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古坎特和迈克斯沃维克(DemirguKunt and Maksimovic,1996)对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他们发现股票市场发展对公司负债权益比率的影响取决于股票市场最初的发展水平。在股票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中,当股票市场开始发展的时候,公司首先倾向于提高负债权益比率;然后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才倾向于用股权置换债权。布德和史密斯( Boyd and Smith,1996)建立一种理论模型来解释德米古坎特和迈克斯沃维克的研究结果。在他们的模型中,债权市场和股权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实物资本投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为了降低成本,公司会逐渐减少债务融资的比例,更多地使用股权融资。他们的模型还说明了股票市场和银行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拉詹和子格拉斯( Rajan and Zingales,1998)认为发达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能减少市场不完全性,从而减低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成本差异。因此对外源融资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发展得较快。他们以美国行业为基准分析了各行业的外源融资需求度,结论表明外源融资需求较高的行业在那些金融更为发达的国家增长更快。德米古坎特和迈克斯沃维克对各国公司资本结构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金融业发达的国家里,更多的公司会以超过现金流预期的速度增长,这反映了这些国家的外源融资能力较强,进而资金压力更小。
孙杰(2002)比较了发达国家(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约旦、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和津巴布韦)公司资本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孙杰得出如下结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金融结构对公司融资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存贷利差和私人非银行金融中介的资产规模上。而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金融结构对公司融资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银行流动性负债方面。在股票市场发展对公司融资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误差等指标实现的。
(三)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二者都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1.财政政策
若国家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政府投资增加,则企业会面临更多的投资机会。为了避免丢失未来的成长机会,企业更趋向于权益融资,降低资产负债比。同时,税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财政收入,直接影响财政政策的取向,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平均税率高的上市公司,为了能享受负债利息的“节税效应”,其负债融资的动机相对较强,债务权益比就会相对较高;反之,平均税率较低的上市公司,债务权益比也相对较低。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两方面。利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将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反之将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的升高势必会带来负债筹资成本的提升。由此,企业会更多地采用股权融资;相反,利率降低时,企业会更多采用负债融资,一是负债融资成本的降低,二是负债利息还会给企业带来节税效应。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另一个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增长率。如果货币供给增长较快,说明国家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相对容易;而如果货币增长速度放缓,则表示国家正在紧缩银根,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因此,货币政策的取向会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
法玛 (Fama,1990) 和杜菲(Duffee,1998)都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影响公司财务政策。Leland (1998)认为,利息率和通货膨胀的变动扭曲了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因此也就影响着最优资本结构。克瑞杰克和莱维( Korajczyk and Levy ,2003)应用概率模型分析研究从 1984年至1998年间证券发行的选择与公司财务杠杆比例时间变化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状况显著影响无财务约束的企业融资选择,对有财务约束的企业融资选择影响不大。
傅元略(1999)分析了宏观利率、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市场效率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认为当企业资产收益率大于利率时,企业有提高负债水平的倾向,这会促使通货膨胀上升进而刺激企业增加负债;而随着资本市场环境改善,效率的提高,又促使企业更多地去发行股票融资,负债水平随之减低。蔡楠和李海菠(2003)选取了在1994年及其以前上市的72家公司1994-2001年的面板数据,以负债权益比作为资本结构变量,选取了通货膨胀率、实际贷款利率、实际经济增长率以及货币供给实际增长率几个宏观经济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一个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实际贷款利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实际经济增长率以及货币供给实际增长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具有显著性。
严小明(2004)从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汇率、所得税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根据1994-1999年的统计数据发现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没有随着贷款利率的变化而出现相应调整,也没有随着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财务杠杆正效应并没有得到正常的发挥。
孙晓华和宋著颖(2007)构建了基于宏观经济要素的企业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采用1995-2004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宏观经济要素如GDP(国民生产总值)、货币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利率等的变动影响着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三、法律制度因素
不同国家的法律给予投资者以不同程度的保护,投资者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又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显然,当投资者受法律保护的程度高时,投资者就会很放心地把资金投入企业,而企业也很愿意从外部筹集资金;由此,就会促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同时良性发展,进而也就有利于企业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拉波特La Porta等(1997-2002)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法律体系对于外部投资者的保护同国家金融结构特征和效应差异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在普通法法系国家,股东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因此,这些国家资本市场就比较发达,形成了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民法法系国家.特别是法国对投资者的保护最差,因而资本市场最不发达,形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德米古坎特和迈克斯沃维克也指出,好的法律和金融体系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监督内部人员;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获取,使得公司更容易通过筹集外部长期资金来实现理想的增长,因此,活跃的股市、较高的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均与公司较高的增长率和较低的权益资本收益率有关。
在我国,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我国缺乏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机制,尤其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存在明显的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现象。饶育蕾(2003)提出了“制度适应”对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她认为法律制度对外源融资环境、企业资本结构以及公司股权治理都会产生影响;孙铮等(2005)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3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从法律制度角度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当地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债务比重越低。因为,在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政府干预作为司法体系的替代机制,降低了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从而导致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在缺乏保护债权人的法律环境下仍能获得银行长期贷款的支持;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虽然政府已经放松了对企业和银行的控制,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司法体系来保护债权人利益,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短债长借”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机制。
四、行业因素
行业因素是否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迄今还没有定论,现在从理论上来分析如下所述。
首先,不同行业经营的业务特点不同、行业成长性不同、资产结构不同、对资本的需求状况也不同,所以,资本结构可能会不同。例如,传统的制造型行业户在资产构成中有较高比例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资产有形率、可抵押资产比例较高。在技术型行业中商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比例较高,可抵押资产比例较低。企业举借有形资产抵押债务可以降低债权人由子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信用风险,因此可以降低债务成本增强企业举债能力,从而影响资本结构。
其次,因行业的竟争激烈程度不同,资本结构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收益稳定、风险小的行业,则多以债务融资方式为主口而竞争激烈、收益风险大的行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
最后,行为金融学中的“羊群效应”也能对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别进行解释。帕特尔(Patel,1991)最先使用美国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在所考察的10个样本行业中有7个存在着显著的“羊群效应”。他们认为,尽管个别公司向一个符合公司自身特征的目标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会有一些好处,但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离群”(偏离行业均值)而承担额外的成本或受到市场的惩罚。比如,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购买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均值公司的股票所需承担的风险较大;银行也往往不愿意贷款给那些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均值的公司。同时,他们还认为,由于公司经理人无法确定目标资本结构的真实价值,而市场参与者在面对不确定性信息时都有“搭便车”的心理倾向,这就促使他们会模仿他人,从而表现出“羊群”行为。从行业特性的角度来看,“羊群效应”会促使同行业公司具有相似的资本结构。同行业内公司间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共享性,参照其他公司来设定自身的目标资本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而且行业的划分标准越细,行业内公司间的可参照性就越高。如果行业内的多数公司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么整体上就会表现为“羊群效应”行为模式。连玉君(2005)选择149家仅发行A股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羊群效应”行为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在目标资本结构的确定过程中,表现一种相对理性的行为—“羊群”行为,因此同行业的公司表现出相似的资本结构,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而这个目标资本结构就是行业均值。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出现了两种相逆的结果:资本结构和行业无关,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资本结构。
五、产品市场竞争
从1950年以来,国外财务经济学者和产业经济学者开始关注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之间的关系。探讨资本结构对公司投资能力、产品定价行为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影响,行业特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资本结构的产品市场竞争理论。
一般地,同一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较为相似,而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往往不同,对应的经营风险也不同。对于垄断性行业中的企业,由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比较稳定,竟争不激烈,具有一次性投资规模大,后续投资小的特征,因此可以推断其资本结构中债务比例应该较高。而对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周期性行业中的企业,由于其产品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或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商业周期影响较大,因此这类行业一般会倾向于选择较低的财务杠杆,以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菲利普斯(Phillips,1995)以1980-1990年间美国的四个制造行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作为样本的四个行业中,有三个行业的产品市场决策与行业的平均债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在另一个行业中,其产品市场决策与其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竞争性企业有低财务杠杆和相对较低的进人壁垒。
柯菲诺克和菲利普斯(Kovenock and Phillips,1997)考察了由于杠杆收购或杠杆融资债务比率增加后企业的产品市场行为。结果表明,对于集中度高的行业中的企业,高债务和工厂倒闭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沙尔格罗德斯基(Schargrodsky,2002)分析了美国报纸行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他发现在报纸行业当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下降时企业的负债比率降低。当控制了其他决定杠杆的因素后,寡头企业的债务比率比垄断企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