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住的泪水如珠子般掉落,胸腔淤积的压抑越来越浓,堵得她有些喘不过起来!
“喂,她死她的,你哭个什么劲?”旁边看得莫名其妙的少年有些不解。
“那是我娘亲!”被捂得有些发青的小手总算是徐徐松开,声音明显带着呜咽。
“她抱的什么东西?……,你……你娘亲?”少年似乎才回过神来!惊愕的看着旁边有些诡异的小身影,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个小孩有些怪,却不知道到底怪在哪里!
“那是澈儿……”
听到凝渊的回答,少年怪异的目光突然呆滞,一字一字说道“你—说—什—么—”
“澈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名字!”凝渊慎重的样子却被突然暴起的少年打断!旋即一把抱住他的腿“你干什么去!现在出去只有死!”
“他们敢杀我妹妹!都活不成!”少年如同一头发了疯的幼狮,不顾抱着他腿死命拽着的凝渊,疯一般的往前冲!
“你现在去了,就是你活不成了!澈儿死得这么惨,你不替她报仇,发什么疯!”这话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疯狂的少年身子顿了顿,凝渊立马又说道“我娘亲惨死我面前,你以为我不想报仇吗?为什么忍下来,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太过弱小,冲上去无异于白白搭上性命,何不留着这条命,当某一天足够强大了,让他们血债血偿!”凝渊可不想牺牲两条命才换来的活路被这个疯狂的家伙给毁了!遥的话她记着!
按下双目赤红的少年,凝渊老练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笔血债,会让他们百倍千倍的偿还!”
少年亦是狠狠的点点头,拽紧的双拳仿佛要将自己的骨头捏碎!
“昆炎烬!”凝渊呢喃着这个名字,眼底是漆黑的杀意!
晨光渐浮,恢弘的帝陵前,两个身影安静的跪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盯着地上一团早已乌黑的血迹,如木偶般一动不动。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安静的待在他旁边目光警惕的环视着四周,看到雪花将血迹遮盖时,又用小手扒开,让少年继续守望。
看着少年的样子,小孩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已经跪了大半夜了,膝盖早已经僵硬。那小孩就是昨晚凶案的目击者之一凝渊,起身,向陵墓旁边插的白幡走去,扯下一块白布,捧起一些雪水将地上的血渍侵润,用白布沾起来,递到那呆若木偶的少年手中,“你一直这样怎么行?把这块布带上吧,想念澈儿时,就将它拿出来看看,澈儿在天有灵,也不希望看到你这个样子!”
看到少年这样子,凝渊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如果不是澈儿做了她的替罪羊,现在这摊血迹恐怕就是她的!她可不想那么倒霉,半年之内死两次!虽然愧疚,但她却不想将这真相告诉他,她不是直接凶手,却也算得上是间接凶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这个深受打击的少年从此萎靡下去,如果好好开导,说不定将来对自己也有用处!
“我们现在也算得上是同仇敌忾了,我叫沉凝渊,你呢?”
良久,木桩般的少年轻轻动了动唇,“澈!”
和澈儿一样的名字吗?哪有父母给儿子和女儿取一样名字的?正这样想着,少年的声音再度响起“从此以后,我就叫澈!我要替澈儿报仇,然后好好活下去!”
凝渊点点头,还好这家伙不是个钻牛角尖的顽固货!既然想通了,她也应该回山洞拿回御凰氏的家主信物“三重火血玉”,她瞥了瞥帝陵,嘴角浮现一抹浅笑。谁会知道她将如此贵重的“三重火血玉”藏在帝陵里?即使昆炎氏翻遍天下,也不敢动他们自己先帝的陵墓吧!她现在如此弱小,这等东西戴在身上,无疑是自己嫌命长!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起身,拍拍澈的肩膀,“我回住处收拾些东西,然后打算出去闯一闯,如今娘亲死了,连尸身都不见了,我也了无牵挂,你呢?怎么打算?”
如今澈儿代她死了,昆炎氏自然会放松警惕,那她的成长空间自然不再受到皇族的束缚,遥,你拿命换来的活路机会,身为女儿的凝渊自然不会白白浪费掉!一向淡然的心此刻亦如波涛般翻腾起来!
“我要寻访高人,学得绝世神功,要昆炎氏倾国陪葬!”少年咆哮般的怒吼响彻天际!
凝渊看着那对天怒吼的少年,面色凝重,这少年也是个狠角色!
“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我收拾了东西在树林口的大道上等你,如果你想独自闯荡,现在我们就……”凝渊看了看那将沾了血渍的白布小心翼翼揣进怀里的少年,询问着他的意思。如果有这少年结伴而行,自然要好很多,她这个弱小的身体,什么时候被无良之人拐卖了都不知道!
看到少年点点头,凝渊心口的一块大石也放了下来,“好,那我们一个时辰后大道口见!”
少年看着那个身形和澈儿有几分相似的娇小身影,心底的痛再度沸涌起来!这么小的孩子便早早夭折,他怎能不痛彻心扉!
他是个不知被谁抛弃在帝陵的弃婴,澈儿的爹爹好心收留了他,将他抚养长大,澈儿的母亲在生澈儿时去世了。他们三人一直相依为命,两年前养父也因病去世,他带着三岁的澈儿有一顿没一顿的吃百家饭过活,澈儿是她唯一的亲人,养父母的恩情不曾报答,爹爹临死前将澈儿托付给他,仅仅两年,澈儿便死了,还死得这般凄惨!如果他不生病,如果澈儿不来皇陵给他找吃的,如果……
少年抹了一把模糊的泪眼,望望那越加浮现的晨光,凛然转身,眼底尽是狠厉与冷漠!
006曝尸诱敌
天鸾隆冬,鹅毛大雪持续了近半个月之后终于停歇,红彤彤的太阳还不曾来得及积聚足够的光和热便急切的挂上了天空。
宽敞的官道上,点缀着几辆缓缓前行的马车和几家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