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44

第44章 时政新闻节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2)

树立平衡报道的理念,改变片面性思维惯性。我国的新闻报道方针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其本身也具有以负面报道为辅的含义。胡耀邦同志曾提出,“报纸上,大体应当是八分讲成绩、讲光明、搞表扬,二分讲缺点、讲阴暗面、搞批评。”这其实是一种高超的宣传艺术。而现在的时政新闻节目,“二分讲缺点”也没做到。究其原因,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主管部门把关的依赖心理使他们形成严重的思维惯性,担心不准报道或不准以某种方式报道使他们畏首畏尾。为了稳妥,为了减少麻烦,就循规蹈矩甚至自设牢笼,消极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未形成平衡报道的习惯,而是习惯于只说一面之词,不习惯在总体肯定的同时指出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习惯在看到事物一个侧面的同时看到事物的另一侧面。

对时政新闻节目的改革,一个必须反复思考的根本问题是,这条新闻值得播出吗?判断这个问题的标准就是尊重新闻价值规律,尊重和维护公民的知晓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突破僵化的报道思维惯性、形成平衡报道的习惯、改进和创新报道技巧方面有较大的改善,通过拓宽报道领域、公开决策程序、加大监督力度、传达不同意见,时政新闻节目的变革可能会迈出可观的步伐。

(二)借鉴民生新闻的方法,转换视角天地宽

民生新闻不是一种内容的划定,也不是一种节目的类型,它是一种崭新的新闻观,是一种观察问题、发现新闻的角度。说到底是新闻工作者立足点的问题、群众观念的问题。党和政府目前最为关注的经济建设、“三农”、教育、再就业等领域出现的问题,只要稍加转换,同样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票子、房子、孩子、车子、位子,视角转变之后的新闻更能吸引百姓的目光。

追求平民化的报道视角,体现普通群众的话语权。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时政新闻节目主要锁定的目标人群是党政干部,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被看成是精英的节目。对关系普通群众生活、生存实际的事件或问题,我们习惯用领导干部的眼光、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没有考虑广大群众所关注的实际问题,报道不可避免地脱离了普通群众的实际需要。与此相比,民生新闻则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普通人的价值取向观察和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涉及住房、交通、医疗、子女上学、城市建设以及农民生活等焦点、热点话题上,民生新闻改变了过去主要反映业内人士、政府主管部门的态度和建议,而是更多地让普通群众“出镜”,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使新闻报道更准确地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体现了人民群众应有的话语权。

从“点”入手,报道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目前,在时政新闻内容改革方面有一种片面认识,认为时政新闻的改革就是减少或压缩会议和领导干部活动的报道分量。于是,有的广播时政新闻节目减少了领导干部的音响,电视新闻节目也少了一些领导干部的镜头。在撰写新闻稿时,将领导干部讲话时的一番“指出”或“强调”翻版成为单纯的“会议提出”或“会议要求”,把领导干部的一系列“视察活动”改写成“工作调研”报道,最后再加上“某某领导出席了会议”或“参加了这一调研活动”等等。这样一来,时政新闻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实际上仍然无法提高视听率。这是因为“伪改革”后的时政新闻依然停留在形式层面的“剪”和“贴”,未能触及受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普通的媒体受众群,他们关注的是党政领导能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级政府组织在某时间段,为群众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信息与他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而值得去关注、主动去参与?因此,时政新闻记者、编辑应该像民生新闻的采编人员一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学会善于透过领导干部会议和一系列活动,听一听、看一看他们究竟为民办了什么实事、解决了哪些难题;政府出台了什么惠民政策,然后把值得新闻媒体报道的“亮点”挖掘出来。一提领导干部,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的活动,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领导在台上讲话、到处“指示”的“声音”,台下参加有关项目剪彩、会见贵宾的“镜头”,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我们广播电视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报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下到基层,真正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记者如何报道这些活动?如果还是走“套路”,时政新闻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既对不起相关领导,又失去很多受众。事实上,受众还是乐意听到和看到能体现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行动的报道,尤其是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走近易被人淡忘的困难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碰到实际困难的报道。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力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报道,也有相当大的市场视听份额。作为时政新闻,在报道领导干部活动时,应该善于从“面”上抓“点”,力求能够捕捉领导人活动中生动的、能体现务实为民的细节,才能给受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消化有效信息,“解读”政令。时政新闻承担着传播党的方针、政令等重要任务。记者采访大多习惯向有关领导或相关部门索取有关的资料,然后根据材料整理成新闻稿并进行现场录音或拍摄图像。在时政新闻节目改革中,有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已跳出条条框框,在“活”字上做文章,进行了时政新闻改革的探索。如会议报道,既有会议场面,在照顾领导干部的镜头和传递同期声的同时,又注重新闻链接,增加场外的有关资料或相关材料,使新闻具有立体感。语言也是重要的方面,没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缺乏生动活泼的表述,当然没有视听市场。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广大受众欢迎,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新闻语言的平民化,大量使用人民群众的“原生态”语言,使稿子生动有感染力。那么,时政新闻记者编辑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记者在采访时要了解、通读有关领导、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吃透、理解、提炼与民众有关的有效资讯,采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包括语言、字幕、音响、图表等,把经过解读、消化、理解、翻译的有效信息挖掘出来,报道出去,相信视听率一定会提高。

(三)发挥广播电视优势,改进创新报道方式

发展“资讯式”报道。我国港台地区媒体常用资讯一词替换“新闻”。因为资讯比新闻的范围广泛,强调实用性。“实用”,一是指有用,其内容和公众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可以成为公众行动的指南;二是指有效,公众可以便捷地从中获取和使用信息,强调传播的到达率。时政新闻资讯化,是实现新闻传媒告知功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了政务信息公开化的步伐,这就为时政新闻实现资讯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与媒体沟通的渠道尚不够畅通,公众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方便地获取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时政信息。发展“资讯式”报道,意味着除了对那些特别重大的时政新闻做特别报道之外,提倡一般性的时政新闻朝着资讯化方向发展,改变时政新闻冗长、乏味的现状,保证信息的量和质。一些新闻周刊为了突出重点而又大事不漏,往往在报道重点之外,以“一周声音”、“时事快递”等方式把这一周内的其他事件简明扼要地加以报道。

更多地运用“直播”方式。现场直播的优势在于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现场感强烈,对受众有强大的吸引力。加上演播室主持人和嘉宾穿插新闻背景介绍,受众可以更立体地了解新闻事实。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特大地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都展开了多次现场直播报道。尽管我国的电台、电视台对现场直播的控制能力还不够强,但通过现场展示出来的时政新闻,使人耳目一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中展现了其自信和个性化的一面。现场直播的效果好,但要求也高,难度很大,前期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组织、安排。特别是时政新闻,因为传播的同步性,稍有差错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政治影响。

处理好“事”与“人”的关系,学会讲新闻故事。时政新闻在人物与事件关系的处理上,常见两大不足:一是就事论事,见事不见人;二是即使以写人为主,也难见其个性。这与记者没能摆正自己和事件中人物(主要是领导同志)的关系有关。一些记者面对时政报道的对象,习惯于仰视、远望,以至于展现在受众面前的领导人,不苟言笑、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诚然,我国的时政新闻中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道必须十分谨慎,但谨慎不是“不为”,而是要恰当地“有所为”。从总体上看,我国媒体对领导人的报道过于保守,其实完全可以再丰满些。亲民爱民固然是一种风格,幽默诙谐、正直有力或睿智精明等个性特色,也可体现于领导人言谈举止之中。能不能抓住其个性,真实生动地再现领导人的风采,在于记者善不善于观察、发现,也在于记者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科学编排,增强时政新闻节目的有序性。如前所述,时政新闻节目编排有一套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有若干不成文的原则性规定。但是,随着客观实际和社会新闻观念的变化,这些编排原则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固有的编排原则已经不适用或者可以废除,而是在构思和编排节目时,应当适应客观实际和社会新闻观念的变化,对几十年形成的模式化编排陈规作出大胆改进,强化受众本位意识,把受众“欲知”、“应知”、“未知”的新闻放在节目的重要位置。改变时政新闻节目的编排方式,说起来简单,改起来也不太难,关键是广播电视的主管领导和新闻节目编辑的思想观念能否更新、能否善于与党政领导沟通并达成共识,从而科学、合理地编排新闻节目,把最有价值、时效性最强、受众最关注的新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使节目编排有章法、有波澜,达到持续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目的。

时政新闻节目必须变革,而且现实地看,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只是这种改变的力度还太小,改革的步伐还太慢,已经不能跟党和国家建设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节奏保持一致。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的确,时政新闻要改革,需要广播电视工作者在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节目才能不断焕发活力,常办常新。应该说,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时政新闻节目的改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关键是不要作茧自缚、画地为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跨越之路

    跨越之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打造一批讲政~治、有思想、作风正、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领军人物;必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人才;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投身建设、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形成强大的力量源泉。宁夏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人、凝聚人、激励人,努力形成全民创业、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充分运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热门推荐
  • 善恶医生都市游

    善恶医生都市游

    农民出身的李凡被害,大好前程毁于一旦!突获神秘善恶系统!善恶系统一切能力都要看李凡获得的善良值有多少!医术!武功!神秘物品都可以获得!当然,美女需要自己去追!扶老奶奶过马路可以获得善良值0.1分!可是你特么竟然扶一个不想过马路的老奶奶过马路!获得邪恶值十分!李凡:卧槽!你怎么不早说!太坑爹了!
  • 师战纪

    师战纪

    师者:独战天下勇;智战天下慧;团战天下本。师道本心,一个只想教书育人的老师却因为一把造型独特的钥匙饰品不断在梦幻与现实中穿梭,最终被推上至强者的舞台,唯我成神,不,既然要成神,我也要带着我所有的学生一起成神。
  • 宝贝乖不要逃

    宝贝乖不要逃

    徐子溪是个有名的混混,只因为凑巧救了被欺负的尹暮南,就被尹暮南记住了,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尹暮南心尖上的肉。或许两个人的命运就从那一刻绑在一起。“昨晚睡得怎么样?不行我再改进改进,现在也可以的。”尹暮南低笑。徐子溪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安心的待在尹暮南身边等他玩腻了,可谁知...她这辈子注定都被他吃的死死的。
  • 朱由检这个人

    朱由检这个人

    写写关于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人,明末历史。
  • 暗情缭绕

    暗情缭绕

    对不起但这是我最后一次对你说对不起我会变强变得比你强我会让所有瞧不起我的人都被我踩在脚下——白雨骐
  • 学长,弄错了!

    学长,弄错了!

    叶桃桃只是一不小心说了一句梦话,怎么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负心女”。作为她的绯闻“前男友”兼“校园男神”的凌衍,他居然还默认了!于是,她从一个小透明编剧,一跃成为男生们追逐的“女神”,女生们唾弃的“心机女”。她憧憬许久的美好的大学生活,居然是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更让桃桃想不到的是,男神学长居然主动向她表白。她只想说:“学长,你没弄错吧?”学长表示:“没错!”
  • 渡不过的河——忘川

    渡不过的河——忘川

    有河名忘川,美人倚畔兮。记得那年初遇,你衣裙楚楚,美好的恍若从画中走出。我画地为牢,圈起自己的一座心城,你笑容明媚,照射入我的心。忘川河畔,美人巧笑倩兮,你绯裙飘飞,与蝶共舞。有河名忘川,凝聚人之悔与恨。你躺在我的长枪下,永远不会醒来。悔之,恨之。有河名忘川,美人倚畔兮。愿在忘川河畔,与你再见钟情。这一次,我不会再错。你等我。
  • 傲天霸主

    傲天霸主

    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你生则生,要你死则死。这个世界是一张被设置好的棋盘,出色的人都会被选择成为一枚棋子,一入棋局,生不由己,谁都无法逃脱被操纵的命运。冷聂奉父亲之命执行任务时偶然获得了一枚黑色的棋子,不想却成了“棋子”中的一员,但他一身傲骨,绝不甘愿屈服于命运,誓要逆天改命成为那掌棋之人。
  • 穿越之太子殿下爱不起

    穿越之太子殿下爱不起

    “阿宸,我爱你。”“阿宸,不要离开我好不好?”“阿宸,再见吧,我终究没资格爱你。”她追了阿宸半世,却爱了阿宸一世......
  • 舌尖上的猫妖

    舌尖上的猫妖

    本书主要讲述某吊丝男突然有一天变成了妖怪后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