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8200000011

第11章 (1)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梦见圆苑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病在肝,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

二日之胃,而腹胀。三日之肾,少腹腰首痛,胫酸。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堕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若软而散。其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人肌皮、肠胃之外也。

肝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苦胁下痛,有气支满,引少腹而痛,时小便难,苦目眩头痛,腰背痛,足为逆寒,时癃,女人月使不来,时无时有,得之少时,有所坠堕。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诊曰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肝中风者,头目瞤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如阻归状。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恶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絷絷有汗,胸中烦热。

肝中寒者,其人两臂不举,舌本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时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主胸中喘,怒骂。其脉沉,胸中必窒,欲令人推按之,有热,鼻窒。

凡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能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肝伤者其人脱肉,又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青,目瞑瞳人痛,此为肝脏伤所致也。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肝水者,其人腹大,不能自转侧,而胁下腹中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肺乘肝,即为痈肿;心乘肝,必吐利。

肝著者,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

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如龟鳖状。久久不愈,发咳、逆,痎疟,连岁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也?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适以季夏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因结留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得之。

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胁下苦满,或时眩冒,其脉弦长,此为可治。

宜服防风竹沥汤,秦艽散。春当刺大敦,夏刺行间,冬刺曲泉,皆补之。季夏刺太冲,秋刺中郄,皆泻之。又当灸期门百壮:背第九椎五十壮。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若欲治之,当取其经。

足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目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胻内,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阴毛中,环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痜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

肝病,胸满胁胀,善恚怒,叫呼,身体有热,而复恶寒,四肢不举,面目白,身体滑。其脉当弦长而急,今反短涩,其色当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克木,为大逆,十死不治。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胆病者,善大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火;其寒热,刺阳陵泉。善呕有若汁,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溢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兑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脉前,至肩上,却交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兑眦后。其支者,别目兑眦,下大迎,合手少阳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中,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趺上,出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趺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角痛,颔痛,目兑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胻、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不用。盛者,则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心气虚,则梦救火,伤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

厥气客于心,则梦兵烟火。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病先发于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胁痛支满,五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病消渴,而已。

心脉沉之小而紧,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气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时手足热,烦满,时忘不乐喜太息,得之忧思。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心脉急,名曰心疝,少腹当有形。其以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少腹当有形。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即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即为癫,阳气衰者即为狂。

五脏者,魂魄之宅舍,精神之所依托也。魂魄飞扬者,其五脏空虚也,即邪神居之,神灵所使,鬼而下之,脉短而微,其脏不足,则魂魄不安。

魂属于肝,魄属于肺。肺主津液,即为涕泣。肺气衰者,即为泣出。肝气衰者,魂则不安。肝主善怒,其声呼。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而欲食,食则呕。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虫注。

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愁忧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彻背,自发烦热,当脐跳手,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心水者,其人身体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阴大肿。

肾乘心,必癃。

真心痛,手足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腹痛,懊,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热,苦渴,涎出者,是蛔咬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毋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肠中有虫蛔咬,皆不可取以小针。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于脐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烦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适以秋王,王者不受邪,心腹欲还肾,肾不肯受,因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得之。

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季夏刺太陵,皆补之;秋刺间使,冬刺曲泽,皆泻之。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

心病者,胸内痛,胁支满,两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大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视有馀不足而调之其俞。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歧伯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客。客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身死矣。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也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输焉。少阴无输,心不病乎?对曰:其外经肺病,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也。

手心主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膈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气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热门推荐
  • 书生万户侯

    书生万户侯

    大汉天下,历经千年风霜,坐拥万里山河,九州百郡、国泰民安。却架不住岁月长河的变迁,立朝百世,乱于一时。九州豪杰、世家皇族,乱世之中如何在忠义之间抉择。
  • 斗球天王

    斗球天王

    斗球!一种堪比武术较量的体育项目。在这个斗球盛行的年代。聂文远无意间回到了自己所在俱乐部解散以前的时候,并且发现自己竟能够看清别人的体质信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聂文远这次定要利用自己的本领改变命运。就此,他开始寻找出色的球员和教练,并一步一步开始踏上了球坛巅峰。成就新一代的斗球天王!————新书开始了,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天才王妃:我是宠妃我怕谁

    天才王妃:我是宠妃我怕谁

    她:白璃珞,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美少女,何为天才,就是IQ230,EQ200,样样精通,没有什么是她不会的,只有她不想会的。她:白璃珞,凤翔王朝闻名的“丑傻女”,何为丑傻,就是不仅人长得对不起观众,而且还傻的让人无法忍受。一朝穿越,天才附生庸才,再次睁开眼睛,此人并非彼人,男人你敢看不起我,你就等着遭殃吧!男人你第一首富是吧?看我怎样一夜散尽你的家产。男人你第一美男是吧?看我怎样一书败尽你的名誉。皇宫内苑,她畅游无阻,江湖武林,她风生水起。一遭选妃,她被迫嫁给残血狠戾的四王爷,没事,我抗不了还躲不了吗?且看天才美少女如何在古代风生水起,如何斗智斗勇,如何美男事业一把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奉先令

    奉先令

    吕布,字奉先,人称飞将,亦称之为三姓家奴。吕骁,字英奇,飞将之子,耻与三姓家奴为伍。父子有隙,而渐行渐远,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杀丁原、刺董卓的情由,慢慢浮出水面。吕奉先,当真是那个轻狡反复、勇而无谋的武夫吗?我看未必!
  • 悄意诀

    悄意诀

    战国时期一皇室后羿迁于一室外桃园,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出生的一孩子和他结实的一只灵鸟成长起来,而后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在灵鸟的带领下,他第一次离开了那与世隔绝的地方来到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外界,至此开始了他们的奇幻之旅···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次类人之战

    次类人之战

    进化的次人类不是丧尸活死人,他们有智慧有组织,能集团作战,身体机能也比人类发达许多,但血腥程度也比人类残忍许多,真正的人类社会受到空前挑战,世界的末日似乎已经来临。混乱、灾难、杀戮,亲人的失散,战友的倒下,也不能折断正义之剑的浩然之躯。既然已经开战,那么必要他血债血还!————书中部分情节描写如令读者不适,敬请原谅,慎入!想看小白文,YY文请绕行!————
  • 少年们

    少年们

    一段关于少年们成长的奇幻故事。关于烦恼,关于成长,关于冒险
  • 斗纹师

    斗纹师

    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少年洛尘因家族纷争身陷奴隶场,父亲生死不明,仇人却如日中天。命运之轮就此转动,是逆来顺受,苟延残喘。还是以眼还眼,问鼎天下。四域之中我为主,万物之上我即天。
  • 强娶为后:丑女宫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