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000000035

第35章 大众媒介对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影响(1)

第一节 调研意义与理论框架阐释

在媒介化时代的背景下,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和社会建构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成长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大学生属于社会中接触传媒程度较高的人群,不同媒介形态所表现出来的选择功能、呈现功能、解读功能、塑造功能,也较为典型地反映在大学生的观念养成和行为表现中。

传播语境(communication contexts)包括七种类型: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小群体传播(small group)、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公众传播(public)、大众传播(mass)和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这种分类是为研究者和理论者分析现象而提供的参照,而在实际影响上,它们之间是相互重叠的,对受众的影响也是不能绝对分割开来的。

当代在校大学生最频繁、最普遍接触的语境类型是大众传播,最熟悉的媒介是包括报纸、影像、CD光盘、电脑、广播等的大众媒介。因此,选取大众媒介作为考察大学生受众群体的参照范畴,具有较为显著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由于大众媒介的传播类型和方式日趋多样化,传播效果日趋复杂化,传播效果研究和受众研究近年来一直是比较热点的课题。对大学生媒介接触与性别观养成的关系的调查,属于媒介与性别交叉研究的范畴,而这个课题是传播学研究和性别研究的空白之地。

2006年7月由笔者所在单位科研成员组成的课题组,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北京市十所高校的大学本、研在读生进行了“大众传媒与大学生发展”的问卷调查。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认为,传播学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因此,此次问卷分别从“道德观”、“性别观”、“学习观”、“娱乐观”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主题设计,力求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性别学等多个角度深化本次调研的主题。

笔者所负责设计和分析的“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是本次问卷调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章,也是近年来首次针对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养成及其与传媒的交互影响所进行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即是对这部分调研结果的概述。

传播学理论中的“5W理论”由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即后来的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研究的雏形。

以分性别视角审视此理论框架,可以发现女性扮演的媒介角色分别是:女性传媒人、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女性媒介以及女性受众。此次调查设计的问题即涵盖了对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和气质的评估、女性媒介影响力的评估以及女性受众与大众媒介互动过程中观念与行为的相关评估。

根据受众研究的理论,对传播效果的评估需要通过受众的认知层面的效果、观念层面的效果、行为层面的效果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此次研究着重分析了在学校教育环境下,性别观念、大众传媒、男女大学生这三个关系点之间如何发生了相互关系,以及每个单向关系的两端在关系链中的变化。对每个问题所呈现出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本次调查的独特发现,提出仍需探讨和努力的问题,是本文期待呈现的重点。

在调查进展过程中,笔者发现:

一、大众媒介在不同传播条件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对人的观念与行为的养成已经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1.大众传媒与个人观念与行动的养成之间,虽然动因复杂但具备逐级分解的逻辑层次

大众传媒对于个人生活和人生发展的作用,随着大众传媒急速的发展与个人对其依赖的加强而越来越明显。同时,受世界范围内媒介细分与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影响,大众传媒也扮演了更为日常化的角色,即在各种传播语境的实现链条中,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一种媒介的内容可能是另外一种媒介”。

在高校生活中,大众传播的确已经具有了与人际传播相媲美的影响力。无论是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还是校园广播、校园DV、网络视频传输、收发邮件、BBS等,媒介使用形式的便捷化带来了媒介使用的日常化。使用过程也由传统的“单项接收”向“多项交流”转变。因此,学生的自主观念能够及时反馈,个体行为借重大众传媒传播也有了相应的平台与需求。

必须说明的是,单方面评估某一种传播语境对某些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势必是非常难以系统化和定量化的。因为人们接受信息、改造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具有多重、复合的可选择性,并且不同的传播方式也发挥着特定不同的传播效果,所以对于不同的个体或具有某一类别共性的群体而言,考察传媒的影响,必须认识到其是由多种动因所致,且多种动因之间是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的。

根据传播效果研究的原理,对于受众来说,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可区分为三个层次:受众了解的信息、属于受众所有的信息和受众会使用的信息。这三个层面上的信息,前两种信息不会对受众产生影响,因而也就不存在传播效果问题。多年传播效果研究的经验告诉人们:(1)不应强调传播过程诸要素的个体作用,而应发挥由各个传播要素所构成的传播过程的整体作用的动态性;(2)传播过程作用的对象不单单指接收传播信息的受众,而且对社会,特别是对于传播者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3)强调检测传播效果的标准不是停留在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上,而是进一步强调传播对象接收传播内容后同接收传播内容前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并不是靠传播者、传播媒介的权威性,而是靠受众熟练使用传播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以及科学的定量归纳,可以从学理的层面梳理出大众传媒作为信息工具在个人观念形成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运用相关传播理论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归纳出大众传媒在何种条件、何种程度上对个人意识观念以及行动发挥了影响。

2.大众传媒具有推动性别观念传播的功能,实践证明它能够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能够提升妇女的生活质量

“性别观念”是基于“社会性别”(gender)的视角,对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所进行的分性别评估,并对人们在长期的价值活动中形成的男女两性分性别意识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呈现,以及对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性别存在模式的思考。性别观念的形成,既有其主流价值观在处理性别问题上一贯传承下来的理性原则,并逐渐形成了社会性、历史性、群体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又受到个体间差异等可变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也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它是分析的视角和理论工具,也是一种基于性别的社会公正、公平理念的体现。

基于社会性别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及人的个体观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对于性别观念的养成,国际社会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在联合国大会宣布的2005年至2014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纲领中,有专门章节提到了妇女和传媒的发展,对之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国务院对改善妇女与传媒的关系也制定了相关的发展目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规定:“为妇女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妇女广泛参与宣传媒体的管理、制作、教育、培训和研究。提高妇女对宣传媒体资源的占有程度。”《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第五十四条提到,“妇女联合会或者相关妇女组织对侵害特定妇女群体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并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女性有途径实现自我成材的教育,有机会发表作用于公共社会的个人建议与主张,也有充分交流不同观念、行为的自由权利。因此,大众传媒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为女性争取权利和实现自我发展提供了积极、有效、有力的工具。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在2005年派出了专业的科研人员,深入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调研,通过日喀则地区白朗县的先期调研发现。白朗县的藏族女性面临着种种问题。

2004—2005年底,学龄前儿童为401人,女童入学仅有93人。女性的就业形势比较单一,主要是从事家务劳动,只有10%的女性参加零售餐饮和保姆等行业。即使在餐饮等行业,具有知识能力的女性少之又少。这些现象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妇女平等的发展是不适应的。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和白朗县广电局共同建立了“白朗县妇女媒介中心”,利用媒介进入藏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使广大妇女利用媒介得到了很多好处。媒介传播的信息和相关知识使育龄妇女和她们的孩子获益匪浅,有效提高她们对于卫生保健的认识,并为其创造了劳动就业机会。乡村小学教师掌握男女平等知识后,将其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和农牧区的妇女,乡镇政府部门的女性则在她们的日常工作中推广“男女平等”观念。这次实践,就是媒介与性别研究与广电部门联合行动,旨在改善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妇女对媒介的接近度、使用度、利用率,并提高该地区妇女生存能力、生活质量的一次成功经验。

二、考察高等教育领域内大众媒介对受众观念的影响,需要谨慎分析在此特定环境内受众对媒介使用的条件、利用媒介的内容、期待达成的目的等

在教育环境这个特殊的生态圈中,大众媒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在形成特定影响时需要哪些条件?受众对大众媒介的态度与受众所形成的观念之间,发生了哪些同构?发生了哪些逆转的情况?

传播的基本含义是“交流”,意味着这一过程是一种合作,传受双方都对传播的影响与效果负有责任,并共建共享传播的内容。此外,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过去经验的影响。也就是说,媒介传播面对的受众本身是非常多样化、认知程度不同、意识观念各异的。在概述媒介影响的效果时,不能忽略受众原有的复杂性而得出有限的、唯一定性化的结论。否则就是用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布置问题的“陷阱”,用无效的数据验证已有的想象。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环境中的受众与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休闲娱乐环境中对大众媒介使用和利用的情况,既有共同点,也有特殊性。

比如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大众媒介的依赖普遍占有较大比重,据2002年一项《北京高校学生媒介使用调查》的结果显示,互联网是使用率占第一位的媒体类型,其次是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而喻国明的《网络崛起时代:北京人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调查》却显示,北京市民使用媒体频繁度的排序是电视、报纸、书籍、广播、杂志和互联网。

可见,媒介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以及其他限定性因素的影响,都极有可能导致不同的受众对不同媒介类型使用和依赖的偏好差异。

第二节 抽样范围与抽样方法

一、此次调查锁定的范围及指标

1.北京地区10所大学

学校学科状况性质

中国传媒大学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北京大学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清华大学具有理、工、文、艺术、历史、哲、经济、管理、法、教育、医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具有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北京市属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同时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教育教育部直属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以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为主的艺术类大学教育部直属院校

此次问卷发放的对象被特别设定在北京地区最高层次的高校教育的范围内。

同类推荐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于最崎岖处

    于最崎岖处

    陈半言,是个孤儿。他18岁这年,考上了省警院!他的人生在他读警院的时候发生了大转折!从未见面的父亲离世?家族人员的逼迫?忍辱负重的母亲?女友的背叛?伤病的困扰?他的人生似乎一片黑暗?他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 白雪国度

    白雪国度

    这世界并不会太平,也永远不会太平,事情永远会发生,危险永远存在,并不能预料,但需要有人去制止,踪云必须去面对这一切,他不能退缩
  • 无上之力破千钧

    无上之力破千钧

    一个传说让他来到地球开始了他的猎艳之旅,御姐,萝莉,女王都臣服在他的牛仔裤下。
  • 情深缘浅帝君的嚣张妃

    情深缘浅帝君的嚣张妃

    前世:他和她只是有夫妻之名,她一直单恋着他,可他却心有所属,今生,他们又会谱写怎样的爱。“小白”女孩粉嘟嘟的小嘴翘得高高的,女孩在手上枕着头,一颗黑黑的脑袋出就这样出现在风慕白的桌子上。风慕白一张小脸酷酷的拿着毛笔练字,在听到这声叫唤时,用眼睛瞥了一眼韵潇,便自己做自己的事了。只是笔下的字是越写越好。韵潇看着那黑黑的墨汁,黝黑的眼睛转着,只是一个功夫,风慕白的脸上沾满了墨汁。风慕白转身拉着韵潇的手,拿着毛笔就往韵潇的脸上招呼。韵潇到处的跑,脚下一滑就往后倒,风慕白抓着她的手,眼看着就要摔跤,就一个转身,倒到床上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武掌轮回

    武掌轮回

    陈风右手执黄金色古剑,穿梭于混沌时空之中,只为寻她。
  • 也许是自言自语

    也许是自言自语

    这是一部真假都有的自传。孤寂时所写。有欲言又止的悲伤。也许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写出来就好了。只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拿来看时,还有些趣味。人生入戏。
  •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

    年少时的爱恋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所有人笼罩其中禁忌的暗恋,青梅竹马的情愫,以及那一年的一见钟情……有谁能陪谁走到最后?我们曾对彼此说过太多遍,永远。可是,永远又有多远?是一年、两年、一百年、还是一万年? 最初的陪伴,后来的背叛、最终的守护。
  • 科学的魔王进修计划

    科学的魔王进修计划

    安德烈(自以为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好青年,由我担任魔王这么个职务是不是不太妥当,作者君?作者:没关系,你麾下的魔族大概可能也许应该比你还不靠谱。安德烈(错愕):导演这剧本不对啊!?说好的塔那厘和巴特祖呢!?作者:这是伪西幻。主演同学请看清楚剧本再发言!安德烈(或有期待):那么系统呢?这只能看不能用的系统算是几个意思哈!?作者:这又不是游戏异界!系统什么的都靠你自己去悟了。安德烈(掀桌):工会!我要抗议!这剧本一点都不科学!作者:签合同之前你都不看清楚的么?就你这样也能演魔王?是哪个家伙把他给介绍过来的?安德烈(被拖出演播室):……作者:欢迎大家收看科学的魔王进修计划,伪西幻、非主流,低魔设定……绝对不是因为特效预算不够!我们这是非常严谨的奇幻大制作!……嗯就是这样。
  • 大将军,小萌妻!

    大将军,小萌妻!

    大将军一言不合就杀人,权倾朝野无人敢惹,是个祸害。小公主一言不合就整人,纵横朝野无恶不作,也是个祸害。一朝容不得两个祸害,除非一男和一女。大将军年过而立却未娶,小公主待字闺中仍未嫁,大臣们想,让这两个祸害互相祸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