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社会基调
节目主持人首先应明确,自己是国家与政府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代言人,是一定媒体形象的体现,自己的言行不是纯粹个体性的行为,因而不可能在节目的制作和主持过程中随心所欲,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相反,节目主持人的全部工作都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表现,节目主持人的最终价值也是随着节目的成功而实现的。因此,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
主持人思辨的过程是将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抽象组合的过程,是探求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的因果关系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主持人所提供给观众的只能是混沌一团的现象。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最起码要通晓逻辑学中的判断、推理以及矛盾、同一律、排中律等知识,并能娴熟地运用,使其阐述的观点在逻辑上无懈可击。
有关经济的话题一般较为枯燥乏味,但在《一丹话题》节目中却另有一番滋味,令人回味无穷。且看《现代企业制度九问九答》中,敬一丹在节目开始时是怎样说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你、我、他之间紧密联系着,其中一个重要的联结点就是企业。什么叫企业?我们多数会脱口而出:企业就是工厂。然而,有专家告诉我,工厂式的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公司式的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公司式的企业实行的是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现代企业制度……
再看节目结束语,主持人一段有感而发的话:我想,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我们会越来越熟悉它。这几天采访以后,我有一个感觉,市场经济带给我们许多陌生的东西。新东西这么多,使得我们不得不想,我们恐怕都要去扫盲了。如果不扫盲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思考,更没有办法和外部世界对话,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我这样的感觉?在这里,敬一丹的谈话开门见山,逻辑性强,节奏紧凑、语言简练、起承转合、自然圆熟、思路十分清晰,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清了什么是企业这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通过“我”的感触,用形象的比喻“扫盲”,向生活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人们提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思考新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主持人说话艺术高超,意味深长,取得了易于被观众接受的传播效果。
节目所形成的舆论场,是众意交会的场所,也是促成民意倾向的重要阶段。“不要抱怨,每天改变一小步,365步后就会有大进步。十年磨炼,起码学会一门手艺,人与生活是双向选择。”这是广州电台逢周三、周四晚播出的热线倾谈节目《零点冲动》的主持人招卓宁接到一位遇到郁闷事情,抱怨老天不公的听众打来的电话后说的话。话虽然不多,但字字真切,将这位听众朝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并且让所有听众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真正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他说:尽管打电话来的朋友大多都是诉说他们的不幸与不开心,感情困扰和裂痕,但相信社会主流仍是愉快、奋进的。很多离别的故事让人同情,所以我知道珍惜今天的平凡、宁静。在面对外来打工族抱怨“一事无成”时,他说,人本来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世界,简单的日子,平淡的生活,应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面对有频繁外出寻欢的丈夫的太太时,他说,人有自身的劣根性和弱点、缺陷,与当初追求相差甚远,但在坚持大原则的基础上对他宽容、帮助,才是美好的品德。
在《杨澜工作室》接受采访的人物中,让杨澜最受感动的是一位普通人。他叫戴建国,上海知青。当年在北大荒插队的时候,一位农民的女儿爱上了他。在被娘家强行嫁给邻村农民的路上,她精神失常了。而当时的戴建国,面对知青返城的大潮,毅然说:“我不回上海了,我娶她。”现在,年近五十的戴建国,用每月八百元的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之家。他说他一生没有什么成就,为生活的重负天天奔忙。杨澜被这位普通人深深地打动着,在《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访戴建国》这期节目中,说了这么一段话:作为一个男人,戴建国失去很多,他的命运甚至让我们心酸。然而,一个发疯的女人,在他的爱护下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一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因为有了他而得以坚持下去。戴建国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情和希望。——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在我看来,也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这些语言发自肺腑,作为控制节目整体氛围的主持人,杨澜牢牢把握住了对事件的主导定位以及与社会舆论相协调的评论方向。用“然而”作为前后不同对象影响的对比,最终得出结论: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情和希望,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节目赞美主人公的氛围很浓,很真实,这同时也向受众传递了一种人间真情,描绘了一幅美丽画卷。
主持人把握社会基调。有的主持人会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热爱,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对真理的坚定信念,不遗余力地伸张世间的真理和正义,呼唤人类的良知,显示强烈的爱憎与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深情;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由衷的向往。他们有时将生活中严肃的课题变为轻松的和不乏趣味的话题;有时则以童稚的表现表达出对于生活情趣的领悟;有时则以幽默和含蓄透视出对于生活的认知与见解。积极向上、和谐共赢是发展的总体导向。
找准切入点
主持人的“说话”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其起点和归宿都要落实到参与者身上,如能引起或激发参与者和嘉宾的即时反馈互动。唯有双方迅速进入语境的“说话”,才是成功的。如何才能调动受众的情绪呢?在节目中找准切入点正是法宝。
1996年3月27日的《焦点访谈》,主持人水均益就是以一个小学生的提问为切入点,开始了对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采访。
节目开始语是这样说的:秘书长先生,请允许我告诉您,今天在这里采访您的除了我本人以外,还有许多关心联合国、关心您的中国人,因为我也带来了一些我们观众的问题。现在我想从一个北京的小学生给您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采访。这个小女孩请我问问您,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加利乐了,他首先表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向这个小姑娘说一句话。这时,他突然用中文说:“我们都是老朋友。”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全笑了!笑声过后,加利接着说:联合国就像一个大家庭。就像这位小姑娘的家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样,联合国这个大家庭共有185个成员。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力并不是很大,他不过是这个大家庭的仆人,他就像一个大管家,负责保护这个家,每天早上开门,打扫卫生……而且他要努力让这个家的每一个成员彼此和睦相处,如同亲兄弟一般。因为这个家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论,秘书长的作用就如同是一个调解人,他的角色是解决争议、平息争吵……加利慢慢地叙说着,就像一个祖父在向自己的孙女讲述一个童话故事。他是那样的耐心、那样的循循善诱、那样的投入,用水均益的话说:“加利真正进入了我们为他设定的角色。”
水均益用小学生的问题作为节目开始语,可谓构思新颖独特,既通俗有趣,引人入胜,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象感,激发了被采访者说话的愿望,也拉近了联合国秘书长同受众的距离,为主客双方的交谈、沟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