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集成平台的功能与作用
内容产业的支柱是数据库,内容产品依托于数据库强大的处理、编辑、检索等功能,形成适合各种传输渠道的产品,形成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的内容信息的组合。未来应用数据库公司将成为内容产业的核心企业,它们会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内容产品。对于上游的原创环节和生产环节来讲,作为最大的需求市场,应用数据库公司反应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是内容产品得以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原创素材和内容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供求关系,将会通过应用数据库公司进行调节和控制。对于下游而言,不同的渠道对于内容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作为影视内容,移动通信的内容需求和影院的需求就截然不同。移动通信需要比特量很小的影视片断,清晰度要求最低,画面适合于小屏幕观看;而影院需要比特量很大的影视内容,清晰度要求最高,画面适合大屏幕观看。这两种差别明显的产品,将会由应用数据库公司提供。
广播影视内容集成平台指全国性或者区域性宽带数字化节目交换及信息发布平台,它们构成了广播影视产业的核心数据库。它们支持各种视频内容的存储、查询和检索,统一的数字模式使内容集成平台成为跨媒体的平台。这个平台处理的将不仅是现有的各种电视节目,还将包括各种不同的资讯信息。内容集成平台一方面接受源源不断的数据流入,另一方面向节目生产商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内容集成平台将对节目的包装、集成、营销等进行越来越细分的市场定位,目标受众将变得非常明确。节目的时间长度、内容设置、各种视听要素的安排也将根据传输平台的不同而改变,同样的内容题材将可能在付费电视频道、基本数字电视频道、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上呈现出不同版本的节目。
如网络电视,海量存储,互动性强,节目的各种视听要素将会被加上各种链接。如节目的主要内容介绍,主要角色以前演过的各种影片的介绍,节目摄制过程中的各种花絮,甚至和节目相关的各种服装、饰品介绍等。
手机电视,由于移动性强,节目连续收看时间短,节目将会由一个个小片段组成。片段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2.围绕集成平台的是大量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内容产业是以创造性为价值源头的产业,在传统的内容生产过程中,原创内容一直作为一种附属的、分散的形态存在,很难大规模存在。而内容集成平台的出现,推动了消费者对于内容更大规模的需求,对于原创内容更大规模的需求。因此,提供内容的企业不断增多,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壮大,这将推动原创内容不断增多。未来内容产业的原创组织将会更加细分,专业分工更为细致。能够产生较大商业利益的内容原创群体和产生较小商业利益的内容原创群体将会逐步分化,形成不同的组合,服务于不同的内容生产商。
因此,对于广播影视产业来说,内容集成平台的建设必须面向系统内外的制作机构、产业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吸纳具有内容优势、制作优势的各种资源参与内容的生产和集成,尤其是社会制片公司。相关数据表明,72.7%的电视台认为“社会上的公司或机构参与数字内容的生产与集成是一种趋势”。
各地广播影视集团、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国际电视节目提供商、其他节目制作公司都将是集成平台上各种电视节目来源的重要渠道。围绕着内容集成平台,将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为之服务。
未来强势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凭借节目生产、资本、渠道等优势,兼并小型节目制作公司,不断扩大再生产,在长期积累发展的基础上,将逐步成为专业性或综合性的电视节目内容集成中心的重要来源。部分小的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由于资本、经营等的压力,从自主节目生产、发行,逐步转为向某一或某几个资源中心服务,甚至从完整的节目生产转为节目素材提供,节目生产进一步细分化、专业化。
3.电视台从节目生产商向内容集成平台运营商转型
未来电视台将从节目生产商向内容集成平台运营商转型,运营的内容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个的电视节目,而是节目经过分类筛选后打包集成的各种频道。不同的频道形成不同的组合,面向不同的观众,收取相应的费用。观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进行不同的选择。目前,内容集成平台的概念集中体现在付费电视。实际上,在数字电视的内容集成平台中,不仅包括电视节目,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讯服务,使平台的内容大大丰富。例如青岛数字电视建设是国内数字电视试点单位,其信息数据库的内容包括:
(1)50套电视节目和15套广播节目。
(2)影视节目资源库,可以点播电视新闻、影视剧和纪录片。
(3)信息资料库,可以接收政府电子政务服务,查询新闻、文化、教育、生活、交通、奥运等16大类的信息内容。
(4)全国最大的MP3音乐资源库。
其实,对于传统电视台而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体现出内容集成平台的雏形。国内媒体资产管理存在四种主要模式:第一,内容库管理模式。主要针对视频音频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包括抢救性保管与保护,以达到保护性挖掘和利用的目的。第二,共享内容的生产模式。针对内容管理进行对象服务,通过存储网络的编辑群,共享库内资源的在线编辑,并以新闻共享编辑网络成为国内的基本模式。第三,商品销售与流通模式。从“内容库”向“商品库”转化,资产库依据市场需求发布与播出管理的内容,实现库内资产的价值直接增量,并参与对网络、市场和客户资源的管理。第四,内容库同时支持生产与销售的模式。围绕媒体资源建立统一规划与管理的整体机制,不仅要管理与协调内部与内部之间的关系,也要管理与协调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除了与制作平台保持必然联系外,还与发布平台保持双向联系。
但是,目前大多数电视台对这些媒体资产的再开发还远远不足,对节目资源中心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电视台节目库或称资源中心以及产业运作机制的建立,是我国电视产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被访电视台节目资源中心的建设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基本停留在储存节目等阶段,缺乏对外开放和交流;另外,约有23%的电视台还没有建立节目资源中心;只有少数电视台的节目资源中心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
(三)电视传输网络发展为数字综合信息传输网络
1.电视传输网络面临“渠道革新”
我国原有的无线、有线、卫星等电视传输网络,正面临着一次革新。这种革新首先体现在对“渠道”的功能认识上。原有网络的功能较为单纯,即安全传输电视节目。但是现在各个网络运营商在物理渠道的基础上,逐步强调营销渠道的功能,即渠道是由一些独立而又互相依赖的组织组成的增值链,产品和服务经过渠道的增值变得更具吸引力,最终使用户得以满意接收。这种认识的改变,将使网络运营商更加重视营销服务,不仅是对上游的内容提供商提供规模更大、传输更便利、成本更低廉的传输平台,而且要为用户提供种类多样、便捷完善的服务。
其次,运营模式将发生改变。在对日本移动通信产业的研讨中,有研究人员批判了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将移动通信网络看做是一种电话的交换网络,主要目的就是要获得电话资费的赢利,势必会影响网络的用途。那就等同于将一条“综合高速公路”的经济价值仅仅看成一个“收费站”,只是得到了“过路费”,而公路带来的其他好处,例如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带来的大量商业机会,就都没有看到了。实际上,目前我国电视传输网络主要运营模式就是将网络作为通道,收取“过路费”,依靠网络赢利。广播影视采取这种低收费的模式,通过销售内容完成了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建设,内容生产商牢牢占据着产业的上游,产业下游的各个环节通过自身的增值服务,完成最终的销售。广播影视的技术模式产生了一种经营思路,就是尽可能让不同的用户接收同一内容。同一内容为更大规模的人群接收,就能够提高前期内容巨大投入的回报,内容成为技术平台支撑的目的。在电视经营中,优秀的节目内容会获得很高的收视率,不管是广告客户支付的广告费,还是用户支付的收视费,都是根据内容吸引的用户数量而变化的。
电信采取的运营模式,则是将网络看做内容应用的平台,让更多的参与者参与运营,然后与这些参与者分账获得更大赢利。高收费是电信模式的思路,信息传输的服务商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的核心,通过提供大规模的通信服务,完成沉淀成本的分摊,通过收取传输信息的传输费用,获得产业的回报。电信的技术模式产生了一种经营思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通过垄断地位,获得高额的利润,用以弥补前期巨大的固定资本投入。同时,通过吸引有价值的用户,来保证其服务的最大利润。在电信行业,不管用户使用怎样的内容,电信是根据用户占有信道的多少和时间长短来收费,而且每增加一个用户就需要增加网络服务成本。
2.数网并存,数网竞争
从传输角度来看,电信网络和广播影视网络所拥有的卫星、光纤、有线网络和无线传输,数字技术模式日益标准化,传输渠道的运营商逐渐建立技术模式接近的运营平台和运营模式,对于影视节目传输从原先的单一渠道逐渐发展成为多元的渠道,电信运营平台和广播影视运营平台出现了合作和竞争两种趋势。
面对数网竞争的局面,广播影视产业必须通过数字化改造积极应对。我国广播影视网络已经实现了卫星传输,已经通过卫星传输多套节目。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有卫星上行站34座,卫星收转站1500万座,微波站2749座,发射台和转播台6.6万座,有线电视网络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43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00多万。地面无线、有线网络和卫星共同构成了电视媒体的传输渠道。虽然在传输方式上,三种渠道存在很大差别,但在模拟时代,它们都是传输音频视频信息的工具,传输功能单一。数字技术对传输网络的影响是,将它们从单一的节目传输渠道变成综合的信息服务网络。在数字化的改造过程中,三者表现出了基本一致的趋势:增大现有的传输带宽,从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传输转变,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的信息形式。
特别是对于有线电视网络来说,如何在数网并存、数网竞争的格局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未来有线电视网络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并将直接影响广播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
2005年,我国开展数字直播卫星业务。由于在技术上拥有信号质量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传输覆盖率高、成本低、用户接收便利等诸多优势,数字直播卫星业务对有线电视网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数字直播卫星业务的最大特色是能够为用户提供多频道服务,提供丰富多样的分类电视节目服务。
目前,仅亚洲正在运营的卫星电视平台就有16个。由于这16个卫星电视平台提供广播电视业务,亚洲成为拥有卫星电视业务提供商数量最多的地区。从1997年的5亿美元、2000年的20亿美元、2002年的29亿美元至2003年的35亿美元,亚洲卫星电视每年的市场总额保持平稳增长。
自从1993年美国开始采用直播卫星技术以来,订户增长率超过了有线电视订户增长率。2006年,美国规模最大的直播卫星电视运营商DirecTV公司,在电视市场占有的份额继续扩大。根据2006年11月该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运营报告,至2006年9月30日,DirecTV直播卫星电视系统订户增加到1567.8万户,比2005年12月31日的订户数增加64.3万户。这说明在2006年前9个月,该公司平均每月增加新订户7.16万户。
另一个威胁来自网络电视(IPTV)。它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术。
资料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统计信息。
2007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数已突破5000万户,其中中国电信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3000万户,中国网通突破2000万户。2004年3月,国家广播影视总局向中国网通的宽带应用平台“天天在线”颁发了《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是广播影视总局第一次正式向互联网企业敞开新闻媒介的大门。杭州是宽带覆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并开通了IPTV服务。目前,杭州模式已经成为我国IPTV业务发展的一个亮点,杭州也成为以电视机为终端的IPTV大规模应用的唯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