准备好过大年的食物。烹鱼煮肉,拜祭祖先,拜父尊母,宴请亲友。冬至年节时分,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一家人围坐吃饭食鱼时刻,鱼头鱼尾需要留下,用饭碗盛起来放置米桶中。这里的说法就是:吃着有余。

中国冬至的俗语很多而且有效。比如有这样一句常讲的:“冬至馄饨夏至面”。关于这个冬至,百姓也之称为“冬节”。冬至是民间二十四节气之一。

早在春秋时代,百姓就已经开始用土圭观测太阳,并且测定出冬至。冬至这一天,头顶上的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因此古时又把冬至称为“日短”。古人认为:冬至开始,阳气回升,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对于冬至,史书《太平御览》当中解释说道:“冬至有三义:一者阳极之至,二者阳气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冬至。”关于“冬至亚岁”,中国北方地区有着这样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对于冬至,古人还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民风习俗。根据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冬至日人家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图。”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记述:“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也就是说,九尽时,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降人间。中国古代对冬至非常重视,史书《汉书》里面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民间认为过了冬至,阳气升是一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史书《武林旧事》记述了南宋首都临安杭州冬至节日活动。对于冬至,这样说:“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等等。清代大文人钱谦益也有《冬至日感述示孙爱》诗道:“乡人重亚岁,羔黍荐履长。”

由此可以瞥见,当年冬至活动的旺盛情景。冬至确实隆重,所以还有所谓:

“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现在,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娇耳

关于冬至吃饺子,流传着一个有趣也有益故事:汉代名医张仲景医术高明,他有妙手回春之功,人称医圣。张仲景原来在长沙作官人,后来告老还乡回到了老家河南南阳。这一年时值寒冬,张仲景在街头目睹到了许多穷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而且冬季初来好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心里同情发誓给入医治冻伤。于是冬至这一天,张仲景来到了南阳东关。在一片空地之上搭起了医棚,平地盘起大锅烧制起了“祛寒娇耳汤”,分给穷人医治冻伤。张仲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煮好以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切碎,再用面粉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每人获得两只“娇耳”一大碗汤。用食过后人们顿觉周身发暖两耳起热慢慢好转。这便是神医张仲景的土医神疗方法。

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给穷人治病解难的医圣张,每年冬至这一天,人们便模仿传说中的“娇耳”的样子自制成一种食品“饺子”。为了区别“祛寒娇耳汤”中的那个“娇耳”,民间称之为“饺耳”或者“饺子”。当然,这种饺子不是冻伤药。于是后来日久天长冬至吃饺子就成为了北方的一种习俗。

至今仍有民间传说,吃了冬至饺子,不会冻掉耳朵。显然,这一说法跟上面名医张仲景的故事有关。南方不同北方,每遇冬至时节,江浙和福建一带民间磨粉为团,以糖、肉、豇豆沙、芦菔线为馅,作为主食,祭祀祖先,馈赠亲友,百姓又把它叫做“冬至团”。湖南一带过冬至更是宰鸡烹肉。据说吃了冬至肉身体能强健。杭州一带从冬至这天起年糕上市,分为青白两种年糕。制成元宝形状或者如意样式,含大吉大利在其中。

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照阳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做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也就是春游、探春、寻春、访春。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代就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依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开始,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唐宋两代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了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干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因此白居易有诗《春游》道:“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踏青时节总是在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百姓在郊野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放飞心情。因此踏青被诗人骚客吟颂成佳句华章。比如孟浩然《大堤行》道:“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欧阳修《阮郎归·踏青》颂讲:“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朱熹《春日》更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等。早在1600多年前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踏青活动。当时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关于踏青的描绘,最著名的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以图画样形式反映了当时宋都汴京为中心的清明节盛况。

由于各地春天到来时间不同,所以踏青的时间也不同。比如福建在二月二,陕西是三月三,东北是五月五等等。从节气上看,踏青南早北迟。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雨绵软,是植树的最好季节,因而植树风俗一直流传到今日。中国政府规定每一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同类推荐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有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这一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 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特别 的自然生态面貌及其演变,奠定了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别具一格 的重要历史地位。
  • 棋与道

    棋与道

    本书是当代作者从自己的学棋经历出发,结合中国道法自然精神写的表述围棋与道之间的关系的杂文集。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被围与突围

    被围与突围

    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热门推荐
  • 修仙表情包

    修仙表情包

    “我非常欣赏你,做我的走狗吧!”天魔跪了。“无形装逼,最为致命!”对手哭了。“出来吧,叼毛兽!”魔物傻眼了。敌人太多怎么办?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带着神奇表情包,不纯洁少年开始了自己彪悍不讲道理的修仙人生。余辉口号——迟早有一天,我要用表情刷遍三千世界!
  • 五旋斩

    五旋斩

    一个藏于市井的高手,一把丑陋的刀,一个懒惰的人,一个恐怖的名字,一种霸气的刀法,一个吃天噬地的无赖。这里有杀手,也有特种部队。也有各种武功,门派。现代都市武侠。给你一个全新世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当阴谋一件一件的揭开,是谁?在背后搞鬼?又是谁,瞒天过海???玩转江湖?张飞一笑,用刚才小美女的语气道“谁不认识龙门的百变妖姬胡凡凡啊”。胡凡凡脸色一红,啐了张飞一口。后者哈哈一笑,轻轻的附在胡凡凡耳朵上“小美女来找我干嘛呢?不会就是了试探我而已吧。哈哈”
  • 三界灵帝

    三界灵帝

    一觉醒来,孔羽发现自己身处古墓之中,而身旁却是一个赤裸的绝色女子,正当他想要开口解释之际,却得知自己被这女子强暴了!在这个仙魂为天,封印为地的时代,孔羽弱小的实力在一滴金色的鲜血出现后突飞猛进,青云直上。正当他意气风发之际却得知自己已为人父,为了能够与儿子团聚,他一步步的跨过天堑,成为了震慑八方的灵帝。
  • 难提释经

    难提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妃难求:农女太难追!

    一妃难求:农女太难追!

    现代女军官穿越到古代,好吧至少还有茅草挡风雨,可看着家里躺在床上病怏怏的老娘,还有营养不良身无二两肉的妹妹让她不得不想法挣钱,卖菜方,发展农业,什么挣钱做什么。男主篇:初次见面,深山老林他被追杀,她为发扬人道主义挺身而出,却没想到一切皆是命定。二次见面,他是高高在上的九王,她是微不足道的厨娘,他微微一笑,你要什么本王都能满足你,却没想到被她冷冷讥讽,难道我救了一只鸟还指望它捉虫子给我吃?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丝毫不在意身后瞬间发出强大冷气的男人。终于还是不满于她为何总是对自己不削一顾,自落情网不可自拔。那夜二人把酒言欢她醉态酣然“爱情啊,终究是不属于我的”语气仿佛刺痛了他的心,于是他决定默默守护!
  • 钟鼎天下

    钟鼎天下

    且看方天如何成长,征战天地,驱赶异族,
  • 都市修仙录

    都市修仙录

    什么东西能将沉眠的武器唤醒?没错,是鲜血。就算再圣洁的武器,也有着嗜血的一面,不管有怎样堂而皇之的理由,它的锐利都只是为了杀戮而生。而杀戮和鲜血祭奠本来并无正义和邪恶可言,所谓的正义、邪恶都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定义。楚子风,就是一把锋锐的利器,随着鲜血的洗礼,注定要傲视九重天……
  • 凉昔,来年匆匆

    凉昔,来年匆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呆萌却又不是很呆萌的夏九黎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自从一个腹黑毒舌的帅哥出现后,她的生活脱离轨迹。帅哥萧祾淞的关注使夏九黎倍受女生敌视,但萧祾淞死皮赖脸地赖在夏九黎身边:“我这么麻烦,你还要我吗?”夏九黎翻翻白眼:“当初你走时就该想到这个问题了。”萧祾淞囧了,他的小呆萌怎么变聪明了?
  • 彼岸花开,谁还记得从前

    彼岸花开,谁还记得从前

    那一世,他是白面书生,而她是美艳桃夭,是误会,还是孽缘?再见,她苦守奈何桥五百年,他修仙成为司梦令。她不记得自己,却独记得自己在等他。彼岸花开……是开始还是结束?
  • 越过青春河流

    越过青春河流

    农家子弟林春考入H师大,打算毕业后回家乡做个老师,一辈子平安恬淡的渡过,在大学里,他遇到官宦子弟周杨,知性少女夏静,温柔娴静的陆曼,还有许多可敬可爱的师长,同学,他喜欢她,她喜欢他,在青春的河流里,他们追逐,进取,却又少不了猜忌,嫉妒,在爱和恨的边缘,他们越过青春的河流,收获了成长,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