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4900000005

第5章 宫廷收藏篇(4)

高士奇在刚当宰相的时候,还是比较清廉的。但数年之后,沾染了官场腐败之气的他也开始纳贿,因为他喜欢收藏,所以他纳贿的方式就是收受古玩书画,尤其对古人、名人的书画精品更为喜爱。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常常拿了名画充贡。因为他知道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书画艺术,所以高士奇所收的艺术品,除了自己收藏以外,大部分都献给了康熙。每次进献,他都要对康熙炫耀一番,说作品如何的珍贵,搜求如何的不容易,他这种献媚的法子也很灵验,大多都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这也是康熙对他颇为赏识的原因之一吧。但是酷爱书画收藏的高士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嗜好,经常在康熙面前耍一些鬼花招。

康熙是个文韬武略的皇帝,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也能书善画,同时也喜欢收藏前代大家的书画作品,但他本身没有过高的鉴别眼力,经常分不出真假贵贱,这就给狡猾的高士奇许多钻空子的机会,他故意把自己收藏中的精品留在家中另立秘册,而将伪劣、价廉之品进呈给皇帝,其中有许多竟然入了清内府编的《石渠宝笈》著录。而他自己用3年的时间写了三卷《江村消夏录》,书中记录了个人收藏的目录,书画混合,不作分项,每卷以时代为序,每件作品则录作品内容、题跋、尺寸、款识、印鉴等,有的加有评语,但没对作品真伪作判断,可见高士奇在自己的收藏上一点儿也不打马虎眼。他自己编写的另外一本《江村书画目》,把自己的画分为九类,其中有所谓“永存珍秘”的,是真品而值昂的,自己保存,绝不示人;有所谓“进”的,是用以进呈的;有所谓“送”的,是用来作馈送之用,都注明是“赝迹且值极廉”的。

有一次,他收藏了一幅五代杨凝式书写的《韭花帖》。康熙平时喜好书法,听说高士奇弄到了珍贵的墨宝《韭花帖》,就发话要他把这幅字送到宫里,而高士奇收藏字画痴迷到连性命都不顾的程度,岂肯将杨氏的墨宝进贡?绞尽脑汁琢磨了半天,最后想出一个大胆不要命的绝招——找了一个临摹杨凝式的高手仿造了一幅假的献给了皇上。当他把赝品拿给康熙的时候,心里敲着鼓,头上直冒冷汗,生怕皇上看出破绽。好在康熙没眼力,又经高氏的一派花言巧语蒙混过了关,那件假的墨迹现在还被收藏在江苏的一个博物馆里。高士奇深得康熙的信任和宠爱,还竟敢冒着欺君之罪以赝迹进呈,真是为了收藏良心丧尽,胆大包天。只可惜康熙有眼无珠,不曾识破高士奇的小人伎俩,任其戏弄而全然不知。

由于高士奇真伪相间的进贡,所以康熙皇帝所收藏的书画精品中不少是有争议的藏品,有些几乎能马上断定为赝品,这些赝品大多都是高士奇暗中捣的鬼。他的账本中有大量这样的记载:“某年某月,购某名家中堂(或条幅等)几幅,用银二两。进上。上大悦。”用如此之少的银两购得藏品来取悦皇帝,会是怎样的上乘之作呢?只能是赝品罢了。

高士奇的这种丑恶行径,虽然皇帝不知情,但在众多文武百官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大臣们早就想把他赶下台了,但有糊涂的康熙的庇护,人们只能敢怒不敢言。而志满意得的高士奇更加贪得无厌,除了向皇上进献赝品外,还利用权势,在家乡平湖“置田产千顷”,又在杭州西溪、崇明等地“广置园宅”。康熙南巡时,还特地去看过他的“西溪山庄”,并留下“竹窗”御笔匾额赐予他。这些贪赃枉法的罪行人们已经忍无可忍了,终于遭到了群臣的弹劾,最后落得个“植党营私”的罪名解甲回乡,而他给康熙皇帝的那些赝品却永远留在了宫中。

清代宫廷绘画辨伪

鉴别要领:

1.注意不仅要有内府印记,还必须有皇帝的殿座印如“康熙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

2.清内府鉴藏印的盖法有严格的格式,它们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

3.有标准的装裱。根据画的内容和色调配以相应的绫子、花纹、轴头的材质、画轴的包装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伪造手法:

1.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伪造清内府鉴藏印。

2.利用旧纸绢挖、裁、添、改等手法,伪造宫廷画,一般会留下造假的痕迹。

3.临摹宫廷书画中的知名作品,但从风格到手法、从印章到装裱都会破绽百出。

8.乾隆真假识瑰宝

乾隆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热爱收藏的皇帝,他大力搜求三代青铜器、书画、玉器、瓷器、缂丝、西洋钟表等各种奇珍异宝,包罗万象,数不胜数。清宫内府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玩收藏地,而且在热河行宫和沈阳故宫也开辟了收藏文物的场所。乾隆对古玩的收藏和爱好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他居住和办公的养心殿,在他的案头,甚至在出行的行囊里都放着他心爱的宝物。

乾隆皇帝的收藏不仅富可敌国,同时也是个极具眼力的鉴赏家。对各类古董都比较在行,例如他尤好三代古玉,他收藏的许多玉器都亲自进行鉴别和定级。久而久之,鉴定宝物成了他的一大嗜好。

传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他到东陵谒陵。一行人马走到一个叫燕郊镇的地方,还有几里路就要到镇上了,天突然下起雨来,乾隆想找个避雨的地方,可是荒郊野外哪有人家?左右环顾,只见路旁矗立着一座荒废的寺庙,寺庙建于明代中期,历经200多年的风吹雨打,整个大殿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用铁铸成的8尺高的香炉与两个1丈多高的烛台,因为太笨重,无法轻易挪动,被扔在荒草中。乾隆只得进入寺内残存的偏房中暂避躲雨。这时,他手中的马鞭偶然打在了香炉上,发出铿锵响亮的声音,乾隆听了有些狐疑地说:“听声音,这不像是用铁铸成的呀!”于是命令御前侍卫用利锥把香炉弄开一个孔,仔细一看,原来全部是用黄金铸成的,只不过外面涂了一层火漆,故而像铁铸的一般。再看那两个烛台,竟然也是用黄金打造的。乾隆马上传旨将它们挪入宫中。后来,当地人在寺庙的废墙边挖出一块石碑,根据碑文记述,才知道这是明代嘉靖年间太监李玙的家庙。乾隆凭着声音淘回了几件珍宝,可见鉴定的功夫确实不一般。

有一次,一位大臣知道乾隆喜欢古人的书法,为了讨好他,便四处托人弄了10张宋代米芾的墨宝。这位大臣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把它进献给乾隆,满以为能博得皇上的欢心,但乾隆一听有10幅米芾的字,就知道那不会是真品,因为米芾的字流传到清代已经凤毛麟角了,很难搜求到,怎能一下子冒出10幅来。等拿过作品来一看,果真是赝品,于是全部退了回去,并在折子上批阅:“是假的,我不要。”那位大臣非常佩服皇上的眼力,心里又十分扫兴,窝着火去找卖他字的人算账去了。

尽管乾隆的眼力很高,但过目数以万计的古玩珍品,难免有打眼的时候。在乾隆收藏的字画中,最喜欢元代画坛魁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是黄公望历时多年创作的山水画名作,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山峦绵延,云烟缥缈,松石秀拔,村舍错落。画家通过细致简洁的笔墨、疏密有致的构图,生动刻画出秀丽的江南山水,被后人称为“画中之兰亭”,其价值弥足珍贵。

这卷名画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最初为无用禅师所藏,但在明成化年间,被著名画家沈周得到。沈周请人在这幅画上题字,没成想被这人的儿子藏了起来,还撒谎说弄丢了。沈周知道无法再讨回,只好作罢。后来他见到有人在市场上卖这张画,但高得吓人的价格令他望而生畏,只好私下临摹了一卷。到了明万历年间,这幅画又落到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里,但不久就转手给宜兴的吴之矩,后来吴之矩又传给儿子吴洪裕。吴洪裕对这幅画非常钟爱,在时局混乱全家逃难时,竟置家中的众多珍宝而不顾,只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等安定下来后,他在家中建了富春轩,特意供奉《富春山居图》。在临终之际,吴洪裕竟然想起唐太宗《兰亭集序》殉葬的先例,叮嘱儿子将此画当做殉葬品一起烧掉。幸亏他的侄子吴子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迅速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了出来。但画的前段已烧去一寸多,并分成了长短两段。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散失以后,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歧等诸人之手,在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被收入清宫内府,献给了乾隆皇帝。但乾隆认定是赝品,因为在此之前,乾隆已经得到了一幅《富春山居图》,其实那是后人临摹的,乾隆没看出来,认为是真迹,大加赞赏,又是题跋又是钤印,并编进《石渠宝笈》初编。然而,当这幅画的真迹摆在他面前时,也许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仍然认定那件赝品是真迹,在场的梁诗正、沈德潜等大臣也随声附和,于是,这件残品真迹被当做赝品打入了冷宫。原来那件临摹品仍视为真迹,备受推崇。乾隆经常把它带在身边,并在上面题了很多字。直到乾隆六十年,皇上终于不想再题了,就在画卷的押缝处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假作真来真亦假,这幅画的真假乾隆心里应该最清楚,只不过历史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之命编撰《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始得正名被编入,终于洗去沉冤。

这幅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被著名画家吴湖帆收藏。当时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沙孟海先生,闻讯多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觉得应由国家收藏。但吴先生无心转让。但沙先生多次往来于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斡旋。吴湖帆终于被沙老的诚意打动了,同意由浙江省博物馆入藏,继而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而那后半卷真迹在1949年运往台湾,至今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藏品著录

著录中的作品在现在的拍卖中备受关注,价格飙升。

9.被劫掠的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致巴特勒上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

雨果信中提到的圆明园坐落在北京北郊,是清康熙年间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气势恢弘,富丽堂皇。园中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等各种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宫殿。然而这座闻名遐迩的建筑杰作却在1860年短短的几昼夜里,被英法殖民主义强盗焚掠一空,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近尾声,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但是英法侵略者并没有就此罢休,7月,他们的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委曲求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清军采用偷袭的手段,绑架了入通州进行停战谈判和随团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等39人,送往京师刑部,关进“天牢”。第二天,英使参赞威妥玛赶到通州,要求释放人质。再过两天,联军得知已有3名人质被杀死,立即进攻北京。咸丰从圆明园带上他的后妃和宠臣,一溜烟逃向承德避暑山庄。在短短25天里,人质中就有17人在天牢中被折磨致死。侵华头目额尔金闻知人质已死去大半,而且死的是外交官和记者,他作为英内阁任命的对华战争全权专使,怎么向女王和公众舆论交代?他决定对清朝皇帝的野蛮行为实施报复。皇帝绑架虐杀英法人质的命令都是在圆明园发出的,而圆明园在西方人的眼里是非常著名的帝王宫殿,于是他不顾法国公使葛罗的反对,命英军焚毁圆明园。

10月6日,英法联军从北京城东北郊攻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的部分队伍在城北一带稍作抵抗,就四荒而逃。傍晚法军闯到圆明园大宫门,有20多名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和敌人展开了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到晚上7点,法军顺利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四面八方拥进圆明园,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掠夺。他们像野兽一样狂叫着,蜂拥而上地抢夺着中国皇帝的瑰宝。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一时不知该拿什么好了。他们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专拣绣花长袍,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一大口袋装满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的口袋里塞进金条,有的半身裹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抢走一个价值1200英镑的金佛像;另外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大约60万法郎的财物。仅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就达到30万法郎。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兵官,一次从园内弄走两座金佛塔和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才搬运回军营,因为他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回国后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同类推荐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热门推荐
  • 三小只的奇葩爱恋

    三小只的奇葩爱恋

    回来还是不回来?和好还是不和好?想要知道就来看吧,还有,至今女主的身份还是个迷
  • 选择重于一切

    选择重于一切

    人生之路是一条选择之旅,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学会如何运用它,你才不会迷失方向。人生的路途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这几步该怎么走。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自己的态度、行动、情感和目标,将决定我们人生的最终模样。人生的地图上,处处是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要知道,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种下一颗命运的种子。当你一步步都走对了,就能够品尝到成功和喜悦的甘甜果实。
  • 争春园

    争春园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说它流行,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是书在坊间大量刊行。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
  • 孤城倾雪

    孤城倾雪

    因为一次意外,她来到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王朝,也因为这次意外,她遇见了他----
  • 守护甜心:帝阳纤情

    守护甜心:帝阳纤情

    【守护甜心脑洞续文】婚前她的朋友背叛,亲人被杀,她无依无靠,最终还是恢复了身份。“哟,你就是阎帝啊,身材不错~”她潜入虎穴,却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立刻从我身上滚下来!”某帝脸黑成了一块碳。婚后,“汐儿,快来呀~”某臭不要脸的主动凑过来。某汐瞥了瞥眼前人“哥屋恩!”(请原谅作者脑洞比较大哈哈哈)
  • 妖界掌门人

    妖界掌门人

    天妖三皇星之一!拥有天妖大陆最纯正的星脉传承,拥有天妖皇的传承印记。超高的悟性和法则领悟能力。看我如何成为妖界掌门人
  • 腹黑总裁很霸道

    腹黑总裁很霸道

    《巅峰聚集——新书佳作——强力推荐》她深爱了他十年,对于她的猛烈追求,他却视而不见,却总在别人欺负她时处处纵容。得不到他的一丝回应,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婚礼上,他从天而降死命的掐住她的脖子,“苏柔柔,你既然敢嫁给别的男人。”她深信不疑的是,林意他不爱她。否则她在法国三年也不会与他断绝联系,谁又何曾知道,她离去的那夜晚,他曾酩酊大醉,最后不省人事……PS:书友交流群号:531536995
  • 末世之时间的陌路

    末世之时间的陌路

    一场病毒爆发,使整个人类世界陷入无尽的杀戮。末世,开始。她,只是一个被人类制造出来的试验品。对于人类世界的一切充满了迷茫与好奇。直到,她苏醒的那一天,遇见了他。他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教会她如何在人类世界生存,可是,当她的身份暴露时。他,选择了人类,选择了向她开枪,毫不犹豫。她该如何选择?
  • 铁血抗战之神龙出击

    铁血抗战之神龙出击

    中国某特种兵全能教官王峰穿越到了军阀混战年代的土匪窝中,他决心用自己一身所学为国征战。王峰在山寨一战成名后便受蒋委员长邀请赴黄埔军校讲学。后借机带人到国外学习为抗战做准备。日本侵略中国爆发1.28事变,王峰便率其大军和神龙特战队在上海与侵略军展开殊死拼杀,打败十万现代化敌军。王峰又私下支持革命力量,为新中国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全面抗战中,王峰他们扰乱伪满洲国让关东军陷入困境、以杀止杀为南京死难同胞复仇让日军将领惊劾欲死、迫使日本天皇公开低头道歉、三次奇袭上海、五次轰炸东京、血战三年坚守浙江阡敌五十万建成最大抗日基地、大力支援八路军新四军、出任盟军中国战区副总参谋长、横扫东南亚让世界拜服。
  • 谁说蓝色不忧伤

    谁说蓝色不忧伤

    谁说男主都是专情女主的?谁说帅哥只能配一个美女?张烈自从初中起,就因为出色的外表,桀骜的性格,俘获一片少女的芳心。打怪升级,一大波撩妹攻势,他在这条路上越战越勇,直到遇见季澜澜?wc,这妹子的脑回路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