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900000013

第13章 日本妖怪文化探源(4)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罗摩衍那》、《五卷书》等印度文学故事及希腊、西亚的民间传说,通过汉译佛典,促使中国小说史发生了深刻的转折,叙事文学冲破了经史文学的束缚,同时又在经史文学的根基上吸收了印度神话的夸诞性、虚幻性和神异性,借用了佛经故事的母题,开创了自六朝至隋唐几百年的志怪小说史。同时,汉译佛典又是中日小说交流的重要媒介,日本的佛教文学大量采用了汉译佛典的语言、题材和结构形态,广泛地接受了志怪小说的影响。”[19]这段话,清晰地表明了印度、中国和日本三国文化交汇的状况。这种交汇,是通过佛典翻译和僧侣往来而得以实现的。基于各自的文化根底与民族心性,佛教文学在三个不同的国家中呈现出的面貌又各有千秋,把宗教与文学按照自己的形式来塑造和演绎。中国出现了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之后,日本僧人也在佛经和志怪文学的共同影响下,编写了《日本灵异记》等怪谈小说。在中国常常出现时空感强烈的诸如《枕中记》之类的作品,描述主人公在梦中的游历。“梦中富贵”也成为日本怪谈文学中的常见题材,故事的叙述方式也深受中国影响。相比之下,印度文学则更为奇幻怪诞、天马行空。

然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由印度开启的佛教文学到了当地,都经历了与本民族的文学相结合的过程。本来,佛经故事由于其特殊性就无法脱离大众、脱离民间,而且由于要完成宣传佛经教义的任务,有的还保留了口头文学的特点,带有说话和讲唱的色彩。这些故事不像哲学著作那样追求逻辑的严密、思想的深刻,也不像史书那样讲求史实和公允,而是在借用小说的叙事方法的基础上,把叙述的进度故意放慢,讲究故事的跌宕起伏和绘声绘色,以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新奇有趣为目的,牢牢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我们从现存的日本的怪谈文学中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常常通过对灵异气氛的渲染对读者(听者)造成强烈的心理暗示,使人还没有见到妖怪的影子就已经汗毛直竖。而怪谈文学与动漫结合之后,因为运用了电影的独特优势,更是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将这一传统演绎到了极致。比如说,日本的恐怖片并不常以血淋淋的画面对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常常是在平和安宁的表象中渗入丝丝缕缕的线索和伏笔,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织成了一张恐怖的大网,把观众紧紧地包裹在网心。

宛如“络新妇”的丝网,你越是挣扎就被缠绕得越紧。怪谈文学与庶民生活紧密结合的传统,表现在电影中就是将恐怖不露痕迹地融化在人们的生活里,你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些被你扔掉的鞋子、用旧的锅碗、每天都要开开关关的电视和提提放放的电话,都有可能变成妖怪,或者成为通往恐怖之路的入口。《鬼太郎》中常常提到,妖怪会附身在人们贴身的物品中,所以谁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妖怪缠住。如此随机而且几率甚高的状况岂能不让人产生“说不定下一个就是我”的想法?于是,恐怖的感觉在你看完漫画或电影之后仍会久久地盘旋不去,每一次接触到影片中出现的事物,都会唤起你当时的恐怖感。

综上所述,日本妖怪的产生和妖怪文化的形成,并不是某种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那么妖怪的模样到底是怎样被确定下来的?难道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白泽向黄帝一一描绘出来的?

妖怪的外貌千奇百怪,然而据法国比封伯爵研究,妖怪其实只有三类:第一类是身体上的器官过多而形成的妖怪;第二类是器官欠缺而形成的妖怪;第三类是器官错乱或颠倒而形成的妖怪。这种说法极其简单,却一语道出了妖怪外貌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井上圆了对妖怪的产生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在综观民间各种各样的妖怪传说之后总结道:“凡妖怪有属于物者,有属于心者。若天变地异,草木禽兽之变态异状,属于物者也,谓之物怪。又若幻觉妄想精神诸病,属于心者也,谓之心妖。”关于妖怪的“构成法”,井上圆了也有一套十分详细的理论。虽然笔者并不赞同井上圆了把妖怪完全等同于迷信的理念,但他在研究妖怪的形成等方面确实言之有理。关于妖怪形态的构成,井上圆了认为人们通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第一,分解法:把这种事物的一部分和那种事物的一部分互相联合,构成新的形象。比如说人身鸟翼的妖怪,就是用这种方法构成的。第二,创设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形象。这类妖怪的各个部分都是前所未有的,细细观察他们的每一部分,虽然能发现仍是从以前的见闻经验中变形而来,但由于是很多因素互相交错,不能一一详细地说出各个部分到底是出自何处。

另外,井上圆了认为妖怪的产生与人的愿望有很大的关系。人没有不希望快乐、不厌弃痛苦的。当人们希望快乐却无力达到,就会产生愿望。所以说愿望里既有情感,又有想象。妖怪呢?妖怪分为“痛苦性”和“快乐性”两种。幽灵、鬼物等容易唤起人的恐惧之情,让人心生厌恶,属于“痛苦性”的妖怪;凤凰、麒麟等能让人感到愉快欢喜,是“快乐性”的妖怪。那些会引起天灾的妖怪,自然是给人们带来痛苦的坏妖怪;那些守护人们生活的就是让人快乐的好妖怪。至于妖怪们具有的那些神奇的灵力或宝物,就是人们愿望的投射和表现了。世界各国的妖怪中,不乏“下金蛋的母鸡”、“自动开饭的桌子”这样很好的例子。至于会隐身、能灭火、能降雨的妖怪,更是人们愿望的表达。

除了妖怪的构成之外,井上圆了在《妖怪学》中还说到了妖怪在近代以来急剧减少的原因。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凡世人于平生耳目所不惯接受者,多谓之妖怪。”人们通常所说的妖怪,就是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可思议的事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当时的心智无法理解那些事物。所以,世界上有没有妖怪,并不是取决于客观的存在,而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妖怪到底是怎样的,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而是随着人思想和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往今来妖怪的面貌并不相同,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妖怪改头换面。因此,如果硬要给妖怪限定一个“标准”的话,那么这个标准只能是人的思想和认识。到了近代,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因此关于妖怪的传说就变成了迷信和无稽之谈。一下子仿佛什么传说都可以被分析,什么现象都可以被解释,什么生物都可以被解剖。于是风只是由于“空气流动”,声音只是因为“物体振动”,牛郎织女彻底变成了两个没有生命的星球……那些传说都成了迷信,成了蛊惑人心的东西。人们再也不相信失踪的孩子是被天狗抓走的,不相信野外的火光是狐狸点燃的,不相信落水的人是河童拉去的,就连孩子们看到狸猫,也不再相信眼前的动物会变身,会随着住持的三弦声跳舞跳到死去。

这些,当然是古代的人们所没有想到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人们还虔诚地相信妖怪的时候,妖怪文化被十分认真地织进了生活里。

第四节 妖怪文化在日本人生活中的投映

在日本,为什么关于妖怪的电影、漫画会层出不穷?为什么水木茂的家乡能够建成一座“妖怪都市”?为什么日本的妖怪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被日本人视同己出?……这些现象证明了妖怪文化在日本社会中已经渗透到了许多方面,比如建筑、绘画、文学、电影……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把自己的自传取名为《蛤蟆的油》,恐怕也是因为妖怪文化的浸染吧?那只对着镜子被自己的丑态惊出了一身油的蛤蟆,就是活在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因此我们可以说,民间传说已经成为沉淀在日本人意识底层的东西了,会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刻不经意地跳出来。

从民俗的角度来看,那些自古以来传下来的习俗和仪式,有的虽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中规中矩地举行,但仍然被作为传统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而一些在生活中早已形成的禁忌,仍然被人们世世代代遵循着。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妖怪作为装饰的建筑在日本并不少见。日本国立一桥大学的兼松讲堂的正门就装饰了龙、凤、石狮子,楼梯的扶手也做成怪兽的模样,图书馆则以狼和狮子合而为一的怪兽作为装饰。位于东京的两国震灾纪念堂也是以妖怪作为建筑的主要装饰风格。写过《中国建筑史》、以特异的风格而闻名的建筑设计师伊东忠太(1867~1954年),其作品中就常常包含着妖怪的形象。

现在的日本,关于妖怪的传说仍然没有消失,各地“闹鬼”的传闻也时有发生。在三重县通往御在所岳的山腰上有一座废弃的温泉宾馆,据说就是因为那里经常闹鬼才没人敢住。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各地荒废的温泉别墅多的是,而提起荒废的原因,“妖怪作祟”总是其中之一。然而在人们的生活中,妖怪并不仅仅是作为可怕的代名词出现。有些妖怪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玩伴,不离人们左右。在儿童玩具和影视中、在各种祭典仪式上、在逢年过节的赛事中,在田间地头甚至在有些街头路边都能看到妖怪的形象。

世界各国都有各种各样关于妖怪的传说,然而没有一个民族像日本那样对待妖怪:创立“妖怪学”,成立妖怪研究机构,著有《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学大全》、《妖怪绘谈》等为妖怪“立传”的图书,图文并茂,煞有介事。现在,“妖怪学”已经被正式确立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日本的“妖怪博士”小松和彦教授带领着日本国际文化中心的研究者们,搜集了1.6万条形形色色的妖怪传闻,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供爱好者和研究者们使用。在民间,各地“乡土会”的老人们谈起古往今来的妖怪,津津有味,如亲眼目睹,亲临其境。日本还有许多专门研究妖怪的民间组织。比如说,“猫又”在日本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妖怪,据说它是养了多年的猫成精之后的化身。在日本,关于这个妖怪的传说不胜枚举。于是,对“猫又”感兴趣的人们就专门组建了“猫又同盟”,不仅搜集各种各样关于“猫又”的传说,还经常在一些据点举办活动、召开会议。他们选择的据点也非同一般,据说都是些“猫又”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胜三山,因盛传“猫又”的传说又被称做“猫又山”,附近还有闻名远近的金太郎温泉;另外,位于新泻县三岛郡三岛町的猫又大明神和黑部峡谷铁道的猫又站,也是他们经常前往的据点。从这些地名本身就可以看出日本妖怪是多么深入人心。

自古以来,日本民间就有许多和妖怪有关的禁忌。民间信仰是各种民俗活动的基底,而妖怪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诸多传统节日,有的是以祭祀祖先为主,有的是祭祀民间诸神,有的则以妖怪为主题。日本是一个祭拜心理十分浓重的民族,不仅在逢年过节、遇福遇祸的时候会进行各种祭拜活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幸福。有些日本人在每日三餐之前还会默默念颂,感谢神灵的恩赐。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同,日本是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一个人同时信仰几种宗教的现象十分普遍。之所以形成这样错综复杂的宗教现象,根源就是日本人独特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虽然与宗教有相似之处,但却超越了宗教宗派的限制,一般没有严格的教义,而是以约定俗成为主,有的是以宗族为中心,有的是以地理位置为依据,由各地成员轮流主持信仰仪式并举行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反映祖灵信仰的祭祀先祖的活动,比如在正月、盂兰盆节以及春秋的彼岸节时举行的祭祀先祖的仪式;有与氏神信仰有关的闭门、斋戒以及各种竞技表演活动;还有“请神”、“御灵”、“送瘟神”、“拜观音”、“祭水神”等供奉民间诸神的习俗。而与妖怪幽灵有关的各种习俗,也与以上提到的各种民俗活动一起,活跃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况且,日本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与妖怪,本来就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所以在某些节日和仪式中,可谓是“神妖共舞”。

在日本,每年的1月1日到1月3日这三天叫做“正月”,即使平时再忙,在这几天也是可以不用干活的。每年的元旦清晨,日本人会用新年汲取的第一桶水来煮年糕吃。“正月”里,大家一般是去参拜神社或者到朋友家拜年、喝酒谈天,各家各户还会有专为过节而准备的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通常在节日期间玩日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由于日本人有“树木是神灵栖息的地方”的信念,所以这么做的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松枝要从1月1日一直插到1月7日,这段时间被叫做“松之内”。

日本秋田县横手地区,每年2月有一个“镰仓节”。在这个节日的前夜,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坐在一个纵横2米左右,被称为“镰仓”的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屋子中间设有一个祭坛,是用来祭拜水神的。镰仓节前后两天,如果这段时间有人来访,会被当地人殷勤地请进雪屋,品尝日本米酒和米糕。

同类推荐
  •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印章概说、印章的选材、历代各章名家、印章的鉴赏、印章的收藏、细说玺印的产生与嬗变、精品鉴赏、玺印与书画、印石鉴藏等。
  •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本人从事声乐工作四十余载,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歌声更美妙”。虽无甚成就,却有许多教训和体会。在几位好友的鼓励、鞭策下,将这些实际感受付诸文字,这对我十分艰巨,但很有意义。通过归纳整理,首先自己得到充实提高,同时也尽了一位声乐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 自我发现的开端

    自我发现的开端

    “速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记录艺术灵感的一种方法。速写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艺术观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速写组画课程”教学是综合性教学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是初步尝试课程教学的课题化与课题教学的课程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化教学模式。 本书是“速写组画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总结,从教学理念、课程思路、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教学过程、作品品评等五个方面将这一课程展示出来,对于促进和加强师生沟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异世绝宠:空间农女撩夫忙

    异世绝宠:空间农女撩夫忙

    二十一世纪的平凡妹子机缘巧合魂穿成为受尽欺凌的农家小土妞。平凡怕什么?会抽风就好!!!意外得到空间金手指,配合现代人独特的思维理念,还有一颗极其护短的强力小心脏,哈哈!一句话,谁与挣锋?...等等,猎人先生?你为什么用那么火热的眼神看着我?是要吃掉我吗?好怕怕!“云儿,嫁给我好吗?我会用生命去爱你”“不要,你的命本来就是我的,你哪来多余的命?”“.....难道还要我嫁给你?”“你既然如此这般恳求?我就好心成全你吧,还不快点回去绣嫁妆?”“.....”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 爱情曾经路过

    爱情曾经路过

    在我的生命中,被两个美男守护着。而在我的意识中却分不清我到底爱的是谁,因此选择了错的一方,伤害了正确的一方。当我分清的时候,正确的一方却离开了。我失去了我真正我爱的人。
  • 已婚恋爱:先生,约不约

    已婚恋爱:先生,约不约

    “你可知,我见到你的第一时心里就莫名的想娶你,你是我应执年的妻子。一辈子的妻子!我这辈子就只想娶你!”他看着她时,总是在自己的内心里反复的强调着这句话。却没想到在某一天因计谋,他们不得不分开。她被他所伤……逃离。他迫不得已……为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手之年,有你带来的温暖才是幸福,哪怕你再倔强,我也一辈子都不想放手。
  • 天丹少年

    天丹少年

    一颗心脏,一次重生,只为追寻那记忆中的女孩一颗丹药,一段情缘,今生我们是否又要擦肩而过
  • 困难有助: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解读

    困难有助: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解读

    关注百姓热点问题, 解读民生政策法规, 剖析真实典型案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贴近百姓的方式, 结合具体案例, 就社会救助问题, 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末世魔侠传

    末世魔侠传

    一个通宵醒来,世界已经千差万别,丧尸遍地,动物变异,植物更是危险重重...带着变异的手机,郝龙决定建他一个世外桃源,供美女避难!
  • 百杀霸国

    百杀霸国

    裸男穿越,遭遇的不是美少女,却遇到了一群大汉……
  • DNF回忆录

    DNF回忆录

    地下城与勇士,当年的街机网游,带给我们的乐趣。
  • 爱妻你不要我了吗

    爱妻你不要我了吗

    顾晓楠在经历了末世逃亡,偶然间获得了随身空间,累计了很多的物品,还没有来得及使用,就被幸运基地给抓去做实验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顾晓楠引发自己的异能,同实验室一起毁灭,在毁灭的过程中,随身空间带着顾晓楠的灵魂来到异世界,我们来看顾晓楠是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