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000000027

第27章 9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场域变化的影响(6)

在此基础上,政治学的有关研究认为,这里涉及强势集团对于压制成本和容忍成本的计算有关。罗伯特·达尔在他的理论模型中曾指出,“当预期的压制代价增加时,政府容忍反对势力的可能性就会增加”[61],大陆学者孙代尧借用罗伯特的理论模型,简要整理出蒋经国发动自由化改革的两种成本:预期压制成本升高(党外反对势力支持基础扩大,并朝组织反对党方向发展;中产阶级支持民主化;社会抗议和新兴社会运动渐趋频繁、激烈;国民党政权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近邻菲律宾和韩国在1986~1987年相继出现威权政府垮台和民主化运动;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际地位提升);预期容忍成本降低(国民党仍有能力在选举中击败反对势力;改革可以争取到台湾地区人民的支持,提升国民党统治合法性;改革可以避免严重的社会政治冲突;改革可以改善和加强与美国关系,不改革最终可能危及执政地位;改革可以抵消大陆发展带来的压力)。蒋经国的政治改革,包括解除报禁,是对成本“计算”后的策略选择的结果。[62]这种在经济、信息日益全球化下的政体民主化进程,强势集团面对的压制成本、容忍成本颇多相似之处。

所以,当制度变迁成为大势所趋时,变迁的方向纵然为强势集团所不愿见,它也无力阻止变迁发生,全力阻止只会玉石俱焚。除非利益立场绝对不可调和,否则,作为一个整体,从理性考虑出发,强势集团最终会顺应时势,参与变革,并且力图利用自身的力量优势,操纵变革进程,使最后形成的利益安排仍然有利于己。这样的制度变迁路径纵然在开始阶段不会一步到位,但对于整个社会福祉而言,将是变迁成本最小的一种方式。当然,如果强势集团不能充分运用自身理性,懂得在历史进程的拐点处作出必要的利益让渡,达到矛盾冲突的妥协,结果另当别论。

所以,坚持理性、和平但执著的“毫厘主义”态度,一厘米、一毫米地推进社会顺利转型,是包括电视新闻场域在内的媒体职责。2004年1月《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中的有关规定,表明新闻社会资本的获得,存在一些可以争取的缝隙。“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其中的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是媒体享有的对公职人员或知名人士的行为进行不信任表达的权利,已经很接近现代新闻法制中的评论权概念。虽然2005年4月1日生效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正式文本中删去了“知情权和无过错合理怀疑权”等内容,但将舆论监督写入地方法规,表明以法律形式加强了新闻媒体对职务行为的监督力度,这已经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要实现新闻场域社会资本重组的制度更替,新闻界自身更要积极行动,加强与司法学界的沟通,密切配合,争取更多有利于舆论监督的实际判例,促成制度的事实变迁。虽然我国是大陆法系,判决主要依靠成文法,但在出现法律资源落后于现实需要的情况下,判例的示范空间就大有可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研究了自1987年以来国内发生的120个媒体诉讼案例,经过比较发现,在美国媒体败诉的可能性只有8%,而在中国则达到了惊人的70%。两者的巨大差异正在于对关乎公众利益时对媒体的评论权、报道权保护尺码的不同。所幸,他也发现2000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之前的媒体败诉可能是80%,之后已经下降到了64%。这一可喜变化,除了社会发展带来的观念变化之外,一些如“《中国改革》杂志被诉侵权案”产生影响的正面案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树立了一些标志性判决原则。

但是,与此同时也要警惕一些新闻场域为了自身商业利益而出现的不良判例出现。比如2006年的“富士康诉媒体侵权案”,实际上媒体的采访在职业操作层面属于不合格,但媒体为了自身利益还是结成了暂时的利益同盟,以强大的舆论压力干涉了法律场域的公平、正义原则,这种个案如果增多,将会因恶劣的“示范效应”使新闻场域背上历史债务,最终出台的新闻法反而可能会成为一部以约束为主的法律。

有关新闻场域社会资本争取的过程固然激烈,道路即便漫长,但作为时代潮流和公众吁求,必然无法回避。

2.经济资本的重组

如何把编辑权和经营权有效分开,是电视新闻场域经济资本重组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坚持新闻生产社会效益第一;保持对内部行动者的有效激励。目前,公共体制侧重前者,商业体制侧重后者,也就造成了各自不能兼顾的现实。

电视新闻作为一项社会产品,应当如何提供,决定了它的经费来源。作为社会产品,提供的方式无非有三:公共提供、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公共产品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的总称,判别依据在于其是否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政府提供的服务是由全体公众共同享用,一个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并不排除其他人的消费,公共产品的个人消费量等于集体消费量。只要这种产品存在,增加消费者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就为零。这就意味着公共产品在消费者之间无法分割,即这种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性。

同时,按照程度差异,公共产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如果一种公共产品的消费者群体在从部分成员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其边际成本始终为零,那么这种公共产品就是纯公共产品。国防、立法、基础研究等就属于纯公共产品。相反,如果消费者群体扩大到一定数量时,边际成本开始上升,有的甚至会扩大到非常大,那么这种公共产品就属于准公共产品。公共交通、公共教育、信息传播等就属于准公共产品。所以,笔者认为电视新闻产品应当是混合提供,而不是像公共体制那样完全由公众提供,也不像商业体制那样完全由市场提供。

混合提供的好处在于,既满足了电视新闻的产品属性,也没有浪费新闻能够带来广告收入的资源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为有效激励生产者提供了条件。

按照亚当·斯密有关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理性经济人”是否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更多地依赖于那个社会是否是建立在普遍而非偶然的社会物质交换的基础上。当前所置身的经济体制和生存环境,决定中国电视新闻场域同样无法回避所碰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实际上,前文对“民生新闻”类的个案分析已经佐证了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冲突后对行动者心理上产生的矛盾。所以,把广告收入的一部分作为调节具体子场域内行动者工作热情的杠杆,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电视机构就是把栏目的收视率和具体的工作者收入挂起钩来,近年来我国的一些电视台也开始了小范围的试行。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笔者曾提出了一种混合的电视新闻经费来源体制[63],作为重组我国电视新闻场域经济资本的不成熟构想。

简言之,这套经费供给分配机制的特点在于,它通过设立公共资金,优先保障新闻节目运作的最基本经费供给,包括磁带、交通等日常新闻生产费用,新闻人的基本工资,负责传播的电视台固定资产折旧。公共资金的来源由财政拨款和一定比例的广告收入两部分构成。广告收入被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份,分别作为公共资金补充、新闻人绩效奖金、电视台传输设备维护绩效奖金。

在资金的具体分配管理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将这一权力归属于人大常委会之下,同时建立新闻质量评议、经费统筹、监督执行各司其职的分支机构,以解决新闻场域编辑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开。

这一构成体制仍只是一种初步构想,甚至是一种想象,可能只是一种“头脑风暴”的抛砖之举,能作为供讨论的靶子,就是它存在的价值了。

同类推荐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藏地天空的云

    藏地天空的云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言情小说。但是它又与普通的言情小说不同,不同的是这是一位酷爱旅游的驴友,用自己在藏地自驾中亲身的经历,加上虚构的情节写就的言情小说,正确地说应该是自驾游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三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驴友,他们的网名分别叫言武、老虎和到处留迹,小说中用了他们真实的网名。小说中的女主角名叫云,还有藏族女孩卓玛,她们是虚构的。小说讲述三位驴友在自驾藏地的途中,遇到一位神情凄迷的神秘女孩云,她独自一人骑摩托车进藏,但因为不小心车被撞毁,于是她乘上我们的越野车。云一路哭泣,哭得是那么撕心裂肺,她还在路过的每一座雪山前忏悔谢罪。后来我们得知,云两年前在藏地旅行时与阿天相爱,俩人在贡嘎山上立下誓言,并在藏地一路的雪山前宣读誓言,最后在珠峰大本营,请珠峰女神作为他们的证婚人拜天地。卖点提炼:自驾游、神秘的藏地风光和风俗、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凄美的爱情故事。悬念重重,情感重重,感人肺腑,赚人眼泪。本作品上卷已经完成,中卷和下卷正在创作中,整部作品中下卷在本站首发。
  • 生活赐予的奖赏

    生活赐予的奖赏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快穿神之祈愿

    快穿神之祈愿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汝之愿吾之现假如让时空的秩序重新开始,你会如何选择?空的秩序重新开始,你会如何选择?
  • 温柔的城市

    温柔的城市

    【文案】林冬熙曾对自己的死党许芸芸斩钉截铁的说过:“绝对不能跟同学谈恋爱,你想想啊,要是成了还好,要是分了,啧啧,那以后得多尴尬,想想就恐怖,同学聚会不能去了吧?见了面那得给别人添多少笑料啊。”边说着边打了一个寒颤······当时她还没遇到他,林冬熙不知道程策······可后来她就栽在了这句话上,当初说的有多信誓旦旦,后来就栽的多彻彻底底。
  • 千金女将
  • 名门重生:妖孽男神快走开

    名门重生:妖孽男神快走开

    命运对苏岑从来都是,捉弄之后再好好安抚苏岑想着她的人生大抵就应该这样了却不想带给她接连不断的惊喜,让她措手不及
  • 陇南纪事

    陇南纪事

    本书是一部简明回忆录。记录了一位年轻大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锻炼,学习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的经过,全文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行文客观真实。
  • 孝惠怡文皇后传奇(解禁中)

    孝惠怡文皇后传奇(解禁中)

    他,一堡之主,商业霸王,冷情蛮酷,却愿倾尽所有,只怜她倾城一笑。他,一国之君,皇权天下,器宇轩昂,舍江山爱美人,甘为她留千古骂名。他,武林至尊,俊美妖冶,独步江湖,希冀她给的温暖,生死相随。他,前朝太子,妖邪温柔,复国大计,皆只愿换得她生命的一角回忆。她,一缕幽魂,穿越亘古的时空,遍尝孤独与寂寞,终究,这里,可有她的幸福?
  • 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女孩!但是,我也不坏!”在18岁以前,她可以说自己是个好女孩,但从18岁开始,她尝试了各种大人口中所说的坏东西,她虽坏,但也不坏!一直把爱情当作游戏的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一个人爱的这么深,以至失去理智,失去自尊,但爱的投入换来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从此以后,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体魄健康、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的亿万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参照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通俗读物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一书,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