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自主意识的上升
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开始起飞,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经济发展速度和相当部分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了美国。此后又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对外贸易方面步步进逼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经济中心和三大力量之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开始推行“亚洲自主外交”,并收回被美国占领的冲绳。70年代推行多边自主外交,瞄准“政治大国”,力争成为“国际国家”。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演讲中,清醒而又无奈地承认“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的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盟国,但是它们在全世界争夺经济领导地位方面同我们进行着竞争,而且竞争得很厉害”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这样,二战后初期受美国控制的西欧和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国际影响的扩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增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现象,但这种分化并未从根本上造成西西关系的分裂,特别是在敌视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态度上没有实质的分歧。
(三)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在二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战后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大批原西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和解放。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独立的亚非国家有13个,加上战前已经独立的国家,亚非地区一共有30多个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60年代,一大批非洲国家相继独立,涌现出了30个独立国家,到1991年两极格局结束前,非洲独立国家为47个。民族独立国家的大批涌现,使参与国际政治的主权国家增多,冲垮了西方殖民体系,也冲击着两极政治格局。
2.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
获得独立的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不甘于在国际社会中的被支配地位,为推进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而联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社会的平等地位,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当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之时,正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两大集团严峻对立、全面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盛行强权政治,它们不但仍然面临老殖民主义卷土重来的危险,而且受到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威胁。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新兴独立国家不愿卷入大国的集团政治斗争中,它们要走自己的路,选择了反帝、反殖、不结盟、加强自身联合的道路。这些独立国家还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国际组织。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和77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第三世界已经成为撼动两极格局的重要力量,对两极格局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万隆会议是世界新兴力量——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会议强烈地表达了新独立的亚非国家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愿望。在“求同存异”的精神指导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亚非会议提出了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树立起独立、和平、平等、互利的旗帜,与历来盛行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强权政治相对立,因此也成为第三世界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
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政治联合的标志。1961年,由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等领导人发起倡导“不结盟运动”,并于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他们声称自己是既非东方集团又非西方集团的“第三世界”,强烈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大国政治,奉行在两大阵营之间“不偏不倚”的独立自主原则的立场。不结盟运动有自己的常设机构,定期举行会议,协调第三世界的立场和行动,对重大的国际事件表明第三世界的立场。这一持久的团结协调行动使第三世界以一种新的面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一支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主张,并对国际经济、政治施加影响的新兴国际力量。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经济权益联合斗争的成果。在不结盟运动的倡议和推动下,1964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贸易发展会议,77个第三世界国家采取联合行动,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此后,77国集团成为一个常设组织,成员也发展到130多个,在联合国系统内第一次形成了以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为目的的国家集团。77国集团在1974年4~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期间起草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并获得了特别会议的通过,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斗争的重点逐渐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第三世界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两极格局的终结
(一)美苏争霸态势的变化
二战后,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60年代起,美苏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
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与改组,美国和苏联对各自阵营的控制力下降。美苏两大国的对抗和争霸上升为世界政治的核心问题。
苏联充分利用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机会加紧发展自己,力量迅速上升。一方面与美国经济上的差距大为缩小,苏联从1950年国民收入只占美国的31%,到1970年达到65%。另一方面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特别是战略核武器发展迅速。1949年苏联有了核武器,1962年核力量是美国的1/4,1972年已略超过美国。同时,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它在常规武器方面的优势,缩小了其在海空力量方面同美国的差距。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同美国激烈争夺霸权的基础,勃列日涅夫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在欧洲大讲“缓和”的同时,向南亚、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大举扩张,特别是1979年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在苏联的积极扩张面前,在美国西方盟友的独立性日趋增强的情况下,苦于“越战”综合症、实力地位明显下降的美国,不得已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从战略进攻态势转为战略收缩。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讲话。在谈到美国同亚洲“友邦”的关系时,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第一,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第二,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一新政策,后来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以后,尼克松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进而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成为其三大支柱。同时,美军退出了越南战场,改善了中美关系,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从而改善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由于大肆扩张,苏联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陷于停滞,加上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困难加剧。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苏联落后于美、日两国而位居世界第三。到了80年代初,苏联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面对严峻的现实,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球缓和战略。为此,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撤出阿富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苏中关系正常化,并放弃了70年代对外扩张所得。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而美国在1981年里根上台后,则力图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军备战,重振国威,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于是美苏争霸出现了僵持局面。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美国制定和展开了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为此,里根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以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80年代以后,由于美苏双方的需要,也由于苏联领导人的更换,美苏对抗逐步减弱。从1985年到1991年,美苏两国首脑会晤达11次,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两国关系日趋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