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300000014

第14章 是“抓住机遇”还是“走入歧途”——中国大片的生成语境(6)

二、新媒介新电影

当大片在21世纪轮番上演之时,我们不会忽略另一个事实: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网中,这是由各种科技力量构筑的网。从计算机到互联网,从虚拟空间到数字影像,快速变化的新技术多种多样。新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创造和传播新事物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方面,从聊天、约会、金融理财到美容护理。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世界变成了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Globe Village),也有人称这是一个“被联线的世界”(Wired World)。的确,互联网将全世界紧紧地联在一起,地球表面覆盖着无数的卫星保障着这个巨网的顺畅。21世纪的现状应验了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的一句台词:“这是真的,网中有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虽然彼时的“网”不同于此时的“网”,却隐喻出人类同样的生存状态。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雄心勃勃地侵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我们无法离开它。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新的时代必将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在各类艺术样式中,唯有电影与科技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首先,电影是科技的产物。因为有了摄影机的发明,才有了电影。之后,电影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和宽银幕电影都有赖于新技术的支持。如今,这一技术已由“摄影化(photographic),到电子化(electronic),又到了网络化(cybernetic)”。当下电影在新科技的影响下,正经历着电影形式和电影叙事内容的革命性转变。

新媒介是相对于旧媒介而言的。这里“旧媒介”是指传统媒介,即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当下,这种以电脑为主体、以网络为主干的媒介为新媒介。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说:“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可以说,没有媒介,就不存在信息、文化、艺术的传播。而当媒介发生变化时,审美文化、艺术样式也会发生变化。新媒介为文化创新、艺术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新的电影样式和传播方式也应运而生。

《女巫布莱尔》是一部由两名名不见经传的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独立制作的低成本恐怖片。其拍摄成本只有3.5万美元,情节简单,演员默默无名。但电影在1999年共获利1.5亿美元。它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它首创了电影网络营销这种方式。

《女巫布莱尔》的发行公司有意在互联网上创造一种有别于其他同类网站的风格,刻意突出自己的个性。首先,网站营造了一种语境:《女巫布莱尔》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电影,而是几个学生在布莱尔镇拍摄关于女巫的作业,拍摄当中,三名学生神秘失踪了。一年后,三名学生拍摄的资料被意外发现,于是发行公司将这些镜头拼贴在一起,展开了故事。实际上,这是制片公司为观众观看电影特意准备的一个语境,将虚构的电影故事重塑成真实的记录,把影像当做了现实。它打破了人们观看常规电影的期待,抛出了一个激发观众好奇心的诱饵。同时,网站上还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失踪学生的线索:女巫布莱尔之谜,失踪学生个人档案,失踪案侦破始末,相关人员采访,意外发现的各种资料镜头和日记。所有这些资料都有图像、文本、录像和录音的链接。《女巫布莱尔》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引起观众参与解谜的强烈愿望。看电影不但是为了看电影,而是验证自己的判断或验证网络的真实合理。

《女巫布莱尔》在网络上的热销得益于网站与影片功能的结合。人们认识到:“《女巫布莱尔》网站不是一个简单的新增促销工具,其宗旨就是观影体验的一部分——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触动恐怖片类型影迷的内心。”当今时代不仅只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实际上是多种媒体在交互起作用。今天的电影很少能做到自成一体,电脑及其衍生物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影必须不断开拓新策略、新领域以适应这种变化。电影的营销、发行要寻找新的出路,电影的制作、风格和样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05年7月18日,中国博客网和中博传媒签订协议,合作推出博客电影。博客电影,简单地说,就是由博客群体参与创作、摄制,可以做演员、导演,在博客网放映给大众的电影。8月份,第一部博客电影《聚焦这一刻》在博客网放映。

据介绍,《聚焦这一刻》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每部影片长度3分钟,用胶片制作,著名导演田壮壮担纲艺术总监。这8部独立的影片分别由中国8位新锐导演执导,每个导演拍摄的影片都有独立的名字和主题,它们是贾樟柯的《在那里》,王小帅的《寂静一刻》,孟京辉的《西瓜》,刘浩的《有钱难买乐意》,小江的《我想对你撒点野》,孙小茹的《星光梦旅》,李虹的《小小的心愿》和姜丽芬的《新娘》,影片表现了这些导演各自眼中的现实生活。

最先提出博客电影概念的陈伟明把博客电影分为低端博客电影和高端博客电影。二者都是90分钟以下的短片,但低端博客电影指没有电影专业技术的博客群体共同参与演出、制作的电影,而高端博客电影是指具有电影专业技术的博客群体参与的电影。“博客电影是对电影工业机制的一种颠覆,是娱乐原生态的回归。在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劳动之余想娱乐一下,不就是自己跳舞、唱歌进行自娱吗?只是后来娱乐的门槛高起来,出现了学院、制度、流派,但所有流派都是为自己进入电影工业提供说法。现在博客电影把这个门槛降低了,谁都可以参与、可以投票、可以成名。”博客网的总编王俊秀说。

电影形式不断推陈出新,2005年10月26日,号称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手机电影短片《苹果》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苹果》是一部两分半钟的手机电影短片,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的爱情对话的小故事。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陈廖宇介绍了他的全新“手机电影”概念:“真正的手机电影是一种新的拍电影的方式,它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用手机作为主要工具拍摄与制作的电影,当然它一定还能在手机上传播与观看。”他在现场发布了由他使用手机拍摄的电影短片《苹果》及《车夫》、《迷路》等7部作品。

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介,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电影就做出了第一步,随着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摄像质量提高后,手机电影将会成为手机网络的主打娱乐产品之一。手机电影将更具互动性,不仅仅是“我拍了给你看”,而是“大家一起拍一起看”,手机也可以从消费品转化为生产工具了。而手机电影是成本非常低、生产周期最快的电影产品。因此它将产生不菲的经济效益。

关于电影与网络的新花样层出不穷。2006年娱乐界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胡戈事件了。胡戈制作的网络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红遍了大江南北。

在很多网民眼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要比耗资几个亿的大片《无极》更有趣味和创新,还有些学者认为,“胡戈事件”是一次“草根对抗权威的大事件”,更有观众津津乐道于胡戈以搞笑的方式成功解构了精英的经典作品。随着网络视频、音频技术的发展,以前只有导演才有剪辑权,现在,连最普通的网民也可以很轻松地对大导演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随意修改配音和画面,出现了许多这样的网络小短片,与主流电影做一番较量。

娱乐界如此热闹,学术界也不甘寂寞。一批电影研究者也开始进入电影与新媒介的研究中。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专家玛莎·金德一直致力于电影文化批评和女性主义电影研究。2006年,她来到北京进行学术交流,带来的两个项目分别是以数字影像方式展示生物新技术的短片《毛的传说》和以数字影像来展示城市文化的短片《数字城市交响曲》。这里的影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影像可以任凭我们去想象,编织出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玛莎·金德已从电影的本体研究进入了电影与媒介的研究,她不但研究新媒介将如何改变和重塑我们的生活,还研究新媒介将如何表达浪漫的过去抑或乌托邦的未来。

新媒介为新电影的理论和实践打开了另一扇门。传统电影已从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少数人的专利变成了多数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随着胶片的消失,网络发行、影像资料的剧增,视听剪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影会朝着非常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预测着这样一幅图景:新电影的制作可能会像写作一样,可以由一个人在案头来完成的(胡戈是一个先兆)。作家通过拼贴、组接字和词来表达意思,电影人则通过影像和声音的拼贴、组接来完成故事;作家有字典,电影人有视听素材资料库;读者对读物的接受可能是被动的,新电影观众则有可能决定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结局;作家的地位是稳定的,而新电影中,消费者可以随时成为创作者。

新媒介中的电影发展,为每个人提供了成为电影人、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同时也给电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一切固守成规的模式将被革新。电影在新的时代将有新的存在发展模式。

这些都为电影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影的视听语言不再是唯一的,电影的生产不再是少数人可以完成的,现存的电影形式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从而与电视、网络抗衡呢?

可以说,中国大片生成于内忧外患之中。

从外来讲,好莱坞大片从虎视眈眈的窥视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开始瓜分这块蛋糕。这使得本来就困难重重的中国电影雪上加霜。而且,好莱坞大片像一阵旋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各国都在学习。韩国有了自己的大片,法国也制作了自己的商业巨片,德国、意大利也在跟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电影如果没有新的作为,如何能保住国产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份额?如何能立足于世界电影舞台上?

从内来说,中国电影从新时期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电影格局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几番变革。从娱乐片一边倒,到主旋律一边倒;从主旋律、娱乐片、艺术片三足鼎立到这种格局的界限模糊、裂变;从艺术审美、现实主义美学到多元审美,中国电影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变化。

而观众的变化更快。他们看着电视,守着电脑,穿梭于各种消费场所,偶尔光顾一下放映好莱坞大片的电影院。他们熟知星球大战中的“光剑”和蜘蛛侠的超人本领,他们通过网络获知各种各样的趣闻轶事,他们身处图像时代洞悉一切影像秘密。他们已经不记得国产电影的本来面目了。

当然,国产大片的生成还是有些利好条件的。第一是中国电影的逐步改革,解开了套在电影上的种种桎梏,电影可以相对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得以发展。第二是中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上扬,为电影业带来雄厚的资本市场。动辄上亿元的电影投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第三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中国与世界逐渐同步,能够拥有和使用世界最先进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使得电影硬件更加完善。

同时,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得到认可和强化。是商品就要遵守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规则。电影业的大投入、大产出正是顺应了商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电影需要广而告之,把电影变成新闻、把电影变成事件来增加它的附加值。电影需要开发出其他类似商品中不具有的专有属性——视听奇观。总之,中国电影需要新的作为。

国产大片在此种种背景中,慢慢开始显影。

它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还是走上了后现代的“歧途”?中国大片还需要时间去印证。

同类推荐
  •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热门推荐
  • 都市修仙高手

    都市修仙高手

    昔日徐家商业天才,从修仙世界重返前世,立志复仇。于是,各路女神,再无宁日……
  • 没关系,我爱你

    没关系,我爱你

    叶青承在5岁时经历一件大事,患上“癔症”,直到遇到张静怡这一缕阳光,才重拾自我。张静怡自出生以来一直活在自己的理想中。终有一日,恍然发现,妈妈得了重病,父母经营的制衣厂岌岌可危,面临一堆债务。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张静怡找到初中同学叶青承,希望他能够提供帮助。而他,面对自己的暗恋对象,提出了结婚的协议……
  • 铁血守护者

    铁血守护者

    一个悲剧的家伙挂掉后,最后被作者安排重生在一名小铁血(掠食者Predator),然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他成为了这个种族的守护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民用航空法概论

    民用航空法概论

    本书主要涉及了与民用航空法有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既包含了公法的内容,又包含了私法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性民用航空组织和公约、民用航空器、航空人员、民用机场、国际航空运输、我国航空运输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等,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案例,同时还附有现行的公约和航空法。
  • 你若天晴我便微雨

    你若天晴我便微雨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两个五年的时间,然而季晴天和夏雨微又何止十年?夏雨微说:“早知如此,何必十年?”季晴天淡笑道:“没有这十年,我如何在最恰当的时间遇到你?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是因为我怕我会是那个错的人,没有在错的时间遇到,是因为我怕我会是对的人。季晴天可以输了全世界却独独输不起夏雨微。”
  • 阳海学院的伪杀生丸

    阳海学院的伪杀生丸

    一个宅男通过主神空间变身杀生丸进入《十字架与吸血鬼》后发生的那些事注:本书以原著为本,不会刻意丑化原著中的正派人物,也不会去刻意美化原著中的反派人物,总之原著中的人物性格不会发生变化。
  • 仙气娇妻:王爷,远一点

    仙气娇妻:王爷,远一点

    前世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杀手,穿越后竟是一介废柴,奈何她有一个光鲜亮丽的身份,丞相府嫡女......“王爷你说你找谁不好偏偏来找我?呜呜呜......你看你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肯定有一大批貌美如花的女人来找你的,不必吊死在我这一棵树上啊!”小剧场:来爱妃,坐着来,某只拍拍自己的腿。“不要。”“真不要?”“不要……啊~”某男将她压在贵妃榻上,“王爷,适可而止,我又不喜欢你。”。
  • 萸歌集

    萸歌集

    夜长臾是名震天下的乌戟殿殿主,他爹夜正德在她十六岁之时就把殿主之位转交给她,独自去云游天下。可惜她仙术一流,却单单只喜欢调戏他爹夜正德的爱徒越长鞠。(夜正德抚额,孽障啊,孽障)直至遇到了他,那个让夜长臾狠狠烙在心里的人。易以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上已奇谈

    上已奇谈

    (超现实盗墓,一样的盗墓,不一样的体验),第一卷鬼王墓:三十年前一次神秘的盗墓活动,让我聂家险些灭门,三十年后的我在得知事情原委后决定去解开尘封三十年的往事。一卷残缺不全的古书,牵扯出世人所追求的长生的秘密,一位历史上毫无记载的人,为何频繁活动于各大凶墓中?一切尽在上已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