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500000017

第17章 改革剧与审美现代性导论(16)

[84]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2-23页。

[8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86]〔德〕C.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87]〔英〕齐格蒙·鲍曼:《对秩序的追求》,《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40页。

[88]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页。

[89]陆贵山:《文学与先进文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10页。

[90]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第96页。

[9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见顾良等编《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92]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1页。

[93]黄克剑:《东方文化——两难中的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94]鲁迅:《摩罗诗力说》,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95]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96]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见《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5页。

[97]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页。

[98]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8页。

[9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0-321页。

[100]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0-751页。

[101]参见薛培松:《四个现代化战略决策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4期,第31-35页;徐高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形成与完善》,《党史文汇》,1998年,第9期,第21-23页。

[10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103]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文汇报》,2008年1月13日。

[10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105]费孝通、张岱年、季羡林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7页。

[106]参见〔美〕迪思·C.蒂普斯:《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研究的批判》,谢立中等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17-230页。

[107]参见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2-25页。

[108]〔法〕法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

[109]〔法〕法朗索瓦·于连:《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

[110]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26页。

[111]单世联:《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第34、47页。

[112]程文超:《“两个西方”与本土文学参照系》,《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14页。

[113]〔美〕弗·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页。

[11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88页。

[115]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期,第8页。

[116]王一川:《审美现代性的革命颜面》,《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第25页。

[117]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3页。

[118]张岱年、季羡林、费孝通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6页。

[119]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文汇报》,2008年1月13日。

[120]〔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之战》,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121]蔡江珍:《中西之辨:中国的现代性视界》,《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152页。

[122]〔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0页。

[123]蔡江珍:《中西之辨:中国的现代性视界》,《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152、157页。

[124]陈德述、张岱年、季羡林、费孝通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9页。

[125]陆扬:《杰姆逊沪上演讲论争再起:是西方霸权还是‘现代’迷思》,《社会科学报》,2002年11月7日。

[126]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27]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26页。

[12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22页。

[129]参见费孝通:《费孝通文化随笔》,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243页。

[130]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9-10页。

[13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6页。

[132]徐贵权:《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理性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第97页。

[13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34]季羡林、张岱年、费孝通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6、17页。

[135]参见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第85-87页。

[136]〔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137]姚新勇:《现代性言说在中国》,《文艺争鸣》,2000年,第4期,第5-6页。

[138]〔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0页。

[139]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26页。

[140]邓小平:《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141]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代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代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96年12月17日。

[142]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6页。

[143]参见林宝全:《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一点思考》,《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9-10页。

[144]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第95、96页。

[145]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10页。

[146]张法:《走向一种研究现代中国的新范式》,《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7日。

[147]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2页。

[14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8页。

[149]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150]〔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151]〔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152]〔英〕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5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154]王宁:《浪漫主义、〈镜与灯〉及其“乌托邦”的理论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第106页。

[155]参见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4-366页。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莫奈艺术书简

    莫奈艺术书简

    这本《莫奈艺术书简》由克劳德·莫奈著,张恒译。克劳德·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率先在户外作画,在光与影的舞台上灵活地跳舞。他热爱城市的天际线,喜欢房屋在晴空下呈现的灰白色块;他喜欢马路上奔走、忙碌、短打装束的行人,他喜欢赛马场,贵族们前呼后拥的驾车出游;他喜欢我们的女士,喜欢她们的遮阳伞、手套,她们的服饰装束,甚至她们的假发套和搽面香粉……
热门推荐
  • 倾城时光终遇你

    倾城时光终遇你

    兜兜转转,早没有人是旧时光里的谁。只是你终于还是回来。如此,便好。
  • 我是小三:情难自禁

    我是小三:情难自禁

    一个偶然的事件,令我得知自己居然成了小三,伤痛之余,挥慧剑斩情丝。此时,我被猎头挖到一网络公司任内容总监,该公司刚获得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正大规模扩张。同为空降兵的ABC(在国外出生长大的中国人)对我狂追烂打,但我的心却还没回来。由于我在业务上锋芒毕露,在公司得罪了不少人,前途堪忧。正值忧患之际,他的再一次出现又令我堕入深渊。
  • 天使的恋爱法则

    天使的恋爱法则

    本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天使,但为毛要自己去寻找圣物?!就凭自己是圣灵之力最强的人……不……是天使……行,去了,但为什么还会这么麻烦,还要投胎!不管了,人间我来啦!
  • 天意寒霜心若雪

    天意寒霜心若雪

    玄尊令、五兽石,掀起一片腥风血雨......魔族、鬼族、妖族、翼族、龙族,五族齐聚,修罗战场......灭世神刀,创世神剑,一刀灭世,一剑创世,生死轮回,天道命运,我本天意,主宰生死,掌控万界......
  • 都市生活角色

    都市生活角色

    在贫困农村执教近30年的代课老师被辞退后,远离家乡到繁华的都市里谋生,随后其子女也跟着出来,可是一段时间里处在一种城市生活的边缘:想往前,没有看到出路,所以无奈;欲回头,前面却总有诱惑,因而又不甘心。在这个矛盾的夹缝中,他们一开始只能以自己所能够做到的方式不断地在与现实生活进行抗争,甚至一度迷失在真实的人性中,不惜戴上“假恶丑”的面具,忘乎所以地享受着短暂的虚荣;直到他们那些被虚荣垒筑起来的一切顷刻间坍塌,回归本源的人性“真善美”重新占据了他们的灵魂之后,他们才幡然醒悟,明白了“真善美”才是人性的本真,是让自己的肉体能够与灵魂相呼应的精神动力,也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标。
  • 升息

    升息

    作品通过警方对案中案的侦破,揭示不同人生道路的沉浮起落,彰显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一警多能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实用性。
  • 大周方士传奇

    大周方士传奇

    一场关外行走,打开了一扇方士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一代方士的传奇。
  • 人制管理

    人制管理

    本书参照了国内外一些大公司的成功经验并特别注意结合我国军工企业的实际,特别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四十多年的管理实践来阐述“人制管理”的基本观点、理论依据和在管理中的应用。
  • 盛宠医妃,邪王乖乖就擒

    盛宠医妃,邪王乖乖就擒

    洞房花烛里,慕吟压住倜傥的王爷,浅笑嫣然:“你敢反抗,我可不会饶了你哦。”某王笑:“爱妃,本王可是男人。”“男人女人又如何?该做小的时候,就要俯身明白吗?”慕吟一把手术刀直指某人腿间要害,某王倒抽一口凉气,眼睛里面却直冒精光:“原来爱妃竟喜欢这种把戏?”……她是舅国公府上最无用的嫡女,他是秦国最风流的邪魅王爷。本来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去的两人,却因为圣上突然一张圣旨而绑在一起。互相的嫌弃,互相的试探,却让感情越陷越深。本该花好月圆,人间静好的时候,扑朔迷离的大网却悄然来袭。爱我所想,护我所爱,携手是否能进退,一心是否能白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反派狂潮

    反派狂潮

    什么是反派?是拳倾天下,纵横一世,还是万人皆敌,搅动风云?重生一世,反派系统加身,白小轻可以获得前世武侠世界当中所有的反派人物功法和武技。前世庸庸一生,这一世自己要做,就要做那最狠、最强的大反派!当我撕开那三十三重天时,便是世上再无天时!普通群:17278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