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900000003

第3章 主持概论(1)

1.1主持的由来和发展

主持的基本概念“主持”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负责掌握和处理”,例词是“主持会议”。另一个是“主张;维护”,例词是“主持正义,主持公道”。《辞海》里对“主持”一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词典》一致。

实际上,“主持正义”、“主持公道”的“维护”也是一种“负责”,一种“掌握”。这并不难理解。主持是要人来实现的,实际主持的人就是主持人,往往是各单位、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工作的主持包括审时度势,知人善任,英明果断,随机应变,等等,还涉及很多具体的工作方法,主持人需要有相应的经验。

而“主持”一词具体落实到节目中,通常有两个意思:一是在节目的选题、采访、编制和播出上都有较大的发言权;另一个意思是,只有处理节目的权力,包括节目的采访、编制和播出。我们就从这个概念说起。主持人这一概念,往往意味着飘逸不群的风度,出口成章的谈吐;意味着博学多才,机智诙谐乃至深邃的思想。这些特点也反映了主持工作对主持人的要求。

回眸主持工作在中国

回眸人类广播电视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主持人早期的形式。广播电视刚刚出现的时候,在其中说话的人被称为广播员。广播员的工作包括报告新闻、讲故事、放唱片等。当有演员前来演唱时,就使用另外一个话筒,广播员为之介绍说明,与之配合。当然,对于广播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说话语音清晰,音色悦耳。广播在不断发展,久而久之,人们对于广播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更精确的分工出现了,广播员更精于口头表达的技艺,广泛向各种艺术门类学习,形成了一个专业行当。

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时候,曾经表扬过一位女播音员,说她讲到我们的胜利时是那样的兴高采烈,痛斥敌人又是那样痛快淋漓。当时,播音员们在表达中追求的是真理的声音、人民的声音,没有留意各人自身的个性特点。这样的风格一直延续到1965年。后来,播音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播音名篇,也涌现出一批受人民群众拥戴的著名播音员。

然而,“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了极致,广播也同样激烈地高腔高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播音艺术。

这样的情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得到了彻底的改观。播音“降调”的同时,又“引进”了主持人节目的形式,该形式初试便获得一致的好评。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了“节目主持人”的字幕,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第一次出现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分工。然而,主持工作开始并不顺利。受长期的精细分工影响,会播音的不熟悉写作;在严格的播音标准下,编辑、记者队伍中能在广播中说话的人几乎没有。呈现出极大的供需不对口。此时,业内人士戏称的“双簧主持人”、“傀儡主持人”出现了,具体情况就是由一组编辑人员为一位播音员(主持人)撰稿,那时还有“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主持人,为主持人写稿”的工作经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播音语言观念的调整,从播音队伍和编辑记者队伍中发展成长出一批能够胜任主持工作,也主持节目的主持人。后来,新一代能说、能采访、能编辑、能驾驭节目的主持人也成长出了一批又一批。

正如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的,历史是以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发展的,总是螺旋式上升或者波浪式前进的。今天的电台节目主持与广播初创时期的电台节目主持相比,既有一定的相似又大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语了。时至今日,在节目组里,如果主持人没有变动,记者、编辑换成了新手,那么有经验的主持人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负责掌握和处理”,向新记者、摄像发号施令,其结果也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要自如得多。此后通过互相观摩学习,几乎每个主持人都能在一般节目中较为自然地表达了。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后,白岩松曾以中国第一个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身份出现在《央视论坛》中。虽然,在这个节目中白岩松事实上承担着嘉宾评论员的角色,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以媒介、栏目言论旗帜出现的、独当一面的评论员尚有距离,但是在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史上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昭示着开放、发展与进步。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对于观众来说都并不重要,只要在屏幕上以主持人身份出现,就都被认可为主持人。观众要看的是主持的水平如何,幕后的情况他们并不关心——虽然幕后的情况决定着屏幕上的效果。了解了主持人在广播和电视中直接面对听众、观众说话的历史沿革,我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今天主持人的工作及其在节目中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学习有关主持人的理论和技能。

主持工作的特性

从不同时期对主持及主持人概念的不同阐释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主持工作在过去的20多年里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这些研究,也可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现在的主持工作的特性。虽然有的人说“主持无学”,但是系统地研究主持人仍然是必要的,尤其是现今主持人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主持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对于传媒事业的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其实主持工作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是新闻传播的最后一道工序。主持的过程,正是一种信息整理、加工的过程,被视为节目的二次创作。

每一台好节目都是用心反复打磨出来的,就像河蚌用自己的心血最终磨出了珍珠一样。由于事情发展到最后,工作者更容易麻痹大意,所以最后一道工序往往成为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主持作为一项相对独立、专业性强的工作,格外需要主持人的把握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

主持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关注题目,明了大意

身为主持人,平日应当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及社会新焦点问题,拿到编辑完的讲稿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关注标题——这也是最为敏感的部分,从而对即将主持播报的内容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抓住主题,灵活应变。

2.过滤文字,力求准确

主持人拿到编辑完的讲稿,通过阅读标题明了文章大意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是打磨文字。不管是长句还是短句,主持人都应竭力在脑中过滤。我的意见是拿一支笔,一边读文章,一边将多余的词划去,用自己最为方便、艺术的语气表达,以便听众(观众)体会到主持人的质感。其中,注意衔接也是主持工作中的一项内容。节目的各个部分就像一件衣服的各个部分一样,你得用自己细密的针脚将衣服的领子、袖子等各个部位十分紧密地缝合在一起。因此,主持人对于穿插语的娴熟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此将节目紧密地连成一体,给人一气呵成的印象。

3.反省立意,注意形态

做节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展现策划人的立意,主持人一定要和策划人做好前期沟通,并要善于捕捉精华,通过言辞及表情来体现。比如做一期旅行节目,可能会叙述一大段出发前和在路上的情形,这个时候主持人就应该从节目的立意来衡量这些场景的价值了。你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如果你推荐的是游览景点,然后以此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前面那些出游前的准备和路上心情就可以不作重点阐释;如果节目想表达的是一次旅游中的快乐心情,那么路上的过程就是十分重要的了,主持人在介绍的过程中也应该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向受众传递这种旅行感受,以达到节目预期的效果。

1.2主持人的历史沿革

主持人概念溯源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是美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人”一词在英语中叫“Anchorman”。“Anchorman”原本是指体育接力赛中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编导唐·休伊特在195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中首先使用了“Anchor”一词,主要是针对当时电视新闻对重要事件的报道通常表现出板滞而零散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突出强调组织、串联总统竞选活动报道的人应该具有“Anchor”那样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承上启下衔接各方,有能力把各种渠道来源的新闻稿件组织串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获得良好的新闻效应。由此可见,从“节目主持人”一词的提出到节目主持人的真正诞生,都明确表明了这个词语的基本内涵,即电子媒介节目传播中的最关键的人物。

唐·休伊特在谈到借用“Anchorman”一词的初衷时说过,要“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联在一起,高度概括起来”,因而主持人也就取代了一般的电视播报人员,成为各家电视台的门面。中国有主持人,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随着中国老百姓户/人均占有电视机数量的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和中国老百姓对媒体代言人的偏爱,主持人已经成了中国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不久前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国青少年将当一名电视主持人视为自己择业的首选———假如可能的话。

主持人在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于西方,发展兴盛于50年代。这段时期经历了大战洗礼的世界,历尽了种种磨难,也显示了勃勃生机。世界大战给西方各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带来了重大创伤,战争摧残了人,破坏了科学事业的建设,这就决定了战后文化建设的使命,“主要是着眼于恢复欧洲最广泛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传统。”而西方当代文化更以其大胆执著的创新为显著标志。“不论在哪一方面,20世纪风格都共同具有对上一世纪不屑一顾的态度,文化创新者抛弃了他们祖辈的教训,有意识地选择了新的词汇来表现自己。”这是因为“在战后的年代,人们一次又一次宣告欧洲传统文化已经失败。他们认为欧洲上层资产阶级的那种悠闲的文化传统不再能表现新的生活现实,而必须创造一些更鲜明更有生命力的东西来代替它们,结果就涌现了本世纪内任何其他十年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极丰富的文化和科学”。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在时代的呼唤中,应运而生。

应该指出的是,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由于对主持人概念的不明确,在有关节目或著作、文章中,有的将事实上的主持人称为评论员、分析员或者记者,有的又将事实上的播音员、记者称为主持人。在本书后文中涉及的主持人,我们皆以这里论述的概念来确认其是否主持人,而不为其实际称谓所左右。尽管我们至今没有第一手资料可以明了西方理论家对节目主持人界定的确切定义,从而佐证他们的称谓,但是从Moderator、Host、Anchor等词语的选择使用中,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持人发源地的人们对其内涵的释义,其中明确表明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传播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节目的协调者、主导者。总之,节目主持人是节目中的关键人物。

我国节目主持人的重要发展阶段

1981年,央视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短短的二十几年里,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新生的事物在中国的土地上迅速成长。从最初的播音员到主持人的出现,从单一主持人到制片人兼主持人、主编兼主持人,我国的节目主持人有着自身清晰的发展轨迹。我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创办于1923年初;真正给人民带来福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电台是在战火纷飞的1940年12月30日诞生的;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播于1958年。而主持人节目的推出落后于西方半个多世纪,距离我国广播电视的创建也达数十年之久。

纵观我国节目主持人发展的轨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0年至1985年)

《观察与思考》栏目是1980年7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它首次正式打出“主持人”字幕。记者庞啸出任第一个主持人,《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成为我国最早的电视评论节目。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中推出了《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徐曼小姐”一改传统的“高调门、强语气”的播音方式,其亲切平易、甜美柔和的主持风格不仅赢得了听众的喜爱,更重要的是节目打破了长期以来大陆对台广播冷冷清清的局面。徐曼亲切、甜美的声音“每天都在吸引着台湾1700万中国人……拨动着那些想要会见大陆亲人的台湾人的心弦”。同年4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大众信箱》节目中李一萍和李东两人对话、聊天式的可亲、可信的主持风格很快被听众认可,他们亲切地称李一萍为“知心姐姐”。

1983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为您服务》推出了我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固定栏目的专职主持人——沈力。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大托铺的笑话

    大托铺的笑话

    “百家小集”为系列小开本的思想随笔类图书,选取人文社科类学者或文化大碗为作者,但不排除有思想的作家随笔类文字。邀请不同知识背景和口味的人为主编,每人编一辑。《二一六年后平反》是知名出版家、历史学者钟叔河的自选集,收入了他从1992年到2007年间的历史、文化散文四十来篇。
  •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武林帝国

    武林帝国

    远古年间,古人观山川河流,花鸟虫鱼走兽,继而悟道习武,称霸蛮荒天地。时光荏苒,转瞬即逝,当年粉碎山河,傲立苍穹的千古强者已经随风而逝,唯留武陵在人间。数千年后,一个“小道士”下山,一代天王由此踏上了他的逆天崛起之路。
  • 大明陈於传

    大明陈於传

    我叫陈於,不种马,不断袖,争做大明好丈夫,想和我的宝儿过着平平淡淡的种田生活。可老天偏偏不让我平淡,就让我在历史的洪流里,挣得一些安稳吧!
  • 王爷太萌

    王爷太萌

    本文容入了大量的元素,有宫斗,有玄幻,还有一次星球大战,文章文笔比较细腻,所以是慢热,不要着急,慢慢看,文章内容我就不暴露了,大家尽情看吧!
  • 渔猎长生

    渔猎长生

    命里滔滔,证长生难。一介渔奴,任你们对长生之道敝帚自珍,我自凭魂庭里一把鱼竿,从你们先祖的坟墓中钓起。我的长生之道,就是渔猎!“坟看得住,不代表我没辙!我给你这个活人添座坟,怎么样?”——陈寿
  • 暗黑血统

    暗黑血统

    我相信…你的话语、表情、动作…那些都是真心的…现在…就让我来救你吧…我深信…你一定可以终结这不断延续的命运的枷锁的…如果你的梦想还没有熄灭,那就让他在此刻尽情的燃烧吧,为这副以鲜血涂抹了万年的画卷上画上绚丽的一笔,即使那结果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 时光是条河

    时光是条河

    海兴小镇,小到只有一个小学,一个中学,一家医院,一家邮局和一家药店。1998年,有一群年轻人从这里走来,那年他们都十七八岁,他们的故事从就从这里开始。
  • 魂婴剑皇

    魂婴剑皇

    数百年前,茅山术,以其符咒无双,收魔伏妖、炼尸还魂,威震修真界。一代茅山宗师,百年飞升之后,留下《茅山符箓》于世,以期后世门人“为正邪对立,搏斗终生,守正辟邪!”,将茅山门发扬光大。草根柳东,攀崖之后。。。。。。。十大战神之魂附体,绝世体质加身。。。。。
  • 商朝诡案

    商朝诡案

    影卫,商国开国立朝以来就存在的一支组织,他们是皇帝的侍卫、谋士、细作,也是最忠诚的臣子,为他解决一切问题…西平延庆年,一宗命案为商国皇城掀起了波澜…商国皇帝为了查出真相,平息传闻,拣选了六个人成为影卫,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本领…此后也为他们的人生掀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完美剑道至尊圣

    完美剑道至尊圣

    穿越莽荒纪第二卷,全新,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上古传承九大天道,金、木、水、火、土、生命、毁灭、阴、阳。传言只要悟通一种天道,即可成为道祖之永恒的存在。且看纪云如何在道基被毁,一步步的走向天道之上的那无上至尊之路,融合九大天道,臻至完美至尊,成就不灭之体!
  • 暗恋成灾:独宠薄情妻

    暗恋成灾:独宠薄情妻

    “亲亲老婆大人,请用晚膳…”晴空一脸淡漠地看向了单膝跪在地上笑得谄媚的男人,毫不理会。“亲亲老婆大人,这是给您新添置的衣服…”晴空冷冷地扫了一眼衣橱,嘴角抽搐,情趣,衣服么?哼哼…“亲亲老婆大人,小的来接你回家了…”晴空看着眼前一脸蛮横的男人,也不管他带她走之前还硬狠狠地瞪了一下自己身旁的无辜男。电视上,莫空盛一脸阴沉地注视着那一对传说中的金童玉女,咬牙切齿地摔门出去,片刻后,只见他走上舞台,踹下了那个男人,笑意盈盈地牵起了她的手,“大家好,我是夏设计师的老公……”这是一个有关深情和苦恋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让你懂得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