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8200000012

第12章 (2)

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烫心,呕吐,咳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克火,为大逆,十死不治。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小肠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乏,复耳前热。苦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中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动肝肺,散于肓,结于厌,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与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小肠有寒,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

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

小肠胀者,少腹膹胀,引腹而痛。

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街衢。

手太阳之脉,起之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膈外后廉,出肩解绕肩甲,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兑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者,别颊,上臑,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廉痛。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

厥气客于牌,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病在脾,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

病先发于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一日之胃,而腹胀;二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骭肿,若水状。

脾脉沉之而濡,浮之而虚,苦腹胀,烦满,胃中有热,不嗜食,食而不化,大便难,四肢苦痹,时不仁,得之房内。月使不来,来而频并。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寸口脉弦而滑,弦则为痛,滑则为实。痛即为急,实即为踊,痛踊相搏,即胸胁抢急。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胃气微,涩即脾气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为脾家失度。

寸口脉双紧,即为入,其气不出,无表有里,心下痞坚。

趺阳脉微而涩,微即无胃气,涩即伤脾,寒在于膈,而反下之,寒积不消,胃微脾伤,谷气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虚下实,谷气不通,为秘塞之病。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为阳,卫气长;迟则为阴,荣气促。荣卫俱和,刚柔相得,三焦相承,其气必强。

趺阳脉滑而紧,滑即胃气实,紧即脾气伤。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

能食而腹不满,此为胃气有馀。腹满而不能食,心下如饥,此为胃气不行,心气虚也。得食而满者,此为脾家不治。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肉瞤瞤而短气也。

凡有所击仆,若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脾伤则中气阴阳离别,阳不从阴,故以三分候死生。

脾气弱,病利下白,肠垢大便坚,不能更衣,汗出不止,名曰脾气弱。

或五液注下,青、黄、赤、白、黑。

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发痈;微黑者,有热;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先病;微燥而渴者,可治;不渴者,不可治。脐反出者,此为脾先落。

脾胀者,善哕,四肢急,体重不能衣。

脾水者,其人腹大,四支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脾约者,其人大便坚,小便利而反不渴。

凡人病脉以解,而反暮微烦者,人见病者差安,而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黄瘅,食饮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也?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适以冬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因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得之。

脾病,其色黄,饮食不消,腹苦胀满,体重节痛,大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此为可治。宜服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附子汤。春当刺隐白,冬刺阴陵泉,皆泻之;夏刺大都,季夏刺公孙,秋刺商丘,皆补之。又当灸章门五十壮,背第十一椎百壮。

脾病者,必身重,苦饥,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取其经,足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其三里。

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胻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管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而食,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疸,好卧,不能食肉,唇青,强立股膝内痛厥,足大指不用。盛者,则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中切痛;虚则膨胀。取之所别。

脾病,其色黄,体青,失溲,直视,唇反张,爪甲青,饮食吐逆,体重节痛,四肢不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当黄,今反青,此是木之克土,为大逆,十死不治。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

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管,则抑而刺之;在下管,则散而去之。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髀痛。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即能食。

胃胀者,腹满,胃管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曰:胃实则胀,虚则泄。

病先发于胃,胀满;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闭;五日上之脾,闭寒不通,身痛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者,胃气虚也。趺阳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圊,必日再行。

芤而有胃气者,脉浮之大而软、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气也。

趺阳脉数者,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趺阳脉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趺阳脉粗粗而浮者,其病难治。趺阳脉浮迟者,故久病。趺阳脉虚,则遗溺;实则失气。

动作头痛重,热气朝者,属胃。

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菟,下入膝膑中,下循胻外廉,不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紧,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痛循膺、乳、街、股、伏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厥气客于肺,则飞扬,见金铁之器奇物。

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病先发于肺,喘咳;三日之肝,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五日之胃,腹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濡而散者,当病漏汗至今不复散发。

肺脉沉之而数,浮之而喘,苦洗洗寒热,腹满,肠中热,小便赤,肩背痛,从腰以上汗出。得之房内,汗出当风。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大,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困醉而使内也。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者,其人吐浊涕。

同类推荐
  •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红玉珊瑚

    红玉珊瑚

    这是一个以杭州真实的历史山川名胜为舞台、以历史上一些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为背景,力图以悬念与曲折吸引人的故事。明朝正德年间,浙江镇守府参随杨春堂,因怀恨塘栖镇秀才宁世荣带头状告自己强索贿赂、打死人命,便诬说宁家藏有七尺长的红玉珊瑚。镇守太监毕真为宁王宸濠即将谋叛准备成功后的进献搜罗奇珍异宝,因此便指派他前往宁家索取。因而,他就以“有宝不献”的罪名,逮走了宁世荣的爹娘。。。
  •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是童年不能缺少的一个音符。与游戏为伴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本书中的益智游戏包括逻辑思维游戏、几何思维游戏、数字思维游戏、创章类思维游戏和脑筋急转弯等。编辑对思维游戏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寓教于是乐,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智力,何乐而不为?把它送给你的孩子,他们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 仙道诡影

    仙道诡影

    乡村少年毅然踏上证道、寻亲的坎坷道路,在充满了诡异的路途中,凭借深沉的心机,逆天的修为,真挚的友情,感人的爱情,他一路走过,杀过……天骄在他的脚下匍匐,远古的巨头在他的手中惊骇,大地在他的脚下碎裂,黑色的天空在他的手中惨啼!当他的脚步走到最后,却发现自己身后……空无一人!没有亲人,缺了朋友,失了挚爱……看平凡少年踏上一条与众不同的诡异仙路乱天地,灭大能,成就风华绝代诡帝之名!
  • 燧魔剑之因果

    燧魔剑之因果

    正道领袖的“天剑派”盛极而衰,传世之宝的遗失,引得天下势力纷争。五年前的妖魔乱象,谜团重重。少年离奇的失忆,平凡的身体为何蕴含传说中的力量。而引得这世间巨变的钥匙,究竟是在过去,还是未来?万事因果,皆有源。
  • 姜姒虐渣攻略

    姜姒虐渣攻略

    前世女主白莲,男主心机;今生女主心机,男主绿茶。人都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殊不知赔了夫人又折兵!重生之后,姜姒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人生:抛开那个渣过自己的男人不提,自己这人生也很是跌宕起伏酷炫无比了!
  • 后卫之光

    后卫之光

    一位酷爱篮球的少年,执着追逐篮球的梦想。从球童到陪练,从中国到美国,从发展联盟到NBA。不计代价,不计后果,不计得失。友情与亲情,忠诚或欺诈,人生的必经之路。篮球,蕴含着诱人的魔力。
  • 宠妃

    宠妃

    从跨国大企业金领穿越成古代后宫的底层,林媛表示当皇妃不幸福。身为宫中最不得宠、位分极低的小妃子,皇上看不见,嫔妃刁难,宫女欺辱,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这真是个悲惨的意外啊!不过,咱们的林总裁,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活得好好地。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林媛的人生依旧精彩,这宠冠后宫的一辈子,貌似比上一辈子还要风光啊!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Fennel and Rue

    Fennel and R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