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港台腔”式新闻播报在日本无“立足之地”
在日华语电视新闻播报丝毫未受到“港台腔”的侵袭,这与“港台腔”在中国内地大行其道形成鲜明对比。笔者从“港台腔”的句尾上扬、发音偏前、重音多且随意、播报语速快、无轻重格式等特点入手,分析在日华语媒体的新闻播报,从而证明“港台腔”难以立足的原因。
(1)身处在以沉稳见长的日本新闻播报的大环境中,加之在日本落地的华语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节目中,新闻大多是以“播报”为主,这势必会影响《日本新闻》、《新闻纵横》等华语电视新闻播报的语言样态。清楚、简洁、沉稳自然成为其追求的播报风格。多年来,风靡内地的“港台腔”式的新闻播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句尾上扬。在处理新闻播报时,适当的连读、句式扬起是需要的,但是,句句上扬,如此单一的技术性处理,势必造成受众在信息接收上的“心理紧张”、“审美疲劳”。依赖句尾上扬所营造的新闻新鲜感显然不是“万金油”。在日华语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在句式的技术处理上,以新闻稿件内容为依托,设计使用适当的语式。挖掘新闻的新鲜感、表达新闻的新鲜感、传达新闻的新鲜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运用积极的上扬语式,就可以达到目的。所以,从“句尾上扬”来判断,日本华语新闻播音中没有“港台腔”的痕迹。
(2)日文发音比较靠后,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英语发音蹩脚的原因所在。长期生活在日本的华语播音员早已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倘若追求“港台腔”式的中文新闻播报的另一个特征——发音偏前,势必会出现“嘴里打架”的口腔状态,造成口齿不清,吐字模糊,影响信息传播。
(3)“港台腔式”的新闻播报特征除了发音偏前,句尾上扬之外,还有就是对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汇的过度强调。虽然重音的表达是多样的,但不能是随意的。多处的重音设计所造成的“多谷峰”的语态,在违背重音处理规律的同时,最严重的后果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错误解读。在日华语新闻播音,在重音处理上,还是秉承少而精的原则,但比较随意(关于重音随意在后面详述)。
(4)语速快——“港台腔式”新闻播报在听觉上的特点。笔者在日期间看到的中天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语速快”是最突出之处。倘若是喜气、有趣的新闻,播音员更是“手舞足蹈”,快到极点,作为观众看到的只是播音员喜气洋洋的脸,至于说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如此快速地处理文字稿件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字信息在有声语言传播过程中的无形损耗。在日华语新闻播音以沉稳、舒展见长,这显然与“飞快”的“港台腔”式播报是不同的。出于各种原因考虑,适当的语速的目的是有效地传递新闻信息,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突出个人。
(5)“港台腔式”的新闻播报除了上述的特点之外,还有就是播报时没有“词的轻重格式”。正确使用词的轻重格式,目的是使语义清晰,受众接收信息过程通畅。来自中国内地的大批在日华人收看台湾新闻时,经常在信息接收上产生歧义。除了新闻内容政治倾向性过于明显之外,其有声语言表述方式影响了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而在日华语的电视媒体中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主要来自中国内地,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使其在轻重格式上暴露的问题大多是使用的不准确而已,例如应该是“中重”的格式,说成了“重中”格式。
(6)此外,一些语法使用上的不同,例如:“我有看到……”,“……,这个样子”;以及一些词汇的使用也不同,我们说“水平、考虑、百姓”,台湾用“水准、考量、民众”。在上述语法、词汇的使用中,在日华语电视媒体主要按照中国内地的使用规则。
3.新闻导语播报重音选择随意
在日华语电视媒体的新闻播音中,无论是发音部位,还是发音方法都与中国内地一致。其稳重的播音风格决定其在声调的使用上,摒弃了大幅度的语式变化,音高变化相对较小。
《日本新闻》和《新闻纵横》等新闻节目中,播音员主要以口播为主,口播内容通常以新闻导语为主,几乎很少涉及篇幅较长的新闻稿。由于这些播音员大多未经过相关专业训练,所以,在口播导语时,重音的选择随意性较强的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重音选择欠准确,语式单一,语式变化小。“由于导语位置重要且内容凝练,包含了新闻的几个W要素”,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缺少新闻实践经验的人员会认为,“每一个词语都很重要,都得强调,进而造成了导语内部支点(重音)过多,整个语式僵直架起,语流的自然曲线运动完全被拉平,语意反而不鲜明了的现象”(高蕴英,2005,p.43)。
由于播音员在播报时,语速较慢,句尾以降调居多。与先前笔者所述的中天新闻频道——张扬、起伏不定、句式夸张不同的是,《日本新闻》、《新闻纵横》的句式变化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了。较为单一的新闻播报语式,整体感觉较为低沉、舒缓,缺少新闻播报的新鲜感,语式缺少跳跃感。
4.新闻评论播音内容翔实、雕琢痕迹稍重
在日华语媒体的新闻节目中,除了新闻导语播报之外,由叶千荣主持的《叶千荣的新闻空间》是一档新闻杂志型节目,由于当时叶千荣身为东海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有关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等领域,这为节目制作提供了有利资源。特别是节目中就某一新闻时事发表评论,叶千荣“非媒体”角色的学者身份为其新闻评论增加力度。在节目中,叶千荣的角色是中心节目主持人,主要是就新闻时事发表评论,新闻评论内容时效性较强,所涉及信息更是丰厚翔实。因为新闻画面素材较少,所以,节目的看点自然落在了新闻评论者的有声语言上。事实证明,收看该节目的观众主要也是看看叶千荣是如何看待该问题的。叶千荣来日本留学之前是一名话剧演员,虽说普通话中稍有上海话的口音,但还算标准。但是,话剧演员出身的他,着实有些字字“夸张”,音程时间较长,这样的发声吐字在电视节目中显得比较生硬、笨拙,特别是对重音的强调处理方式上显得比较刻意,这样的有声语言表达雕琢感较强。
在《叶千荣的新闻空间》中,节目主持人叶千荣主要以“三言两语”的小言论为主,在论述内容上,注意将同一类型的材料集中整合。而在语气把握上,有时稍欠准确,暴露出点滴的说教色彩,特别是有关在日华人社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时,通常以“先到者”的身份自居,节目中批评性的语言过多,而劝诱、解释的内容较少。
5.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信息含量低、形式单一
作为新闻节目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现场报道,在当前的新闻节目中被广泛使用。在日华语媒体的新闻节目中,现场报道所占比例不多,主要原因还是人员、技术设备条件所限。其现场报道形式以录像型现场报道为主,电视新闻节目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主要采用的是“日常结果型现场报道”。其表现形式是:出镜记者简短的新闻导语,之后是录像报道。此种现场报道只是普通的录像报道的“变形”,出镜记者形同虚设,出镜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的形式远远大于新闻信息的传达。
由于自制新闻节目内容主要以在日华人社会重大活动为主,所以现场报道的“开场白”的语言内容已经形成固定模式,“各位观众,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今天日本华侨总会××分会在此召开×××会议(举行×××活动),庆祝×××周年。”有声语言信息含量比较低,大多数出镜记者未接受相关专业化训练,出镜报道时语态犹如背书,缺少交流感。
6.华语新闻节目中夹杂日文词汇
众所周知,中文和日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语中的大量汉字读音与中文不同,但是字意却大同小异。例如便所、整理、主义、科学等。如同在英语国家中的华人,通常在说中文时夹杂使用英文单词一样。在日华人同样在用中文交流时,会使用日语单词,与使用英文单词不同的是,使用日文单词时有时会用日语发音,还有很多时候会用“中文说日语”。例如“面接”这个词,是指在就职、考试时的面试,日语发音是“めんせつ”,但是,有时会被直接读成汉字的发音。
这样的使用习惯在新闻谈话节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通常是在采访在日华人时,对话双方身处同样的语言环境,在相互可以理解的前提条件下,在会话交流过程中,类似的“中文夹日语”、“日语中文说”的情况较多。
在节目中,除了“日语中文说”情况外,还会用“中文日文并用”的情况,这与中文中夹杂英语单词发音如出一辙,不过与国内为了赶时髦不同的是,这主要与身处日语语言环境有着直接关系。由于长期处于日语语言环境中,中文水平退步是不可避免的。在用中文谈话过程中,经常会一时想不起中文这个词怎么说的情况,情急之下会用日文来替代,以便对话顺利进行。无论是信息的传达者节目主持人、嘉宾,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会因为这样的语言使用而影响对话的展开,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
活跃在海外的华语电视媒体,除了满足海外华人的收视需要外,更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对外宣传的媒体重任。寄生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产品,只有依靠强势媒体才能完成文化渗透。盘旋上空的各国卫星电视频道,在大力推销发达国家制定的“全球化”思考方式、生活模式、生活标准的同时,悄然地享受着媒体文化霸权带来的附加效应。面对如此媒介生存环境,海外华语媒体路在何方。
据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统计显示,2004年年底,在日外国人登录者超过197万人,达历史最高水平。在日华人总数已达62万4558人。随着在日华人总数的不断增加,在日华人的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定居人口增加,登记人数增长速度放缓,留学生、研修生总数上升等几个趋势。在日华人结构变化,反映出目前在日华人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媒体环境,如今,简单的新闻拼盘节目根本难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滞后的媒介语言内容、语言表达样态,更是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
事实上,在日本本土华语媒体制作的电视节目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谷时期。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华语媒体发展不同的是,日本华语电视媒体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依靠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华语媒体生存的现状近一段时期是不会改变的。大量的、本土化的、高质量的自产节目何时敲开冰冻的河面,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高蕴英,2005,《教你播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