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800000003

第3章 论语卷之二 (1)

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弑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彻,直列反。相,去声。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诸侯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词,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游氏曰:“人而不仁 ,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子曰:“大哉问。孔子以时方逐末,而放独有志于本,故大其问。盖得其本,则礼之全体无不在其中矣。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去声。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畴”,在丧礼,则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则一于哀而文不足耳。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范氏曰:“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失之奢,丧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随其末故也。礼奢而备,不若俭而不备之愈也,丧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杨氏曰:“礼始诸饮食,故污尊而?饮,为之?:簋、笾、豆、?、爵之饰,所以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已。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则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林放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吴氏曰:“亡,古无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女,音汝。与,平声。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时为季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饮,去声。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倩,七练反。盼,普苋反。绚,呼县反。此逸诗也。倩,好口辅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子曰:“绘事后素。”绘,胡对反。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起,犹发也。起子,言能起发我之志意。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故皆可与言《诗》。”杨氏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其质,礼不虚行。’此‘绘事后素’之说也。孔子曰‘绘事后素’,而子夏曰‘礼后乎’,可谓能继其志矣,非得之言意之表者能之乎?商、赐可与言《诗》者以此。若夫玩心于章句之末,则其为《诗》也固而已矣。所谓‘起予’,则亦相长之义也。”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徵,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大计反。赵伯循曰:“?,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故得?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自此以后,则浸以懈怠,而无足观矣。盖鲁祭非礼,孔子本不欲观,至此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此叹也。谢氏曰:“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我欲观商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或问?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非仁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之法,又鲁之所当讳者,故以不知答之。示,与视同。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盖知?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与,去声。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齐,必见所祭者,诚之至也。是故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吾不与祭,如不祭’,诚为实,礼为虚也。”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王孙贾,卫大夫。媚,亲顺也。室西南隅为奥。灶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凡祭五祀,皆先设主而祭于其所,然后迎尸而祭于奥,略如祭宗庙之仪。如祀灶则设主于灶陉,祭毕,而更设馔于奥以迎尸也。故时俗之语因以奥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贾,卫之权臣,故以此讽孔子。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谢氏曰:“圣人之言,逊而不迫,使王孙贾而知此意,不为无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祸。”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于六反。监,视也。二代,夏、商也。言其视二代之礼而损益之。郁郁,文盛貌。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大,音泰。鄹,侧留反。大庙,鲁周公庙。此盖孔子始仕之时,入而助祭也。 鄹,鲁邑名。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为礼也。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为,去声。射不主皮,《乡射礼》文。为力不同科,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杨氏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去,起吕反。告,古笃反。饩,许气反。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饩,生繰也。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爱,犹惜也。子贡盖惜其无实而妄费,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若并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杨氏曰:“告朔,诸侯所以禀命于君亲,礼之大者。鲁不视朔矣,然羊存,则告朔之名未泯,而其实因可举。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黄氏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程子曰:“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见。”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鲁君,名宋。二者皆理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吕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音洛。关雎,《周南》国风,《诗》之首篇也。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宰我,孔子弟子,名予。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遂事,谓事虽未成,而势不能已者。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谨其后也。尹氏曰:“古者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义于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同类推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何典

    何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蒙学经典

    蒙学经典

    本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幼学琼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热门推荐
  • 魔刃屠神

    魔刃屠神

    拓跋无意中被发现拥有逆天天赋,可是却被妖毒压制,沦为二流宗门的蜀山为其倾尽全力想要重现辉煌,但造化弄人,拓跋却生死道消。当他重新归来,光环不再,天赋平庸,恩师惨死,处在一个千年阴谋中的他又将如何自处,神魔妖仙佛,凡人的道在哪里?
  • 所有星空都爱

    所有星空都爱

    林时雨八岁的时候,她独自趴在象征童年的白纸上努力写满学习。十七岁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在象征青春的白纸上写下友情。后来,友情消失了,她写下爱情。再后来,爱情也消失了。于是那张白纸上不再有黑字,而是镶满了铅灰。她以为青春这条道路上只有她一人颠沛流离,殊不知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有个少年一直在等待。等待有那么一天,紧握她的双手。当这世界上所有星空都爱她,他的吻轻落在她眉睫,从此再也不分离。
  • 漫长岁月,还好有你

    漫长岁月,还好有你

    她和他15岁时,他们相识,他的一切都让她感到好奇。他和她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是豪爵公司总裁的女儿,而他的身份却不为人知。她集万爱于一身,他却独自一人....她活泼,爱笑,就像三月的阳光。他高贵,冷漠,就像高原的冰川。当阳光洒上冰川,是冰川融化,还是阳光泯灭……
  • 清朝八爷到现代

    清朝八爷到现代

    讲述清朝康熙的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八爷、八阿哥)在古代女主角死后,穿越现代,如何适应现代生活,面对与女主爱情及多角恋,八爷又该如何面对,在现代生活又该如何改变自己。经过种种波折之后能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否能收获自己爱情与女主在一起。
  • 午后的耳朵

    午后的耳朵

    16岁的王宜一遇见了阳光般耀眼璀璨的路晟阳,17岁爱恋破碎,梦境破灭,独自远走。20岁的王宜一问路晟阳:“你还爱我吗?”19岁遇见程沅,类似一人,如梦如幻。21岁的王宜一穿着婚纱,站着路晟阳面前:“你愿意吗”……
  • 恶魔校草,请别欺负我

    恶魔校草,请别欺负我

    “你,又想个嘛!”夏安颖再也受下了了,因为一场订亲,她忍受了太多,不想再受人摆布了,可是,她不知道他越欺负她,就是越爱她,她和方墨琛会发生什么爱的火花呢?*^_^*
  • 快穿之吾本为神

    快穿之吾本为神

    自己堂堂一位面神,整天为人类着想,被人类害死了,主神神不忍心,让我复生,穿越各个位面让我知道人的真实面目。也罢,原来自己一向被蒙蔽,再次成神道路上,不会再有同情。可自己成功成神,主神你出来干什么?创世神:“为了你,把自己封在这了,宝贝,我们回家去。”【想看主角在各个剧情世界里成长?那就点开看吧!】简介君不能解决问题。
  • 首席的一世倾心

    首席的一世倾心

    上学时,苏允倾漫步校园后面总是跟着一群人疯狂喊‘苏校花,苏校花的’,欧隽离毒舌道‘丑人爱招摇’,第二天就他一个跟在人家苏姑娘后面......上班时,会议厅员工们纷纷赞美‘苏总能力强,人更美’欧隽离腹黑道‘凑活’,.......婚后,苏允倾气愤道‘我这么差劲为什么娶我?’欧隽离瞟了一眼粉嘟嘟的包子‘弥补后代缺陷’妈妈和包子..........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
  • 赏金猎人在都市

    赏金猎人在都市

    意外获得一支笔,没想到那支笔可以实现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