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57

第57章 论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冲突(2)

(一)多种角色行为要求互不相容导致角色间冲突

《新闻调查》的记者型主持人在进行调查采访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同时扮演着若干种角色的——从传播信息的层面来讲他们是新闻从业者,而在面对一些采访对象的时候在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在观众面前他们是示范者、是朋友、也是公众人物……在扮演着若干种“子角色”的同时,社会也在给《新闻调查》的主持人提出多种行为要求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对于角色行为而言是衡量尺度与价值判断体系,然而在具体的角色扮演过程之中,针对不同角色行为提出的要求和规范是彼此互不相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这就容易给主持人带来角色间冲突。总体说来,由于多种角色行为要求互不相容而导致的角色间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作为记者型主持人角色的承担者,《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行为必须遵从电视新闻的操作规范,以电视化的手段在新闻现场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展现新闻现场的要素;然而从另一层面上讲,由于《新闻调查》栏目的调查领域几乎涉及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于是在主持人进行调查与新闻深度报道的时候,同时也担任着某些专业知识的传播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因此必须考虑到所涉及的调查领域的专业要求,尽管这些要求又可能会限制主持人行为的电视化表现。比如《新闻调查》曾播出的由笔者担任编导的《河流与村庄》节目中,为了向观众展示河南省沈丘县黄孟营村村民饮用水质的恶劣,主持人长江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从村民家中的压力井口掬了一捧水喝到嘴里尝了一下后吐掉,接着描述水的味道很难喝。从电视传播的角度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就在《新闻调查》十周年特别节目《十年·记忆》的录制现场,一位环保专家起身尖锐地批评这种做法有所不妥,她表示:“你们在电视上是有示范效应的,长江老师,看到农民把地下水抽起来,你当时显得很亲民,把水捧在手里边闻了一下就喝掉了,那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你在电视上这么一做其他人就觉得这可以喝,要去调查污染可以捧着这个水喝,这是非常危险的。”对于这样的批评长江表示:“我很同意,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新闻调查》这十年,这个时代允许我们拼拼杀杀去做十年的匕首和刀枪,但是不是说所有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初衷都能够得到完全百分之百的好效果。”虽然未必每位观众都会有和这位专家一样的想法,但至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记者型主持人在完成电视深度报道的过程中是要面对多种不同的角色行为要求的,主持人只有尽可能从更多的角度、更宽阔的视野去思考问题,才能减少由此引发的角色间冲突。

其次,《新闻调查》的记者型主持人所做的事情是要向公众传递新闻事件深层次的信息和观点,因此这一角色需要他们以质疑的方式犀利地发问;而同时在采访中他们又时常被一些受访者(尤其是一些缺少话语权利的受访者)当成倾诉对象和知己,很多受访者希望通过他们来一抒心中之痛,很难接受他们问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这在一些情况下也会使主持人在调查采访的过程陷入一种比较为难的境地。比如,在《新闻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一片中,主持人柴静在采访“踩猫事件”的当事女子王某时问到“为什么要选择踩它的眼睛呢?”从评析记者型主持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单刀直入地切入了当事者的心理层面,旨在对当代社会中人们因压力而造成心理抑郁的现象进行剖析,这体现了《新闻调查》的质疑和思辨精神;然而这个问题当时令王某受到刺激而产生严重痉挛,直到注射安定才得到缓解,节目播出后也有观众反馈认为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过于残酷。对此,柴静曾发表在博客上的日记中写道:“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从个人情感而言,柴静对提出这样的问题觉得不安;然而从一个记者型主持人的职责来看,她又觉得需要责无旁贷地去了解新闻事件的深层内容以及当事人最深刻的内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记者型主持人在不同的角色规范出现不相容时面临的角色冲突。

由于多种角色行为要求互不相容而导致的角色间冲突的第三种表现更为普遍——《新闻调查》主持人及一切新闻从业者都需要遵从新闻的专业主义原则,即用真实的身份以冷静、客观、平衡、理性的方式来完成调查;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电视新闻不得不采用暗访、偷拍的方式来完成取证。从新闻专业角度而言,获取信息、接近真相应该是电视职业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是采用暗访的形式对采访对象隐藏动机则从社会道德及伦理上讲则有所不公。这是一个在全世界都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绝大多数的人都赞同可以为了保护公众利益而采用偷拍,然而究竟如何界定“公众利益”与“集团利益”则又是成为了一个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同样,通过暗访方式进行拍摄究竟是否符合新闻伦理规范之类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新闻调查》主持人及其他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造成了态度上的困惑。

从上面提到的三种表现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新闻调查》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实在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那么社会针对多种角色行为所提出的要求互不相容从而导致主持人面临角色间冲突已经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二)与其他角色互动产生的矛盾

角色间冲突如果处理不得当,将可能直接导致人际冲突。如果我们也把一期《新闻调查》节目的制作过程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话,在这两个不同层面都需要主持人同新闻生产中的其他角色进行互动和博弈,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角色间的冲突。微观环境指的是制作《新闻调查》电视深度报道的具体环境,由直接参与《新闻调查》新闻产品制作的各个工种(制片人、策划、编导、主持人、摄录、技术)所组成。在制作过程之中,每一个工种都以不同的力量作用于节目产品,因此在这个流程上,各制作工种之间都可能会由于不同的意见、观点而产生冲突、争议、分歧等,这也都将注定成为一个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宏观环境可以被理解成是《新闻调查》所生存的媒体环境,由于当代社会中的新闻媒介既要满足媒介的公共性,承担起重要的“喉舌”功能,另外还要满足商业的需要以实现经济利益,那么这种多元的媒介诉求也会直接为《新闻调查》主持人带来角色间的冲突,于是就需要主持人通过与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彼此的理解,使得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既能彰显新闻专业主义,同时又能很好地满足宣传需要,发挥“喉舌”功能,并且符合收视率考量指标。尽管这在实际操作中带有很大的难度,但却是《新闻调查》主持人在完成其角色行为过程中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冲突,《新闻调查》主持人一方面需要调整自我以更好地实现角色领悟,从而进入角色,随着角色需要一起动态地发展,消除角色内冲突;另一方面,主持人也需要通过和与自身角色相关联的其他角色一起良性互动,实现彼此理解,增进合作的和谐性,以化解角色之间的冲突。正如米德提出的符号互动论对人的心智、自我以及互动之间的关联阐述的那样,“人类制作和使用符号,借助符号进行交往,通过角色领会——包含对他人所显露的符号进行解读——进行互动。心智和自我的存在——它使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完全是由于互动的缘故;反过来说,这些能力的产生,也使得互动能够建构社会的基础。”

【小结】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主持人为例,着重探讨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冲突。社会学理论认为,角色冲突主要来自于某一角色连同与该角色相关联的其他角色加在一起所构成的角色集(或称角色丛)。《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角色冲突可以大致划分为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周晓虹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援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古德的观点,将处在角色冲突情境中的个体所体验的心理状态称之为“角色紧张”。古德另外还指出,角色紧张有害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产生就应该设法消除。在《角色紧张》一文中,古德提出了解决这种紧张的具体方法:即从各种互为交叉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角色上。由此看来,正确理解角色冲突的关键还要在于对所承担的角色内涵及相关要求、规范以及社会环境有明确的认知,以便角色承担者能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去对自身的角色行为不断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回避或者控制角色冲突。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缠绕在规律周围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由此产生的干扰、误解逐一消除,规律也就水落石出了。电视品牌决非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繁复,电视品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两人变成两只

    两人变成两只

    菅野智在四年级的时候,突然在某一天的睡梦之中他拥有了被猫附体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能附体到他身上的猫名叫珍妮。六年级的时候,和巨大的圣伯纳犬皮特成为了朋友,突然身边发生了三名女童被袭击的事件,其中就包括他的同班同学,并且一人伤情严重。联想到发生在去年秋天的诱拐女童未遂事件,这好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被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的家庭教师都是智己的表姐久美子!智己摇身一变,成了珍妮,他决定和皮特一起调查整件事情。
  • 公子如玉,幽幽我心

    公子如玉,幽幽我心

    她呆萌的小白,伪装成高冷的模样,时不时还逗比一下,啊---那个谁?你干嘛老拆我台,你知不知道这样很损我形象的,哼哼,人家高冷,才不跟你计较呢,看吧,看吧,偶可是超大方的......
  •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我叫陈正良,我是青春的一个过客,我遇到若干个喜欢我的人和我喜欢的人……青春是肆无忌惮的年华,我伤害着别人,也被别人伤害着……就像所有冬眠的动物一样,我蛰伏了一个冬天,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悄无声息地淌过半年,这让我矍然惊觉时汗流浃背,愁容满面……我开始频繁地回忆那些过往,而回忆仅仅是后来的故事……我的大学,我的恋人,我的理想,我的青春,我用心写下这一行行字,以祭奠我渐在凋零的青春。
  • 你好,我叫白依诺

    你好,我叫白依诺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一学生,却爱上了一个跟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被这个感情弄的枝离破碎,她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内心却比任何人跟容易受伤。她多次想离开这里,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也许,后来她到了,到了那个安静的地方,忘记了一切……
  • 修罗至尊《完》

    修罗至尊《完》

    虚拟的游戏,寄托着现实的理想。他是现实世界的骄子,在游戏中,他同样是天之骄子。网游小说是虚幻的,yy是必要的,也是精彩的。新的游戏设定,带你进入新的网游世界,不再仅限于人类世界的城战系统,将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感觉。
  • 终究遇见你

    终究遇见你

    相爱的人无论时光如何蹉跎,兜兜撞撞终究还是会遇见。我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在书中看到自己当年恋爱的情景,感受那时或好或坏的心情。
  • 寻龙战神

    寻龙战神

    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是一个搞笑的人,他不是一个尊崇美色的人,他不是一个无耻的人,但是他是一个会让所有人恐惧的人。他不是神,所以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他不是神,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如何活着,如何死去。(有暴力倾向者,以杀手为偶像人群,请慎读;十八岁以下未成年者,心智不健全者,请在监护人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处于人生和情绪低谷者,娘炮,开始怀疑人生人群,必读!整天以长腿欧巴小鲜肉为偶像人群必读……)
  • 绮梦图

    绮梦图

    涅槃转世之后,她的体内开始流淌着最恶的血统。面对无数强者,她靠自己的睿智,斩尽不断涌出的黑暗。强者打磨利齿,弱者历练智慧。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世界。无论多少次都会卷土重来,将强者死死咬住,啃食殆尽,便是光荣的弱者。非谁所造,亦谁所望,不受其愿,但以其志,生于此世,有智之族。曾经占据了这个世界的全部土地,将无限的可能性,蕴藏在身体之内,赋予相衬的名字——人类。
  • 血色星辰

    血色星辰

    这是一颗被血色辐射笼罩着的星辰,这里充满了死亡与挣扎……重生后的叶煌将从这里开始,踏上席卷星河宇宙的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