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卡西尔说:“没有朋友的人,只能是半个人。”
人人都想结交朋友,但是朋友有不同的等级,有的人把朋友分为了六个等级:
1.刎颈之交级;
2.推心置腹级;
3.可商大事级;
4.酒肉朋友级;
5.点头哈哈级;
6.保持距离级。
其实,这六种朋友只有前三种是真正的朋友。后三种只不过是生活中的泛泛之交,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
谁是真正的朋友呢?
中国古代流传着高山流水知音难求的故事。知音就意味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之间能够相互理解。
24岁的艺术家安娜说:“我有位朋友,我喜欢跟她一起去看歌舞。我的其他朋友似乎没有喜欢现代舞的,然而我们两人都喜欢。看了节目后,我们经常一起去吃饭,边吃边谈论节目。这就是我们的友谊。”
对朋友一定要忠诚
亚逊斯有一次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下,遇到了几位天神,天神说:“亚逊斯,你有过朋友吗?”亚逊斯说:“有,他爱我胜过爱你们。”这句话激怒了天神们,他们决心杀掉亚逊斯的这位朋友,便询问这位朋友是谁。亚逊斯看出了天神们的用意,就隐瞒不谈。天神们拿出了各自的宝贝引诱亚逊斯,许诺他将有一位美貌无比的妻子,或成为一个威严无比的国王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未能打动亚逊斯的心。但神通无比的天神还是抓到了亚逊斯的朋友,他们没有立刻杀死他,因为对亚逊斯的话并不十分相信,于是以同样的手段去引诱亚逊斯的朋友,只要他背叛亚逊斯,他将得到他所要的一切:美色、财富、权势。和亚逊斯一样,这位朋友也丝毫未动心。天神们既羡慕又惭愧,没有一位天神去杀他们,悄悄地将他们放下了山。
亚逊斯说:“我们彼此忠诚、信任,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友谊更重要。”
人和人是一种平等关系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白敏中与贺拔慕是好朋友,两人同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年的主考官是王起。王起知道白敏中出身望族,文才皆上品,很赏识,有意取他为状元;又嫌他与贫寒的贺拔諅交往过密,有点犹豫,便私下派人去劝说,暗示他:
“只要你不再和贺拔諅来往,王主考就取你为状元。”白敏中听着,皱起眉头,没有答话。
恰好这时贺拔慕来访,家人把他打发走了。白敏中得悉大发雷霆,立即把贺拔諅追了回来,如实地将情况告诉他,并说:“状元有什么稀奇的,怎么也不能不要朋友呀!”说毕,命家人摆起酒宴,与贺拔慕开怀对酌。
说客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回去便一五一十地回禀王起,并从旁怂恿:“这小子舍不得贺拔慕,咱也不给他状元。”谁知王起一反初哀,既取了白敏中,又取了贺拔慕。原来自敏中宁要朋友不要状元的精神,融化了王起那颗浸透了世俗偏见的心,他那真诚待人、恪守信义的品格赢得了人心,令世人敬仰。
真正的朋友是要用心去结交的。而不是靠吃吃喝喝、互相吹捧、互相帮忙来结交。所以,从古到今,人们都爱说的一句话:人生得~知己足矣。
学会相互信任
拉罗什富科说:不信任自己的朋友比受朋友欺骗更可耻。
信任,就是对他人性格、能力、力量或真诚的信赖,要建立信任就要做到:
宽容地接受他人。对他人作出适当的赞许。
表现出支持与关切的态度。不可嘲弄、挖苦、讽刺和取笑他人。
尊重他人。让别人知道你重视或欣赏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多么值得尊重。
善于理解他人。妄加评论的回答,如同说教式回答或沉默(根本不予回答)一样,表现的是一种拒斥态度。对他人作出拒斥、嘲弄或不尊重的回答都会损害信任感。
酬答别人的自我表露。对他人的自我表露不作任何反响是一种拒斥的态度。如果这时,你也报之以相应的(程度接近的)自我表露,他人就不会感到自己表露过多,或者产生授人以柄之感。
如果他人表示出足够的接受、支持与合作,你也应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反应。
表现热情。在口头和行动上都表现你的热情,面带微笑,使用非语言行为表达你的感觉、情绪和意愿。
学会与他人分享
英国的培根说过:“不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感情者,总在各种事情上产生错觉。”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了与他人交换你的看法之外,双方还都愿意分享情感,这种分享往往在互悦互利的关系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分享是一个双向流动过程,一个人如果只有发出没有接收。就可能停止发送任何信息。准备并乐于分享,意味着传播双方持相互友好关系,就会减少伤害感情的可能性。
要想发展友谊,就应该关心或感知他人的情感,与他人共同分享,这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并且使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使自己更加受人喜爱。
要深入发展友谊,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回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己之心度人,理解自己也就理解了别人。
2.把自己的感受与别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在比较中与人分享体验。
3.鼓励对方谈论自己的情感生活,尽量记住他们的生活并体会他们的感受。
4.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对人际冲突要有所准备
在生活中,与人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冲突时,就可能酿成危机。但如果我们对冲突有所准备,而且自信我们有能力处理它,那么当冲突发生时就不必忧虑。因此我们应尽量预测到冲突的情境,尽量在冲突中减弱情感的反应。
通过预测冲突情境,我们将更有可能在冲突发生时对其前因后果加以一定程度的控制。例如,我们可能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产生冲突是谁的责任这一问题,而是尽量沟通我们与他人的观点,并由此着手解决冲突。
通过预测,我们可以对我们的感情和行为负责,比如,我们会说:我对此感到遗憾;而不会说:你惹我生气。或者说:
我被搞糊涂了;而不会说:你简直不可理喻。在前一种方式里,我们没有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而是对此感到不理解或没办法,还可以进一步协商。这不仅是一种自我维护的方式。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表现出一种面对冲突的高姿态,会让对方减少敌意,建立对我们的信任感,从而消除冲突。
用微笑面对讨厌者的攻击
最难缠的人物,莫如那些生性浅薄而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他们以攻击人家的弱点为乐事,得势不饶人。如果在周围刚好出现这样一个人物,他说话的声音特别响亮,每句话像飞刀一样直插听者的心中,令人又惊又怒,这时你既不要随便示弱,也不要自降水准,跟他针锋相对,你应该这样做:
当他口若悬河、白沫乱飞地把你的弱点——挑出来取笑时,你只需平静地定睛看着他,像一个旁观者。兴趣盎然地欣赏眼前这个小丑的每一个表情,对方便会难以再唱独角戏,他的弱点也因此暴露无遗、有目共睹,同时也显示你的涵养功底非比寻常。
在对方说得最起劲,或者更难听的话将要脱口而出时,你实在不必再忍受这样肤浅的人,可以站起来微笑着说:“对不起,请继续你的演说,我有事得先走一步了。”如果对方还存有一点自尊的话,他应该感到羞耻。
不要轻易树敌
要避免树敌,你首先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绝不要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他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会导致对方来维护自己的荣誉,为自己辩解,如果当时不行,他甚至会记下你的一箭之仇,日后寻机报复。
其次,对于他人明显的错误,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否则会显得你比他高明,因此又伤了他的自尊心。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得尽量含蓄地示意。
假如由于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应该及时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消除对方的敌意尽释前嫌。
为了避免树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与人争吵时不要非占上风不可。实际上,争吵中没有胜利者。
为自己编织一张人际关系网
要想人生成功,就必须给自己编织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影响非同小可,必须利用与他们接触的机会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你的前途至关重要。
在各个场合,你有许多接触他人的机会。如果你想接近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人际关系网中的一员,你必须付出努力。
假如你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机关、企业、学校等,在彼此都不认识的时候,你要主动“出击”,以真诚友好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如果想多结交一些朋友,你就需要主动地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得到他们的信息,如通过他的朋友了解他的为人处世,或通过他的一些个人材料了解他,同时还必须注意在与其相处时积累一些情况。
一旦和别人取得联系,建立初步关系之后,还不能放松。
最好抓住机会再深一步地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