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3300000001

第1章 总序换个角度看大师

如何看待同时代最有成就与地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大师或大家,关系到传统价值观与现实评价体系。

中国现在有没有大师?谁可以被称为大师?近些年来,总是不断有人就此争议不休,肯定论者大都是名家大家的学生或朋友,极尽鼓吹赞扬之能事,动辄就“高山仰止”;而否定论者大都是没机会被称为大师的,同时对被捧为大师的大大不以为然,其观点大都不外乎说中国现在无大师,谁都没资格被称为大师。其实,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大师是对一个行业、一个专业的出类拔萃者的美誉,理论上讲,有两个层面的定义,一是纵向的,也就是从古至今同专业领域最杰出者;二是横向的,也就是和同时代的同行相比,成果最多地位最高者。此外,在口语中,“大师”还是文化艺术专业晚辈后学对专业有成的长者的尊称。换句话说,当今之世,大师说有就有、说无亦无。即使是对真正的大师,也不必过分迷信膜拜,张之洞说得好:“大家者,气体较大,所造较深,所能较多耳。若谓大家兼有古今之长,此目未见众集之谬说也。”(《书目答问二种》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1页)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有保留地欣赏、学习、研究、继承。

我在自己主编的报刊上长期开设“大师访谈录”专栏,还出过《大师谈艺录》两巨册图书,不言而喻,是主张“有大师论者”。不过,我清醒地知道,由于上个世纪从晚清到民国军阀混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运动连连,中国的文化人知识分子几乎无人幸免,我曾总结出一个“20/20理论”,也就是在1949年未满20岁与在1976年已满20岁的,准确地说是1929年至1956年期间出生的中国人,在文化学术知识修养上程度不同地普遍先天营养不良,是受灾的一代,是毁掉的一代,因为从“反右”到“文革”的2O年知识劫难,没有谁能做到置身局外、谁要说“举世皆醉我独醒”能够始终读书、学习、研究、写作,未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干扰,那是诳人的谎言,20年不读书、不学习足以废掉第一流的天才,而1929年以前出生的到今天最年轻也80岁左右了,垂垂老矣,1956年以后出生的最大也才50岁出头,对文化艺术专业来说,还有些小(何况还要扣除1966年到1976年l0年时间)。所以,在今天文化艺术界要找到真正能做出前无古人、天下无双的成就而被公认为大师者,实在不合理的奢望。被荒废了的十几年,是无法弥补的缺陷。在最严格意义上来衡量,21世纪的中国文化艺术确乎是没有大师的。然而,世间万物都是比较而言的。即使是在文化最萧条的时期,也会有与众人相比更有学问、更有才华的人。

大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著作与成就多么高,而在于让从事同样学习与研究、创作的人们有效法、景仰的榜样。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大师的存在就是努力进取的动力,追求卓越能使人生更加充实、更美满、更幸福。从人类文化的传承角度,大师担负着引导时代的使命。因此大师是文化艺术的希望,没有大师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

在文博书画领域,启功、黄苗子、王世襄、许鸿宾等可谓有口皆碑的大名家,称他们为大师,应当是名符其实的。作为后学,我有幸逐一登堂入室多所请益,这种机会相当难得,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的。现在把我与诸位大师的谈话记录整理成册,附以专题研究或纪念文章,相信对文物、博物、书画有兴趣的读者能在史料、观点或治学方法上有所助益。限于个人才疏学浅,尽管我无一例外地遍读其著作,但还是对诸位大师的成果与建树所知所见极为有限,因此,文中定有差误。用个比喻,这套丛书就相当于是一个学生的听课与请教名师的笔记或作业,笔记与作业都不可能与老师所讲授的一毫不差,无庸置疑,精华是老师的,差误是学生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而西谚有云“所有比喻都是跛脚的。”(我亲耳听到一位20/20的前辈领导在会议上一字一顿地说成了“所有比喻都是蹩脚的”。)有必要说明的是,总体而言此书与其他同类题材图书有所不同的是作者的独立的立场。我至今不曾拜任何一位文博书画名家为师,因此,在与大师们的访谈中,也始终保持着相对更为客观、理智的心态,我研究大师、敬重大师、欣赏大师、学习大师,但是并没拜倒在哪位大师脚下,更不以哪位大师的学生或门生、弟子自居,在与大师来往以及整理写作的过程中,我非常清醒地自我定位在一个访问者、一个客人、一个同行的角色上。我一直认为,作为受过系统现代教育的学者与研究者,在与名家泰斗进行比较严肃与正式的讨论时(这些访谈往往是在闲聊、说笑一样的气氛中包含很严肃与正式的话题),平等的意识与正视(而非仰视)的角度更符合学术精神、更有益于知识的交流与问题的探讨。我对大师的兴趣完全是学术与艺术方面的,其余一无所求,所谓无欲则刚,既无心在名位上攀附,也无意在利益上揩油借光,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权威名家的认真郑重的接待,答疑解惑,传经授道,成为接受过同时代最有名望的大师们指教的幸运儿。

因此,我所写的也就是我自己真正所想写的的话,既不是为人代言,也不会阿谀奉承、曲学阿世,赞美或批评都出于同样的立场,也即为了自己更为了读者而提问、求知、思考、判断。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大师谈艺录》一、二卷出版后,对书中所介绍的二十几位书画界大家、名家,我只在机会方便时分别当面赠给了阳太阳、启功、黄苗子、秦岭云、王世襄、袁运甫等有数的几位以样书,其余的前辈我甚至没有打一句招呼,这不是我不懂礼貌,而是因为老先生年事已高,我不愿意轻易打扰,更不想献功讨好。因为我写的书不是为大师树碑立传、包装炒作,而是为公众负责任地介绍大师。只要读者接受并喜欢我的书,就可以了,说到底,我是为读者而写,不是为大师而写。

值得指出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文博书画大师多享高寿,我在《大师谈艺录》里多次对此有所议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修身养性,而文物收藏与书画研究创作,都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保健。俗语有云“人见稀罕物,必定寿限长”《《武松传》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文物古董书画都是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与才能的精华,能够多多观赏、多多接触,必然会得到美的滋养与熏陶,而这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化社会环境中,是极为难得的纯净享受。作者的最大愿望是这套丛书能给读者增添一些轻松与快乐。

李潇潇编辑对这套书非常重视,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对书名也特别认真地进行推敲,在博客上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定为现名,意思有两层,一是大师说,也即访谈录;二是说大师,也即评论、研究大师的文章,二者合一,简省中间一字,便为《许鸿宾说许鸿宾》等等。在付印前发现坊间已有类似书名,不过,都是自说自话性质,与拙著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也便不再另择书名。

这套小书,是2007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确定下来的选题,本来拟在年内推出,结果中间又临时加项出版了我的《媒介市场创意策划实务》和《把脉中国传媒》两本书,于是竟延迟了一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不过,正是因为延迟的这一年,我又收集阅读了大量图书资料,对每位大师的作品有了更多的研究与思考,所以,比原计划的篇幅与分量都有所增益——可以说,这一拖反而是好事。

事实上,迟迟不交稿的另一个主观原因是太看重这套小书,总想精雕细刻打磨润色。

在生活、工作与事业上,我都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也是能拖的人,用股市术语是个做长线的人,我相信日久见人心、慢工出细活、天道酬勤,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治学著书,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白居易诗有云“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虫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需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没有足够的时间,便难以检验出真正的价值。而对于书籍的撰写来说,仓促赶出的不容易成为精品杰作。

这套小书虽然远远谈不到是精品杰作,但是我尽了最大努力,而且敢斗胆预言以后肯定还会有再版的机会。这倒不是因为书的质量有多高,而是主题——文博书画会越来越热,而只要有人对这一代中国文博书画感兴趣,就势必愿意阅读以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大师为题材的图书。

无论是学术还是艺术,时间将说明一切。当然,书中一定会有谬误和差错,还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曹鹏

2008年10月30日

定稿于昆明挂云居

同类推荐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本对经典电影评论的著作。我们仅拥有今世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有些人是我们忘记不了的,正如那些值得回味一生的电影——当影院中灯光骤熄,帷幕拉开,仿佛就是梦的开始。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与故事,那些在光影中既模糊又清晰的容颜与身影,那些具有穿透心灵力量的对白与歌声,是你的,也是我的,越远了越近,越久了越真……
热门推荐
  • 我的游戏时代

    我的游戏时代

    任何游戏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却拥有相对完美的玩家,我书写的是一个平凡的玩家如何在一个平凡的游戏里成长为不平凡的人物。
  • 时空商行

    时空商行

    紫风偶然得到至宝时空商行,可以与不同位面的人进行交易。诸子百家与诸子百教谁更胜一筹?炎帝萧炎与海神唐三,究竟是水灭了火,还是火焚了水?死神小学生与死神黑崎一护到底谁才像是真正的死神?荒天帝,叶天帝,弃天帝,三大天帝对决究竟谁可称尊?秦始皇,唐皇,宋祖,汉帝…………世界王者对决,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云亦雪

    云亦雪

    有些人顺着天意做事,有些人逆着个性做人。嬉笑怒骂、泣血死生。前路坎坷,愿做一个最单纯的人,走一段最幸福的路。怎能忘了那些年我们追寻的江湖梦……
  • 名少的宝贝甜妻

    名少的宝贝甜妻

    项谦泽出自名门,身份尊贵。唇妆精致的名媛,流连忘返的出现在项谦泽身边,只为让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驻足片刻。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如同神抵一般的男人,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结了婚。对项夫人刘安安而言,项谦泽是毒,碰不得。门不当,户不对,他们迟早会离婚。在这段维持了三年的婚姻里,他宠极了一个女人,只可惜那个女人不是她,她有自知之明,甘愿退出,哪怕那个女人曾经是自己的闺蜜。本以为离婚了不爱了,可以就此逃离,然而一场意外却又将两人绑在一起,难舍难分。见她在别人面前唇弯浅笑,他霸道插入,“刘安安,有没有人告诉过你,女人要学会自重?”刘安安笑了,“项大律师,您这个即将做父亲的人,跟我讨论自重,不觉得讽刺么?”
  • 斗战苍茫

    斗战苍茫

    斗苍茫,乱乾坤。踏神魔而行大道,掌生死而乱轮回。浩海大世界,强者如云,大能如雨。真君一剑裂峰摧城,尊者一动排山倒海,圣者一怒万里无人烟,更有圣王出世,原是为斩下凡真仙!修者当如斯,逆天行己道!本人QQ:3306006986斗战群号:490590157欢迎各位加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wendy地球90年游

    wendy地球90年游

    wendy是一名仙女,仙后的女儿,奉命来到地球选聘优秀的男女,让他们下辈子转世做仙子,拥有法术,wendy来到了地球……
  • 王你女朋友掉了

    王你女朋友掉了

    这是一个学渣追学霸,学霸宠学渣,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男主我们最帅的源宝。女主嘿嘿嘿,是每一个汤圆。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哦~
  • 鳯引

    鳯引

    初见时,她是不学无术的将门犬女,他是纸醉金迷的纨绔皇胄。她不屑他的狂妄,他鄙夷她的浅薄;因缘际会,他与她因为一场精心预谋的血腥联姻,命运相连。大婚之夜,她被养姐算计家破人亡,贞洁尽失,他落井下石。殊不知,这一切,原本便是他为她谋命而精心设计的演绎;再相见,她清冷高雅仿若脱胎换骨,他兀自孤独演绎双面人生;他亲手送她入宫,自此深宫之中,步步为营,她却不知,她每走一步的胆颤心惊,都有他的默默守护。直到她亲手将匕首插进他的心窝,她才发现,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情有独钟……
  • 那些年盛开的栀子花

    那些年盛开的栀子花

    主要关于梦想,会有言情元素,每章平均只有230字,很短(因为我是学生,没时间写)写的不好,见谅。
  • 火影之宇智波辉

    火影之宇智波辉

    一位少年穿越了,附带超级系统他,会有怎么的成就,请看宇智波辉带给我们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