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3000000019

第19章 传媒组织生产的管理(5)

4.节目审查制

节目审查制本是广播电视行业层面的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行业的一个规定,但这个行业的规定也促成了电视台内部的一种机制,即节目审查制。从管理学角度讲,这是控制职能的内容。

节目审查制的内容可看1997年9月1日起施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也就是说,所有将被播出的节目都要接受台内审片部门的审查,即使是已播出过的节目,如要重播也要重新审查。

下面对审查的形式与标准做一简单介绍。

(1)审查的形式

电视节目的播前审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是普遍审查,即所有待播出节目由台审片部门审查;第二是选审,有重点地选出来审,往往是题材比较重要的节目,这道工序由节目的负责领导甚至相关台领导负责审;第三是复审,指普审或选审中被指定修改的节目按要求修改完后,还要再审查一遍才能播出。

(2)审查的标准

审查的标准在《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中有明确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增加国产优秀节目数量,禁止制作、播放载有下列内容的节目:

(一)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的;

(五)诽谤、侮辱他人的;

(六)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应该说,这个标准与前边所讲报社的编辑责任制中出版物不得含有的内容基本一致。

第五节 中国传媒组织采编活动管理的策略

当下中国传媒组织在对采编活动的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内容:

一、注重提高采编环节的技术含量

从管理学的角度说,提高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就意味着流程再造,以实现有效性的提高。所以,提高传媒组织各环节的技术含量,也是管理活动,是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5年9月,在中国报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当时的光明日报社首先采用了“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在电脑平台上运作的采编流程管理系统。

这个管理系统使采编流程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稿件写作、编辑、校对、排版等工作依靠电脑,在内部网络上完成,而且所有内容都可以实现各环节的人员共享,大家的沟通十分便捷。应该说,这是通过采用新技术实现了流程的革新,让它“脱胎换骨”成了完全另一种的电子化办公,这是一个层次的跃升。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报纸内容的质量以及工作时效性也得以提高,并且降低了成本。从那以后,采编流程的电子化便日益革新,生产效率也越来越高。

但是比起发达国家,我们采编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有欠缺,据相关研究结果,到了2007年左右,我们国家采用数字化采编的报社才占6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是有较大差距的。

对当下的传媒组织而言,在对其采编环节的管理中,要注重提高其技术含量,不断配备一些新技术设备,以提高其运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对采编队伍的管理

采编活动的管理重点在于管人,这个管人在此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容,而是控制职能的内容,目的是使采编人员在工作上不出问题,使内容产品能够符合组织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对于采编队伍的管理也有其必要性。

当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许多不良现象,在传媒业内也时有发生。由于我们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还不尽规范,出现了不少有违职业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

比如,“有偿新闻”现象——名为新闻报道,其实是为企业或其他组织做宣传,从而获取相关收益,比如说金钱、物资、完成自己的广告与发行方面的任务等;以“批评曝光”为威胁来索取财物和其他利益;虚假报道现象,记者为了“多出成果”,捏造新闻,比如北京电视台所出的“纸包子”假新闻等。

这些不良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危害,也损害了传媒组织自身的形象。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此也出台过相应的规定,比如中宣部、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该规定指出:“新闻采编人员有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记者证。凡被吊销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自吊销之日起5年之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还要求传媒组织要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以方便群众监督。

当前,中国传媒组织要加强对采编队伍的管理,除了认真落实《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等政策之外,还应配备一些其他措施。比如,在内部建立采编人员信用体系,为每一个采编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并配之以适当程度的奖惩等。

三、在报社内部实行编辑中心制

中国报社在采编工作中的传统风格是重采轻编,编辑对记者没有主导权,这样编辑往往是被动地修改记者的稿件,而没有太多地从版面的编辑方针出发指挥、协调记者的采访活动,使稿件为报纸编辑方针的大局服务;同时,记者写了什么稿子就是什么稿子,对记者缺乏约束力,导致记者的采访也没有方向,“捡到篮里就是菜”。最终是报纸的编辑方针难以顺利实现。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编辑主导采编工作已是很普遍的机制。以美国的报社为例,在日常运作中,记者向编辑汇报新闻线索和选题,由编辑取舍,编辑最终下达采访任务,并对记者的采访工作随时跟踪指导。稿子写好后,由编辑根据版面编辑方针进行取舍、修改并在版面上的相关位置排放。这样的机制使得报纸能顺利贯彻编辑方针,而且采访、编辑活动也因方向明确而更加有效。

所以,中国在这方面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在采编的运作机制上实行编辑与采访岗位的分离、业务内容互不交叉、编辑指挥记者的机制。当然,针对中国传媒组织来说,这是一个组织层面的整体的变革,需要精心谋划,对整个组织进行精心的变革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报社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以认真对待才行。

思考题

1.你认为编辑中心制在我国报业实践中推广的策略应是怎样的?

2.结合实践谈谈当前中国电视制片人制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3.制播分离的本质是怎样的?电台电视台在具体的采用过程中应怎样把握尺度?

注释:

[1]《北京青年报的编采分离实践》,论文网,www.66wen.com

[2]详见国家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报纸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条例》。

[3]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词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邱沛篁、吴信训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周鸿铎著:《中国影视制片人和制片人制研究》,http://media.people.com.cn/GB/4361024.html

[6]詹成大著:《媒介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7]《电视业“制播分离”再思考》,http://www.sdci.com.cn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热门推荐
  • 一步一生缘

    一步一生缘

    作为三界六道唯一一朵玉锦花,绯烟表示她很骄傲。但是,父神常常告诫她,做人要低调,做神更要低调。所以,她平时讲究高调做事,低调做神。因此,在三界六道中,她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只是,帝君,你这么做,本上神表示:甚惶恐啊!
  • 仙剑封神录

    仙剑封神录

    他未出襁褓,体内竟种下金丹仙缘。他岁未及冠,却已血仇加身惹得命途艰险。他天资聪颖快意恩仇,几番奇遇惊得三界泛起漪涟。他心如止水无心插柳,反到引来仙魔凡间万千粉黛红颜。他涤荡妖魁魔魂无数,终是修得化神之境,却不愿飞升登仙。他纵横神州尽收九剑,独闯九幽屠魔历险,只因为她改写命盘。Ps.本作剧情为主,没有太多打怪升级,稍显慢热。
  • 都市之万物有价

    都市之万物有价

    在这个求生不易的大都市,捡垃圾的都能捡到天道眷顾,从此后,天地万物,乃至生灵,俱各有价,任我予取予求。且看一个捡垃圾的如何涤荡尘世,一手遮天!
  •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 王俊凯之爱你没商量

    王俊凯之爱你没商量

    写的是王俊凯和宋璃茉之间的爱情故事!!!!!!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二流太监辅国记

    二流太监辅国记

    朱矛,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材生,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女友甩了,由于机缘巧合,穿越到了某个不知名的国家,白天带着体弱多病的太子升级打怪,晚上戏戏宫女,逗逗公主,从痞子太监到辅国大臣,从无名小卒到扬名四海,且看都市痞子如何玩转朝野。
  • 穿越到现代的英雄们

    穿越到现代的英雄们

    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毕业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邂逅了因为某些原因被派送到现代的英雄们,到底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 重生修炼废柴小姐:专属舞鞋

    重生修炼废柴小姐:专属舞鞋

    她,16岁芭蕾演员。是孤儿,一切都靠自己。她的世界里,只有舞蹈。她,12岁贵族小姐。优越的生活环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是因为是废物,家里人处处欺负她,而她,也不会反抗。她和她,如此的区别,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相同的长相,却有不一样的心,一个坚强,一个脆弱。“既然我来到了你的世界,走进你的生活,那么,就让我把你,改变吧!变的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因为本书的书名打错了发了两章不知道怎么删除啊所以呢我打算再出一本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