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
秦蓁先去钱庄兑换了一些银子出来,带着秦梅进行采购,要买的东西太多。
这次不用顾忌着老宅的人,秦蓁秦梅都高兴的不得了。
秦蓁特意租了一辆一车,一口气买了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油盐酱醋都一应全买,店里的小二开始见秦蓁姐妹穿的破破烂烂的也没当回事,在秦蓁一次性买了这么东西之后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点头哈腰的,将东西搬到了马车上。
秦蓁又去菜市买了好些肉跟菜,见着猪腿骨便宜又买了几斤,顺便买了一副猪下水。秦梅狠狠的嫌弃了一下,秦蓁笑着表示秦梅不懂享受美食,等做好了,保证好吃,秦梅表示非常怀疑。
接着又去了布庄,林氏的手艺好,秦蓁索性一次性买了好几匹棉布,够家里人一人做两套衣裳的。布庄的老板娘见秦蓁一次性买了这么多笑嘻嘻的将人送出了布庄。
秦蓁接着又去买了两口锅,一副碗筷,又去点心铺买了不少点心。
想了想,又去买了四床棉被,顺便去给自己的便宜爹买了一坛高粱酒。
看着这些战利品,秦蓁满意极了,果然女人都是喜欢购物的,只是这一上午秦蓁就花了将近五十两银子,秦蓁小小的肉痛了一下,钱真不禁花。
回去的路上,秦梅吃着热乎乎的肉包子,心里别提多满足了,姐姐说的果然没错,分家了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马车回到村里的时候,不少村民都围了过来,议论纷纷的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贵人。这个时候能用的起马车的可都是富贵人家,看着马车停在了狗蛋娘老房子门口,秦蓁和秦梅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村民的议论声更大了,这秦老三刚从老宅分出来,家里孩子就能坐的起马车了,可见是存了不少钱的。
秦蓁看着门口的这些人,皱起眉头,农村就是这点不好,一点点事情,马上就传开了,要是被老宅的人知道了少不得又得闹一场。
林氏和秦老三早就听到了声响,看到门口的马车的时候也是惊讶的不得了。忙问是怎么回事。
“大姐,二姐你们回来啦~我跟爹娘都把家里打扫好了哦~”秦兰见着秦蓁回来,跑过去抱着秦蓁邀功。
“我们家小兰真厉害。”捏了捏秦兰的小鼻子。
“娘,我跟小梅不是去镇上买了点东西回来嘛,拿不动,所以租了辆马车帮忙把东西拉回来。”秦蓁忙过去扶着林氏。
“这位大哥,进来喝口水吧。”秦和仁看着车夫有些拘谨。
“也好,那就谢谢您了,赶了半天车也确实口渴了。”林氏转身进屋去倒茶。
“各位婶子,我们今天刚搬家,就不请各位进去做了,这几天我们家要起房子,还想请各位叔帮个忙呢,正准备今天去各位婶子家里说来着,可巧各位婶子现在在这,就麻烦各位婶子回去的时候跟叔说一声,愿意帮忙的话,下午的时候过来跟我爹说一声,我们家目前这情况是没办法管饭了,但是我们会照着原先的工钱每天多加二十文。”秦蓁看着站着看热闹的村民,便对着大家说到。
“多加二十文?这一般起房子可是一天五十文,这样说来,你们家就愿意一天出七十文啦?”有人随即就问了出来。
“婶子说的一点都不错,只是不能管饭。”
“这好啊,都是一个村的,就是回家吃饭也方便,我这就回去跟我家那口子说去。”其他人也纷纷应和着散开了。
秦蓁这才招呼秦和仁秦梅秦兰一起把车上的东西卸下去。
看着这一大车的东西,秦和仁和林氏都张大了嘴巴,这得多少银子啊。车夫也跟着一起帮忙卸车,秦和仁惊讶归惊讶,毕竟人家车夫还得着赶车回去,便没多说什么,迅速的卸了车,秦蓁为了感谢车夫帮着卸车,在原先约定好的车钱的基础上多加了十文,车夫欢欢喜喜的接过,道了谢,便赶着车走了。
林氏看着这一大堆的东西,问:“蓁儿,你哪来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啊?”
“娘,您放心好了,这钱是因为我给布庄的老板画了几个新鲜的花样子,老板卖了不少钱,给了我五十两的点子费,刚好买了这些东西,就只剩下八百二十三文了。”说着便拿出剩余的这些散钱,递给林氏,“娘,你先收着吧。”
“你这丫头,就是有了钱也不能这样花啊,这钱娘先收起来,以后可不能这么乱花钱了,这往后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林氏嗔道。
“是啊,蓁儿,你娘说的对,可不能这么乱花钱啊。”秦和仁附和林氏。
“女儿知道了,女儿买这些东西也不是乱花钱,左右赚了钱就给家里人用的,这些东西都是平常生活的必需品,总不能不吃不喝吧。”抱着林氏一只胳膊摇了摇,“再说了,娘亲,你们之前都吃了好多苦,你看看小梅跟小兰之前天天都吃不饱,现在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该给他们好好补补,您马上也要生弟弟了,得养好身体,才能生个健健康康的弟弟啊,钱的事情,您就不用担心了,我跟爹会赚很多多钱的,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秦蓁的话都说到林氏心坎里去了,林氏鼻子酸酸的,女儿才八岁,竟这般懂事,看着这样的女儿,林氏竟莫名的对她信服,老天还是很眷顾她的,虽然之前的日子过的苦了一点,可是老天却给了她一个这样贴心的女儿。
“娘,姐姐可厉害了,肯定能赚很多钱的。”秦梅对秦蓁一脸的崇拜。
“小兰也要赚钱,赚好多好多钱,给爹娘还有娘亲肚子里的弟弟买好多好多好吃的。”秦兰一脸的骄傲。
秦和仁看着可爱的小女儿,抱了起来,说“是了,我们家小兰最厉害了,以后爹爹就等着小兰赚钱孝敬我喽。”逗的小秦兰咯咯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