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年末,杜青林任四川省委书记。12月在中共四川省八届八中全会上,四川省提出“积极促进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产业强省建设”。2007年四川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在“四个跨越”的提法上可以看到一些政治的折中色彩,如文化强省的提法较之于曾酝酿的“文化产业强省”的提法缺乏可衡量的硬性指标。但我们更可以看到在“四个跨越”的战略中,旅游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都是联系着文化产业来提的,现代农业、工业强省与文化产业都有关联,文化及文化产业被提到全新的高度。“文化强省”没有强调“西部”的范围,也可理解为一种更积极的姿态。
2007年12月7日,当过《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新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会见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一行时表示,四川要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打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使四川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3)初步促成“大集团带大产业”格局
省委省政府根据四川的实际基础,近年坚持“大集团带大产业,大产业促大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国有文化资源合理配置,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加快培育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以带动全省文化发展。世纪之交的几年间,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出版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后更名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眉电影集团等先后组建。好几个集团资产均超过10亿元,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出版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的年纳税额超过亿元,是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2005年前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实现了政事、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明确了省新闻出版局和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的职能划分,省广电局和广电集团的职能划分。集团逐渐形从挂牌集团进入到实质性整合与改革。改革促使各文化产业集团进一步明确定位,做强集团主业,注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同时,积极探索新途径,延伸产业链条,踊跃进入新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不断壮大集团综合实力。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四川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演艺为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产业结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级的产业区域布局;以大型国有文化集团为主体,多种文化经济实体并存的微观主体框架。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是四川文化产业的亮点。2000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新华书店与省外文书店、省出版对外贸易公司资产重组,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四川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2002年开始,新华发行集团着手创立“文轩”品牌,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品牌运作上吃了第一只“螃蟹”。一年间,全省180多家新华书店门店统一为“文轩”标识。2003年6月,新华发行集团被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省委、省政府旋即下发通知,将全省新华书店国有资产授权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理顺全省新华书店产权关系,扫清体制性障碍。新华发行集团网点遍布全川,拥有直营连锁店近300个,在发展中又涉足文化城、酒店、出租车等多元化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00年到2004年,总资产从19亿元增至36.7亿元,净资产从10亿元增至15亿元,年销售收入从34.6亿元增至50亿元,利润从7470元增至1.6亿元。2005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规范,以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的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化用品、印务、物流配送、信息、教材发行等业务资源、资产为主,改制成立股份制企业———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参与出资组建。2007年5月,新华文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成为首支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书店概念股。
(4)加强交流与宣传
四川省近年来加强了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现出省级政府在文化产业领域更开放积极的状态。
2004年,四川举办会展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2005年11月,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举办“文化产业发展(四川·成都)论坛”暨首届四川文化项目推介会,推出200多个文化发展招商项目,签约43个项目,合作金额40亿元,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让全国有关方面了解四川文化产业的基本面貌。2005年11月,第四届中韩日文化产业论坛在成都召开,中日韩三国政府官员、文化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论坛,这次论坛是四川省首次举办的国际性高端文化产业论坛活动。2006年,文化部在四川召开了首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文化发展的“四川实践”引起了外界注意,文化部有关领导还提出了“四川经验”的概念。2006年11月第二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召开,首次发行《四川文化产业蓝皮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NO.1(2006)》。
四川还发挥官方渠道的主导作用,利用高层次的文化交流,开展文化展演和文化项目推介活动,如“友城文化周”、“埃及文化周”、“四川文化南美行”、“四川法国文化年”、“意大利文化周”等系列活动,为四川省对外文化贸易打下了基础。
(5)成都市亮点频现
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严重,成都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在四川省具有某种先导及枢纽作用。几届成都市党政锐意进取,在建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成都以敢做“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和“中国第四城”的气魄,以时代与国际的标准,将城市营销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相互推动,亮点突出。
成都提出较高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在省内率先将文化产业纳入“十一五”规划。大熊猫、金沙、三国文化等系列品牌的打造,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东方伊甸园、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系列城市名片的推出,《金沙》、《太阳神鸟》等剧目的营运,“锦里”古街的复建,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探索,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文化旅游集团的组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等等,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成都发挥科技与市场优势,结合软件产业、版权产业、高新产业的发展,建成了中国动漫产业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打造“中国动漫原创之都”,以此为高端突破点强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成都发挥“农家乐发源地”的优势,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做出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样板,既丰富和发展了四川文化产业的业态,又成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窗口,为成都市成功获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挥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成都体现出了蜀文化底蕴深厚、积极向上的一面。成都市的努力为四川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的提升、总体形象的改善贡献良多。
四、几点看法
1.对文化产业发展成效进行准确评估还任重道远。理想的科学的方法当然是数字化的定量评估。但是,统计方法的缺陷使数字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而且,统计滞后现象非常严重。何况,一些工作的长远的历史性影响现在未知,今后也根本不可能数字化。可测性不强的情况下,可感性(包括现场的可感性与文本的可感性)是人们评价文化产业的重要角度。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做”,也要“说”,而且要充分认识到:“说”是“做”的一部分。
2.整体经济实力弱于四川的云南,把文化产业做出了效率,做出了亮点,做成了品牌,做大了影响,体现了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一个地区文化活动与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并不成正比关系,这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合理性基础。
3.文化产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进行资源整合,政府的推动作用在这一阶段相当重要。从云南和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出政府的主导地位以及发挥的巨大作用。
4.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文化及文化产业效益。四川的文化资源种类和拥有量上不输于云南,但云南文化产业的品牌影响力超过四川,这与云南文化资源的特征突出以及资源开发和品牌塑造上的努力有关。
5.两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出两省不同区域文化性格的影响。云南的文化性格具有激进性,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既立足地方又具有全国性、全球性的特点,具有浪漫主义气息。四川的文化性格历来有激进与保守的矛盾性及其在时空上的交错性,四川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早期呈现出保守的一面,近年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在个别地区如成都相对激进,在一些地区又相对疲软,总体上说,“四川性”较明显,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6.云南、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几个关键问题。经济基础的制约使云南文化产业的“天花板”若隐若现。云南文化产业还是依托以民族文化展示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起来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态不够充分,而且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包括产业化开发本身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与文化形态的侵蚀值得观察。影视产业是云南从文化展示走向文化创意、实现文化产业换代升级的极佳战略选择,但产业基础、人才状况等也制约着其发展。四川文化产业还有明显的潜力,但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与协同营销。
7.云南和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由区域竞争走向区域合作,东盟地区是两省文化产业共同做大做强、走向国际舞台的突破口。云南、四川两省在资源上的共通互补性、地域上的接近性、两地文化人才的地缘交叉流动性都是两省文化产业合作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黄峻、纳麒等:《2006~2007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德文、纳麒等:《2005~2006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纳麒等:《2003~2004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侯水平等:《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NO.1(2006)———四川文化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蔡尚伟、温洪泉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文化产业“双城记”
———重庆、成都文化产业比较
王命洪
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两大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随着“成渝经济圈”构想的提出和逐步实施,两座城市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更大的飞跃而不懈努力。
在整个中国的城市体系中,成都和重庆具有显赫的地位:成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重要中心城市;重庆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成都是典型的传统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而重庆是典型的随着西方因素进入而新兴的经济中心。以人口论,重庆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成都次于重庆、上海、北京而居全国第四。
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状况一再表明: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在不断的相互竞争、对照中不断前进。作为物理距离只有300多公里的两个西南重镇,它们之间却有着太多的纠葛,两个本应是兄弟的城市不断地明争暗斗,在相互比拼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上演了精彩的“巴蜀双城记”。
这种“双城记”还将继续唱下去,在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我们依然清晰地看到这种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