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3000000043

第43章 有关中国传媒组织管理的思考(2)

三、要努力实现管理的制度化

中国传媒组织管理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要加强管理,要把管理规范化。规范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制度化。制度化简单讲就是针对运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完整的制度,总之整个组织的运作都有严密的制度来规范。有管理学家说过,管理有三个层次,一个是人管人,一个是制度管人,一个是文化管人。其含义是人管人随意性强,对于整个管理工作来讲,很难达到系统性,最终容易导致混乱,制度管人就可以实现一切有章可循,可以实现有序,当然最好是文化管人,实际上文化“管”人是陶冶人,让人自觉自愿地去工作、去发挥工作积极性,这是最高层次的组织的管理。但是对于中国传媒组织来说,现在还是管理的初期导入阶段,最差的组织连规范的管理意识与理念都没有,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管人,现在这个阶段,中国传媒组织最需要的是制度管人,就是制度化。

应该对组织展开通盘分析,制定符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各项制度,使组织的运作都有章可循,让每一个员工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在实践中,有的传媒组织在规范管理中抓住了这一点,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在陕西电视台的发展过程中,曾专门将管理的制度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该台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调查研究,最终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

当然,制度化不是僵化的,不能有了严密的制度而把组织的灵活性给丢失了,这就要求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比较高的水平,制度内容要使组织在依照运作的时候能够实现灵活性。

四、要严抓落实工作

制度很重要,落实同样不可忽视。再好的制度,没有落实,也是没用的制度。而且反而让员工对制度失去信心,甚至对组织失去信心,从而使组织缺乏士气。

落实不力,是中国所有组织运作中的一个顽疾。

在当下中国的传媒组织内部,“抓落实”是一个常抓不懈的问题,这也恰恰反映了落实一直不好的问题。在绩效评估方面,在日常的一些奖惩方面,很多时候最终结果不能落实,反而在组织内部引起负面结果。

要解决制度的落实问题,有两个关键之处,第一是制度本身要切实可行,这就要求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对组织情况及特点等有深入的了解;第二,组织高层管理者要有魄力,狠抓制度的落实工作,尤其是一些惩罚类的制度的落实,要从严要求。

可以说,中国传媒组织什么时候真正解决了落实的问题,什么时候的管理才会真正上台阶,有质的提升。

五、模拟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

中国传媒组织要规范管理,实际上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那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从1979年初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推行“企业化管理”,到今天,中国企业一直在追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这也应是中国传媒组织的努力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涵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也基本符合中国传媒组织的追求方向。比如说,中国传媒组织现在也应该明确产权,虽然不是要进行股份制改造,但明确产权主体是国家,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传媒组织进行授权经营,让传媒组织担负起保值增值的责任,国资委对其进行监督,这本身就能提高传媒组织运作的有效性,“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方面,都切中中国传媒组织管理的时弊,应该予以改正。

在实践中,现代企业制度最好的体现就是公司,传媒组织在加强与规范自身的管理方面,可以多研究一下公司的体制机制,以进行学习。在这方面,《公司法》也是很值得传媒组织管理者研究学习的一个文件。

六、注重组织文化的构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的软环境,好的组织文化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与忠诚度。营造好的组织文化,有时对员工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得物质激励达不到的效果。

而且对于传媒组织而言,组织文化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传媒组织是文化组织,人力资源以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人员尤其是采编人员为主,而知识水平比较高的“文化人”对所谓的“软环境”、组织氛围等更为敏感,也更为关注,在实践中很多人的“走”与“留”往往与这些有关,而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更与这个有关。比如实践中有不少传媒人谈到的“小环境”,实际上就是组织氛围问题,而组织氛围的形成跟组织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组织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的传媒组织而言,也应该给予重视。要认识到,组织文化是组织实现有效运作的又一手段,要在日常运作中通过制定制度等来建立一套团结的、进取的、宽容的、奉献的组织文化,以为组织的有效运作打下一个好的文化基础、环境基础。

而且,中国传媒组织以行政机关科层制模式运作的时间比较久,这种体制也形成了传媒组织中的一些行政体制的色彩,比如等级比较严格等,这种文化到现在在许多传媒组织中仍有遗留,这样的组织文化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传媒组织的,当下的传媒组织,在运作中讲求创意,需要更加活跃的内部文化。

所以,注重良好的组织文化建设、注重当前组织文化的创新,也应是中国传媒组织应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

七、提高传媒组织运作的科学技术含量

我们说过,在对传媒组织的管理中,提高其运作的技术含量,也是对其流程的再造与提升,属于管理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中国传媒组织现在在这一块亟待加强。

中国报业协会电子技术工作委员会曾做过统计,“1996~2005年,全国报业电子技术投资总额为15~16亿元,而近3年,全国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资以千亿元计算;在报业电子技术设备投资方面,硬件投资占83%,应用软件和系统安全方面的投入比例较低;全国已实现数字化采编的报社占60%左右,采用数字化广告管理系统的报社占25%,采用数字化综合经营管理系统的占8%,采用发行管理、稿酬管理、人事管理、资料检索系统等其他数字化小型管理系统的比例更小”。[1]

根据相关专家的说法,我国传媒组织的信息化改造水平提高得很大,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距离仍然不小。

传媒业是技术集约型的行业,技术在行业运作效率的提高上极其关键,因此,作为管理者,应时刻绷紧技术革新的弦,注重技术变革的一些新动向,在传媒业的技术变革中抢得先机。为此,传媒组织应舍得投入。

尤其是现在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强大,传媒组织的整个运作已向多媒体、多渠道的采、编、发、管理等综合平台方向发展,这些都给传媒组织在提高技术含量方面增加了紧迫性。

八、有关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亟须加强

当前,中国传媒管理的研究还很初步,甚至连符合管理学的理念都不具备。许多写传媒管理的著作与论文,有的写了国家的宏观管理,有的写行业的中观管理等层面,有些名为传媒管理的著作,却花了很多篇幅研究经营业务,所有这些对传媒管理的了解不清楚,都是对管理学基础理论还未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应该说,这种认识的混乱情况,非常不利于传媒管理研究的深入,最终也使传媒管理实践缺乏及时有效的理论的指导。

所以,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从粗放到集约,传媒业也过了“跑马圈地”的粗放型经营就能成功的时代,也要进行集约型经营了,要进行集约型经营,加强管理是很基础的一步。

所以,伴随着时代发展对传媒组织加强管理的要求,当下学界也应重视起来,加强研究,并主要从两点突破:一是切实从真正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出发,建立传媒管理学的研究框架,以在框架内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用心去寻找、研究真正的传媒组织的管理实践,不是其他层面的实践,把管理实践是怎样的搞清楚。这样,才能使前述的理论与真正的实践相结合,这样才是走对了路子。这样传媒管理学研究才能真正做起来,才能实现对实践的用处,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有生命力。

思考题

1.组织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中国传媒组织的组织文化应怎样构建?

2.现代企业制度对于中国传媒组织的管理活动有哪些启示?

3.“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主要任务”,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怎样?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中国传媒组织的管理有何意义?

注释:

[1]徐可著:《探寻报业管理信息化之路》,《中国报业》2007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介绍斯宾塞的教育方法。内容包括: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快乐教育拥有神奇的力量、进行快乐教育所需的教具、对孩子实施快乐的教育、找出让孩子不快乐的因素、快乐教育法开发孩子的智力等。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热门推荐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浴血煞

    浴血煞

    他是修炼天才,也是阵法ta天才。父母从小离他而去;师傅也因他而丧命;爱人也因他而不能入轮回,最好的兄弟也为他而死。是他命犯天煞孤星还是天不容他,或许是因为强者注定是孤独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总经理如何识人、用人、管人

    总经理如何识人、用人、管人

    本书对识人用人管人的各种方法、模式和技巧进行了36个方面介绍,指导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 杀手医妃:王爷,你滚

    杀手医妃:王爷,你滚

    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神医,在一次任务失败后,附身君家废材二小姐。既来之则安之,君卿言认了,既然老天又给了她一条命,那就好好活着吧。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家庭教师轮回六世与你牵手度过

    家庭教师轮回六世与你牵手度过

    “kufufu。。。”“六道骸每次我听见你的笑声都想抽死你你知道么?”她把玩着方天画戟阴沉沉的望着他“你是舍不得的哟。溪若。”某人笑的开心一把抱住她。“轰!”这是他作死后的下场。“六道骸为什么每次你被我打总不用幻术?”“因为我只愿意被你打。生生世世。”轮回六世,只为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美好的你。这里遇见,请多指教。
  • 想起那年的初夏

    想起那年的初夏

    因为泳衣进而引起的爱恋,究竟会是怎么样的结局?高中生活大爆炸,还记起那年初夏
  • 这个道士也是鬼

    这个道士也是鬼

    张子良失忆之后,每天晚上都被师傅逼着穿寿衣睡在棺材里,问师傅为什么要这么做,师傅只是说‘在你的记忆恢复之前,你必须要睡在里面,否则你的性命不保!’。张子良不信,但又不得不如此,一天张子良忘记了这么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废材逆天浴火凰女

    废材逆天浴火凰女

    天道煞星,命中无亲,那又如何?若是命中必要如此,那她就逆天而行呗!她可不信什么天命!她柒落的命只能掌握在她自己手中,除了她自己,任何人都不能掌控她的命!人若惠之,她十倍相惠,人若欺之,她十倍相还,这便是她行人处事的原则,当她一步步走上巅峰之路,揭开身世之谜时,那又有怎样的困难在等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