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
——[美]戴尔·卡耐基
确定自己的角色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社会人际关系学的角度讲,人都处在两个层次的社会关系之中:一是每一个人都归属于一定的民族、阶级或党派,生活在一定的国度,处于人际问的宏观关系之中;二是每一个人都有亲属、同事、上下级和业务联系等关系,处于人际间的微观关系之中。
每个人总是同时以“宏观身份”和“微观身份”来对待和处理人际间的各种关系。不管是国家同国家之间的冲突与联合,阶级同阶级之间的抗争与妥协,还是个人同集体的对立与协调;
不管是人们痛苦的离别,还是快乐的团聚;是深深的思念,还是暗暗的诅咒;是善意的劝告,还是恶意的挑拨;是残酷的争斗,还是友好的合作;是虚伪的应对,还是真诚的共处;是冷漠的相待,还是热情的交往;……所有这些,都在人际问发生、发展、变化。也正是这些人际问的悲欢离合、冷暖亲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卷,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
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卡耐基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训:当我由密苏里州的乡下到纽约去的时候,我进了美国戏剧学院,希望能做一个演员。
我当时有一个白以为非常聪明的想法——一条到达成功的捷径;
这个想法非常的简单,非常之完美,所以我不懂得为什么成千上万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是这样的,我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的演员怎样演戏,学会他们的优点,然后把每一个人的长处学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名演员。多么愚蠢!多么荒谬!我居然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模仿别人,最后终于明白,我一定得维持本色,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我对自己说:“你一定得维持你自己的本色,不论你的错误有多少,能力多么的有限,你也不可能变成别人。”于是我不再试着做其他所有人的综合体,而是卷起我的袖子来。
做了我最先就该做的那件事:我写了一本关于公开演说的教科书,完全以我自己的经验、观察,以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演说教师的身份来写。
卡耐基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终于明确了他自己的社会角色,从他自己的角度来从事社会活动。
要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十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1.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煤;
2.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如未如愿,则反过来责备别人;
3.产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错觉,因而自以为能够产生本身产生不了的力量;
4.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5.曾经在竞争上输给过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6.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红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7.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8.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9.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10.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羞羞答答难成大事
怕羞者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老不自在。
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往来。
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如果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无知于此道;若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如此进退维谷的局面,就会使他封闭自我,不愿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就不能羞羞答答,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成功人生。
1.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
2.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
3.在别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样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4.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纳他人,与此同时,自己也会被他人所容纳。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社交活动中,人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不同的情况,情绪会有很大的波动,不善于控制情绪,就会使社交失败。
我们都知道,只有小孩子才会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生气就生气,这种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会认为是天真烂漫,但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人们就不免对这个人的人格发展产生怀疑,会认为这个人还没长大,还不够成熟。如果还年轻,则尚有可谅解的余地。但如果年龄超过30岁,或已工作了好几年,那么人们就会对此人的能力产生质疑、丧失信心,因为一个遇到不顺就哭,一不高兴就生气的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能做大事吗?
容易哭,会被人看不起,认为是“软弱”;容易生气则会伤害别人。控制不住情绪,就不能和人正常交往。
学会完全主宰自己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力量一直在试图破坏我们的特性,使我们从孩童时候就开始相信自己是无法克服自己的情绪的,既然无法克服这些情绪就只好接受它们。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
我们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刻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主宰自己。
成功者一般都善于为自己的情绪寻得适当表现的机会,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或者说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思想。而我们的情绪又来自于我们的思考,这就可以说,我们是能够控制我们的情绪的。如此看来,认为某些人或事给我们带来悲伤、沮丧、愤怒、烦恼和忧虑,这种想法可能是不正确的。我们完全可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的感情,产生新的思考和情绪。一个健全自由的人总是不断地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学会自己主宰自己。
学会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
在社交生活中与自己的上司处好关系,有助于事业成功。
怎样才能够与上司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首先,要赢得上司的赏识;
其次,要能够适应不同的上司;
第三,要能够承受上司的批评。
如果把上司看成自己命运的主宰、成功的阶梯,去逢迎他们;或是把他们看作是做官的,与自己毫不相干,除了公事外。彼此不闻不问,敬而远之;抑或觉得他们学历比自己还低,对他们不屑一顾,这些方法都不易与上司相处。
与上司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主管人员的职权。在他没做主张之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出;一旦他拿定主意,就不要再争论了。记住:你看见的只是其一,他定的却是全盘大计;你做的事,他必须负责到底。
严肃也好,随便也好,让上司去选择。不要怕他,不要看到他就手足无措,或把他看作重要人物来崇拜。
不卑不亢是起码的态度。别千方百计地讨好上司,更不要以牺牲同事来博取上司的欢心。但是适当的赞扬未尝不可,当上司有好方法、妙主意时,可以向他表露你的赞美之意。
要关心你的下属
一个寒冷的深夜,纽约的一条不算繁华的道路很少有车辆行驶。这时从街中心的地下管道洞内钻出一位衣着笔挺的人。
路旁的一个行人十分狐疑,上前看个究竟,一看却怔住了,他认出这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福拉多!原来地下管道内有两名接线工正在紧急施工,福拉多特意去表示慰问。
福拉多被称作“1 0万人的好友”,他与他的同事、下属、顾客乃至竞争对手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位富有人情味的企业巨子,事业如日中天。
作为领导只有诚心诚意地替下属着想,关心下属,爱护下属,才会赢得下属的尊敬和爱戴。福拉多就是这样做的,因此,他的下属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听从他的调配,为他卖力。
我们现在有些人当了官就高高在上,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全不管下属的死活,这样的领导迟早会被下属唾弃。一旦需要下属出力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为他出主意想办法。
要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
有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