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900000046

第46章 魏文彬的2002(1)

理查德·尼克松在其《领导者》一书《夏尔·戴高乐——领导的秘诀》一文中写道:“那些真正温和的人是很少善于使用权力的。一个领袖人物有时为了尽他的职责而必须坚强到近乎残忍。如果他对他的艰巨任务优柔寡断,或因溺于感情而心慈手软,那么他就做不好他必须做好的工作,或者压根儿就不会去做这项工作。”

19.1第一轮改革的七年之痒

“虚火”烧过的马栏山略略带着些萧瑟与肃杀进入了2002年,而春风依旧如期到来,吹绿了月亮湾畔的杨柳。

从1995年组建全新机制的经济电视台算起,到2002年,湖南广电以“竞争”为主题的第一轮改革正好过去了7个年头。竞争机制有效地激活了湖南电视沉睡的能量,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湖南电视现象”。但是,日趋激烈的竞争让电视湘军陷入了“内战”的旋涡。“内战”惨烈的程度,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魏文彬自己总结湖南广电当时的境况曰“内耗猛于虎,流失浪淘沙。”

2002年春天的魏老板给湖南广电的人们留下了两样深刻记忆,其一开会的密度明显加大,其二算账的次数明显增多。魏老板向来是以抓大放小、不算细账出名的,但是2002年的春天他在大会小会上算起了各种各样的细账。以下是从他的会议讲话中摘录出来的若干段落。

我们7个电视频道,常常生产同一类节目,为什么不能1个频道生产7个频道能播出的节目?就是7辆自行车也要花钱买嘛。境外媒体哪有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不改革是不行的!另外,我们生产出来的节目成品播一次就完了,人家起码卖几十个国家。今后要把能营销的节目全都集中起来,这就是改革。我们要各司其职:管宣传的认真管宣传,管经营的认真管经营。你管宣传的不要对新闻不感兴趣,偏偏对资源感兴趣。广告集中经营这么多年,到今天还有人直接与广告商签合同,并且打折打到1.7折,查实以后要严肃处理。

我们现在的资源条件确实比较好。新闻集团的刘香成跟我说,以湖南现有的条件可以办100套电视节目。我们现在办7套电视节目都搬不进来,场地紧张,资源浪费到什么程度!人家生产的产品打捆、包装,一个价格走向市场。而我们现在各自为政生产,大家背个小包满世界跑,互相杀价,而成本又特别高。要实行市场运作,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整个上海局所属各电视频道的前期摄录设备,加起来仅六十多套,因为调控有力,保证了各频道的有效使用。而我们各频道的前期摄录设备总数达379套,在现有的体制下,谈不上相互间的调剂,更谈不上设备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技术上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也是一个大的浪费,现在到了非整合不可的时候了。

我给大家讲几组数字:近三年以来,全局共举办了大小86台电视晚会,总投资约6450万元。其中舞美费用约一千零三十多万元,音乐制作费用约215万元。近三年来,全局各单位出境共300人次,花去费用近1000万元。现在,全局各单位的汽车共有510台,每年的费用2088万元。还有各单位请客吃饭的费用,很难统计,恐怕也多得吓人。这些数字,是发人深省的。中间有多少漏洞,有多少浪费,有多少重复,恐怕谁也说不清楚。(2002年2月8日,年度工作会议)

我们这个办公楼的T2区,楼上楼下加起来一万多两万平方米,上海大剧院也就是这个样子。这T2区几次投入加起来可能一两个亿了,用了多少钱?!如果是一个个体企业主的话,看了这个样子还得了?

现在五百多台车,五百多个司机,我不说多500个司机,我敢说起码多出了300个司机。多300个司机就要多发300份工资,多300套房子,这个账算得下去啊?现在五百多个司机、五百多台车、好几百套房子,加起来这个数字是个天文数字。一台车连人头费加起来少说要消耗几万块钱吧?假设一台车一年6万,500乘以6就是3000万,我不是学财务的,我也不蛮懂,但我估计这些东西一年至少能降低那么1000万块钱。像你们卫视的车,公家拿一部分,自己出一部分,然后按揭,这个车就是你自己的,如果不要司机,再给你一份补贴。为什么不这样做呢?(2002年3月14日,改革务虚会预备会)

卫视什么时候膨胀到这个程度?一千多号人?这个‘肿’要不要消?这一千多号人到底有多少人在干事?你们自己去想一想,这件事情要不要办?不办,谁能办好这个集团?消肿到底怎么消?我讲卫视可以减少400人。同志们,四百多人吃闲饭、跑空路、操空心,唧唧喳喳,无事生非,一年要多花多少钱?按卫视的标准,一年要多花三千多万!我确实有些忧虑目前卫视的现状。你们没有参加过省里的会,所以有些情况不知道:财政不管我们,从省里要1000万元,比登天还难。但是到我们这里,一年多耗费就是几千万!如果不消肿,你们哪有资格谈经费紧张?谈四六分成?谈发不出工资?

大家来算一笔账:电视剧的费用也就是3万元左右一集,自办节目报给我的数字,直接成本都是每期五六万块钱,这是直接的,那么间接的呢?我告诉大家:电视剧是没有间接成本的,就是这3万块钱,而耗了五六万块钱的自办节目可能还有5万块钱的间接成本。一期栏目花了5万块钱的直接成本,再加上间接成本,他还会哼哼说他没有花台里的钱。但他不知道,实际上这个栏目严重亏本,工资呢?福利呢?办公场地呢?生产线呢?我还要花钱把它送上卫星呢。同志们,这个卫星上行站,完全是你们这个频道用的啊,一年要耗掉两千多万块啊,全都不讲了。我告诉大家,全省还有几十个高山台站在给大家搞转播,这些都要花钱啊!所以如果不下决心降耗,亏损性的自办栏目最终会把我们拖进死胡同!

还有一块:你们能不能把出国的报告少往我这里送一点啊?厅里出国的最后都在我这里批,隔一两天一来,桌子上就摆着四五个,经常是这样。说真的,批得有点手抖啊!今年我们要统计一下,一年来出去多少人?讲到这里,我又可以讲句话,我93年当厅长以来,没出过一次国!没开过洋荤!但我们有些人为什么年年这么跑啊?有些人可能开阔了视野,有些人,我看就是购物、照相去了。

我给大家讲国外企业的几条死亡线,第一条是活工资低于50%是条死亡线,你们这个活工资低于50%吗?我看你们这个工资全都变成了死工资。第二条,中等人员的淘汰率低于2%是条死亡线,你看人家讲的是中等人员淘汰率2%,你们今天讲的末位淘汰我都讲了几年。第三条,高精尖的人才低于10%是条死亡线。高精尖的人才,你们现在一千一百四十多人,高精尖的人才有没有110个?(2002年4月28日,湖南电视台总台领导班子会议)

19.2每逢大事有静气

多年以后,当本书作者请丁晖用一句话描述他印象中的魏老板时,他先是说了一句“他决不是人云亦云的人”。稍一沉吟,又给出了另外一个句子“每逢大事有静气”。也许,当他给出这个句子时,他脑海中所浮现的正是2002年的魏文彬。

那一年的春天,大大小小的会开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账算了一回又一回,唯有早在计划之中的“第二轮改革务虚会”迟迟没有召开。金鹰城里不免到处都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忐忑不安的暧昧气息。

“五一”长假前夕,魏文彬突然召集湖南电视台(总台)领导班子会议,发表了一个长篇讲话,关键词消肿、降耗、创新、改革,最后提到了改革务虚会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改革的问题。同志们在议论,也在猜测,震动也很大,我也在思考。一个务虚会,我人为地拖着。为什么呢?我说,请党组的同志们,允许我在这个关头犹豫一下,否则,一旦下了决心,翻烧饼不好。把它想清楚,就非做不可。”

7个频道的“血拼”内耗问题,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是分是合,各方分歧甚巨,一直没有成熟的方案。魏老板在这次会上,突然说出了如下一番话:我跟同志们说,如果就这个样子,将7套电视节目变成一个电视台,我可以断言,一年就会垮掉去!这又不是没搞过,我们曾经搞过统一分配,就一个财务部,一下子就死了。第二,我又讲个反话,7个频道依然这么继续发展下去,大概搞一年两年也要死掉,我们为什么不能整合起来呢?我举个例子:像有些频道,例如经视这样的频道,管理层比较成熟了,条件又很好,它为什么不能办两套呢?为什么只让它办一套呢?另外一套300人,我们可以减掉200人,100人到经视去,经视这一个总编室编两套节目,你说降耗降了多少?而且场地全都腾出来了。7个频道派出7个游击队满世界去跑营销,大家各卖各的怎么行呢?

魏老板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话锋转向另一个方向:“昨天我见了那个写电视连续剧的周梅森,他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专门写现实题材。我跟他预订了几个剧本的货。由此我想到,我们将来文艺这一块,体制变了以后,今后不是你们来找我要钱,而是我来跟你们要钱。你们今后如果能够给我一年交足两三千万元的利润,我给大家改善福利。常林不是讲过,把电视剧整合起来,也有几千万的利润吗?这样,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集团还能用多少钱呢?我们现在从战略上讲,要有一个内收外扩的策略,走出去,外面海阔天空。”

散会后,魏老板轻车简从回了他的桃源老家。留下那个戛然而止的话题,让很多人在“五一”长假里想破了脑袋。

他讲了一句“正话”,又讲了一句“反话”,说统成一个电视台一年就会垮掉去,又说维持现状过一两年也要死掉去。难怪,他要犹豫一下,再犹豫一下。

对于他的听众来说,真正费疑猜的是另外一句话——不提张三不提李四,偏偏提了一句经视:“它为什么不能办两套呢?”

难道,那就是既非“统”亦非“不统”的第三条道路?魏老板没有接着说下去。所以你猜不透那是他无意的随口一提,还是他精心泄露的信息。也许,这正是魏老板想要的效果。

19.3奇怪的病和亲爱的弟弟

戛然而止所能产生的奇妙效果是,不完整的信息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听者的思路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讲者的暗示继续前行,走向宽阔和深远。

广电高层无疑会对7个频道有所动作,如何动作与数千人的利益皆息息相关。尤其是各个频道的“道长”们,不同的体制赋予他们的权力和利益的格局将会截然不同。议论、猜测漫过“五一”长假,漫过暮春,走向盛夏——魏老板明显是有下文的,但是过了一个月,他没有说,又过了一个月,他还是没有说。对于各个频道的“道长”们来说,这真是一场漫长的等待,这个夏天因此比以往任何一个夏天都更加闷热难熬。

7月份,长沙最热的时候,魏文彬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持续低烧,不思茶饭,浑身无力,出虚汗,人极度烦躁,原本支离破碎的睡眠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住院检查,查不出任何毛病,每天安慰性地吊些营养水。一个星期之后,症状有所缓解,他拔掉针头回了家。不料回家呆了两天,又不行了,只好再度入院。如是反复,五进五出。

魏文彬的怪病让金鹰城里不安的空气变得更加不安。

魏文彬后来说:“我那一年刚刚五十出头,我的这一份事业正在经历一个难关,我那个时候还真怕老天不给我时间!”

最后证实是苯中毒。2001年湖南广电整体迁入新的广电中心,干部职工也纷纷乔迁新居,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是刚刚装修完毕的高污染环境。

“那真是特殊的一年。我和我的事业都面临一个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我们的事业生病了,我也生病了。这个事情给我一个启示,人都愿意求新求变求更好,但是求新求变求更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证实是苯中毒之后,魏文彬带着中药回了桃源老家。他需要乡下清新的空气洗净受污染的肌体,他需要重获健康,再以他的健康去赋予湖南广电以健康。他在老家所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养病,一边思索如何给湖南广电“治病”。

魏文彬对于故乡的依恋,远较一般人为甚。那个深深山坳里的静静一隅,永远都那样安详地等待他的归来,或者平静地送他离去。那里有寥寥几个单纯的人,一条黄狗,几畦青菜和几树繁花。魏文彬曾经说过,任何想不通的问题,一回到乡下就很容易想通了。当他在故乡那些高高低低的田埂上走着的时候,他的心思最单纯,思路也最清晰。

在乡下养病的日子,弟弟魏小林寸步不离地守护着,熬药,递水,天天去堰塘里摸蚌壳,因为哥哥从小就酷爱吃红辣椒炒蚌壳肉。魏文彬跟弟弟说话不多,大部分的时候,他都是一个人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眼睛望着不知道什么地方。

一天早上,魏文彬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抽烟,远远地望见弟弟湿淋淋地提着些蚌壳回来了。他头一次起身迎上前去,跟弟弟一起走了一程,路上忽然对弟弟说,小林你从长沙回来算了,守着这个屋,哥哥退了休就回来陪着你,你也陪着哥哥,一起吃蚌壳肉。魏小林笑着答应,为一种温馨的亲情温暖着,但并不拿哥哥的话当真。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哥哥这些话别有用心。十几天后,魏小林才伤心地明白,原来哥哥跟他说那些话并非随意闲聊,而是“包藏祸心”。

十几天后,魏文彬启动了以“整合”为主题的第二轮改革,他最亲爱的弟弟也将成为第二轮改革的“受害者”。

同类推荐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热门推荐
  • 腹黑尸王:宠妻无度

    腹黑尸王:宠妻无度

    苏·锡七院这已经是周晓进院第三十二次逃脱出来了。距离进院,已经有六十七天了。PS:本书独家首发,盗版必究。路纪年的第一部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技战巅峰

    技战巅峰

    小时候,在一个寒冬的夜里,自己冷得瑟瑟发抖,坐在西街的路边,那时候的自己不过七岁而已,一个小男孩独自游荡在街角,看见了自己,笑了笑,脱下了厚实的棉衣,轻轻的将一百滴战灵液和棉衣一起放在了自己的身前。然后又瑟瑟发抖的继续游荡而去,那时候的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是流浪在街头的一个小孩。看着那离去的背影,自己便发誓,如果在遇见他,一定要嫁给他。从哪以后,羟薇便是黑衣裹身,斗笠遮面,每天努力的修行先主留下来的武技。
  • 婚有千千劫

    婚有千千劫

    噩梦刚开始……所谓爱情,最好不过;你在我手,归我所有,我在你手,倾我所有。你住我心,我最舒心,我住你心,我才安心。
  • 邪修毒医在民间

    邪修毒医在民间

    秦玉轩意外获得邪修传承,邪修可杀人于无形,可救人于死亡边缘。鬼眼神通看透世间万物,赚取亿万家财;控灵之法控人控兽,灵宠奴仆誓死相随;邪修炼毒化解世间奇毒,癌症艾滋也是毒,按一按就好……富家千金,异国公主,御姐警花,火爆军花,刁蛮小萝莉……望着美女蜂拥而来,秦玉轩脸色微变,女人可比天下间最难解的毒还难解啊!
  •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你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你

    她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后来因为一件件事情慢慢的发现了他的好,直到有一天,夏婉惜发现她喜欢上她了,当时她也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她们直接会擦出什么眼的火花捏?
  • 兰灵梦雨

    兰灵梦雨

    仙是什么?魔是什么?仙魔亦是什么,南有仙道绝世独立,一具年轻少年的躯体,一个只存在轮回中的故事。无限轮回,是挑战亦可,是梦幻也罢。我只想是我,也想世间留下我的传说!
  • 外企故事

    外企故事

    帅哥竺林贤和胖哥包超在北京久别重逢。二人所在的公司合作一个项目,二人同为项目小组成员。前台秘书丁香是个清纯美丽的女孩。丁香的男友魏小魁是丁香父亲的学生,在美国留学。竺林贤羡慕海归的工作,一心准备去美国留学。丁香在学习和工作中对竺林贤慢慢产生好感。竺林贤却对相貌平平的胖姐侯静情有独钟。丁香男友因不堪压力自杀。侯静因得罪总裁夫人被炒鱿鱼,却意外成为董事长夫人。同是天涯沦落人,丁香和竺林贤关系更近了一步。然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直暗恋着丁香的苟富贵。竺林贤憧憬留学归来的美好生活,执意来到美国。竺林贤在美国只上了两周课就决定放弃学业并坦然回国。他将如何面对众人的不解?丁香最终花落何处?……
  • 大争之势

    大争之势

    盛元十万年,这是一个注定由血与乱铸造的大世巫族于西漠重生,誓要杀回中州。无数的帝国争战,谁能问鼎东原。仙魔星重燃北荒之上,天下必将大乱。海族不甘寂寞,搅动世间风云。且看我君家男儿,怀天生剑意,携鸿鹄之志,于大势中崛起,镇西漠,平东原,战四方,笑问天下,何人共觞?
  • 苍茫剑仙

    苍茫剑仙

    修仙一途,漫长无期,成仙之后方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始
  • 燃穹

    燃穹

    邪魔从尸骨里爬出,九州布满黑日之旗,万界山在火焰中崩塌,天穹被血锈染成红色,人们哭泣着呼唤神灵。骇人听闻的预言,几个不服命的棋手,一场颠覆天地的大局。有人持剑向天,把酒轻叹。命运的网里,逃得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