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2600000005

第5章 墨子(1)

孔、老二氏,既代表南北思想,而其时又有北方思想之别派崛起,而与儒家言相抗者,是为墨子。韩非子日:“今之显学,儒墨也。”可以观墨学之势力矣。

小传墨子,名翟,《史记》称为宋大夫。善守御,节用。其年次不详,盖稍后于孔子。庄子称其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孟子称其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盖持兼爱之说而实行之者也。

学说之渊源宋者,殷之后也。孔子之评殷人日:“殷人尊神,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墨子之明鬼尊天,皆殷人因袭之思想。《汉书艺文志》谓墨学出于清庙之守,亦其义也。孔子虽殷后,而生长于鲁,专明周礼。墨子仕宋,则依据殷道。是为儒、墨差别之大原因。至墨子节用、节葬诸义,则又兼采夏道。其书尝称道禹之功业,而谓公孟子日:“子法周而未法夏,子之古非古也。”亦其证也。

弟子墨子之弟子甚多,其著者,有禽滑蝥、随巢、胡非之属。与孟子论争者日夷之,亦其一也。宋钎非攻,盖亦墨子之支别与?

有神论墨子学说,以有神论为基础。《明鬼》一篇,所以述鬼神之种类及性质者至备。其言鬼之不可不明也,日:“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夫君臣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

今若使天下之人,借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今执无鬼者日:‘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天下之人,疑天下之众,使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然则墨子以罪恶之所由生为无神论,而因以明有神论之必要。是其说不本于宗教之信仰及哲学之思索,而仅为政治若社会应用而设。其说似太浅近,以其《法仪》诸篇推之,墨子盖有见于万物皆神,而天即为其统一者,因自昔崇拜自然之宗教而说之以学理者也。

法天儒家之尊天也,直以天道为社会之法则,而于天之所以当尊,天道之所以可法,未遑详也。及墨子而始阐明其故,于《法仪》篇详之日:“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然则吾人之所可以为法者何在?墨子日:“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夫父母者,彝伦之基本;学者,知识之原泉;君者,于现实界有绝对之威力。然而均不免于不仁,而不可以为法。盖既在此相对世界中,势不能有保其绝对之尊严者也。而吾人所法,要非有全知全能永保其绝对之尊严,而不与时地为推移者,不足以当之,然则非天而谁?故日:“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由是观之,墨子之于天,直以神灵视之,而不仅如儒家之视为理法矣。

天之爱人利人人以天为法,则天意之好恶,即以决吾人之行止。夫天意果何在乎?墨子则承前文而言之日:“天何欲何恶?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奚以知之?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其兼爱之而兼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刍牛羊豢犬猪,絮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耶?天苟兼而有之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日: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日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道德之法则 天之意在爱与利,则道德之法则,亦不得不然。墨子者,以爱与利为结合而不可离者也。故爱之本原,在近世伦理学家,谓其起于自爱,即起于自保其生之观念。而墨子之所见则不然。

兼爱 自爱之爱,与憎相对。充其量,不免至于屈人以伸己。于是互相冲突,而社会之纷乱由是起焉。故以济世为的者,不可不扩充为绝对之爱。

绝对之爱,兼爱也,天意也。故日:“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由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兼爱与别爱之利害 墨子既揭兼爱之原理,则又举兼爱、别爱之利害以证成之。日:“交别者,生天下之大害;交兼者,生天下之大利。是故别非也,兼是也。”又日:“有二士于此,其一执别,其一执兼。别士之言日:‘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则不食,寒则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日:‘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

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墨子又推之而为别君、兼君之事,其义略同。

行兼爱之道兼爱之道,何由而能实行乎?墨子之所揭与儒家所言之忠恕同。日:“视人之国如其国,视人之家如其家,视人之身如其身。”

利与爱爱者,道德之精神也,行为之动机也,而吾人之行为,不可不预期其效果。墨子则以利为道德之本质,于是其兼爱主义,同时为功利主义。

其言日:“天者,兼爱之而兼利之。天之利人也,大于人之自利者。”又日:“天之爱人也,视圣人之爱人也薄;而其利人也,视圣人之利人也厚。大人之爱人也,视小人之爱人也薄;而其利人也,视小人之利人也厚。”其意以为道德者,必以利达其爱,若厚爱而薄利,则与薄于爱无异焉。此墨子之功利论也。

兼爱之调摄兼爱者,社会固结之本质。然社会间人与人之关系,尝于不知不觉间,生亲疏之别。故孟子至以墨子之爱无差别为无父,以为兼爱之义,与亲疏之等不相容也。然如墨子之义,则两者并无所谓矛盾。其言日:“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之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与?既欲人之爱利其亲也,则吾恶先从事,即得此,即必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诗日:‘无言而不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然则爱人之亲,正所以爱己之亲,岂得谓之无父耶?且墨子之对公输子也,日:“我钩之以爱,揣之以恭,弗钩以爱则不亲,弗揣以恭而速狎,狎而不亲,则速离。故交相爱,交相恭,犹若相利也。”然则墨子之兼爱,固自有其调摄之道矣。

勤俭墨子欲达其兼爱之主义,则不可不务去争夺之原。争夺之原,恒在匮乏。匮乏之原,在于奢惰。故为《节用》篇以纠奢,而为非命说以明人事之当尽。又以厚葬久丧,与勤俭相违,特设《节葬》篇以纠之。而墨子及其弟子,则洵能实行其主义者也。非攻言兼爱则必非攻。然墨子非攻而不非守,故有《备城门》、《备高临》诸篇,非如孟子所谓修其孝弟忠信,则可制梃而挞甲兵者也。结论墨子兼爱而法天,颇近于西方之基督教。其明鬼而节葬,亦含有尊灵魂、贱体魄之意。墨家巨子,有杀身以殉学者,亦颇类基督。然墨子,科学家也,实利家也。其所言名数质力诸理,多合于近世科学。其论证,则多用归纳法。按切人事,依据历史,其《尚同》、《尚贤》诸篇,则在得明天子及诸贤士大夫以统一各国之政俗,而泯其争。此皆其异于宗教家者也。墨子偏尚质实,而不知美术有陶养性情之作用,故非乐,是其蔽也。其兼爱主义,则无可非者。孟子斥为无父,则门户之见而已。

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

(一九二五年四月三日)

在古代中国,文明之根一直没有停止过它的生长,尽管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记载极少。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那时称之为“太学”。随后,又从这一初步形式,逐步演变为一种称之为“国子监”的教育制度。它包括伦理教育、政治与文学教育。现在看来,这是必然的发展,并且随着这一发展而增设了包括写与算等更多的学科。但增设的这些科目,在钦定的学校课程中,是无足轻重的。数百年来,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项,即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能承担政府所急需的工作。总之,古代中国只有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其质与量不能估计过高。

晚清时期,东方出现了急剧的变化。为了维护其社会生存,不得不对教育进行变革。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要仿效欧洲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大学。当这些大学建立了起来并有了良好的管理以后,就成为一支具有我们自己传统教学方法的蓬蓬勃勃的令人称誉的力量。初时的大学,也曾设置了与西方大学的神学科相应的独立的经科。这些大学推行的总方针,还是为了要产生一个于政府有用、能尽忠职守的群体。

同类推荐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 、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 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 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选编有“纸币的跳跃”、“杨梅烧酒”、“北国的微音”、“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天道霸者

    异界之天道霸者

    一个东方的少年,经历了盘古开天获得一丝天道,开始他误入异界奇妙的生活之旅,打造异界道家,正所谓天道之下皆为蝼蚁,而这个男人在异世大陆,开创了异界道教,权利,美色,金钱,应有尽有。
  • 末世重生逆袭

    末世重生逆袭

    上官琳重生了,末世来临,她再也不会被人欺负,欺负她的都要还回去………然后只想默默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其他神马的就能多远就多远。第一次写文,写得不好请多包涵
  • 太元之旅

    太元之旅

    山村少年,雨夜惨案,千古之谜,是巧合,还是……阴谋?看少年林峰如何揭开谜底,最终问鼎太元之巅!
  • 倾世美人:邪帝独宠小毒后

    倾世美人:邪帝独宠小毒后

    她,凤倾宸原是二十一世纪天才毒医、天之骄女,拥有颠倒天下的绝世容貌,却遭组织陷害全家来到了异世。他,君天烨,陪她十世轮回,尊贵霸道,杀伐果断,无人知晓他的容貌。神器丹药,信手拈来。超神兽、神兽,跪求契约。花重金求顶级杀手,取她性命,不好意思,那是她徒弟。来到异世,凤倾宸开始了虐渣、修炼、赚钱之路。可是,这个男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剧场:某男邪笑:“娘子乖,我们回家滚床单去吧!”某女:“滚——”某男:“好,娘子。我们现在就滚床单!”某女晕!(绝对宠文,跪求收藏~)【全部原创,严禁抄袭,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 棉尾兔豁耳朵

    棉尾兔豁耳朵

    小小个头、身体柔弱的棉尾兔母子生活的田野里到处充满了凶猛可怖的敌人,有咬掉豁耳朵左耳一大块皮的毒蛇、凶猛的猎狗和红尾鹰等。为了让棉尾兔豁耳朵能在田野里顺顺利利地长大,妈妈倾尽全部,教会它各种各样的本领和技巧,经过不断努力地练习,豁耳朵成长为一只出色的棉尾兔,既能诱骗猎狗,也能灵活变通的除掉另一只大野兔。可在一次狡猾狐狸的突袭中,妈妈为了保护豁耳朵而遇到了致命的危险……
  • 宠婚:腹黑见腹黑

    宠婚:腹黑见腹黑

    顾珵深一直认为自己三生有幸能够遇到千迷所以,他不管怎么无赖,也要把千迷拐回家这是一篇细水长流的温暖的故事,这是两个不懂爱情的人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但愿你能喜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技能复制者

    技能复制者

    公司职员王韬一直过着混日子的生活,偶然一次机会获得了一个学习系统。金手指很BUG有木有,瞬间拥有别人辛苦几十年才有的技能。天才大家见得多了,可是全才只有王韬一个……
  • 倚剑破天穹

    倚剑破天穹

    笑看风云,动弄乾坤。谈笑指间,夺命锁魂。美人忧,英雄愁。手持弑魔空玄剑,倚剑破开此天穹
  • 道门修仙传

    道门修仙传

    谁说道门的就是道士?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又去了何处?陈城告诉你真相,带你领略一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