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0400000007

第7章 迷茫的时代(1)

1.给政策不给钱的时代

给政策不给钱,这个说法我们并不陌生,在经济领域改革中,给了政策就等于给了企业发展机遇,虽然没有得到资金支持,但凭借政策就可以在市场中求得发展。可是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在医疗改革中却是行不通的。

1986年时,各级财政的卫生拨款是122.23亿元,这个数字占当年国家卫生总费用315亿元的38.69%。到了2003年,国家卫生总费用为6584.10亿元,如果要是按照1986年比例来算的话,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就应该是2547.38亿元,可是实际上却只有11 16.94亿元,这样说来卫生部门为财政节省下了1430.44亿元。卫生部门并不是一个可以生钱的行业,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花钱的行业,它的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了那个“给政策不给钱”,就可以从病人那里敞开收钱了。可以说,这个给政策不给钱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关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方面的思路。那个时候,医疗卫生机构所面临的问题相当严重,医疗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低落,医疗卫生供给也是严重的缺乏,医院都是公立的,但是越办越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卫生行业改革的思路就放到了改变政府独家办医的方向上了,要鼓励多种形式灵活办医。为了在公立医院里面采取各种措施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利用发放奖金和多劳多得等手段,想办法克服医院职工吃大锅饭的习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国家财力紧张,由于医疗卫生领域还不能放在主要的位置加以考虑,所以最初的医疗改革手段就明确为“给政策不给钱”。

1979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后来卫生部又开展“五定一奖”,这个措施就是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同时开始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这些手段的目的就是调动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我们看到的医院追求经济收益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到了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物价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五点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是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二是开展有偿业余服务;三是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四是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五是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医”,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给予卫生产业企业三年免税政策,积极发展卫生产业”。这以后类似农村和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就开始在医疗卫生领域蔓延开了。

那么,给政策不给钱的政策到底对不对,适合不适合当时的情况?还是用事实说话吧,应该说一开始的效果还真的不错,那时还产生出来了两个医疗改革的典型。一个是关于转换经营机制方面的“协和经验”,一个是后勤服务社会化方面的“昆明经验”,其事迹在全国卫生系统宣传之后,备受推崇。当时统计数据上所反映出的医疗机构效率和卫生总量是在持续增长的,在农村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许许多多农村卫生室也如同土地一样承包给乡村医生,由其个人经营,就像经营一个小商店一样。开始的时候情况还是可以的,毕竟大家规矩惯了,对利用公共医疗资源为小集团办事还不大习惯,但创收为主的做法在全局铺开并且时间长了以后,大家就放开了干、无所顾忌了,弊端也就出来了。像医生走穴、药方里开出电饭煲等事情就成了常态。办个医院就像开个小作坊一样,公立大医院里到处是合作办的专科,医生专家们拼命地赚钱。药品流通渠道也市场化放开了,这医药一放开,不知道出了多少百万富翁。不少医生、医院和卖药的都富了。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在向下贯彻这个文件时,特别提出了“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要求全国的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各项工作上努力进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以后,医疗机构想要吃饱饭确实要依靠自己了,因为国家财政对于医疗卫生上的投入是越来越少了,为了生存医疗机构吃饭要靠自己,之后为了发展连建设也要靠自己了。

我们现在可以说给政策不给钱的措施问题太大了,是产生公众看病难的主要因素,可当时的观点却不是这样的,在各个医疗机构加大创收时很少有人提出疑问,没有几个人说不应该这么做,也没有谁说给予医疗机构的创收政策,就是在允许医疗机构借助其职业行为谋取自身经济利益,更没有人说所谓的放权就是放弃了政府对保障公众健康应该负担的职责。当时流行的声音尽是理解和支持,人们都在说现在财政紧张,国家能投入到公立医疗机构的钱实在没有多少,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收以改善公众就医条件是很现实的。谁知道这是事与愿违的事呢,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医院效率低下和公众看病难,事实上在扩大医疗资源和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方面也确实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是得不偿失,而且造成了长久性的恶果。

财政投入断奶了,医疗机构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自己到市场上找食吃。但这市场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它不能发挥真正的市场机制,相应的监管措施也没有。你想通过正当的商业化行为,取得既利于医院发展又有益于患者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规则只有一条没有交通标志的宽敞大路,规规矩矩走路的人反倒成了傻子。在医改过程中,“聪明的”医生和医院发了财,但社会矛盾却在医院爆发了,医患关系迅速地恶化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道德形象迅速降低了,竟然有人大声疾呼“谁来拯救医生的职业道德!”随着财政投入的逐步递减,医疗机构的资金补偿渠道基本上就只能靠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这两方面来源了。众所周知,由于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不规范,为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提供的操作空间是相当宽阔的,由于不给钱只给了创收的政策,医生就要想办法从患者那里赚钱,又由于患者都是没有几个钱的普通人,所以医患双方的矛盾就激化了。

给政策不给钱,秉承创收宗旨的医生们一开始就站错了队,把自己放到了患者的对立面,这样的医改能不出问题吗?

2.可怕的市场化

我们国家医疗改革出现波折的原因真的是一些人所说的市场化吗,出现的问题是全部由医疗市场化来承担责任吗?如果硬要把失败的原因归到市场化的头上,那就是不公平的。如果是在非得找到一个替罪羊的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市场化给拉出来了,那没办法,算它倒霉。可要是想研究一下曾经的医改之路,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为今后的改革整理、总结经验的话,就得慎重了,就要先看一下所谓的医疗市场化到底是个什么面目。

如果是完整意义的医疗市场化,那就是以价格来主导卫生资源配置,但也允许政府发挥相应的影响作用。我们新医改的规划中给了市场化一席之地,允许商业化医疗运作体系在政府主导的公益体系之外存在、发展,各司其职。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就交给政府,应该由公立医疗机构做的事情就交给公立机构,应该由市场做的就交给市场来运作。这是一种很理性的设计,而不是冲动。

市场化的医疗体系中的两个基本因素就是患者和赢利性医院,患者作为消费者享受赢利性医院提供的服务,然后按约定会给对方报酬。医疗服务和客运、旅游一样,也是一种服务,赢利性医院提供给患者内容丰富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支付能力,自主地选择购买相应的服务内容。医院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并且满意的服务,如果不能提供令患者满意的就医服务,那么该医院就要在市场竞争中被其他医院所取代。在国家整个医疗体系中,对于市场医疗部分,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医疗市场的秩序,确保医院、医疗保险公司等赢利性机构公平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确保这个医疗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与其他各种劳务需求不一样的是,医疗服务是人的一项重要基本需求,无论有钱、没钱,凡是患者就应该拥有得到救治的权利,公益性和赢利性的医疗机构都应该确保公众的这项权利。为了实现人人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权利,政府既要指导公益性机构提供基本的服务,也要协调商业性机构为公益性医疗体系提供辅助。总会有人由于收入低无力承受商业化的医疗服务,或者是无力承受费用较高质量也较高的那部分医疗服务,出于这样的原因,政府必须发挥主要的医疗保障作用。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体制改革就已经开始推动了,当时的改革手段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随着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之下医疗卫生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在1985年,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当时的改革思路仿照了国有企业改革,同样是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也是给政策不给钱。

这给政策不给钱的医改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也不是后来所总结的医疗市场化。当时参加改革的医院并没有成为商业化的医疗机构,医院在所谓的市场环境下也没有遇到真正的市场竞争。市场化的结果是管理部门把应当承担的责任甩给了市场,而承担最终后果的则是公众,看病难的结果要由公众来埋单。在1980年财政对于卫生的投入要占到卫生总费用的1/3,到了1990年就下降到1/4了,正是从那时候起医院的乱收费之风越刮越烈,公众看病贵了,也难了。有人把看病贵、看病难归结为市场化,认为是医疗的市场化产生了这样的后果,这个认识看上去有些道理,仔细分析则是丝毫没道理,原因就是本文在前面讲过的医改伪市场化的问题。给政策其实就是给了可以胡乱收费的权力,医院处在竞争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监督的环境中,让医院搞以药养医、以副补主,怎么能称为市场化?充其量只是个伪市场化。

曾经的所谓医疗市场化导致的看病难题让大家心有余悸,人们怕市场化,怕市场化让他们更加看不起病。实际上市场化并没有给我们造成过伤害,曾经做过坏事的是伪市场化,是李鬼不是李逵,因此我们不要怕市场化,新医改中也少不了市场化的一部分工作。

我们对于医改市场化的怀疑,更应该转化成为对于反医改市场化行为的怀疑,也应该转化成为对单一市场化和单一公益化的怀疑。单一的市场化与单一的公益化都只能是一种单相思的“乌托邦”,如果成了现实给公众带来的只能是更深的伤害。

同类推荐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在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未能成功怀孕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死胎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因男性原因导致配偶不孕者,称男性不孕症或男性不育症,习惯称男性不育。
  •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重要?容。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融会贯通的本质?涵,这是中医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的?容包括中医四诊基本要求、病历书写规范、体格检查、针炙推拿技法与治疗。书中?容编写符合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切合临床实际,简明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热门推荐
  • 天宁法舟济禅师剩语

    天宁法舟济禅师剩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真实

    穿越真实

    有人告诉我,现实就是一本书永远看不完的书籍。但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却发现这本书根本就是空的。我以为她骗了我,可我仔细想想,她说的对,真的根本看不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尚好青春

    尚好青春

    最后,我没想回头,你也没开口,青春的羞涩让我渐渐明白,什么是爱情,一个人成长或改变,你变美丽的原因是因为你就是你自己。
  • 重生之死神千金

    重生之死神千金

    邢心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16岁的少女白手起家成立了潼氏集团。未婚夫还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冥影痕!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啊?!
  • 一狐之君

    一狐之君

    燕国第一女将军VS美貌如花第一大奸商!重华坐在太师椅上仔细数着闵琉花的银两:“昨日你做慈善花了一百两,保暖衣物一百五十两…一共算下来一千两。”冷酷无情蛇妖VS冷漠女捉妖师!“佘默,我愿用性命换你一命。”青里抱着佘默道。佘默冷冷的看着青里抱着他流泪,他想温柔的摸她脸颊,安慰她莫哭,但他做不到,只能嘲讽的看着青里:“不必。”蠢萌蠢萌小道士vs邪恶拜金女流氓青楼老鸨陆笙!女流氓爱好什么?自然是美男!除了以上三个还有更多!
  • 这个看脸的世界!

    这个看脸的世界!

    清心寡欲品学兼优的医学生陈江宁对肤白貌美的女神沈璐一见钟情。直到他发现女神是个表面光鲜亮丽,生活自理能力一塌糊涂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女蛇精病。眼高于顶脑洞大开的女神沈璐对英俊成熟的经理梁晖一见钟情。直到她发现经理热爱韩剧,常将自己代入狂霸酷拽的总裁,自动开启装逼/深情/邪魅/苦恋等模式……
  • 生活“绿茶禅”

    生活“绿茶禅”

    侨居美国的日本作家栢木利美在遭遇丈夫重病、经济拮据等一系列生活挫折后,想到向自己的日本祖母学习,从改喝绿茶、巧用茶叶开始,一步一步改变习惯,过起充满东方智慧的“绿茶式生活”。她在书中介绍了100多项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新奇而又实用的日常生活小窍门,指点读者如何通过诸如携带自己的筷子、穿五指袜、吃盐津梅肉、用淘米水作地板腊、坚持将10%的收入储存起来……这样的点滴小事,实现降低体重、保护环境或节约开支等各类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找回生活中的平衡感。书中尤其提倡一种低碳、节约的“乐活”理念。通过这种“绿茶式生活”,读者在帮助自己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帮助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一世安隅

    一世安隅

    遇到他,她放弃了复仇只想换得一个真相;恋上他,她不问真相,只求一直诏书告慰薛家上下百来人的亡灵;放弃他,她只望可以游历天下做个游医;次次都是事与愿违,最终只为一句话:“我助你打成天下一世安隅,最后我只是在你心里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