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700000010

第10章 广播影视产业现状与结构(1)

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节目制作体系、传输体系、播出体系、运营体系几大环节。这些环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模式,并且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07年底,全国广播电台263座、电视台287座、广播电视台1993座,教育电视台44座。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达到1316亿元,其中主要部分是广告收入和电视网络收视费收入。2007年,全国共有电视台287座,电视台频道数量达到1283套,其中卫星传送电视节目242套。2007年,我国全年播出电视节目1455万小时,其中新闻资讯类节目171万小时、专题服务类节目149万小时、综艺益智类节目126万小时、影视剧类节目652万小时、广告类节目190万小时、其他类节目165万小时。

2007年,全国有线电视传输干线网300多万公里,卫星收转站200多万座,传送电视节目1283套、广播节目2477套,联通有线电视用户1.5亿多户。有线网络经营主要是通过收视费方式实现收入。现阶段,有线电视网可分为国家干线传输网、省级干线传输网、地市级传输网和县级传输网四级,出资主体分别是各级政府,但也有一些系统有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

我国广播影视产业主要由两大部类构成:一大部类就是“台”,特别是电视台,电视台拥有节目资源和播出频道资源;另一大部类就是传输网络,其中有线电视网络是广电产业中的传输资源。这两大部类是广播影视产业的核心资源。

广播影视产业内部,围绕着“台”和“网”形成了各种对应关系,相互之间形成了多种的合作和矛盾。对于这些矛盾,我们首先分析形成矛盾的源头。

对于产业经营来讲,广播影视产业“台”和“网”的矛盾主要是对核心资源的争夺。对于电视台来说,主要是广告市场的竞争;对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来说,主要是用户资源的竞争,可以称为“生存空间”的争夺。

电视台定位问题成为各类关系之间的一个源头问题。我国电视台一直是事业属性,定位不清导致电视台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受着多种压力。

一、电视台经营收入来源单一

25年来,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总额已经超过1700亿元,这些资金直接转化为我国广播影视业的运作、建设资金,为我国广播影视业的正常运作、舆论宣传阵地的巩固与壮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从统计数据看,电视广告经营额与电视频道数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说,广告创收收入是我国绝大多数电视台、电台不断建设、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但是,在我国电视台的发展过程中,广告经营收入单一成为电视台经营中的困惑。多年来,广电的产业属性界定不清,因而导致严重的产业发展战略不明确。在经营认识上,一直以来只有广告经营受到重视。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经营收入主要是广播影视广告经营收入和广播影视节目传输收入、收视收入。其中,广告经营收入又是绝对的支柱性收入。近年来,我国广播影视业广告经营收入增长放缓,新业务开发推广受阻,直接导致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市场规模增长乏力,总体产业规模不大。

从全球经验看,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定位首先是一种可经营的资源,具有其独特的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媒介内容与服务对受众具有吸引力,受众有为内容消费付费的意愿;其次是媒介本身作为信息发布的载体,可以成为联结消费者与厂商的信息传播纽带,厂商有为发布产品广告信息而向媒介付费的意愿;第三,媒介的内容产品、服务以及品牌等无形资产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能够多次开发、多渠道销售。因此,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市场价值通常有三个实现的途径,也就是三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是媒介内容产品的直接销售;第二次销售是媒介作为广告刊播载体,通过向广告主出售受众的注意力而获得广告收入;第三次销售是将媒介提供的内容产品、服务以及媒介的品牌等无形资产通过跨媒体、跨行业的加工、融合,以更多元的产品形态出售给消费者。

比照传媒业发达的美国,广播影视产业的经营领域要广泛得多,如广播影视节目经营、广播影视业广告经营、广播影视节目后产品经营、广播影视增值服务、广播影视娱乐业经营等。市场领域的拓展直接扩大了广播影视产业的市场规模,2004年,美国传媒业收入高达6487亿美元,其中节目收视费、广播影视节目后产品经营收入、广播影视增值服务收入等消费者对媒体产品的直接消费收入达到1784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年度媒体广告收入(1758亿美元)。因此,要做大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市场、做大产业规模,需要我们在稳步提升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快速拓展新业务,开发产业经营的新市场。

(一)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广告经营之所以是广播影视业支柱性产业,主要是因为广告经营收入在广播影视业的收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统计数据显示,1982年,广播影视业广告收入为3431.3万元,而当年系统总收入为9.3亿元,广告收入不到总收入的万分之四。但到了1991年,广播影视业广告收入已经达到11.4亿元,占年度系统总收入17.5亿的65%。到2007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达到601亿元,占年度系统收入的45.67%。可以说,近15年来,广告收入基本占据了广播影视业系统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从整个广播影视业广告收入的构成情况看,电视广告处于主导地位。广播广告虽然起点较高,但增长速度明显慢于电视广告,市场规模总量不大。

从目前我国广告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广告经营市场总体处于低增长阶段,广告经营增长速度减缓。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43129户,比2005年增长14.1%;广告从业人员1040099人,比2005年增长10.6%;全国广告公司经营额为631.3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40.1%;电视台、报纸、广播、杂志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为797.9亿元,比2005年增长18.2%,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50.7%。对于广播影视产业而言,广告经营业务缺乏相应的发展空间,造成了目前广告经营竞争加剧,经营压力加大。

(二)电视台广告经营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改革不断推进,县级电视台转变为转播站,原来“四级办台”的格局逐步转变为“三级办台”。在目前“三级办台”的格局下,中央台、省级台、城市台三级电视台交叉混合覆盖:中央电视台多数频道实现全国覆盖,拥有最大规模的观众;省级电视台在本省覆盖的基础上,卫视频道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城市电视台基本是本地覆盖,覆盖范围最小。

“三级办台”的格局导致了我国广播影视业的行业管理与政府管理同时存在。多头管理的格局,尤其是各级政府都在办广电,支持、保护当地所属广播影视企事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难以公平竞争,难以规范经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直接导致我国广播影视市场被人为地无序分割,抬高了市场壁垒,增加了交易环节与交易成本。

我国广播影视市场存在绝对的垄断力量。电视领域,中央电视台“一台独大”,在政策资源、节目资源、覆盖资源等方面占据优势,因此在电视广告经营、市场影响力方面遥遥领先于省级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电影领域,中影集团长期以来享有影片拍摄、影片发行、影院经营等领域的优先权益甚至是独家权益,因此在影片产量、发行收入等方面领先于兄弟机构以及系统外机构。我国广播影视市场绝对垄断力量的存在,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不利于市场的整体繁荣和产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广播影视市场又存在过度竞争、低水平竞争的问题。从电视频道资源来看,全国各地区每户家庭平均可收视电视频道数已经超过22套,电视频道资源已经由稀缺变为过剩。随之而来的是电视台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省级卫视频道之间、争夺同一地区收视市场的全国性频道与本地频道之间,已经出现了过度竞争的现象。省级卫视频道覆盖水平相当,节目质量差别不大,争夺同一地区收视市场,争夺同一批广告客户资源,竞争相当激烈。2003年以前,省级卫视频道之间广告价格竞争非常激烈,有些卫视频道广告折扣甚至低到两折。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17号),卫视频道广告价格有所提升,但随着更多的电视频道上星,卫视频道之间广告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各级电视台纷纷开通卫星频道,扩充当地频道,单纯依靠增加频道、频率的数量来抢占收视市场,这无疑又进一步恶化了电视频道过剩的局面,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频道数量增加的同时,我国电视节目内容建设成效不大,电视节目吸引力不够。在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电视观众构成结构出现老龄化、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不高等特点,年轻观众、财智阶层被新媒体分流的趋势日益明显。

可以说,三级办电视的大格局和广告厂商的投放特点共同决定了我国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央台独大、省级台次之、城市台最弱的结构。从2005年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电视台年度广告总收入86亿元,占年度行业广告总收入的25%;31家省级电视台年度广告总收入163.7亿元,占年度行业广告总收入的44.8%;剩余的300多家城市电视台年度广告总收入仅116亿元,占年度行业广告总收入的31.7%。

二、电视台经营面对多重压力

(一)局台矛盾

1.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冲突博弈

电视台承担着党和政府的宣传任务,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同广电局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局台矛盾”。这种复杂的关系表现为电视台是属地广电管理部门重要的管理对象,一方面,广电管理部门会积极支持电视台的发展,另一方面,事业体制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广电管理部门积极介入电视台管理,产生了很多矛盾。

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就是“管办不分”。从产业角度考虑,各地广播电影电视局是行业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产业和市场的“监管者”。各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公司是市场行为主体,是“监管对象”。但长期以来,我国广电业局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监管与被监管”的市场关系,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关系,各级政府和各级广播电影电视局对台、网拥有人事任免权甚至财政管理权。这种上下级的行政关系,往往导致广播电影电视局权力过大,既有监管权又有经营权,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而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公司则成为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事业单位,接受各级政府和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双重领导。对于台、网而言,“产业属性”、“市场属性”只是第二属性,“事业属性”、“行政属性”才是第一属性。当市场与行政两者利益冲突时,强有力的行政体制往往迫使台、网服从行政领导,牺牲市场利益。

2.频道经营公司化探索

近几年来,电视台频道快速增长,广电系统进行频道专业化探索,电视台进行频道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电视台频道公司化发展。

南京电视台是电视体制改革试点台,2003年,南京广播影视业集团宣布,对其下属的文体、生活、信息频道进行全面改革,实行频道经营公司化,分别与南京本地一家软件服务上市公司、医药流通上市公司和深圳金棕榈影视有限公司在经营上开展合作,从而确立了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其后光线传播、欢乐传媒等节目制作公司也纷纷与南京电视台文体频道开展合作。改革后,南京电视台节目内容的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受到观众的好评。

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各类付费频道已经积极采取了频道公司的方式。对于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广电管理部门推出了积极支持的政策,大量的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纷纷进入数字电视领域。采取公司化经营方式的数字电视付费频道,例如四海钓鱼、亲亲宝贝等已经批准的付费频道都是采用公司化经营方式。

国内的电视频道,已经从最初的节目竞争、栏目竞争逐步过渡频道竞争阶段。目前,随着频道的专业化和制播分离,建立以频道为单位的频道制管理机制已经是我国电视传媒业发展的趋势。由于目前我国电视台还属于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因此作为电视台基本单位的电视频道也是事业体制。电视的产业化经营可在频道的经营上寻找突破口,实行体制改革,导入市场机制,实现频道经营的公司化。

同类推荐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热门推荐
  • 一纸契约:妖媚逆天下

    一纸契约:妖媚逆天下

    签定契约,为人办事,用同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便可以请求冥夜族人为自己办成一切事情,只要你有宝物在手,冥夜族人就没有无法办到的事情。
  • 见灵鬼话:世家阴阳师

    见灵鬼话:世家阴阳师

    【新书《快穿之炮灰逆袭指南》、《青叶灵异事务所》已发。】半仙山,张家宅,半仙半魔全疯癫。张清妍就出生在这个传承万年的阴阳师世家,天生阴阳眼,却只能目视秽物;背诵了所有的法术法咒,却被族中长辈否决了继承传承的资格,只能当一辈子凡人。直到某日,她遇到了一只女鬼,穿越成了一个古代小道姑;遇见了一位故人,告诉她这里不是张家所处的时空……“那我只能当阴阳师自救了。”张清妍愉快地决定。至于这一路她消灭的魑魅魍魉、揭露的阴谋骗局、粉碎的野心痴念……“天意如此,你们就安心去死吧。”张清妍淡定地说道。
  • 大将军李牧

    大将军李牧

    少年勇武,白马金羁,从武灵王军驰骋西北征战匈奴,从士卒直到大将军,生平未尝失败于疆场,其战争指挥艺术炉火纯青,尤精骑兵大兵团作战,长途奔袭,彪悍灵动,北疆威震匈奴,击走奸诈燕国,数败强秦,并与秦灭国大军相持。平原君的器重赏识,两朝明君的临终嘱托,生死相依的军营兄弟,鱼水之情的赵国边民,奸诈弄权的朝中大臣,风雨飘摇的赵国局势,龌龊的末代赵王与奸佞朝臣,终致雄杰悲歌。
  •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盲人婚恋曲

    盲人婚恋曲

    一对盲人情侣,一个现实社会,一时别离情不古,一世重修爱犹长。看明盲纠葛,如何去向?观破镜重圆?裂痕怎缝?一年的婚姻生活,当陈朵和明眼人丈夫郑泰产生了隔阂,渐渐寻回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方向,当余浩然执迷不悟,坚持了别人眼中的错误选择,最终,他们重归于好,开心了谁?幸福了谁?哭泣了谁?伤心了谁?盲人圈的复杂婚恋,犹如一支永不休止的舞曲,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 绝代风华:倾世太子妃

    绝代风华:倾世太子妃

    她是苏家不受宠的嫡长女,却被他一眼相中。他,是身份尊贵的邱冰国太子,却一眼相中了她。这是为何?她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他想的只是许她一世风华,他只想好好保护她的倾国倾城……
  • 旅途之末日来临

    旅途之末日来临

    她叫林若雪,她有一双不同于常人的眼睛,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人生。你若见到她,定会觉得,她很冷。是的,她的眼神很冷,她的面容很冷,她的话语很冷,她的态度也很冷。她是一个冷美人,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但都被她一一拒绝。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心也是冷的,但是你错了。她有着一颗如火般的心,她害怕失去,害怕分离,所以,她将自己的心冰封,任谁都无法暖化。
  • 倾城王爷强势妃

    倾城王爷强势妃

    一朝穿越,只因好管闲事救下要对自己以身相许的傻比正太,惹了横行江湖的傲龙堡被满城追杀,无奈躲进青楼被逼卖艺,原本平静的生活得知自己有丞相府千金的身份后被骗去与腹黑世王完婚,他不愿取姐不愿嫁,无奈斗争之路艰苦,还好横空出世霸气侧漏哥哥一枚,又有花满楼头牌痴心相许(姐不搞基-_-sb),还有信王暖男贴心。(幕后:主上,都被您玩坏了Q_Q。)(柳墨尘:来人,拖出去斩了!滥用职权biu倍儿爽^O^!!!)
  • 墨神赋

    墨神赋

    混沌青莲、开天神斧、造化玉碟三件圆满先天至宝所演化三片圆满大世界······神斧天既定风水火地,封神一战,纵使圣人亦不得置身事外;玉碟天混元残破,八位后天圣人气运已竭,终成画饼泡影;青莲天十二主神割据而立,鸿钧道人亦不得染指,量劫天数将至,传下第四弟子。圣人之间的一盘大棋,全系于墨家一子之上,是命中注定的紫霄元灵,还是弥天阴谋中的一颗弃子;是引导天下的变革者,还是以万物为刍狗的剥削者。不仅是一本小说,一切的感动与思考,都将从这里开始······
  • 风雨潇潇弑天魔

    风雨潇潇弑天魔

    过去人们对未来的世界有着千奇百怪的幻想,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真实的未来是一场捍卫传统伦理的百年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