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媒介新电影
当大片在21世纪轮番上演之时,我们不会忽略另一个事实: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网中,这是由各种科技力量构筑的网。从计算机到互联网,从虚拟空间到数字影像,快速变化的新技术多种多样。新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创造和传播新事物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方面,从聊天、约会、金融理财到美容护理。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世界变成了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Globe Village),也有人称这是一个“被联线的世界”(Wired World)。的确,互联网将全世界紧紧地联在一起,地球表面覆盖着无数的卫星保障着这个巨网的顺畅。21世纪的现状应验了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的一句台词:“这是真的,网中有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虽然彼时的“网”不同于此时的“网”,却隐喻出人类同样的生存状态。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雄心勃勃地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我们无法离开它。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新的时代必将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在各类艺术样式中,唯有电影与科技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首先,电影是科技的产物。因为有了摄影机的发明,才有了电影。之后,电影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和宽银幕电影都有赖于新技术的支持。如今,这一技术已由“摄影化(photographic),到电子化(electronic),又到了网络化(cybernetic)”。当下电影在新科技的影响下,正经历着电影形式和电影叙事内容的革命性转变。
新媒介是相对于旧媒介而言的。这里“旧媒介”是指传统媒介,即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当下,这种以电脑为主体、以网络为主干的媒介为新媒介。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说:“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可以说,没有媒介,就不存在信息、文化、艺术的传播。而当媒介发生变化时,审美文化、艺术样式也会发生变化。新媒介为文化创新、艺术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新的电影样式和传播方式也应运而生。
《女巫布莱尔》是一部由两名名不见经传的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独立制作的低成本恐怖片。其拍摄成本只有3.5万美元,情节简单,演员默默无名。但电影在1999年共获利1.5亿美元。它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它首创了电影网络营销这种方式。
《女巫布莱尔》的发行公司有意在互联网上创造一种有别于其他同类网站的风格,刻意突出自己的个性。首先,网站营造了一种语境:《女巫布莱尔》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电影,而是几个学生在布莱尔镇拍摄关于女巫的作业,拍摄当中,三名学生神秘失踪了。一年后,三名学生拍摄的资料被意外发现,于是发行公司将这些镜头拼贴在一起,展开了故事。实际上,这是制片公司为观众观看电影特意准备的一个语境,将虚构的电影故事重塑成真实的记录,把影像当做了现实。它打破了人们观看常规电影的期待,抛出了一个激发观众好奇心的诱饵。同时,网站上还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失踪学生的线索:女巫布莱尔之谜,失踪学生个人档案,失踪案侦破始末,相关人员采访,意外发现的各种资料镜头和日记。所有这些资料都有图像、文本、录像和录音的链接。《女巫布莱尔》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引起观众参与解谜的强烈愿望。看电影不但是为了看电影,而是验证自己的判断或验证网络的真实合理。
《女巫布莱尔》在网络上的热销得益于网站与影片功能的结合。人们认识到:“《女巫布莱尔》网站不是一个简单的新增促销工具,其宗旨就是观影体验的一部分——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触动恐怖片类型影迷的内心。”当今时代不仅只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实际上是多种媒体在交互起作用。今天的电影很少能做到自成一体,电脑及其衍生物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影必须不断开拓新策略、新领域以适应这种变化。电影的营销、发行要寻找新的出路,电影的制作、风格和样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05年7月18日,中国博客网和中博传媒签订协议,合作推出博客电影。博客电影,简单地说,就是由博客群体参与创作、摄制,可以做演员、导演,在博客网放映给大众的电影。8月份,第一部博客电影《聚焦这一刻》在博客网放映。
据介绍,《聚焦这一刻》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每部影片长度3分钟,用胶片制作,著名导演田壮壮担纲艺术总监。这8部独立的影片分别由中国8位新锐导演执导,每个导演拍摄的影片都有独立的名字和主题,它们是贾樟柯的《在那里》,王小帅的《寂静一刻》,孟京辉的《西瓜》,刘浩的《有钱难买乐意》,小江的《我想对你撒点野》,孙小茹的《星光梦旅》,李虹的《小小的心愿》和姜丽芬的《新娘》,影片表现了这些导演各自眼中的现实生活。
最先提出博客电影概念的陈伟明把博客电影分为低端博客电影和高端博客电影。二者都是90分钟以下的短片,但低端博客电影指没有电影专业技术的博客群体共同参与演出、制作的电影,而高端博客电影是指具有电影专业技术的博客群体参与的电影。“博客电影是对电影工业机制的一种颠覆,是娱乐原生态的回归。在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劳动之余想娱乐一下,不就是自己跳舞、唱歌进行自娱吗?只是后来娱乐的门槛高起来,出现了学院、制度、流派,但所有流派都是为自己进入电影工业提供说法。现在博客电影把这个门槛降低了,谁都可以参与、可以投票、可以成名。”博客网的总编王俊秀说。
电影形式不断推陈出新,2005年10月26日,号称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手机电影短片《苹果》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苹果》是一部两分半钟的手机电影短片,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的爱情对话的小故事。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陈廖宇介绍了他的全新“手机电影”概念:“真正的手机电影是一种新的拍电影的方式,它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用手机作为主要工具拍摄与制作的电影,当然它一定还能在手机上传播与观看。”他在现场发布了由他使用手机拍摄的电影短片《苹果》及《车夫》、《迷路》等7部作品。
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介,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电影就做出了第一步,随着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摄像质量提高后,手机电影将会成为手机网络的主打娱乐产品之一。手机电影将更具互动性,不仅仅是“我拍了给你看”,而是“大家一起拍一起看”,手机也可以从消费品转化为生产工具了。而手机电影是成本非常低、生产周期最快的电影产品。因此它将产生不菲的经济效益。
关于电影与网络的新花样层出不穷。2006年娱乐界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胡戈事件了。胡戈制作的网络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红遍了大江南北。
在很多网民眼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要比耗资几个亿的大片《无极》更有趣味和创新,还有些学者认为,“胡戈事件”是一次“草根对抗权威的大事件”,更有观众津津乐道于胡戈以搞笑的方式成功解构了精英的经典作品。随着网络视频、音频技术的发展,以前只有导演才有剪辑权,现在,连最普通的网民也可以很轻松地对大导演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随意修改配音和画面,出现了许多这样的网络小短片,与主流电影做一番较量。
娱乐界如此热闹,学术界也不甘寂寞。一批电影研究者也开始进入电影与新媒介的研究中。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专家玛莎·金德一直致力于电影文化批评和女性主义电影研究。2006年,她来到北京进行学术交流,带来的两个项目分别是以数字影像方式展示生物新技术的短片《毛的传说》和以数字影像来展示城市文化的短片《数字城市交响曲》。这里的影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影像可以任凭我们去想象,编织出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玛莎·金德已从电影的本体研究进入了电影与媒介的研究,她不但研究新媒介将如何改变和重塑我们的生活,还研究新媒介将如何表达浪漫的过去抑或乌托邦的未来。
新媒介为新电影的理论和实践打开了另一扇门。传统电影已从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少数人的专利变成了多数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随着胶片的消失,网络发行、影像资料的剧增,视听剪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影会朝着非常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预测着这样一幅图景:新电影的制作可能会像写作一样,可以由一个人在案头来完成的(胡戈是一个先兆)。作家通过拼贴、组接字和词来表达意思,电影人则通过影像和声音的拼贴、组接来完成故事;作家有字典,电影人有视听素材资料库;读者对读物的接受可能是被动的,新电影观众则有可能决定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结局;作家的地位是稳定的,而新电影中,消费者可以随时成为创作者。
新媒介中的电影发展,为每个人提供了成为电影人、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同时也给电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一切固守成规的模式将被革新。电影在新的时代将有新的存在发展模式。
这些都为电影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影的视听语言不再是唯一的,电影的生产不再是少数人可以完成的,现存的电影形式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从而与电视、网络抗衡呢?
可以说,中国大片生成于内忧外患之中。
从外来讲,好莱坞大片从虎视眈眈的窥视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开始瓜分这块蛋糕。这使得本来就困难重重的中国电影雪上加霜。而且,好莱坞大片像一阵旋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各国都在学习。韩国有了自己的大片,法国也制作了自己的商业巨片,德国、意大利也在跟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电影如果没有新的作为,如何能保住国产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份额?如何能立足于世界电影舞台上?
从内来说,中国电影从新时期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电影格局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几番变革。从娱乐片一边倒,到主旋律一边倒;从主旋律、娱乐片、艺术片三足鼎立到这种格局的界限模糊、裂变;从艺术审美、现实主义美学到多元审美,中国电影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变化。
而观众的变化更快。他们看着电视,守着电脑,穿梭于各种消费场所,偶尔光顾一下放映好莱坞大片的电影院。他们熟知星球大战中的“光剑”和蜘蛛侠的超人本领,他们通过网络获知各种各样的趣闻轶事,他们身处图像时代洞悉一切影像秘密。他们已经不记得国产电影的本来面目了。
当然,国产大片的生成还是有些利好条件的。第一是中国电影的逐步改革,解开了套在电影上的种种桎梏,电影可以相对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得以发展。第二是中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上扬,为电影业带来雄厚的资本市场。动辄上亿元的电影投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第三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中国与世界逐渐同步,能够拥有和使用世界最先进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使得电影硬件更加完善。
同时,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得到认可和强化。是商品就要遵守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规则。电影业的大投入、大产出正是顺应了商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电影需要广而告之,把电影变成新闻、把电影变成事件来增加它的附加值。电影需要开发出其他类似商品中不具有的专有属性——视听奇观。总之,中国电影需要新的作为。
国产大片在此种种背景中,慢慢开始显影。
它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还是走上了后现代的“歧途”?中国大片还需要时间去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