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900000044

第44章 妖怪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的体现(17)

《山海经》中的妖怪大部分是各种动物的“合体”。人们利用不同动物身上的部件组成一种新的妖怪,并赋予他们让人啧啧称奇的本领。妖怪们的形状十分奇特,一部分是人和动物的组合体(有的是长着人的面孔、动物的身体,有的则是长着动物的脑袋、人的身体),更多的却是各种动物身体部件的组合。妖怪们的本事也很厉害,比如有的妖怪能找到金矿,有的妖怪会给人间带来瘟疫,有的妖怪可以喷火吐水……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他们都是物以类聚,有时候一座山上会住着很多妖怪,这些能够共居一山的妖怪彼此性情都很接近,不会发生大的冲突和矛盾。妖怪的特点与人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是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件的解释。水木茂曾针对中国妖怪的特点发表过许多令人深受启发的见解。比如,在谈到出自《山海经》的妖怪“蜚”时,水木茂说:“据说这种妖怪所到之处,河流沼泽干涸,山野草木枯萎。一旦出现在人间,不久传染病就会蔓延。这就是所谓的疫病之神,但是中国也有防治这种疫病的妖怪。据说栖息在中国英山上的‘肥遗’就是防治疫病的妖怪,若是吃它可以治疗疫病,饲养它可以杀死传播疫病的害虫。我总觉得中国的妖魔鬼怪,与其说是和人类有所牵扯,不如说是妖怪彼此之间的攻防战。例如,有引起旱灾的妖怪,也有引发洪水的妖怪。”[44]

的确如此。在中国的妖怪世界里,各种妖怪之间的互相牵制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比方说,有些妖怪与灾祸或者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那么他们也会有相对应的克星。古代的人们不会用现在我们的说法去解释自然现象,也没有太多有效的办法去应对灾难的发生,“妖怪”就是人们解释这些现象的方式。很多现代人看起来感觉不可思议的事,在古代的人看来可能都是现实。我们现在叫做“神话”的东西,在当时人看来可能就是实实在在的真相。水木茂说,妖怪的出现,是人们要调和借名于妖怪的天灾,需要和自然接触的媒介。人们把天灾形象化,然后找出调和与化解的办法,借此满足自己把握和战胜自然的愿望。

那么,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妖怪是什么呢?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当时较为流行的妖怪,但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妖怪要数龙、凤凰、麒麟、虎和龟等几种神兽了。中野美代子在《中国的妖怪》一书中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妖怪就是龙。把龙称为“妖怪”,对自称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来说似乎大为不敬。不过在日本以及别的国家,很多妖怪也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神圣到后来堕落的过程,比如天狗、河童等,最初都闪耀着神性的光芒。众所周知,龙在东方和西方国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东方的龙是神圣的,而西方的龙却有着鳄鱼或蜥蜴般的身躯,背上还常常生有一双翅膀,性情凶恶而残暴。在《哈利·波特》中的那些口中喷火,守护着重要的、宝贵的物品的龙,就是西方文化中龙的典型形态。在东方的不同国家中,龙也有不同的模样。动画片《河童之夏》中出现的龙神,是东方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他是集鸟、兽、鱼以及甲壳类动物的特征于一身的尊贵神秘的动物,能操纵天气、无翼而飞,是各种动物和妖怪的首领,被看做是神或者造物主。而印度的“圣龙”却完全是眼镜蛇的模样,印度人常常把龙描绘成长着七个蛇头的眼镜蛇,同时也把眼镜蛇的凶残注入龙的性情中。

龙在中国虽然一直保持着尊贵崇高的地位,但是到了后来也难逃衰败和堕落的命运。龙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山海经》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动物被描绘成“龙首”或者“龙身”,可见那时候人们对龙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了。后来,“龙”不仅在民间有很大的威望,与朝廷也联系了起来。这是当权者利用人们的信仰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的一种手段。根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曾经射杀过蛟龙。从此以后,龙的神圣色彩就被人间的皇帝借了去,并一直被皇室所垄断,龙因此与政治联系在了一起(在日本也有同样的情况,并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与此同时,龙的形象在民间也渐渐有所变化,开始出现衰退与堕落的气象。这并不是说把“龙”异化为别的妖怪,而是在“龙”这个庞大的族群中分化出了很多不同的旁支,其中既有高高在上、能够操纵天气、翻云覆雨的神龙,也有心术不正、不惜伤害人类和别的生物的恶龙,在一些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些法力微小、平庸无能的龙。到了《西游记》中,龙更是成了被孙悟空等人嘲弄的对象。龙常常在孙行者面前尊严扫地,不仅要听命于他,还不得不乖乖献出龙宫里最宝贵的定海神针。龙在哪吒面前也显得既残暴无能又无理取闹,最后只落个被扒皮抽筋的下场。这些都是龙的衰败的证明。

除了龙之外,凤、麒麟、白虎、神龟等具有灵力的动物也是很典型的中国妖怪。中国人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为“四兽”或者“四神”。其中的朱雀又叫朱鸟,其实就是凤凰;而玄武则是龟和蛇的合体。除了“四神”的说法之外,在中国还有“四灵”的传说,指的是龙、凤、龟和麒麟。“四灵”中的神兽有三种是与“四神”重合的,因此,人们有时也会把龙、凤、麒麟、虎、龟这五种动物称做“五灵”。这样的信仰如今已经不知始于何时,早在《淮南子》中就已经能看到它的踪迹了。

汉代以后大量出现的是魑魅魍魉和幽灵之鬼。随着他们在人间势力范围的扩大,《山海经》中的那些由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合体构成的妖怪迅速衰落了下去。很多人认为这与“山林文化”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山不再是神秘无比的所在,而是越来越被人类靠近,越来越为人类所了解,也越来越多地遭到人类的侵占。这样一来,山里的妖怪自然会发生变化。在山的神圣性遭到破坏之后,妖怪们的形体渐渐变得更像动物,失去了原本的“人首”或者“人身”,到了后来,这些类似于动物的妖怪们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少了。慢慢地,妖怪的形象又发生了变化——山里的普通动物经过修炼,会幻化成人形主动接近人类,而且多数是幻化成女子的模样来和人间的男子结婚。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要数狐妖的传说了。中国的妖怪中,有很多是犯了过失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和沙和尚就是如此;也有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幻化而成的,比如孙悟空;更有动物或植物修炼而成的,这种妖怪在《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书里比比皆是。随着山中妖怪的变化和减少,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妖怪渐渐成了死人的亡魂。山里的妖怪无处容身,不是变成人类的模样生活在人间,就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远渡重洋,在国外过起了改头换面的日子。从此以后,留在中国的最为著名的妖怪就是与皇权结合在一起的四神、四灵了。而那些无权无势的“芸芸众生”只能默默无闻地呆在古代典籍中,只有在偶尔被人发现的时候才能走出故纸堆续写新的故事。而如今出现在电影或电视上的妖怪,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二、中国内地动画片中的妖怪

中国内地拍摄的动画片中,与妖怪有关的不多,以妖怪为主角的更少。而且在大多数有妖怪出现的动画片中,妖怪们的“妖性”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了,有的根本看不出与传统妖怪的联系。比如1998年上映的26集电视动画连续剧《小精灵灰豆》,虽然主角是一只小妖怪,但他却一直想要摆脱妖怪的身份,做一个正常的人类。这部由葛冰编剧、刘积昆导演的动画片曾经获得了动画片金童奖的一等奖。它的主题十分清晰明了,也十分符合当时人们对动画片教育功能的期待,即通过主人公灰豆的经历来表现一个背景不好的孩子积极向善的努力。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灰豆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小妖怪,他跟别的妖怪一样长得很丑,但心地却十分善良。当年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时捣毁了他和伙伴们居住的妖洞,灰豆因为躲进了石头缝里而逃掉一劫。几千年后,他从石头缝里爬了出来,决定再也不像以前的妖怪那样为非作歹了,一定要做个好孩子。这就给动画片奠定了积极向上、弃恶扬善的基调。而灰豆此后的经历,讲的就是一个背负着妖怪的恶名的孩子如何被大家拒绝,但他却始终不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故事。因此,这部动画片只是借助妖怪的形象来表现教育儿童的主题,妖怪题材只是用来引起孩子们兴趣的手段。在儿童情趣方面,这部动画片还是有一些奇思妙想的。比如说灰豆出洞以后跟猪八戒的尾巴胖胖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天入海,做了很多好事,却总是被大家所误解。在他们的历险中出现了很多妖怪,但这些妖怪也都与传统妖怪相去甚远,只是作为他们成长经历中的阻碍或者过客而出现。总的来说,这部动画片是想把教育目的通过妖怪题材去表达和实现,让孩子们在饶有兴趣地观看动画片的同时接受包含在其中的助人为乐、坚持不懈、乐观善良等主题。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构思和设计,使得这部动画片与日本妖怪动画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说水木茂的《鬼太郎》,虽然这部动画片也是主要给孩子们看的,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道理和教训,但它却以妖怪文化为依托和基础,并包含着对妖怪文化的眷恋和推崇。片中虽然也常有邪恶的妖怪出现,但是作者却始终没有因为这些邪恶的妖怪而否定整个妖怪文化。鬼太郎作为妖怪的代表,始终捍卫着妖怪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不遗余力地与邪恶相对抗。而片中所出现的邪恶也并不都是来自妖怪世界,人类的恶念往往是邪恶妖怪出现的诱因。因此,水木茂批判的绝不是妖怪文化,而是邪恶本身。这就使《鬼太郎》这部以传统妖怪为题材的作品并没有停留在对妖怪的追念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狭义的“人类”或者“妖怪”的概念,上升到了探究生命意义的高度,从而使作品具有更普遍、更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妖怪文化至今仍然有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包含了很多关于自然和生命的普遍真理)。而《小精灵灰豆》则不同,灰豆被大家拒绝和怀疑,就是因为他是一只妖怪;后来他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大家认为他跟别的妖怪不一样,是个善良的好“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后接受的灰豆,是作为人类而不是作为妖怪的灰豆。妖怪,始终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群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相对简单和固执的理解和划分。妖怪在中国内地动画片中不多见,与这种理解和划分也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妖怪都在中国内地拍摄的动画片中销声匿迹了。在那些根据传统题材改编的动画片中(比如说《西游记》、《封神榜传奇》、《哪吒传奇》等),传统妖怪还是保留了一些本来的面貌的,这是因为传统神魔小说本来就是妖怪的大本营。因此,这些动画片中的妖怪虽然被不同程度地弱化、儿童化了,但他们仍然是妖怪登场亮相的主要舞台。

比如,根据古典小说《西游记》改编的52集动画片《西游记》,因为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的故事,自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妖怪。我们对这些出现在西行路上的妖怪并不陌生,主要是19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功劳。这部连续剧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不知道成为多少人的“寒暑假保留节目”。从民间关于猴王的传说到吴承恩的小说,从电视剧到动画片,唐僧师徒四人的故事被一次次地改编,每一次改编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并留有当时的痕迹。而西天路上的妖怪,在每个版本里也都有所不同。在小说中,妖怪们被描写得相当可怕,本领也都十分了得,而且不乏心狠手辣之辈。电视剧《西游记》对小说进行了选择和改编,不少血腥残暴的情节都被删减了,同时增添了一些幽默的因素。妖怪们虽然也都能兴风作浪,但他们的出现总的来说都是为了表现孙悟空等正面人物的英勇和智慧,因此在事实上妖怪们已经有所弱化了。而动画片《西游记》由于观众主要是少年儿童,于是就加入了很多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情节,妖怪们的形象在被弱化的同时也经过了儿童化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动画片创作几十年来一直与《西游记》有着很深的渊源。除了《小精灵灰豆》等从《西游记》中获得灵感后另起炉灶的作品之外,直接取材于这部小说的作品也有很多。在中国动画诞生不久的1941年,中国动画的开拓者“万氏兄弟”就以《西游记》为蓝本,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关于这部动画片,还有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日本动漫的鼻祖、《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曾经说过,他就是看了这部动画片才走上动漫创作之路的)。而且在万氏兄弟日后的创作中,《西游记》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题材库。他们创作的《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猪八戒吃西瓜》……都是中国动画的经典之作。这与这部小说本身就适合以动画片去表现有关,恐怕再也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这么活灵活现、收放自如地来表现孙行者的神通和妖怪们的变化了。

同类推荐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连环画(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连环画探源、连环画中的图画、连环画的图文并茂、古代连环画赏析、近代连环画的发展等共六章内容。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都市神鬼人

    都市神鬼人

    新进黑无常.东方摄,整天惹是生非,不是打架斗殴就是调戏良家,而当他转念向善之后,一切都变了,警花要收他当男友,校花要嫁给他,少妇.萝莉,御姐.黑长直,白富美,一个个美女接撞而来,东方摄紧紧的抓着裤腰带,垂泪道;你们别过来!犯纪律,我可是要扣工资的!
  • 侦王之王

    侦王之王

    一封神秘的来信,引发一场危难重重的湘西之旅......一位少年侦探的探案历程,带你领略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一面......
  • 智星的征服

    智星的征服

    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强盛,然而第四纪冰川于3382年完全融化,人类文明险些毁于一旦,为了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人类设计并且建造了人工星球——智星。4570年,智星迎来了地球的第一批移民。而人类初始星球地球则逐渐演变为异星,地球上旧有生命与智星新生生命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人类的拟人智能、初始星球的复苏生物与人类发生了正面冲突……
  • 狐变

    狐变

    天帝崩,神域乱,群雄并起;一时间天骄争雄,血脉竞逐;这是一个大世,强者俯视,弱者仰望,心有不甘的少年,为了那心中的梦想,背负着被家族驱逐的屈辱,步入了大荒,也由此拉开了一场仙路争锋的光辉大幕!
  • 剑出昆山

    剑出昆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江湖,小说中只有意境,写法带虚。画面全靠脑补,只写意不写实。这是属于大家的江湖、属于大家的玄幻小说。
  • 最强剑仙系统

    最强剑仙系统

    苏晓是个妹子身,男儿心的家伙——俗称变身。苏晓外表治愈温和,内心腹黑善良——俗称闷sao。苏晓精神正常,肉体11——俗称百合。哦,对了,苏晓在创世有个作者号,名唤出鞘剑——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作者带着剑仙系统穿越变身在高武世界一路撸向最强的故事。据说……很好看……——我是剑娘苏晓,我为自己代言。
  • 无限武力

    无限武力

    天地间有十二颗天宝圣珠,其中蕴含着永生的秘密。罗杨身拥至宝武典,身受太古强者所托,寻觅东海圣域,深入亘古荒原。当东西方的结界打开,当天地灵三界相通,顶尖势力明争暗斗彼此角逐,一场无与伦比的大战即将爆发。金至坚,火至烈,雷至暴,光至纯。力量的碰撞衍生出不可思议的神通,隐藏在背后的秘密一层层剥开只会令人更加的恐惧。天纵奇资,加上一身奇遇,罗杨才能混迹诸多强者之间,一步步成长壮大,最终立于那天地顶峰。已有完本作品《混斩天地》,新书更新稳定,无限精彩,尽请放心收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豪门宠婚:权爷的挚爱小妻

    豪门宠婚:权爷的挚爱小妻

    “小童,如果你再跟他纠缠不清,我会弄死他!”他凑过来,在她耳边吐出暧昧的气息,声音虽染了笑,但,在其眼眸中,却有着深沉的疯狂,这一次,他是来真的。萧童心惊的同时,又觉得很衰很倒霉,他偏执起来的时候,完全跟个疯子一样。他不容许任何男性出现在她身旁,如同执拗的小孩子,霸道地将属于自己的玩具,紧紧抱在怀中,宣示着他强烈的独占欲!当她逃离他的时候,他有多爱她,就有多恨她。本身就是个极度偏执的男人,当疯狂的恨意烧毁了他的理智,他如同地狱撒旦,笑得阴森,冷冷提醒。“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宁愿生生打断你的腿,让你坐轮椅,也不让你再逃离我一步!”史上最疯狂偏执的男人,非他莫属!
  • 神将军

    神将军

    姜云霆,京华大学高考第一名状元,长相帅气,风度翩翩,家里有个军区首长老爸,有个疯狂的老妈,还有一个无比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在大学的时代,遇到了许许多多的的怪事,也寻找到了真爱。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姜云霆发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仙家女神,道门女神,校花女神,玉女女神,总裁女神,军花女神。统统的求收养,求生孩子。但现实问题是,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感情是个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