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100000036

第36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流变(2)

小传之来尚矣,易世而其风滋盛,果取振励世俗之故欤,抑主娱悦耳目而然欤?识者多谓拿空捉影,吹波助澜,奇其事以猎观,巧其名以渔利。嗟乎!曾是一传出,费几许推求,用几许结撰,区区作此种生涯,不亦悲夫!

余友东方裔也,素饶侠烈,复富才艺,托姓借字,构《艳史》一编,盖即隋炀帝事而详谱之云。其间描写情态,布置景物,不能无靡丽慆淫荡心佚志之处,而要知极张阿摩之侈政,以暗伤隋祀之绝,暗伤隋祀之绝,还以明彰世人之鉴见。明崇祯间人瑞堂刊本《隋炀帝艳史》,现藏于大连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他认为《隋炀帝艳史》创作过程非常艰苦,作者付出这么大的心力,仅仅为了“猎观”、“渔利”,很是得不偿失。委蛇居士从作者的品格和作品内容两个方面,说明这部小说是“有关世俗,大裨风教”的。他认为,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很“艳”的故事,但告诉人们的道理却是“乐不可极,用不可纵,言不可盈,父子兄弟之伦,尤不可灭裂如斯也”。因此,它的存在不是为“娱悦耳目”,而是要“振励世俗”。

一些小说作家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呼唤英雄的心理需求。完成于崇祯六年(1633)的《隋史遗文》,从体裁上说,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吉衣主人袁于令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前的历史演义小说一样,叙述朝代兴亡的故事,而主要描写了秦琼等几位草莽英雄的事迹。

袁于令在《隋史遗文·序》中,感叹“奇情侠气,逸韵英风,史不胜书者,卒多湮没无闻”,故为之撰文传世。他所歌颂的英雄,是江湖义士般的英雄:“烈士雄心,不关朝宇;壮夫意气,笃于朋友”;而且还都是一些失败的“英雄”:“义不图报,忠不谋身,才奇招嫉,运厄多艰”。这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演述帝王将相的故事有所不同。

袁于令的小说观与前人有别。他不再强调小说的警世、劝世等教化作用,而是坦言自己的追求目标是“惊俚耳”和“快俗人”。他说:“顾个中有慷慨足惊俚耳,而不必谐于情;奇幻足快俗人,而不必根于理。”

袁于令的说法,与崇祯三年(1630)委蛇居士在《隋炀帝艳史·题辞》中标榜小说要“振励世俗”的目的相比,意味已经完全不同。崇祯元年(1628)陆云龙在《辽海丹忠录·序》中也强调:“词之宁雅而不俚,事之宁核而不诞,不剽袭于陈言,不借吻于俗笔。”

崇祯五年(1632)以后,直到顺治元年(1644)甲申事变之前,似乎已经很少见到“据实纪录”的时事小说。小说作家的心态,似从崇祯前期的比较关注政治风云,转而为中后期的更为贴近世态人情。而且,小说作家在作品中渐渐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理想色彩,婉曲表达了他们在乱世之中的心理需求。

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说,崇祯前期的小说作家基本上是“记录型”的,其创作以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主;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家中有一些是属于“实验型”的,他们往往在作品中描述一些没有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崇祯前期小说作品以时事小说为主流。时事小说与政治风云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了时事小说作品的纪实性。从目前可知的资料看,除六部时事小说之外,只有一部世情小说《玉闺红》,一部神怪小说《禅真后史》,似乎还有三部演述前朝历史的历史演义小说《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这三部历史演义小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连续性,目前只知刊刻于崇祯初期,具体年份不详。

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品中,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和话本小说集从数量上说平分秋色,但艺术上较有成就的是世情小说中的《醋葫芦》、神怪小说中的《东度记》和几部话本小说集。世情小说不像历史演义那样有“史”可据,虽然是“描摹”当时世态,但作家发挥想象的余地要大一些。神怪小说一般是借助故事宣扬某种佛道观念,除去一些宗教人物的传记外,一般也要靠作家“凭空”构建故事。

崇祯年间还出现了两部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和《山水情传》。才子佳人小说描述作家心中的“白日梦”,是比较典型的“实验型”文学作品。而此时艳情小说的一度泛滥,是明末开放的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及时行乐的末世心态。

第二节顺治年间的小说作家心态

顺治年间小说作家的心态流变,是颇耐人寻味的。顺治八年(1651)以前,小说作家还敢于在作品中记录易代之际的惨烈时事,谴责、痛骂流民义军和满清军队,表现出关注时政的时事情结;顺治九年(1652)之后,新朝统治渐渐加固,天下民心也久乱思治,许多人渐渐接受了新朝统治,隐世心态风行,但人们在内心深处却仍然怀恋故国,悲悼亡明。这些心态在小说作品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再现。

一、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

顺治初期的小说作家和崇祯初期的小说作家一样,在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时事情结。但崇祯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侧重于表现对时局的看法,而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则侧重于表达亡国之痛。前者以慷慨激昂的情绪为主,后者则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感伤情调。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四月,辽东总兵吴三桂打着为君父复仇的旗号引领清军入关;李自成大顺军退出北京。五月,清军进入北京;南明弘光皇帝在南京宣布取代崇祯皇帝的皇位。九月,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宣布改元为顺治元年,接着颁布改换衣冠令、圈田令和严禁逃人令,引起汉人的反感和武力反抗。顺治二年(1645),清军镇压江南敢于反抗“三大令”的汉人,血洗城池,发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大人间惨剧;弘光帝被杀于北京;隆武帝在福州建国。顺治三年(1646)年,隆武帝被杀于汀州,永历帝在肇庆即位,郑成功从福建起兵抗清。此后,义军将领和南明将领时分时合,共同抗击清军。

甲申之变,在当时士人心中引起遭受强烈地震般的感受。早在万历年间,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产生民族危亡的预感。东林党人顾允成就曾惊呼:“吾叹今之学者,凭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是讲学耳!”崇祯十七年,“天崩地陷”的预感成为残酷的现实。明亡后,士人们尽力追究明亡的真正原因。为什么流民义军(在正统的儒士看来,流民义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打进紫禁城、逼死崇祯帝?为什么满清王朝可以霸居北京,并且能在逐步往南扩大统治范围的过程中轻易取得节节胜利?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追究明亡原因的问题上,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清初学术集中在明亡原因追究上,此时的学术家、小说作家、诗人、戏曲家大多都是明遗民。

小说作家对甲申事变的反应也极为强烈。事变之前,就有一些作家卷入战争之中。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的一支军队来到房村,当时任徐州通判的凌濛初登城抗拒,在四面楚歌中忧愤交加、呕血身亡。丁耀亢也曾为抗击山东义军,倾其家资招募乡勇,解安邱之围,自己的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甲申事变之后,相当一部分小说作家直接参与了反清复明的战斗。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耀亢“溯海而南”,向南明当政者提出联合义军共同抗清的主张,未被采用;九月,作为抗清将领刘泽清的幕客,被授以行军赞画之职。后来以纪监司理的身份同王遵坦共屯东海水营。第二年,弘光帝投降,刘泽清解甲,丁耀亢拒绝降清“叙用”,回到家乡诸城。此时乱世无主,诸城滥杀无辜,为避家难,丁耀亢辗转四方,顺治五年(1648)入京。

和丁耀亢一样,冯梦龙也曾战斗在抗清的前沿。顺治二年(1645)南京陷落之后,冯梦龙就跟随据守福州的唐王,进行抗清斗争,并以老臣身份集刊了《甲申纪事》、《中兴实录》、《中兴伟略》等,议论崇祯朝政治弊端。为挽救前明,年迈的冯梦龙奔波于杭州和石梁天姥之间。沈自晋《重定南词全谱凡例续记》和王挺《挽冯犹龙》诗中都有记载。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在明清易代之后,选择了不与新朝合作的隐逸方式,曲折表达其反抗情绪。如陈忱与顾炎武、归庄等人“相率为惊隐诗社,四方同志咸集”。

沈彤《震泽县志》详细描写了陈忱等人当时的行迹:“于时定乱已四五年,迹其始起,盖在顺治庚寅。诸君以故国遗民,绝意仕进,相与遁迹林泉,优游文酒,角巾方袍,时往来于五湖三泖之间。”

顺治六年(1650),此时“定乱”已久,陈忱等人还敢于“角巾方袍”,穿戴明朝的服装,反抗新朝的心迹彰显于外。陈忱后来在《水浒后传·序》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肝肠如雪,意气如云,秉志忠贞,不甘阿附。”他创作的《水浒后传》“得《离骚》之哀”,抒发了作者“亡国孤臣空饮恨,读残青史暗销魂”的深隐剧痛。

惊隐诗社又名“逃之盟”,表达了陈忱等人不甘接受新朝统治的心态。惊隐诗社后来受到庄廷栋“明史案”的株连,同社中有人罹法,社集遂散。

又如董说,顺治二年(1645)弘光朝廷覆亡之后,清军占领江南,二十五岁的董说“弃诸生”, 绝意仕进,隐居偏僻乡野,并改换姓名,“屏迹丰草庵”,平日“头巾道袍”、“足不越户”,“宗亲莫睹其面”。《南浔志》卷十八《董若雨传》。他此时著有《甲申乙酉诗歌》、《乙酉杂文》、《丙戌悲愤诗》各一卷,后来自己全部焚毁,仅在《丰草庵诗集》中留有“丰草自题茅屋榜,从来麋鹿性难驯”、“卦钱莫付书船去,留看前朝旧纪年”这样的诗句,可见那三部诗文集中必多不甘臣服的文字。清朝剃发令下达之时,董说和顾炎武等人一样,“剪发不剃头”。顾炎武在《流转》一诗中,记载自己在清军下令剃发归顺时的做法:“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当时苏州灵岩寺的主持南岳和尚,颇具反清思想,身边聚集了一批愿以出家逃禅方式对抗清朝统治的前明士人,董说也在其中。顺治八年(1651),清朝政府迫害南岳和尚,兵围灵岩寺,寺中诸人俱四散逃命,而董说却在危难之际紧随南岳和尚左右,其高行大义,赢得了反清志士们的景仰。吴兴、刘承干《重刻董若雨诗文集跋尾》中记载,清军进入江南的时候,“其时志节之士,有托而逃,率以南岳和尚退翁为依归”;顺治八年清军围攻灵岩寺,“合寺星散,若雨独负策杖入山以从”,“由是东南名宿,益高其行”。

顺治十三年(1656),董说入苏州灵岩寺为僧,改名南潜,字月涵,号补樵,三十余年足不履城市,只与渔樵为友。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执意追究明亡原因,通过议论明朝得失寄托自己对亡明的哀思。西吴九十岁老人无竞氏在《剿闯小说·叙》中,认为明亡原因之一是群臣不力,举朝无一个“奇男子大丈夫”。他说:

甲申三月之变,天摧地裂,日月无光。举朝肉食之夫,既悠悠忽忽以酿此巨祸;迨乎溃败决裂,死者死,降者降,逃者逃,刑辱者刑辱。降者贪一日之荣,逃者侥一时之幸,刑辱者偷一夕之生,罪有重轻,关节则一。即死者亦仅了一身之局,而于国事何补?

国家养士近三百年,而食报区区若此,岂不痛哉!吴三桂舍孝取忠,弃家急国,效申胥依墙之泣,以遂秦哀逐吴之功。真正奇男子大丈夫作用。虽匡扶之局未结,而中兴之业已肇,是恶可无传!《剿闯小说》,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十六夜膳房

    十六夜膳房

    本书巧妙借用民间耳熟能详的孟婆、忘川等元素,以生死之命题搭建美食于情感之间的桥梁,将现代都市人的诸般情感体悟作为丰富食材,烹制出各类让人或感动、或失落、或悲戚、或愉悦的人间料理。你我的失措、爱恨、遗憾、生死,都蕴于每一道食物之中,杂陈人生百味。它在试图还原一个热气腾腾的真相:只要心怀温柔,每个人都会活过很好的一生。
  •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过林梢”“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花都开好了”等六辑,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书中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
热门推荐
  • 火焱冰沐

    火焱冰沐

    “雪儿,过来一下。”某男献媚讨好地说。“干嘛!没空!自己弄!”某女眼盯电脑。这时,某男觉得自己太“软弱”了,便大声吼道:“夏,情,雪,你给我过来!”夏情雪只好放下电脑,极不情愿的走过去,不满意地说:“伦家爹妈才刚出去,你就欺负伦家,呜呜呜……”冷意辰看见这样,便心软了,像哄小孩子一样哄夏情雪:“好了,不哭,是我错了,对不起……”“哈哈!又被我骗了!”夏情雪突然大声笑起来。冷意辰又恼火又纳闷:自己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就怕夏情雪哭呢?
  • 名侦探柯南之又见晴不至初

    名侦探柯南之又见晴不至初

    “叮铃铃——”,床头的闹钟不停地响着,不一会儿,一只白皙的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摸索着闹钟的所在位置结束了这扰人清梦的噪音。又过了一俩分钟,才见一个少女打着哈欠从被窝里钻了出来,顶着凌乱的头发走向洗漱间。
  • 生死在录

    生死在录

    我感觉自己就快要被他们发现了他们会杀了我,就像杀死我的那些朋友一样,因为我们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那些恐怖可怕的经历,到现在还清楚地刻印在我脑海我试图把那些定义为虚假,可我知道那是真的也许你们会说我怕死,不,我不怕死因为这世上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清三杰

    大清三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天帝

    修真天帝

    五行混沌阵,四极鸿蒙阵,上古天帝,转世重生,系统之谜,天帝之灵,混沌鸿蒙,天地归一,万象天成第一卷都市第二卷开始玄幻,也是重点
  •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
  •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除了低调做人外,我们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则是:博弈做事。“做事要博弈”听起来很玄乎,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我们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决策会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他人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估计对方会采取什么策略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恰当策略。渴望成功的人,需要掌握一些人生的博弈智慧。洞悉人性。圆润通达,要善于用最能赢得人心以及最能提高效率的方式去应对人与事。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才能掌握主动,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快穿:男主送上门

    快穿:男主送上门

    【绝不弃更】花式美男,应有尽有。楚楚360穿越,挑战各种美男。美男们,我来了,还不乖乖送上门?!等等,Boss大人,你就不用送上门了吧?Boss大人挑眉,夫人太可口,只能我拥有。目前阶段,推荐票一周+100,加更1章,评论区评论每次+100,加更1章。来吧。
  • 风起云落你可还安好

    风起云落你可还安好

    风轻轻吹过,树叶摩梭着树枝发出银铃般的碰撞声。妖怪和人类共处的世界,和平到令人诧异,美好到让人向往。美好的东西啊,很脆弱,一碰即灭。愿灾难永远不要来临......可是灾难无处不在。而且她就是灾难的化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