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400000030

第30章 非洲重构形象之道——重构对策分析(2)

如苏丹的南北对峙、卢旺达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对峙,权力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就是原因之一。非洲给世人战乱、冲突、饥荒、政变等负面形象,基本上都是非洲国家国家民族建构和国家政治制度建构失败或者说是遭受挫折的结果。对于合法性和参与性建构,尽管是民族国家建构的目标,但在非洲还不具有紧迫性。因此,要重构非洲形象,就必须完成民族国家建构的目标。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2004年撰写的《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和世界秩序》一书中认为,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因为虚弱或失败国家是世界许多最严重问题(从贫穷、艾滋病、毒品以至恐怖主义等)的根源。对个别社会和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国家的枯萎并不是乌托邦的来临,而是灾难的前奏。9·11之后全球政治的首要课题,不是如何削弱国家机制,而是如何建构它。福山认为,质量低劣或濒临崩溃的公共行政,是非洲20年发展危机的焦点,自独立以来,非洲国家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每况愈下。他引述世界银行几位非洲理事的话说,“几乎每个非洲国家在近三十年中都经历了执政能力的系统性倒退。大部分国家在独立时的能力比现在要强。”

福山强调加强国家建构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60年代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的“强大政府论”的再强调。亨廷顿在该书中认为,要根除发展中国家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显然,非洲各国要想重构国家形象,就必须创造新的政府机制,加强现有的机制,从而达到提升国家和政府能力的目的,达到重构非洲形象的目的。国家体制和政府机制,并不是跟着独立而自然形成的。

2.利用国家政权,加速国家民族形成,建构民族国家认同

回顾西方历史我们发现,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发展的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顺利地完成了自身民族国家的建构。同样,当前非洲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建设自己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政治与经济单位内才可能逐步实现,这就使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非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统一的政治体系(包括政体、国体、政权和边界等)使现代国家有一个躯体,民族文化的一体化为现代国家提供了一种精神支撑。

前面已经探讨过,国家民族建构的渠道一般有两种:一是各民族自然融合、或遭遇外敌入侵通过本土化动员而逐渐形成的;二是通过官僚式融合形成的,即国家政权建立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民族,国家借助政府力量促成国家民族形成。非洲独立国家的存在已然是事实,因此,非洲国家能够选择的国家民族建构渠道便只有官僚式融合。非洲国家领导人只能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国家民族建构。借助传播手段,如大众传媒、学校教育、具有民族性的建筑物、地理名称的民族化、民族文化运动、语言和宗教等来实现国家民族的建构,尤其是民族文化一体化的建构;借助民族整合和民族同化政策,或采取民族文化自治和多元文化政策。

非洲独立国家是多种因素互动的产物,50多年独立后的过程即是国家民族建构的经历。正是这种痛苦的经历使非洲人民逐渐认识到民族冲突不仅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也是对既定社会秩序和民主政治的威胁,对自身国家形象的抹黑。非洲国家强盛、形象得到重塑需要统一的民族,民族建构成了很多非洲国家的首要任务。

部族认同走向民族认同是非洲国家民族国家建构的心理文化前提。部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是导致非洲国家内乱频繁,政局不稳,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从而被西方媒体丑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刚果金,由于上千年的部族酋长制是其社会基础,部族传统根深蒂固,作用很大,影响深远,国家独立后仍然保留了酋长制。长期以来,刚果金一直是现代政权机构与地方酋长制并存,广大农村还都由部族酋长制统治。酋长是本部族的精神领袖,每个臣民都要绝对效忠服从他。由于只有部族意识、部族认同,不知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利益,更没有民族和国家的意识与认同,因而往往出于部族的狭隘观念和利益挑起战端。对独立的非洲国家而言,国家民族一体化的完成除了需要在政治体制上进行合理改革外,还包括民族经济体系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建构、民族认同感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由于国家在民族一体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必须依靠一些政策性措施,如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分配、相对合理的民族政策、国家统一语言的运用、民族文化的培育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非洲国家在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国家民族与地方民族(部族)两者间的关系。在国家政权建立后,国家民族与地方民族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政权的强大和民族政策的适当。如果国家政权弱小,它就不能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条件;有时公民的生存也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只能寻找其他的保护者,从而为地方民族(部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反之,强大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上为各个民族(部族)的发展提供所需的环境和资源,为不同部族文化的交流创造条件,这将有助于现代民族的形成。当代非洲学者基—泽博等认为,在民族建构的过程中,生活于一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和族体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须经历六个层次或阶段:共处、接触、竞争、征服、妥协、聚合。这种民族建构理论是对非洲一个国家内各种文化和不同地方民族关系的最好概括。这种理论多少受到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于1921年提出的“种族关系循环论”的影响。“种族关系循环理论”是一种种族同化理论,认为种族间的同化过程有四个阶段:接触—竞争—妥协—同化。

将多个民族整合成同一的国家民族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它需要两个层次的重新认同:个人对新的主权国家的认同;各个地方民族认同新的国家民族。这个过程的重要条件是,个人是以公民的身份认同国家的;反过来,国家必须提供一个公民社会必备的各种起码条件。在第二个过程中,各地方民族需要逐步放弃一些原来独自享有的文化优越感,并致力于国民文化、国民意识和国民性格的培养;放弃与其他民族的传统历史恩怨,与其他民族分享国家资源(而不是地方资源),平等地生活在一个国家民族的大家庭里。第二个过程意味着将所属民族共同体即地方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整合到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之中。当然,所谓的“更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仍然与第一个过程的条件一样:现代国家已完全负起对作为一个公民聚合体的地方民族的责任。只有负责任的国家政权才能享有各个地方民族的认可和尊重。多个地方民族并存是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非洲的特殊之处在于,多数非洲国家内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民族,而是处于部族甚至部落阶段,而这非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殖民主义统治造成的恶果。

其次,必须正确理解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关系。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关系极为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基石,后者则是前者的胶合剂。一个人若无民族认同感,自然无法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而文化认同感不存在或不强烈,也无法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由于“民族”是由血统、遗传、地域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自由选择,但“文化”则是可以选择与改变的,所以文化认同比民族认同更为复杂。众所周知,构成民族有两大元素,一是地缘,另一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化(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等)。因此,民族认同感必须同时含有地缘与文化两种成分。单凭地缘而产生的民族认同是不完善、不牢固的,对于强化民族或国家的凝聚力,也不能产生持久的、可靠的作用。

至于国家认同,则是个政治概念,属于另一个范畴。在人类历史上,先有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才有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是属于高层次的认同感。因此,把国家认同摆在首要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至今未能正确理解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相互作用。诚然,国家认同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但和文化认同一样,它本身具有不同的内涵或类型。大体上说,国家认同可以分成三类:一、含有文化认同成分的国家认同;二、不含文化认同成分的国家认同;三、不含民族认同成分的国家认同。这三类国家认同的层次与强度并不相同,其中以第一类认同感最强烈,第二类认同感相当脆弱,第三类认同感则最脆弱。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三位一体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对此非洲国家应有清醒的认识。强调民族认同,不是鼓吹民族主义;强调文化认同,更不是提倡文化沙文主义,所以不至于影响民族和谐与全民团结,对国家认同也不会产生任何负面的、消极的作用。恰恰相反,由于国家认同本身存有许多不稳定的“可变因子”,在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显得相当脆弱,所以必须凭借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两股力量,才能平衡外力的冲击,使年青一代非洲人的国家认同、非洲认同得以稳固、提升。

正是由于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密切关系,我们主张非洲国家知识精英和媒体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在非洲人和本国人民心目中建构非洲良好的文化形象和民族形象,实现文化和民族的认同,从而最终实现国家认同和国家的统一,非洲认同和非洲的统一。

另外,西方殖民主义体系在殖民统治时期对非洲实行的分而治之和间接统治策略对非洲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建构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它强化了非洲旧有的社会结构,中断了非洲社会民族自然发展融合的进程,并使部分已经走出部落阶段的民族倒退到西方乐意接受的部落阶段,从而强化了部族意识。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订“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殖民主义体系的最终形成协调并加强了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进程,也成为非洲国家民族国家建构的最大障碍。在第三章 已经详细论述过西方殖民主义是非洲民族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从非洲正在进行的民族国家建构进程来看,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现代民族国家还是一种目标,它的基础并不牢固,民族国家建构的四大任务在非洲国家要么部分实现,要么基本没有实现。第二,非洲已建立的民族国家在一些国家形式多于实质,比如刚果金。第三,在非洲大部分目前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政党的民族国家认同程度都很低,多从地方民族(部族)角度考虑国家权力和资源的分配,各个政党为得到权力可以不顾一切。政党竞争政府权力的过程成为一种零和博弈——没有权力的分享,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第四,民族国家建构进程在民主化过程中将得到加快。虽然地方民族(部族)主义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争取选民,来巩固自身政党的社会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必须代表国家民族的利益。有这种最终目标和崇高责任感的政党才能真正在竞争中逐渐放弃地方民族(部族)利益;从精神上看,民众将在为民主化而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国家民族利益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热门推荐
  • 一世盛宠:帝少追妻忙

    一世盛宠:帝少追妻忙

    十年前,她是孤儿院平凡的一员,他却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一句“等我十年”,她苦苦等待。十年后再相见,他却当她路人。奈何命中注定,他与她纠缠不清。“嫁给我。”她欣然应允,本以为命运眷顾,直到5个月后,他的前女友归来,她留下一纸离婚书,黯然离去。他挑眉勾唇:“离婚?女人,你逃不掉!”5年后,她华丽归来,身边还有两个小包子“帝少,你准备好了吗”两腹黑萌宝笑得邪魅张狂!某帝少毅然走上漫漫追妻路~
  • 我的小学期间

    我的小学期间

    本文并毛有男主,就是单纯的小学时期,见证小学生的慢慢长大!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比如说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打架,第一次长大········小学毕业了,不知道还会不会记得那个母校,会不会记得在母校的点点时光,不知道还会不会记得你的同桌、闺蜜、老师·······
  • 挽倾

    挽倾

    我中了一种毒,名字叫做相思引。鲛人泣泪成珠,却失了最最珍贵的记忆。冰棺之中女子紧锁眉头,在等待王子,经历百般磨难,生死沉沦,最后重获新生。
  • 梦穿异界

    梦穿异界

    公元2016年,全身瘫痪的吴天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他变成了历史上夜国的亡国公主,正一路逃亡。与此同时,夜国的亡国公主慕思语也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她,变成了一个全身瘫痪的青年男子。他能否扭转她的命运,她又能否改变他的生活……梦醒之后,一切又将如何……
  • 三位一体孙悟空

    三位一体孙悟空

    圆寂,每个佛都会有那么一天,每过999年圆寂一次,斗战胜佛也一样,然而斗战胜佛的第一次圆寂,却遇到了时空乱流,灵魂一旦被吸入时空乱流,那就只有穿越这一个可能了,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出现,一是神猴现世,二是两界之战,究竟发生了什么?斗战胜佛孙悟空的命运如何?他会穿越在哪?
  • 退路决定出路

    退路决定出路

    《退路决定出路》,从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两个方面来诠释退守的哲学,编者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退而求进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不懂退守之道,一味张扬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广大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案例的同时,不难体会到退的智慧。
  • 梦醒人言花以尽

    梦醒人言花以尽

    梦中,有一把奇异的锁,从小就躲在席惜的梦里,锁的身边总是笼罩着金色的光芒。席惜曾经想去触碰那把锁,却被那炙热的触感弹回现实,坐在床上,冷汗连连。席浠打算安静的过完一生,结果锁竟带她来到一个奇幻的大陆,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可怕生活。一个男人打破了生活的节奏,爱上他后,却知道了和如来的赌约。“真的要这样吗”她喃喃道,手中的剑开始……
  • 网游之冰与火

    网游之冰与火

    李凡幸运地被选中进入到真实生存游戏《魔幻世界》之中,从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游戏世界真实生存体验之旅。遍野的魔兽,耀眼的魔法技能,凶残的Boss,重情重义的兄弟,琳琅的物品,拉风的装备,六大种族,九大职业,在这个充满魔幻的世界里,你将会领略到寒冰刺骨烈火焚身冰与火的击撞火树银花般的绽放《网游之冰与火》且看一个平凡法师如何运用冰火元素在魔幻世界啸傲九天!读书交流群:280635412
  • 秘境揭谜

    秘境揭谜

    一群身份隐秘,不为人知的民间组织,今天可能出现在这这里,明天可能就会乘坐航班,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没有人知道他们四处奔波的目的,直到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