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84200000045

第45章 声名鹊起(2)

印刷术在三国时期诞生。诸葛嶷一改雕版印刷,直接采用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史上一个奇迹,印刷术整整提前四百年。诸葛嶷根据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采用毕升的泥活字印刷。只用了周围铁框的两块铁板就产生让人匪夷所思的新技术。两块铁板一作印刷,一作排版。方便灵活,易于储存保管,效率远超手写书籍上万倍。

经商有道的刘琰迅速看出这是一项赚钱的大买卖,两人一拍即合。但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刘琰私下就能承办的,订立三七分成后,他们还是以充实国库为由请示诸葛丞相。诸葛嶷也趁此躲过私自贩卖手抄书的罪责。

当诸葛嶷和刘琰将这一成果上书朝廷后,很快得到朝廷重视。刘禅嘉奖诸葛嶷为“巧工”,表彰他在造纸和印刷的成就,这让他的名望进一步提高。

CD出现第一座印刷作坊。这里有全益州最好的工匠,这里有防御森严的士兵。印刷坊成为官府监管的重要对象。这违背诸葛嶷推行印刷术的初衷,他的本意是推广文化,推广印刷术。遭到诸葛亮强烈反对,本着专利法的原则,活字印刷术的保密程度上升为蜀汉一项国家机密。除CD外,蜀郡另外几座大城市也兴建官方作坊。

成批书籍的发行一时间成为蜀汉最轰动的事件。书籍的大量涌现以及价格的低廉,读书很快成为士人津津乐道的常事。CD的学舍如同雨后春笋,这座繁华的都市成为西蜀士人的乐园。诸葛嶷发明书籍的消息不胫而走,造纸和印刷术的创举被以讹传讹地放大。这位年仅二十三岁的青年事迹成为士人传颂的佳话。

不过仇恨诸葛嶷的也大有人在。手抄本退出集市,当初卖书的老板失业,背地里大骂发明印刷术的诸葛嶷。世事总是这样,当新技术诞生,被取代的旧技术拥有者总有些不甘。技术总是需要改良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有如没有万古不变的制度。

建兴元年秋,蜀汉的文化事业率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教育事业的新格局也随之而来。

书籍的销售状况好得一塌糊涂,诸葛嶷开始担心学舍会像一千年后两宋末期的书院名存实亡。不过还有更令他头疼的事情,顽固守旧分子对欣欣向荣的学舍制度开始发难。

国家兴办太学和学舍,一定要人读书。除非第一,学校中真有学问,是校外所学不到的。其次,法令严切,不真在学校读书就找不到政治出路。否则耗费巨资,收效微弱。书籍广泛流传,各家各户均可买书研读,何必远离家乡跑到京师求学。再者当今的选举都是察举和征辟,学舍求学得到的是学术,得不到仕途。这些学者在一起就会针砭时弊,赚取名声。这样有失治学精纯的本意。

学舍成为朝野不少守旧人士抨击的对象。他们认为学舍的兴办是好大喜功,华而不实。

杜琼等人眼光毒辣,看得很准。东汉时期,党锢之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东汉时期,党人劫持选举,而太学为私党聚集和声气标榜之地。此时学术在社会上渐渐占重要地位。功臣外戚及官吏多遣子弟入学。于是纨侉子弟掺杂其中,不能认真研究学问,接近政治,成为《后汉书儒林传》所说的“章句渐疏,多以浮华相尚。

自古任何一项制度都是有利有弊,上位者懂得驱利避害,因此才有历史上诸多改革创新。倘若因为顾忌弊端就贸然舍弃学舍之风,将会给新建立的蜀汉政权一头冷水。岌岌可危的蜀汉需要活力,百废待新的事业需要人才。诸葛嶷忧心忡忡,提笔写下《论学篇》上疏丞相,坚持学风建设。

诸葛亮与诸葛嶷所见略同。犹为重要的是他深深认识到西蜀人才的短缺,以及西蜀文化较之中原非常落后。将来推行科举制度,这就会变成障碍。

实行科举制度必定以教学为先,社会上只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增多,科考才能得以施行。自古典章名目繁多,不可能一一尽得,那么就有取舍。这也是科举制度值到唐宋时代才兴盛的重要原因,印刷术发明以前书本罕贵,各人得书有限,学识也大不如后代渊博。而学舍制度加上印刷术的诞生,使得一所学校可以容纳数十部书,取长补短,博采众精。譬如将各家子弟拥有的书籍全都搬到学校供就学弟子资源共享。学舍老师水平有限,但启蒙教育,引导弟子读书依然不可或缺。

朝野某些人士也有自己的见解。庙堂之上以蜀郡CD人杜琼,江湖之远以梓潼涪人杜微为代表的士人,跟新近推行的学舍制度大唱反调。诸葛亮终于忍无可忍,暗中授意诸葛嶷到学舍讲课,重视教育的同时恨恨回击反对派的呼声。

第一个邀请讲学的是侍中廖立。他闲暇之余兼职管理城北的“潜龙学舍”。“潜龙学舍”取《易经》乾卦:潜龙勿用之意。然而学舍里所学弟子都是荆楚名宿之后,将来都是国家倚靠的人才,哪里像无用之人。学舍无论名气规模在CD仅次于太学,为各大学舍的冠首。不得不引起诸葛嶷的重视。

廖立属于荆楚派代表,诸葛嶷也被认定荆楚一派。没有半点阻力,也不敢半分推辞,诸葛嶷爽快答应到学舍授课。

很难想象古代士人对学问的兴趣有多浓厚,书似乎变成他们精神寄托的一部分。就好比粮食之于农夫,知识是士人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还要推陈创新。月旦评就是自开学舍后,西蜀学者智慧的结晶之一。

西蜀学者追求的不单纯是儒家学说。在这个乱世,他们需要更多更有用的学说,法家的治国,纵横家的捭阖,以及黄老的清净无为、杂家的朴素哲学都成为他们追捧的热点。当然很难动摇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儒学内部延续着东汉时期的分化。关于今古经学的争辩自东汉末党锢之祸后重新燎原。

在学舍的一周里,诸葛嶷惊奇地发现许多事情似乎偏离原来的初衷,背离他学以致用的原则。许多事情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把握的。就在开学的第三天,他在讲授儒学修身之道时,就遭到学生问难。幸亏他机灵过人,勉强敷衍过去。双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让他隐隐感觉到还原儒学真谛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不是那么顺风顺水。还原儒学精华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凭借一人之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诸葛嶷陷入深深的忧思。

同类推荐
  • 谁主宰沉浮

    谁主宰沉浮

    少年李饱,家贫,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为了他的前程去献宝,结果被砍掉双脚,悲惨死去。李饱被迫背乡离井,从此踏上一条传奇征程。纵然我命贱如草,我也有我的骄傲,誓与命运抗争到老!执剑在手,霸业宏图,笑问苍天,谁主沉浮?
  • 人北望

    人北望

    万历四十三年,大明王朝积弊日深,文恬武嬉已然不可救药——老大帝国在抗倭援朝之战中的疲态引起了各路豪杰的觊觎。天下将乱
  • 惊梦2000

    惊梦2000

    大汉辉煌盛世的背后是血战累累的白骨,刘彻乃赤彘下凡,宫廷争位血雨腥风,雄才大略,打下万里如画江山。公主阳信非史所言,与男主角古今合资,痴爱缠绵。卫青本是29军大刀队的排长,大刀横扫,匈奴尽伏!最不思议的是——汉景帝,居然是某地委书记误穿西汉!被某新型导弹因失误发射到西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赵子谦,就因说了一个手机段子,被阳信公主闪电般的搞成了情夫,在他时时刻刻想回到自己的时代的时候,遇见了在他之前穿越过来的29军大刀敢死队的排长。当他以为历史还是原来的历史的时候,汉景帝——一个老牌穿越者却交给他一项任务。从此,发生了一系列荒唐的稀里花啦的事情......
  • 三国战神之席卷天下

    三国战神之席卷天下

    他,被誉为“天界第一战神”!他,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下界苍生,不顾天帝反对,毅然转世人间。论勇猛,勇冠三军;论智慧,智冠天下。收谋臣,得猛将,纳美女,据有江东,横跨荆楚,西吞巴蜀,进而北上,问鼎中原。曹操赞之曰:苏凌风智勇双全,可谓汉世良将也。刘备赞之:苏凌风勇猛无敌,实乃战神下凡。诸葛亮赞之:苏麟,世之枭雄也。
  • 初回盛唐

    初回盛唐

    意外穿越到盛世唐朝,且看主角凭着聪明才智,如何混得风生水起,好一个风流倜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星空国度

    星空国度

    一个神奇的智脑,带着神奇的3d打印功能,进入修行世界的故事。只要你想到,就能打出来的超级逆天功能。丹药,法宝,甚至连人体器官也能打出来!
  • 挚爱倾城妃

    挚爱倾城妃

    林中救起的那一刻,他深知自己已无药可救。琼花树下的那一眼,她情愫以生。他不知自己怎会如此爱她,只知自己像等她许久。奈何桥上的深情誓言,妖娆而肆意绽放的彼岸花。宠入骨的宠文
  • 看,绒花开了

    看,绒花开了

    本小说杜绝色情和暴力,用或优美,或辛辣的文字讲述校园里发生的一些美好的,或者丑恶的事情。教育不是圣地,很多教育问题是局外人所无法知晓的。
  • 魔法岛屿

    魔法岛屿

    魔法岛屿,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这里将有一场战争发生,十二个继承者能拯救回来吗?
  • 光明与黑暗:混沌

    光明与黑暗:混沌

    一身银甲一俊脸,巨剑一出生灵敛。一剑破空掀云帘,湮灭万物恶入殓。————本书书友群:555294600
  • 泷渊国度

    泷渊国度

    泷渊集团并非平地而起,但崛起速度又如此惊人,快到很多人私下都认为其背后一定有什么大来头,毕竟,接二连三密集的大动作,无不彰显着其富可敌国的财力……
  • 冬日桃花

    冬日桃花

    阴阳坊之浅镜天地无间,大道三千七情六欲,笃爱人间千世依恋,为谁来宣漫花飞雪,亲吻唇间古琴铮铮,乱我心弦如你所念,皆能成愿献祭汝身,灵魂之巅盘古化界,天地为鉴阴阳坊间,我的世界
  • 英雄联盟瓦洛兰传奇

    英雄联盟瓦洛兰传奇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了瓦洛兰,这个英雄联盟的世界,他从大陆的一隅出发,没有什么势力的培养,没有什么争霸,有的只是渐渐地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传奇,五杀摇滚乐队的疯狂,暗杀星的凛冽,泳池派对的狂欢,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他只有那一个目的……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