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治转制的发展阶段
1989~1992年这一时期是多党制建立阶段。东欧国家纷纷宣布允许建立各种类型的政党,实行多党制。各国原执政党先后下野,共产党或主动改名或被迫重新建党,右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局动荡、政治冲突激烈、社会不稳。1993~1995年这一时期是多党议会民主框架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内容表现在政党政治制度化、法律化;“街头政治”转入“议会政治”;实行议会民主化等。到1995年底,除了发生战争的前南地区外,大多数东欧国家多党议会民主制度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并能够按其法定的规则进行运转。1996年到2000年是多党议会民主制巩固和完善阶段。东欧国家着重建立健全包括宪法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现在,东欧国家的西方式政治制度已不可逆转地确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转轨大体上已告结束。但东欧国家的现行政治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离成熟规范的欧美式民主体制还有距离。
(二)经济转轨
市场经济、私有化和对外开放是东欧各国经济转轨的共同选择。这同样是一个充满痛苦与付出巨大代价的过程。转轨初期,遵循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激进的经济改革建议,不少国家采取“休克疗法”,即一步到位的战略,实行放开价格,放开外贸,放开外汇,经济全面自由化和紧缩财政的政策。同时实施产权私有化和土地私有化。国家硬性地从原经济体制脱身,切断联系。在新经济运行机制还未能建立时,这种做法无法导致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反而使经济出现严重危机,物价飞涨,失业剧增,出口萎缩,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导致东欧陷入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难中。近年来,东欧国家大都度过了这种混乱、衰退的最艰难时期,大多数国家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框架,价格、外贸实现了自由化,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成,新的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初步建立,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制度基础得到明显加强。在付出巨大“学费”后,东欧国家经济已完成转型。
(三)“回归欧洲”的外交选择
东欧转轨转制既是东欧国家人民对原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失望至极的结果,也是东欧国家对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结果。因此,剧变之后,东欧国家普遍把“回归欧洲”作为首要的政治和外交任务目标。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加快向西欧和北约靠拢,积极申请加入欧盟和北约,力争尽快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同西欧一体化。在东欧国家看来,欧盟是经济最繁荣的经济联合体,北约是最强大的军事政治联合体。他们希望通过加入这样的联合体摆脱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迅速同西方国家实现一体化,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政治的发达化,并通过跻身于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集团提升其国际地位。
1994年1月,北约在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东欧国家与北约结成了“和平伙伴关系”。1999年3月12日,波、捷、匈三国;2004年3月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七国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其他东欧国家也将陆续被北约接纳为成员国。东欧国家在转型之初就提出了加入欧洲联合进程的要求。1992年12月,欧共体爱丁堡首脑会议明确表示允许东欧国家加入欧共体。2004年5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欧盟。
六、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
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和苏联解体,使冷战时期被掩盖的巴尔干地区民族与宗教矛盾重新浮现出来,并酿成民族冲突和战争,巴尔干地区一度成为欧洲动荡的“热点”。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争逐之地。人们曾用1至8的数字来表达南斯拉夫国情的复杂性:即1个党(南共联盟)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拉丁字母文字和基里尔字母文字);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4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黑山族,其中最大的塞尔维亚族占前南斯拉夫人口的36.29%,其次是克罗地亚族占19.75%,斯洛文尼亚族占7.82%);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黑山共和国);7个邻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8个“联邦单位”(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宣布独立,引发了南斯拉夫人民军同这两个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短暂内战。此后战乱频仍。
(一)波黑内战
1992年4月,南斯拉夫战争转移到刚宣布独立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境内。波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中部,同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相邻,穆斯林族占43.7%,塞尔维亚族占31.4%,克罗地亚族占17.3%。1992年3月波黑宣布独立后,出现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三方混战局面。1992年4月6日和7日,欧共体国家和美国分别宣布承认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使波黑内战骤然升级。波黑塞尔维亚族在新组建的南联盟支持下,宣布建立波黑塞族共和国,并要求与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合并,波黑克罗地亚族也要求与克罗地亚共和国合并。波黑各方都采取残酷手段清洗对方居民,以民族划线进行屠杀和报复。
1995年11月21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草签了波黑和平协议,使饱受战乱之苦的波黑人民终于摆脱了战争阴霾。按照协议,波黑成为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实体两个自治部分组成的联邦国家,萨拉热窝是统一的波黑共和国首都。代顿协议于1995年12月14日在巴黎正式签署,宣告波黑内战结束。
(二)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境内毗邻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的一个自治省,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其人口的90%。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阿族民族分离主义者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进而与邻国阿尔巴尼亚合并。1989年2月27日,米洛舍维奇总统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塞、阿两族之间的对抗情绪越来越激烈,骚乱越来越严重。1991年9月,科索沃的阿族人进行全民公决,其中99.87%赞成独立和主权。1998年2月底,科索沃局势又骤然紧张起来,南联盟派大批军警进入科索沃,冲突加剧。据南官方统计,从1998年10月下旬到1999年1月初,阿族极端分子共发动400多次袭击,40多名警察和平民遭杀害,数十个村庄的塞族和黑山族居民被赶出家园。
在北约的压力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和科索沃阿族力量代表1999年1月底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开始和平谈判,但由于塞尔维亚拒绝北约驻军科索沃,朗布依埃谈判破裂。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开始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由于交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在经历78天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之后,南联盟最后不得不让步,接受了北约的“强制性和平”。北约迅速派出地面部队接管了科索沃地区,将该地区变成了一个由北约托管的国中之国。这是北约在冷战结束后,首次超越原定防区外进行的武力干涉。以后,米洛舍维奇被引渡到海牙接受前南国际战犯法庭审判,最后病死在监狱。2008年科索沃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下单方面宣布独立。
第三节欧洲版图的再整合
一、统一的德国
(一)两个德国的长期分裂
根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决定,1945年6月,苏、美、英、法4国成立了对德“盟国管制委员会”,分区占领德国,德国首都柏林也划分为4个占领区。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3国将各自的占领区合并,单方面实行德国马克新币制,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1955年5月23日,美、英、法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本法》,在美、英、法占领区宣告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此对抗,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德国由此分为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55年5月9日,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北约集团的正式成员;5月14日,民主德国同苏联及东欧国家8国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6月4日条约生效,华沙条约集团正式成立。欧洲分裂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柏林成为两大阵营对抗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争霸的前哨阵地,先后发生了两次柏林危机,东德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柏林墙。
(二)两德统一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东西德对峙状态有所缓和。西德在长期拒绝承认东德后,于1972年12月21日与东德签署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确定了东西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相互间的正常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等事宜。1973年9月18日,东西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1984年2月,西德总理科尔和东德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莫斯科会晤并发表声明,强调两个德国的和平共处对欧洲发展起着有利的作用。1987年9月,昂纳克首次访问西德。
1989年以出国自由问题为导火索,东德发生动荡,爆发反政府游行示威,随即东德领导层改组,克伦茨代替昂纳克接任总书记职务。11月克伦茨作出开放“柏林墙”的决定,大量东德公民涌入西德。不久东德实行多党制。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实行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12月19日至20日,科尔总理访问东德,两德领导人商定双方之间将建立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条约共同体。1990年2月13日,美、苏、英、法四国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商定,举行“二加四”外长会议,讨论解决有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5月18日,两德签署《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2日,两德政府草签选举条约,决定于12月2日举行全德大选。8月23日,东德人民议院特别会议通过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的提案。8月31日,两德政府签署关于实现政治统一的《统一条约》。9月12日,苏、美、英、法四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举行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对统一后德国的边界、军事政治地位、结束四大国对德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为两德统一开放绿灯。9月21日,两德议会分别批准两德《统一条约》。10月1日,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和两德的外长们在纽约签署宣言,宣布停止四大国在柏林和德国行使权力。10月3日,两个德国实现统一。
德国重新统一是德意志民族的愿望。德国统一的形式是由两个主权国家经过谈判,采取东德“自愿”加入西德方式实现的。但实质上是西德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利用东德内部动乱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和平手段一举兼并东德的结果。
(三)东德地区的改造
德国政府在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否定和彻底摧毁东德原有的社会制度,将西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全盘拓展到东德地区。政治上:前民德党政领导人和德国统一社会党遭到整肃,昂纳克曾一度被送上法庭;东德的国家安全、外交、军队、司法和意识形态部门被彻底清理,大部分东德高级官员和将军被解雇和排斥;大批西德官员全面接管东德各级政权机关,将西德国家制度和社会体系迅速移植到东部。经济上:放开价格,开放市场,私有产权,一步到位转轨市场经济和私有化体制。为使东部与西部趋于同一发展水平,德国动用了相当的人财物集中于东部的改造转型,在东德人付出了重大代价的基础上,完成了德国东部地区的转轨转制。
(四)德国统一的影响
柏林墙的倒塌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联成一气,使冷战结束,雅尔塔体制告终。欧洲格局改变,世界格局改变。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国,渴望在世界政治中重新崛起,发挥影响。由于纳粹遗产,一些欧洲国家对德国统一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非常关注。对此,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一直用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行动来表明统一后的德国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二战的悲剧也不会重演。统一的德国在参与前南斯拉夫事务、伊拉克战争、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问题上均有主动行动,不过总体上是与欧洲其他国家协商而不是特立独行,一个统一的德国正在以欧洲一员的身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