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1200000011

第11章 喜仙篇(3)

新桃换旧符到了新一年时刻,百姓总爱说:“新桃换旧符”。其实,新桃换旧符是老百姓过年的一个很重的环节,就是家家户户新贴门联。换符就是换一个新的门神。关于门神由来,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

有一回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梦中听见鬼魂狂叫。次日上朝告诉众位文武群臣后,手下两位武将秦琼和尉迟恭便全副武装,仗剑执锏守在门口保护。结果,唐太宗再也梦不到鬼神嚎叫了。唐太宗爱惜自己的大将,就叫入画下他们的像贴在门上,后来就流传到民间成为门神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说桃木是可以避邪的木质。所谓的“户悬桃符”就是桃板。把红色咒语写在新桃板上,春节之前挂在当户门上,用以避邪求吉。唐诗人刘禹锡有:“燎火委虚尽。

儿童炫彩衣”,也讲了一出印象派的新桃换旧符道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作《元日》当中,有这样的诵颂新年的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据称,王安石的这一首《元日》可能属于中国第一首贺年的祝颂之诗。诗中,王安石连用了几格典事。比如爆竹,比如一岁,比如屠苏,比如旧符,又比如新桃。一首《元日》的确可以称得上国民愉悦春节的良品佳文了。关于元日,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元旦》里面指出:“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五月五插家艾

在民间,每年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时,一大早,人们便到野外采集艾蒿,回来后用艾叶擦抹家人,特别是孩子的耳鼻等“七窍”,以避免生病。然后,再把采来的艾蒿捆成小捆,放到门头上避邪除瘟。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据说很久以前,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粮食满仓。有一天,天上的一位老神仙下凡来,想看看天下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便来到一个村边,变成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老头儿,一手提着打狗棍,一手端着讨饭瓢。他走进一户人家,就看见一位妇人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而是白面汤,还有烙饼和馒头,屋里也到处扔得全是饭。老人上前说,“大嫂行行好,给我点饭吃罢,我已经两天没吃一口饭了。”妇人见老头儿的样子,便说:“快滚,饭给猪吃了可以杀肉,给你吃有什么用?”老头儿十分生气但仍然说:“我已经三天没喝水了,那就给我一碗凉水喝吧。”恶妇人从墙上摘下一个小篱网戏说:“你如果有本事,就用这个小篱网喝水吧。”

老神仙见妇人捉弄他,心想这里的人太可恶了,就用手指在大门墙上画了几下,然后不见了。妇人大惊,再看墙上,只见墙上写了十个大字:“明日起瘟病全村人死光。”这妇人知道闯了祸心里非常害怕。第二天清早,老神仙拿着瘟瓶来到这个村子上空,刚想往下撒瘟药,忽然看见村头小河里有位妇人抱着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趟水往对岸走。老神仙很奇怪,又变成个小老头儿来到河边,对妇人说:“我从没见过妇人过河时,抱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的。”妇人说:“老人家,这个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时丢下的孩子,小孩是我的亲生儿子。昨天我们村一个不知事儿的妇人惹怒了一个神仙,说是今天让我们村起瘟病,让全村人都死光,我们只好逃走了。趟水着凉容易生病,我怎能让先头的儿子趟水呢?”老神仙心想,同是一村人,心眼就是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一样对待。于是老神仙就从地上拔了一棵艾子说:“你们回村去吧,把这棵艾子插在你家门框或窗框上,瘟病就不会染你家。”那妇人接过艾子,谢过老人就回去了。她带着两个儿子拔了一大捆艾子赶回村里。在每家每户的门框上插了艾子,连那个心眼不好的妇人家也给插上了。老神仙撒下的瘟药没处落,就随风飘到大海里去了,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

后来人们为感谢这位好心的大嫂,同时也为了消灾避祸,每到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插艾子了。事实上,端午节前后气温升高,病毒病菌等各种微生物开始繁衍,是夏季常见病、多发病的季节,因而,民间把五月看成是“毒月”,到处流传着“驱五毒”的习俗。五毒是蜈蚣、蝎子、壁虎、蛇、蜘蛛或蟾蜍。

人们用种种办法避邪除瘟,找出一些物品作为护身符,以维护生活的安定。

插艾子就是其中之一。现代药物学也告诉我们,艾内服有和血、祛痰及消炎的作用,艾禳毒气的习俗正是建立在一定的医疗知识基础上的。除插艾外。还有用艾叶或加艾剪扎成的人形。用图符作为护身符来驱邪避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避邪的符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它的形式与当时年节辟恶的桃印相近。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朱素五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宋代以后又广泛流行以“天师符”(道家把自己的符号都归在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的名下,民俗叫天师符),或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供民间在端午时贴在门楣上辟邪。这种符多用朱砂笔写上“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的句子。除了家符外,端午节驱邪的材料中还有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日端午索。”人们在端午时节把它悬在门楣或戴在小孩的脖子上,或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风俗通俗佚文》记载道:“午日,以五彩丝系臂,令人不瘟病。”这一个习俗延续至今。

六月六天贶节

所谓的贶也就是赐与,而天贶就是上天赐与的意思。过去的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各地都有过天贶节的民风习俗。关于天贶节的神话传说。最早始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那个时候,秦始皇曾经到了山东泰安封禅祭天。祭天场所设在泰山岱庙的正殿,以后就叫做贶殿。从此以后历代皇帝亦步亦趋,也都按时登泰山,到岱庙去朝拜封禅,自诩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年复一年,天贶殿也就越修越好,每年六月初六也就成为一个节目了。宋代真宗皇帝曾谎称某年六月初六,有一部天书自天而降,只要得着这部天书,“圣主明君”照着天意去治理天下,就可以使天下太平国富民强。对于天贶节,佛教有另外一种解释:说唐初高僧玄奘自西天取经回来路经大海时,有的经书不慎被海水淹湿了,后来经过晾晒才传诵至今。浙江的佛教徒有晒经的习俗。后来从晒经衍变为诵经。

民间在六月初五之夜,有些善男信女会聚在佛教寺庙当中喃喃诵经。山东一些地方在这一天,民间还有吃炒面的习惯。炒面就是把面粉放在锅里炒熟,然后再冲入开水,加入糖或者盐和着吃的食物。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吃了六月六的炒面,可以治疗腹泻。河北等地,有在这一天贮备水源的风俗习惯,说是用了六月初六的水,酿造的酒,都会分外醇香。农历六月六日正是艳阳高照的夏季。很多地方要利用这天烈日,晾晒衣服被褥书籍等物。过去有一种说法,这一天晒衣服是晒龙袍。湖南等地,除了晒衣服晾书籍之外,还要把这一天的清水亮在太阳底下晒热。再给孩子们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老百姓说这样做了,身上便可以不生疮疖了。也有的人,会在这一天将牛马牵到水中仔细洗刷一遍,认为可以避瘟疫。其实人们晾晒衣物及用阳光晒热的水洗澡,都是利用了太阳能杀菌消毒,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从这一个意思上面说是天贶呢,也未尝不可。

同类推荐
  •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 文水民俗

    文水民俗

    本书以文水县县城民俗活动为基础,汇编的一部有关于地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民间活动的文字记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用文字再现了当时民间民俗活动的场景。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热门推荐
  • 万神殿

    万神殿

    一个讲述训兽师的热血故事,一个“神之弃子”的成神之路,一个奇幻并波澜壮阔的凶兽世界,一个黄金起灵时代兽王的崛起史,一段段英雄悲歌与儿女情长。一个被称为创世神遗弃的人……
  • 影的告别(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影的告别(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装甲世纪

    装甲世纪

    “我刚穿越那会啊……太惨了……我穿越过来的时候变成了一辆坦克啊!”季波摆出一副天可怜见的表情说道,“要是普通的坦克还好了!那时候我连一只兔子都打不过啊!”“不过后来运气不错,让我变回人了,而且啊!现在老子已经完全不把兔子放在眼里了!老子一个打十个!!”周围传来不屑的目光……季波又拿出一本书“看见没有!以我为主角的书都有了!”书上面赫然写着《波奇历险记》……“这尼玛谁改的名字!”…………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我叫季波啊!魂淡!”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魔女打脸攻略

    魔女打脸攻略

    谁说修魔者不懂爱?她爱了,却爱得卑微,爱得惨烈。三十几年的风雨陪伴,换来的却是爱人彻彻底底的背叛——峰门被毁,双亲被杀,师兄弟们在自己眼前一个个死去,这一切,都只源于一场算计。临死前,她灵根被毁,修为尽废,所爱之人转眼另娶他人,娶的还是她的杀子仇人!重生回来,她要甩渣男、碾白莲、灭炮灰,哪怕踏出一条尸山血海,她也要守护住她的峰门、父母和师兄弟们。至于把温柔的师兄守成了腹黑,把狠戾的狼崽子守成了忠犬,这就不是她的错了。
  • 圆圆泡泡梦

    圆圆泡泡梦

    她,只是个简单的“吃货”,却被一个叫严淀蓝的妖孽缠上,被无数花痴女欺负,她仰天长啸,欲哭无泪,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缠上我啊?难道我上辈子抢你吃的了么?他却愈加得意的说,“没错,你是上辈子欠了我,至于,是不是吃的就不知道了。”。。。。。。“小吃货”楚琪会选择谁,妖孽却紧追不舍的严淀蓝,还是温柔而善解人意的韩临川?事情又会发生什么变故呢,谁会欣喜若狂,谁会黯然神伤,谁又会爱上谁。。。。。。
  • 临川

    临川

    庄周梦蝶,十年恍惚之后,记忆中惟有一袭红衣。
  • 黑道雄途

    黑道雄途

    黑道是刀光剑影的路,是一条用鲜血染红的路,是一群年轻人捍卫尊严的路,是一条为了守护爱情的路。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 至尊篮神

    至尊篮神

    一颗神秘的火球一个猥琐的老头带领方天玄走向别样的篮球世界从而书写一段至尊篮神传奇
  • 冰雪公主的腹黑未婚夫

    冰雪公主的腹黑未婚夫

    沐紫嫣,堂堂沐家大小姐,才貌双全,家室显赫,居然被被逼婚?说出来都没人信!而且,结婚对象居然是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好吧,在这个未婚夫面前,沐紫嫣承认自己输的很惨:打又打不过,还动不动玩儿扑倒,骂也骂不过,还动不动玩儿各种咚,床咚,壁咚,地咚,样样在行,天呐,还有没有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