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109

第109章 试谈中国电视改革30年理论构建历程(1)

于聚义

我想以自己切身的体会和在西方国家的所见所闻,结合我国电视媒体近30年的变革,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电视的改革开放:一是新闻立台,从神秘走向多元;二是品牌名台,从多元走向透明;三是产业强台,从透明走向开放。

一、新闻立台从神秘走向多元

中国新闻事业从诞生起,就忠实履行自己的光荣使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随着我国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新闻战线特别是电视就显得有些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能适应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新闻界一直都是比较神秘的,特别是广播电视。像1975年我上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时的入学通知书都是保密的。通知书上没有××专业这一栏,而只有大红印章盖上去的四个字“机密专业”。从这个小小的事例中,对当时电视媒体的神秘感可窥见一斑。像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这样的突发灾难性事件,我们在校学生和驻京部队一起,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可有关大地震的第一篇新闻报道,却是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一条新闻:《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而作为新闻媒体中反应最快的广播,却在当天晚上没有任何报道(当时的电视手段还很落后,我们无法挑剔)。当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时,我们却拒绝了国际社会提供的任何援助。就连人们关心的具体伤亡人数,还是在三年后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时才被公布。所以,这个时期的新闻内容生产的评价标准是生产党和政府满意的,准确体现意识形态价值、宣传价值的内容。很显然,这种牺牲公民知情权的做法是很不利于地震的救援和灾后重建的,这种以牺牲受众知情权为代价的灾难报道思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并成为当时灾难性新闻报道以保密为原则的一大特点。

这个时期的电视,在中国新闻媒体的体系中,比不上广播“老大哥”,更比不过报纸“老前辈”,当然也比不了通讯社和纪录电影“老资格”。所以,电视就是纪录电影的缩小版、《人民日报》的影像版、人民广播的图像版、新华通讯社的精简版,基本上是人家的附庸。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视开始尝试改革。像1983年“四级办电视”的提出,搭建了中国电视的纵向结构;1988年大办经济台,广播电视进入产业的萌芽期;1993年大办有线台到1998年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全部上星,横向铺展了中国电视的发展格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纷纷尝试打破神秘,使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这个阶段的探索有两个标志性成果:一是创造出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品种样式;二是形成了电视自己的标志性符号,主要是主持人的出现。像《为您服务》、《祖国各地》等栏目,就是电视人努力的结果。

广东率先提出的“开门”理论,使中国电视媒体又掀起一阵改革的旋风。特别是提出对电视频道整建制进行改革,震撼了全国的电视界。珠江电视台的开播,使节目设置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模式,实现了电视媒体第一次与社会、与百姓、与生活的真正对接。作为考察南方经验的代表团成员之一,我参观了珠江电视台的采、编、播等方方面面。通过学习,我认为南方经验的最大特点是转变了“新闻观念”,实现了“新闻立台”。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在媒体改革中虽然后于广东,但其新闻栏目的改革力度,却超过了各省、市电视台。《现在播报》、《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东方时空》、《夕阳红》、《国际时讯》等栏目的相继开办,进一步体现了电视媒体创新形式的“新闻立台”观念、纪实观念、栏目化观念、娱乐观念、制片人观念、直播观念等等。这个时期的电视内容,以生产作品为主导过渡到以生产产品为主导的道路上来,中国电视媒体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二、品牌名台从多元走向透明

中国电视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有线电视的出现,即电视专业频道品牌的定位。电视节目品牌也从笼统的观众市场走向细分的受众市场方向。节目品牌、栏目品牌、频道品牌使电视台有了更加明显的标志,品牌影响力同时也使电视台的名气大增,从而大大刺激了电视产业化市场,电视品牌也从多元走向透明。

电视节目的不断创新,使电视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的竞争不再单纯是节目的竞争,而是经营媒体的竞争。电视的快速崛起是和全面经营媒体分不开的。特别是1992年,电视媒体的广告经营和其他产业的经营第一次超过了中国新闻媒体“老大”的报纸。

快速运转的电视改革车轮已经势不可挡,例如沿海的江浙一带迅速刮起一股“集团”风。最具代表性的是无锡率先成立了广电集团,其口号是“整合资源,集纳新闻,服务百姓”。广电部还在无锡召开了现场会。但一些新闻媒体的CEO,没有把这些有益的经验与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照搬硬套,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有些CEO还为了既得利益,不顾省情、国情,借此机会扩大地盘,重复设置机构,使原本就显得臃肿的系统,变得更加庞杂,致使本来健康的电视改革改变了原来的初衷,国家不得不出面叫停“集团化”。

经历了从神秘走向多元,从单一频道走向多元频道的艰难探索之后,电视人把目光聚焦在“内容为王”的节目改革上,一大批创新节目层出不穷。像央视的《实话实说》、《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陕西台的《都市快报》、《开坛》,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浙江台的《民生休闲》,广东台的《快镜100》等等,都是中国电视创新节目、办出特色、办成名牌的具体行动。尤其是陕西台利用两台合并之机,聚合自己的实力,把新闻节目从两档扩充成五档,即《新闻联播》、《早间播报》、《阳光播报》、《今晚播报》和《今日点击》。它们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向社会报道和点评了时事新闻,以区别互补的形态,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新闻播报网络。他们又把自己的53个栏目作了大胆的合并和压缩,以凸显名专栏、名品牌的战略思路。

2005年1月,广电总局印发《广播影视工作要点》,明确规定:“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节目的市场招标采购。”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成就了中国的电视市场,也为中国民营电视的兴起,为专业的和业余的电视制作人,搭建了一个广阔的施展平台。目前,有数以千计的电视制作公司,在中央电视台周边聚集了5万多人的社会制作队伍,除了承担央视一些栏目的制作业务外,这些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还向全国各级电视台售卖,最典型的要数北京歌华电视公司了。所以说,中国电视已经是一个多元结构的中国电视了。

同类推荐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热门推荐
  • 遇见流泪痣男孩

    遇见流泪痣男孩

    听人说,眼角下一公分的距离,有流泪痣的人,注定一生流水,半世漂泊,我相信宿命,可我爱上了你。千山万水,有逃离,有误会,有背叛,历经尘事,我想过一个人守着这份情,可心不由己,再见到你恍如隔世,你已经是长在我心里的朱砂痣,点不掉,忘不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忘了过去,我们从朋友开始,重新更改我们的结局,好不好。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柳传

    柳传

    一棵柳树慢慢成长的小传记!木然,我穿越了?
  • 第一狂女:霸宠无良王妻

    第一狂女:霸宠无良王妻

    前世被人毒杀,重生后她遗忘了一切,成为帝国氏族的三小姐,商中之王,翻雨覆云!手足相残?天下皆敌?她横眉冷笑,哼,失去的,欠了她的,十倍讨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更有一尊大神,堂堂七国商业霸主,宠她护她,百年伟业拱手相赠,宁与天下人为敌,也要保她一世无忧:“天下与你为敌,我便杀尽天下人!”
  • 武本傲天

    武本傲天

    生命从诞生到毁灭,要经历多少岁月长河。生命的力量来自哪里,自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来到这个未知的世界是宿命的安排还是阴谋下的使命。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修炼体系。神系,仙系,魔系,邪系,极武,唤师,妖系各种修炼体系层出不穷。白川将面对何种的修炼选择,又将如何解开生命的秘密,演绎精彩的人生
  • 特别的爱特别爱

    特别的爱特别爱

    一个孤儿在遇上有缘人后,自己的人生路遭遇重大转折,后又找到亲生父母,在爱情上与双胞胎妹妹起争执……
  • 求道诸天

    求道诸天

    朝游北海暮苍梧,食朝露餐云霞兮,静观庭前花开落,求道诸天始证心。鸿钧:“何为道?”吴申:“众生为道,万物为道,道为道,心为道”鸿钧:“道变否?”吴申:“心不变,道亦不变”从红尘中来,是机缘巧合,还是早有阴谋?穿越大千世界,寻找道之所在。僵尸、寻龙、笑傲、大唐、风云、聊斋、神话、白蛇、诛仙、蜀山、西游、封神、洪荒……纪元之子、三界迷踪、狐族圣女、前世宿敌、魔界阴云、诸天之劫……不一样的故事,全新的演绎。
  • 那年,正青春

    那年,正青春

    美好的故事来自惊鸿一瞥的灵感,或遗忘、或珍藏,遗忘是雨融池塘的波澜不兴,珍藏是随性而记的三言两语,不愿遗忘所以珍藏,写给自己。
  • 十二贵族抢老婆

    十二贵族抢老婆

    一种关于爱情的哲学:一个人过分专注于某事某物,长时间沦陷于某种情绪,这一情结就会成为有形,将之束缚住。一场关于颜色的灾难:白是纯洁的颜色,一尘不染,也是最靠近光亮的颜色,明明是美好的,为什么不能轻易触碰?一次特殊失手的拍卖:就这么偏激,决绝,带着独占欲的味道,甚至接近于恨的刻骨铭心……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中,但是似乎是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只是恰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然后就此这样了而已。他们也只是希望这个干净的少女永远的呆在自己身边,即使不可以轰轰烈烈,也希望平平静静守护她,即使是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如果可以,他们也想出手,亲手折断了她的翅翼,从此把她禁在身边。但是,一切都是虚的,片刻的宁静和美好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少女会蜕变,会离开,会带着他们早已送出去的心残忍的留下背影……因为,她才是世界的Queen,不是只属于他们自己的princes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我就蒙蔽了,别看简介那么虐心其实这篇文傻白甜到一种境界,简称玛丽苏。EXONP文,看完别打我,从不存稿,文笔很渣,写好就发。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