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的肚子大了,做饭很不方便,秦蓁便接了厨房的事情。
秦和仁把秦蓁买回来的两口新锅装了上去,秦梅主动提出要烧火,秦和仁便趁着做饭的功夫出去砍点柴,林氏收拾着秦蓁买回来的东西。
秦蓁一会功夫就做好了饭,秦兰出去喊秦和仁回来吃饭。
秦和仁进门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盘猪下水,一盘茄子,一盘娘拌黄瓜还有肉圆汤不停的冒着香气,秦兰闻着香味,忍不住的咽口水。
秦蓁还特意拿了一壶酒过来,“爹,今天是我们第一天分出来,你中午喝点?”
秦和仁笑眯眯的点点头,“也好,难得有这么好的菜呢。”
秦蓁原先厨艺就非常不错,当然这都归功于她宅,没事的时候变研究食谱,多年下来,手艺还是很棒的。
秦梅和秦兰早就迫不及待了,在老宅这样的菜色是很少见的,纵使过年的时候能见到荤菜,她们也吃不到。
秦和仁尝了尝秦蓁烧的猪下水,眼睛发亮,“这个菜怎么做的这么香,原先也是吃过的,只是一股子味道,难吃的狠,蓁儿做的这个竟是一点味道都没,可真好吃,你们都尝尝。”
大家纷纷动筷子,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
很快一桌子的菜都被一扫而空。
饭后秦梅、秦兰摸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满足的不得了。
林氏帮着秦梅跟秦兰量了尺寸做衣服,两个小丫头高兴坏了,叽叽喳喳的讨论要选什么颜色的布料。
秦蓁惦记着山洞里的苏宇,只跟家里人说是要去山上收回之前挖的药材,便背着箩筐径直去了山洞。
秦蓁到了之后才发现,山洞里哪还有人,苏宇原来的那身衣服跟自己买的伤药都不见了。
想必是好了自己走的,秦蓁没多想什么,只要人活下来就好了。收拾了山洞里的田七,便下山了。
回到家的时候,村里的人正好来找秦和仁谈起了起房子的事情,表示愿意来帮忙,秦和仁很是高兴,表示这几天就动工,到时候会去喊大家,村里人便纷纷散去了。
“蓁儿,这些就是你说的那些药材?”看着箩筐的里的东西,秦和仁满脸的疑问。
“嗯,就是这个,不过很快这些东西就不能挖了,一旦开了花,便不能入药了。”秦蓁满脸可惜,不能挖田七,可是少了好一笔收入呢。“我明天去山上多挖一点回来,多攒点钱。”
“姐姐,明天我跟你一起去。”秦梅凑了过来。
秦蓁点点头,又说到:“爹,娘,你们可想过买些田的?”
秦和仁是个地道的庄稼汉,怕是对着田地的时候,比对着家人的时间还长,当即便说:“自然是要去买田的,只是一般人家都不会卖,这可是我们的根啊。”
林氏也跟着说:“我们现在要盖房子,手里又没多少钱,等盖好房子估计就剩不下来几个钱了。”
“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爹,你回头去里正爷爷那边去问问可有谁家要卖田的,再说这几天我们家的事情也给里正添了不少麻烦,我上午去镇上的时候买了些点心,还打了几斤酒,还有些肉,你顺便带些过去。”
“嗯,你说的是,我一会到里正那边去一趟。”
林氏去包了东西,秦和仁带着东西直接去找里正。
秦蓁留在家里,看林氏给秦梅和秦兰做衣服。
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的说着谁的衣服颜色好看,谁的图案漂亮,秦蓁笑眯眯的听着。
看着林氏轻轻松松几下,就出来了衣服的样子,秦蓁惊讶不已,以前就听说古代人都自己做衣服,现在亲眼看到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上辈子绣个十字绣,就腰酸背疼眼睛疼的,做衣服更是不敢想。
“娘的手真巧,真是太厉害了。”秦蓁毫不吝啬的称赞林氏。
听着秦蓁的称赞林氏心里高兴,“这丫头,你也跟着学学,以后总得学的。”
“您可饶了我吧,我宁愿去山上挖草药,这种事我学不来的,看着就头大。”秦蓁赶紧打消林氏的这个念头,让她学着做衣服,还真不如一刀杀了她来的痛快。
秦蓁思索着怎么来钱快,现在从老宅分出来,家里什么都没有,什么东西都是要花钱买的,林氏眼看着也要生产了,秦蓁还想买下那个很多硝石矿的小山头,最好是能多买点田,还有两个小家伙要养,林氏的肚子里还有一个。
秦蓁想着更加郁闷了,哎,赚钱好难,难道再去卖个点心的方子?
对了,这个时代的皂角秦蓁实在不敢恭维,原先自己闲着无聊的时候,特意去学了怎么制作手工皂,现在都是可以拿来好好利用一下,明天就去镇上买点材料回来,就这么办,秦蓁乐了。
秦和仁很快就回来了,里正收了秦和仁送去的东西,客套了几句,秦和仁说了要买田的事情,里正表示现在都没有要卖的好田,但是他会帮着留意,一有消息就会告诉秦和仁,秦和仁道了谢便回来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狗蛋娘从娘家回来了,急急忙忙的便来了秦蓁家,跟秦和仁说了自己娘家哥哥现在正好做完了镇上的一个工程,一听这边有事要做,虽然不管饭,但是一天能多二十个大钱,便欣然同意了,还答应了帮忙去买材料。
秦和仁和林氏听了都开心的很,急忙跟狗蛋娘道了谢。
秦蓁包了一包点心出来让狗蛋娘带回去,狗蛋娘推辞了一下便接了。点心这东西贵的很,一般人家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去买点心,想着这秦和仁家是真的发达了,欢欢喜喜的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