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300000018

第18章 尼采的学园梦想(3)

我们是有那么几本经典,不论儒,还是道、禅,说得十分动听、高明乃至玄妙。但是,那黑暗发霉的血淋淋的真实历史,即使官修的所谓正史也掩蔽不掉;自古及今底层民众悲惨艰辛的生活,更远非古今的阔人们所能想象。书本的中国与实际的中国,阔人的中国与穷人的中国一直泾渭分明。鲁迅在世纪初对于中国历史真相的揭秘,我们尽管耳熟能详,但我们是否真地理解并认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且让我们听听胡适等人的看法和说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有文化的民族共有的理想,……犹太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希腊人以至近世各文明民族,都讲得头头是道。所不同者,全在‘有做法,有热心’两点。若没有切实的办法,没有真挚的热心,虽然有整千整万册的理学书,终无救于道德的低浅。宋、明的理学圣贤,谈性谈心,谈居敬,谈致良知,终因没有做法,只能走上‘终日端坐如泥塑人’的死路上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永远存在书本里的;但是因为我们的祖宗只会把这些好听的名词都写做八股文章,画做太极图,编做理学语录,所以那些好听的名词都不能变成有做法、有热心的事实。这些好名词的存在并不曾挽救或阻止‘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地狱的监牢、夹棍板子的法庭’的存在。”

谈到中国文化的贫乏落后,胡适说:“我们的固有文化实在是很贫乏的,谈不到‘太丰富’的梦话。……试举一个例子:欧洲有三个1000年的大学,有许多500年以上的大学,至今继续存在,继续发展。我们有没有?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骈文、律诗、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地狱活现的监狱,廷杖、板子夹棍的法庭……虽然‘丰富’,虽然‘在这世界无不足以单独成一系统’,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谈到中国思想与文化,陈寅恪有如下议论:“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远大精深之思。”“中国孔孟之教,悉人事之学。……专趋实用者,则乏远虑,利己营私,而难以团结、谋长久之公益。即人事方面,亦有不足。”“至若周秦诸子,实无足称。老、庄思想尚高,然比之西国之哲学士,则浅陋之至。”“自宋以后,佛教已入中国人之骨髓,不能脱离。惟以中国人性趋实用之故,佛理在中国,不得发达,而大乘盛行,小乘不传。而大乘实粗浅,小乘乃佛教古来之正宗也。”在此,还可指出一项扎眼的事实,这就是倡导“孝道”与奉行“国骂”之间的矛盾;还有就是作为孝道榜样的“二十四孝”,其所蕴含的那种腐朽、残忍和愚昧的气息,有何道德高超可言?胡适曾用数字概括我们的“文明”:三千年的太监,一千年的小脚,六百年的八股,四五百年的男娼,五千年的酷刑(板子夹棍更遑论剥皮碎割车裂灭九族之类)。

是偏激片面,抑或是事实?我想,一个人心灵的麻木,首先是从对罪恶的麻木开始的;而一个民族的麻木,也体现在那个民族对罪恶的麻木上。说起那些“书”,赫尔德曾说过:“几千年来,他们始终停滞不前。……就连他们那些谈论道德和法令的书本也总是变着法儿,反反复复、详详细细地在同一话题上兜圈子,千篇一律地吹捧那种孩童的义务。”至于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评断——缺乏精神性,已是许多人所知晓的,尽管不能接受。

关于穷人与阔人的区别,我们单从文化方面讲一个故事,说的是清末年间,一个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考察,他走遍了中国的乡村,看到的全是衣衫褴褛、神情憨直、无知无识的国人,他极为失望地说,“中国没有文化!”后来,法国传教士来到京城,受到文人雅士的热情款待。当他走进朱廊画壁、匾额高悬、古色古香的豪华餐厅,品尝着精美绝伦、丰盛无比的中国菜肴,听着士大夫们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般的高谈阔论,他又感叹说:“中国太有文化了!”这个故事看似平凡,却寓意深刻。它说明,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教育在一个小圈子里高度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教育没有普及开来,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可见,中国的文化分配是不平衡的。

刘小枫曾反诘道:“难道真的能说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命运是明朗的?难道真的中国的道德超脱精神本身已无需哲学的批判清理?称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有口皆碑,无往而不胜’的人忘性太大了,自屈原以来至今的无数中国诗人、哲人以至普通的无辜少女的叹息、眼泪之孤苦无告都被一笔勾销,自先秦以降中国历史上无数以‘天’之秩序为口实的杀戮、疯狂、血腥、残暴都被一笔勾销,中国文化史上早就出现的佯狂、装疯、若愚、怪诞都被一笔勾销。谁要敢那样声称,谁就得有胆量和心肠承受这一切。”

关于中国,可以从“文”和“史”两方面切入,当然这中间得置入世界文明史和人类心灵史的大背景和大参照。从“文”,即文学、音乐和美术,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主子的享乐与游戏,是主体生命的变态和苍白,是一部种族生命在退化中的哼哼之声,中间多少一本正经的昏愚麻木,和摇头晃脑的装腔作势。而在这一切的后面,真正进行着和存在着的,却是那恶者的阴毒肆虐和弱者的孤苦无告。即使拿出我们认为最好的,其小气与窄仄也是难免的,譬如同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和叶赛宁,陶的田园是其政治不得志时的慰藉与寄托,是安静旷远和带着冲淡愁绪与感兴的水,是无奈之下的退步之地,既不是初始的动机,也不是最后的目的。在其间,乏于一种超出一己小我的“大生命”气象和景观。叶赛宁的田园则不然,它是奶与蜜,是家园,是诗人生命本身的全部投入,是信仰。我们感到它的宁静和忧郁,它的美丽和悲伤,它的辽阔无垠。在其间,我们倾听到诗人全部的痛苦、热爱和歌唱,这样的田园上,弥漫着灵魂的声音。

同为浪漫主义的李白和惠特曼,前者多诗酒佯狂下的颓废和失意,后者则是蕴满生命激情的歌唱。正是在这种虚弱可疑的精神传统里,才会有对“香钩”的赞美和对“二十四孝”的推崇。从“史”,我们看到的是奴隶(阿Q)的无知与忍耐以及空洞的满足和陶醉,是穷人的被肆意压榨和杀戮,是孤苦无告者的走投无路和优异者的被无情毁灭。别的民族有受难者,而我们这个民族却只有难受者,不是我们的历史与现实里缺少苦难和罪恶,恰恰相反,我们世代所累积的和现实所承受的罪恶和苦难,是无以复加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踏出国门的年轻中国人,在具体观察、体会和对比之后,写道:“我敢说,不管在海内、海外,中华民族——中国人,无论精神上所经历的、物质上所付出的,较之于其他民族、人种,都要复杂得多。可他们在现实中所能得到的、所能享受的,却又是微薄得多、稀少得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在那些优秀的民族,苦难总是被转化成精神性营养,而在我们,苦难却常常被稀释成水,且每每是脏水。因而,我们无望。正是我们的病弱史,败坏了我们种族的血液,造成死人拖住活人、老人拖住青年、弱者拖住强者、劣者压住优者的衰退现实。

如何突破“奴隶与奴隶主”这一古老的梦魇,而让历史以别一面目出现·也许尼采的“学园”梦想,能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中国似亦有这一传统,尽管其实质内蕴与机制和我们之设想有大不同,且最终均夭折而难成气候,比如汉末太学生的联合,明末东林党人的抗争,清末维新士人的声势,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群体声音,再比如历代的书院制度等。世界各国在近现代化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曾经围绕一些精神强健、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目光远大的杰出人物,而形成过左右一个时代与社会风气的知识和文化的精英群体,比如法国之有伏尔泰,英国之有洛克、休谟,俄国之有赫尔岑,美国之有富兰克林,日本之有福泽谕吉,印度之有甘地等;至于现代文化史上许多主义与流派的产生,更是与具有相同精神和文化追求的一批人的共同促进密不可分,这在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各个领域,是不争的事实。

同类推荐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热门推荐
  • 魔剑血域

    魔剑血域

    魔剑大陆上的修炼者,最强大的并不是剑术和魔法,而是各种各样的神奇传承。【祝福】的拥有者,在战斗时不知痛苦和恐惧为何物;【无字碑】的拥有者,踩着无数强者的累累白骨,只求一败;【不死神凰】的拥有者,尸身被封在深渊海域之下,等待着下一次的重生……主角凌辰,因为获得一件残缺的魔源炮,被误会而卷入各巨头的权力纷争之中,为了自保,他只有持无名魔剑,修最强传承,在乱世之中当那最强的霸主。“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少年不可忧伤

    少年不可忧伤

    泽轩泽轩,十八少男,俊哥一枚,腼腆脸皮。有女纳雪,十八如花,校花校花,美呀美呀。有作者君,青春年华,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作者君:“泽轩啊,喜不喜欢慕容纳雪?”夜泽轩;“不喜欢。”作者君;“纳雪啊,喜不喜欢夜泽轩?”慕容纳雪:“不喜欢。”哼!现在不喜欢,以后嘞,以后的事谁知道,我知道。我就算死也要把你俩的红线牵在一起。
  • 弱水一瓢骨生忧

    弱水一瓢骨生忧

    明月披纱忘君来,怕是相思念相惜。当初,冥冥之中,来到这里,尊贵却又对一人无能为力。战神,在那时只是她的夫君,可是一次外出,她的身份竟那么深!片段姐姐:妹妹,你其实也是神仙的,你现在要重回天庭,了却凡尘。妹妹:姐姐,你知道找一个腿长而且宠我的男人有多难么!
  • 皇帝是个天然呆受

    皇帝是个天然呆受

    此处省略一万字,,,自己看吧,毕竟我很懒啊
  • 超坑强化系统

    超坑强化系统

    “开启任务,强化一根胡萝卜到一星。方法:上下lu1000次,奖励:强化力10。”“胡萝卜?上下lu1000次?”这系统怕是个傻子吧。。。。“主人,请你别坑货坑货的叫我好吧,我是超强强化系统。”“坑货,坑货,坑货!”“叮,宿主辱骂本系统,魅力值减5,目前魅力值-15。”。。。“开启新手任务,强化一只孤魂野鬼,任务奖励,强化值200点。任务时间3天。强化方法:拖鞋掌掴鬼魂100下。”超坑强化系统爆笑来袭,且看主角如何玩转世界。
  • 游猎人间

    游猎人间

    这世间只剩下一个神仙会怎样?神算刘伯温斩断天地桥,仙凡通道关闭。从此再无生灵飞升。六百年后的现代,一位少年却意外寻得仙缘,从此,纵横花都,游猎人间!
  • 嘘,他来了

    嘘,他来了

    废弃的土地庙,黑猫的指引,点满红烛的灵堂,是灾难的降临还是命运的转变?他与她跨越阴阳,面对分离,又该如何抉择,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机缘的巧合?如果当初勇敢的在一起,会不会不同结局。再次相遇,他与她十指相扣,他望她“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却如此难以忘记。”她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那年微雨,夏初夏末

    那年微雨,夏初夏末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欧阳以桐本是家境优越,兼顾一张英俊潇洒的面容,是旁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命运不济中途家中败落,事业回到原点。本该在此时留在身旁的女友林诗语却因为父亲胁迫,不得不离开窘迫中的欧阳以桐,女友背叛嫁入豪门。在好友陈佳蒙不断的示好照顾中,欧阳以桐仍然坚守自己,敢爱敢恨,执着前行,最终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留下光彩的一笔。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却不曾想生活也在抱怨着我们。没有谁可以永恒!青葱岁月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在青春的成长中寻求答案,在岁月的流淌着体味百态。
  • 独宠妖后:嫡女难求

    独宠妖后:嫡女难求

    前生,她对他全心全意,只换来了他全家抄斩。而她一尸两命,原来他早已和她的婢女苟合,而这个婢女,就是他安排在她的身边。今世,魂魄落于同朝镇国公嫡女之身,依旧不受待见。奈何,偏偏下来圣旨,让她入宫为妃,她嗜血一笑,你敢娶,我就敢嫁,我必让你尝试我曾经的痛。前世,质子唯独喜欢于她,可是她却心系那人,根本不回头!今世,她看见了他所有的好,此生,他为心中第一!可他却已不认识了她!这一切,究竟该何去何从,还请看内幕!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