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换旧符到了新一年时刻,百姓总爱说:“新桃换旧符”。其实,新桃换旧符是老百姓过年的一个很重的环节,就是家家户户新贴门联。换符就是换一个新的门神。关于门神由来,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
有一回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梦中听见鬼魂狂叫。次日上朝告诉众位文武群臣后,手下两位武将秦琼和尉迟恭便全副武装,仗剑执锏守在门口保护。结果,唐太宗再也梦不到鬼神嚎叫了。唐太宗爱惜自己的大将,就叫入画下他们的像贴在门上,后来就流传到民间成为门神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说桃木是可以避邪的木质。所谓的“户悬桃符”就是桃板。把红色咒语写在新桃板上,春节之前挂在当户门上,用以避邪求吉。唐诗人刘禹锡有:“燎火委虚尽。
儿童炫彩衣”,也讲了一出印象派的新桃换旧符道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作《元日》当中,有这样的诵颂新年的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据称,王安石的这一首《元日》可能属于中国第一首贺年的祝颂之诗。诗中,王安石连用了几格典事。比如爆竹,比如一岁,比如屠苏,比如旧符,又比如新桃。一首《元日》的确可以称得上国民愉悦春节的良品佳文了。关于元日,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元旦》里面指出:“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五月五插家艾
在民间,每年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时,一大早,人们便到野外采集艾蒿,回来后用艾叶擦抹家人,特别是孩子的耳鼻等“七窍”,以避免生病。然后,再把采来的艾蒿捆成小捆,放到门头上避邪除瘟。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据说很久以前,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粮食满仓。有一天,天上的一位老神仙下凡来,想看看天下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便来到一个村边,变成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老头儿,一手提着打狗棍,一手端着讨饭瓢。他走进一户人家,就看见一位妇人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而是白面汤,还有烙饼和馒头,屋里也到处扔得全是饭。老人上前说,“大嫂行行好,给我点饭吃罢,我已经两天没吃一口饭了。”妇人见老头儿的样子,便说:“快滚,饭给猪吃了可以杀肉,给你吃有什么用?”老头儿十分生气但仍然说:“我已经三天没喝水了,那就给我一碗凉水喝吧。”恶妇人从墙上摘下一个小篱网戏说:“你如果有本事,就用这个小篱网喝水吧。”
老神仙见妇人捉弄他,心想这里的人太可恶了,就用手指在大门墙上画了几下,然后不见了。妇人大惊,再看墙上,只见墙上写了十个大字:“明日起瘟病全村人死光。”这妇人知道闯了祸心里非常害怕。第二天清早,老神仙拿着瘟瓶来到这个村子上空,刚想往下撒瘟药,忽然看见村头小河里有位妇人抱着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趟水往对岸走。老神仙很奇怪,又变成个小老头儿来到河边,对妇人说:“我从没见过妇人过河时,抱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的。”妇人说:“老人家,这个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时丢下的孩子,小孩是我的亲生儿子。昨天我们村一个不知事儿的妇人惹怒了一个神仙,说是今天让我们村起瘟病,让全村人都死光,我们只好逃走了。趟水着凉容易生病,我怎能让先头的儿子趟水呢?”老神仙心想,同是一村人,心眼就是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一样对待。于是老神仙就从地上拔了一棵艾子说:“你们回村去吧,把这棵艾子插在你家门框或窗框上,瘟病就不会染你家。”那妇人接过艾子,谢过老人就回去了。她带着两个儿子拔了一大捆艾子赶回村里。在每家每户的门框上插了艾子,连那个心眼不好的妇人家也给插上了。老神仙撒下的瘟药没处落,就随风飘到大海里去了,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
后来人们为感谢这位好心的大嫂,同时也为了消灾避祸,每到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插艾子了。事实上,端午节前后气温升高,病毒病菌等各种微生物开始繁衍,是夏季常见病、多发病的季节,因而,民间把五月看成是“毒月”,到处流传着“驱五毒”的习俗。五毒是蜈蚣、蝎子、壁虎、蛇、蜘蛛或蟾蜍。
人们用种种办法避邪除瘟,找出一些物品作为护身符,以维护生活的安定。
插艾子就是其中之一。现代药物学也告诉我们,艾内服有和血、祛痰及消炎的作用,艾禳毒气的习俗正是建立在一定的医疗知识基础上的。除插艾外。还有用艾叶或加艾剪扎成的人形。用图符作为护身符来驱邪避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避邪的符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它的形式与当时年节辟恶的桃印相近。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朱素五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宋代以后又广泛流行以“天师符”(道家把自己的符号都归在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的名下,民俗叫天师符),或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供民间在端午时贴在门楣上辟邪。这种符多用朱砂笔写上“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的句子。除了家符外,端午节驱邪的材料中还有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日端午索。”人们在端午时节把它悬在门楣或戴在小孩的脖子上,或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风俗通俗佚文》记载道:“午日,以五彩丝系臂,令人不瘟病。”这一个习俗延续至今。
六月六天贶节
所谓的贶也就是赐与,而天贶就是上天赐与的意思。过去的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各地都有过天贶节的民风习俗。关于天贶节的神话传说。最早始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那个时候,秦始皇曾经到了山东泰安封禅祭天。祭天场所设在泰山岱庙的正殿,以后就叫做贶殿。从此以后历代皇帝亦步亦趋,也都按时登泰山,到岱庙去朝拜封禅,自诩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年复一年,天贶殿也就越修越好,每年六月初六也就成为一个节目了。宋代真宗皇帝曾谎称某年六月初六,有一部天书自天而降,只要得着这部天书,“圣主明君”照着天意去治理天下,就可以使天下太平国富民强。对于天贶节,佛教有另外一种解释:说唐初高僧玄奘自西天取经回来路经大海时,有的经书不慎被海水淹湿了,后来经过晾晒才传诵至今。浙江的佛教徒有晒经的习俗。后来从晒经衍变为诵经。
民间在六月初五之夜,有些善男信女会聚在佛教寺庙当中喃喃诵经。山东一些地方在这一天,民间还有吃炒面的习惯。炒面就是把面粉放在锅里炒熟,然后再冲入开水,加入糖或者盐和着吃的食物。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吃了六月六的炒面,可以治疗腹泻。河北等地,有在这一天贮备水源的风俗习惯,说是用了六月初六的水,酿造的酒,都会分外醇香。农历六月六日正是艳阳高照的夏季。很多地方要利用这天烈日,晾晒衣服被褥书籍等物。过去有一种说法,这一天晒衣服是晒龙袍。湖南等地,除了晒衣服晾书籍之外,还要把这一天的清水亮在太阳底下晒热。再给孩子们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老百姓说这样做了,身上便可以不生疮疖了。也有的人,会在这一天将牛马牵到水中仔细洗刷一遍,认为可以避瘟疫。其实人们晾晒衣物及用阳光晒热的水洗澡,都是利用了太阳能杀菌消毒,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从这一个意思上面说是天贶呢,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