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100000036

第36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流变(2)

小传之来尚矣,易世而其风滋盛,果取振励世俗之故欤,抑主娱悦耳目而然欤?识者多谓拿空捉影,吹波助澜,奇其事以猎观,巧其名以渔利。嗟乎!曾是一传出,费几许推求,用几许结撰,区区作此种生涯,不亦悲夫!

余友东方裔也,素饶侠烈,复富才艺,托姓借字,构《艳史》一编,盖即隋炀帝事而详谱之云。其间描写情态,布置景物,不能无靡丽慆淫荡心佚志之处,而要知极张阿摩之侈政,以暗伤隋祀之绝,暗伤隋祀之绝,还以明彰世人之鉴见。明崇祯间人瑞堂刊本《隋炀帝艳史》,现藏于大连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他认为《隋炀帝艳史》创作过程非常艰苦,作者付出这么大的心力,仅仅为了“猎观”、“渔利”,很是得不偿失。委蛇居士从作者的品格和作品内容两个方面,说明这部小说是“有关世俗,大裨风教”的。他认为,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很“艳”的故事,但告诉人们的道理却是“乐不可极,用不可纵,言不可盈,父子兄弟之伦,尤不可灭裂如斯也”。因此,它的存在不是为“娱悦耳目”,而是要“振励世俗”。

一些小说作家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呼唤英雄的心理需求。完成于崇祯六年(1633)的《隋史遗文》,从体裁上说,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吉衣主人袁于令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前的历史演义小说一样,叙述朝代兴亡的故事,而主要描写了秦琼等几位草莽英雄的事迹。

袁于令在《隋史遗文·序》中,感叹“奇情侠气,逸韵英风,史不胜书者,卒多湮没无闻”,故为之撰文传世。他所歌颂的英雄,是江湖义士般的英雄:“烈士雄心,不关朝宇;壮夫意气,笃于朋友”;而且还都是一些失败的“英雄”:“义不图报,忠不谋身,才奇招嫉,运厄多艰”。这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演述帝王将相的故事有所不同。

袁于令的小说观与前人有别。他不再强调小说的警世、劝世等教化作用,而是坦言自己的追求目标是“惊俚耳”和“快俗人”。他说:“顾个中有慷慨足惊俚耳,而不必谐于情;奇幻足快俗人,而不必根于理。”

袁于令的说法,与崇祯三年(1630)委蛇居士在《隋炀帝艳史·题辞》中标榜小说要“振励世俗”的目的相比,意味已经完全不同。崇祯元年(1628)陆云龙在《辽海丹忠录·序》中也强调:“词之宁雅而不俚,事之宁核而不诞,不剽袭于陈言,不借吻于俗笔。”

崇祯五年(1632)以后,直到顺治元年(1644)甲申事变之前,似乎已经很少见到“据实纪录”的时事小说。小说作家的心态,似从崇祯前期的比较关注政治风云,转而为中后期的更为贴近世态人情。而且,小说作家在作品中渐渐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理想色彩,婉曲表达了他们在乱世之中的心理需求。

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说,崇祯前期的小说作家基本上是“记录型”的,其创作以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主;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家中有一些是属于“实验型”的,他们往往在作品中描述一些没有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崇祯前期小说作品以时事小说为主流。时事小说与政治风云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了时事小说作品的纪实性。从目前可知的资料看,除六部时事小说之外,只有一部世情小说《玉闺红》,一部神怪小说《禅真后史》,似乎还有三部演述前朝历史的历史演义小说《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这三部历史演义小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连续性,目前只知刊刻于崇祯初期,具体年份不详。

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品中,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和话本小说集从数量上说平分秋色,但艺术上较有成就的是世情小说中的《醋葫芦》、神怪小说中的《东度记》和几部话本小说集。世情小说不像历史演义那样有“史”可据,虽然是“描摹”当时世态,但作家发挥想象的余地要大一些。神怪小说一般是借助故事宣扬某种佛道观念,除去一些宗教人物的传记外,一般也要靠作家“凭空”构建故事。

崇祯年间还出现了两部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和《山水情传》。才子佳人小说描述作家心中的“白日梦”,是比较典型的“实验型”文学作品。而此时艳情小说的一度泛滥,是明末开放的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及时行乐的末世心态。

第二节顺治年间的小说作家心态

顺治年间小说作家的心态流变,是颇耐人寻味的。顺治八年(1651)以前,小说作家还敢于在作品中记录易代之际的惨烈时事,谴责、痛骂流民义军和满清军队,表现出关注时政的时事情结;顺治九年(1652)之后,新朝统治渐渐加固,天下民心也久乱思治,许多人渐渐接受了新朝统治,隐世心态风行,但人们在内心深处却仍然怀恋故国,悲悼亡明。这些心态在小说作品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再现。

一、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

顺治初期的小说作家和崇祯初期的小说作家一样,在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时事情结。但崇祯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侧重于表现对时局的看法,而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则侧重于表达亡国之痛。前者以慷慨激昂的情绪为主,后者则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感伤情调。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四月,辽东总兵吴三桂打着为君父复仇的旗号引领清军入关;李自成大顺军退出北京。五月,清军进入北京;南明弘光皇帝在南京宣布取代崇祯皇帝的皇位。九月,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宣布改元为顺治元年,接着颁布改换衣冠令、圈田令和严禁逃人令,引起汉人的反感和武力反抗。顺治二年(1645),清军镇压江南敢于反抗“三大令”的汉人,血洗城池,发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大人间惨剧;弘光帝被杀于北京;隆武帝在福州建国。顺治三年(1646)年,隆武帝被杀于汀州,永历帝在肇庆即位,郑成功从福建起兵抗清。此后,义军将领和南明将领时分时合,共同抗击清军。

甲申之变,在当时士人心中引起遭受强烈地震般的感受。早在万历年间,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产生民族危亡的预感。东林党人顾允成就曾惊呼:“吾叹今之学者,凭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是讲学耳!”崇祯十七年,“天崩地陷”的预感成为残酷的现实。明亡后,士人们尽力追究明亡的真正原因。为什么流民义军(在正统的儒士看来,流民义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打进紫禁城、逼死崇祯帝?为什么满清王朝可以霸居北京,并且能在逐步往南扩大统治范围的过程中轻易取得节节胜利?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追究明亡原因的问题上,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清初学术集中在明亡原因追究上,此时的学术家、小说作家、诗人、戏曲家大多都是明遗民。

小说作家对甲申事变的反应也极为强烈。事变之前,就有一些作家卷入战争之中。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的一支军队来到房村,当时任徐州通判的凌濛初登城抗拒,在四面楚歌中忧愤交加、呕血身亡。丁耀亢也曾为抗击山东义军,倾其家资招募乡勇,解安邱之围,自己的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甲申事变之后,相当一部分小说作家直接参与了反清复明的战斗。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耀亢“溯海而南”,向南明当政者提出联合义军共同抗清的主张,未被采用;九月,作为抗清将领刘泽清的幕客,被授以行军赞画之职。后来以纪监司理的身份同王遵坦共屯东海水营。第二年,弘光帝投降,刘泽清解甲,丁耀亢拒绝降清“叙用”,回到家乡诸城。此时乱世无主,诸城滥杀无辜,为避家难,丁耀亢辗转四方,顺治五年(1648)入京。

和丁耀亢一样,冯梦龙也曾战斗在抗清的前沿。顺治二年(1645)南京陷落之后,冯梦龙就跟随据守福州的唐王,进行抗清斗争,并以老臣身份集刊了《甲申纪事》、《中兴实录》、《中兴伟略》等,议论崇祯朝政治弊端。为挽救前明,年迈的冯梦龙奔波于杭州和石梁天姥之间。沈自晋《重定南词全谱凡例续记》和王挺《挽冯犹龙》诗中都有记载。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在明清易代之后,选择了不与新朝合作的隐逸方式,曲折表达其反抗情绪。如陈忱与顾炎武、归庄等人“相率为惊隐诗社,四方同志咸集”。

沈彤《震泽县志》详细描写了陈忱等人当时的行迹:“于时定乱已四五年,迹其始起,盖在顺治庚寅。诸君以故国遗民,绝意仕进,相与遁迹林泉,优游文酒,角巾方袍,时往来于五湖三泖之间。”

顺治六年(1650),此时“定乱”已久,陈忱等人还敢于“角巾方袍”,穿戴明朝的服装,反抗新朝的心迹彰显于外。陈忱后来在《水浒后传·序》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肝肠如雪,意气如云,秉志忠贞,不甘阿附。”他创作的《水浒后传》“得《离骚》之哀”,抒发了作者“亡国孤臣空饮恨,读残青史暗销魂”的深隐剧痛。

惊隐诗社又名“逃之盟”,表达了陈忱等人不甘接受新朝统治的心态。惊隐诗社后来受到庄廷栋“明史案”的株连,同社中有人罹法,社集遂散。

又如董说,顺治二年(1645)弘光朝廷覆亡之后,清军占领江南,二十五岁的董说“弃诸生”, 绝意仕进,隐居偏僻乡野,并改换姓名,“屏迹丰草庵”,平日“头巾道袍”、“足不越户”,“宗亲莫睹其面”。《南浔志》卷十八《董若雨传》。他此时著有《甲申乙酉诗歌》、《乙酉杂文》、《丙戌悲愤诗》各一卷,后来自己全部焚毁,仅在《丰草庵诗集》中留有“丰草自题茅屋榜,从来麋鹿性难驯”、“卦钱莫付书船去,留看前朝旧纪年”这样的诗句,可见那三部诗文集中必多不甘臣服的文字。清朝剃发令下达之时,董说和顾炎武等人一样,“剪发不剃头”。顾炎武在《流转》一诗中,记载自己在清军下令剃发归顺时的做法:“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当时苏州灵岩寺的主持南岳和尚,颇具反清思想,身边聚集了一批愿以出家逃禅方式对抗清朝统治的前明士人,董说也在其中。顺治八年(1651),清朝政府迫害南岳和尚,兵围灵岩寺,寺中诸人俱四散逃命,而董说却在危难之际紧随南岳和尚左右,其高行大义,赢得了反清志士们的景仰。吴兴、刘承干《重刻董若雨诗文集跋尾》中记载,清军进入江南的时候,“其时志节之士,有托而逃,率以南岳和尚退翁为依归”;顺治八年清军围攻灵岩寺,“合寺星散,若雨独负策杖入山以从”,“由是东南名宿,益高其行”。

顺治十三年(1656),董说入苏州灵岩寺为僧,改名南潜,字月涵,号补樵,三十余年足不履城市,只与渔樵为友。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执意追究明亡原因,通过议论明朝得失寄托自己对亡明的哀思。西吴九十岁老人无竞氏在《剿闯小说·叙》中,认为明亡原因之一是群臣不力,举朝无一个“奇男子大丈夫”。他说:

甲申三月之变,天摧地裂,日月无光。举朝肉食之夫,既悠悠忽忽以酿此巨祸;迨乎溃败决裂,死者死,降者降,逃者逃,刑辱者刑辱。降者贪一日之荣,逃者侥一时之幸,刑辱者偷一夕之生,罪有重轻,关节则一。即死者亦仅了一身之局,而于国事何补?

国家养士近三百年,而食报区区若此,岂不痛哉!吴三桂舍孝取忠,弃家急国,效申胥依墙之泣,以遂秦哀逐吴之功。真正奇男子大丈夫作用。虽匡扶之局未结,而中兴之业已肇,是恶可无传!《剿闯小说》,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同类推荐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现在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的中国人,其精神的贫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 让我糊涂一回

    让我糊涂一回

    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热门推荐
  • 神之旅途:圣学院

    神之旅途:圣学院

    圣学院是一个远近文明的的一个职业学院。是所有普通人向往的地方。“爱尔芙,要是我消失了,你会怎么样呢?哈哈哈哈,我想,你一定是什么感觉都没有吧。我想这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吧,可能我永远都是孤独的人吧。”圣学院是那个人所创的,果然很讨厌。混吃等死不好吗?非要学什么技能,反正都是废人一个,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哦?那个小东西居然这样想,那就更不能如她所愿了。”PS:简介废,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人一个班级在职业学院所发生的爆笑,悲伤,甜蜜的事。
  • 大周方士传奇

    大周方士传奇

    一场关外行走,打开了一扇方士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一代方士的传奇。
  • 修真太极混元图

    修真太极混元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抗婚:我是逃跑新郎

    抗婚:我是逃跑新郎

    古有抗旨,今有抗婚。皆因时代不同,所抵抗的人生命运也是不同的。我是一个富二代,而且是富的流油的那种,刷信用卡可以刷爆,鲍参翅肚可以当零食。一出生就奠定了人生的命运,必须为了家族事业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旅程。必须要按照父母规划好的路线行走,连婚姻都是他们安排的妥妥当当。结婚那天,我逃跑了,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逃跑新郎,震撼了新闻界、商界。因此,我被父亲赶出了家门,几乎断绝的父子关系……我成了一个落魄的富二代,从此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
  • 萌宝小青梅:竹马邻居爱上我

    萌宝小青梅:竹马邻居爱上我

    人小鬼大的江南五岁就勾搭上了闷骚的叶忆,常常互怼,常常撕逼,却总是给你不一样的温暖。一起打手游时...叶忆:江南你跑到别人塔下是不是傻?江南:..我..认..叶忆:认不认你也傻江南:“...我们绝交..”圣诞时,江南送给叶忆一盒肾宝,叶忆气炸了,“你这么怀疑我的能力吗?要不要晚上我们试试?”随即帅气把肾宝扔了。江南面不改色,“你别扔啊,肾宝好贵的,233元呢。”叶忆:“......”【男主闷骚高冷毒舌腹黑傲娇】【温情小短篇】【请放心入坑】
  • 陈年旧逝

    陈年旧逝

    一段几乎忘记却又早已铭刻在灵魂深处的欢乐时光。
  • 阎王溺爱:孟婆追夫记

    阎王溺爱:孟婆追夫记

    孟萋萋在地府煮汤煮了几千年了,以暴力美艳闻名三界,人鬼神闻之皆颤。某日月老座下仙童下凡历练,被她灌了一肚子孟婆汤后丢下奈何桥,月老记恨上了她。把她的红线跟地府中以施虐闻名的阎王盛嘉彦系在了一起。从此孟萋萋就踏上了求爱阎王的不归路,一边羞耻的追夫一边唾弃自己。之后因为偶然,俩人下凡历劫经历三生三世,闹出一系列‘孟婆在闹,阎王在笑’的故事。第一世,她是冷漠无情的杀手,他是高冷腹黑的王爷。第二世,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他是忍辱负重的侯爷。第三世,她是他的皇后,而他是她的夫君。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王俊凯之浸沐暖阳

    王俊凯之浸沐暖阳

    一次大冒险的游戏,让他们纠缠在一起。她的呆萌傻,让他有心动的感觉。可是,他们之间却仿佛有一堵墙,高的,让他们看不到彼此。厚的,让他们压抑的喘不过来气。“小凯,我答应你,要陪你走完最后的路程,竹雨没有毁约哦!”遇见不完美的彼此,却是他们最美好的事情。她是他心中的暖阳,不会消失的暖阳。。。
  • 邪王专宠:天才炼丹师

    邪王专宠:天才炼丹师

    21世纪名震全球的神医,竟然在逛街的时候被广告牌砸死!穿越到了一个小废物的身上,被人欺凌,没事,姐今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鲤鱼翻身。他,邪肆张扬,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却跟在一个小丫头后面端茶倒水,这,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