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确立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要义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普及初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通过近年来连续扩大招生,到2008年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达到2700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3%,步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通过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形式,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谋求各自发展定位,注重办学特色,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全面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基本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运行机制,激发了高等教育办学活力,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通过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影响逐步增强。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却未能同步增长,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没有实现政府和社会预期的4%目标,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只有0.6%,处于世界低水平状态。有的省份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两三千元左右,这与办一所合格的高等学校差距较大。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师资不足,特别是一流教师比较缺乏,有些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较重,一些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定位还不很明确,教学管理还很不规范,有的高校缺乏基本的教学档案。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但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把握节奏,适当控制增长速度,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在本书第四章“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当中,我们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本章,我们会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集中分析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大发展的时代契机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传播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创造了机遇,新闻传播教育经过不断的调整发展,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闻传播教育大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新闻传播教育大发展是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总结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要求。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我党这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纲领,对新闻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培养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业务技能的人才,是当代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传媒业的大发展带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在2003年中央党校做了题为《文化产业的价值》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到,一个兴旺发展的传媒业可以将一个国家提升到世界大国的行列之中;对于任何一个在21世纪的先进国家而言,一个强劲繁荣的传媒产业不仅仅是有利可图的,而是必不可少的;全世界的媒体行业一共创造了一万亿美元的财富,并且仍然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没有任何一个明智的国家,应该把这样一个回报丰厚并且快速增长的财富源泉排除在外。
传媒产业,既具有大众传媒产业特性,又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渠道。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冲击及境外媒介集团的挑战下,我国传统传媒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自主选择方式。媒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信息传播的方式日趋多样。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受众兴趣取向的个性化,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分众化、窄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专业报纸、专业期刊、专业频道应运而生。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了第二次专业化,比如,体育类新闻媒体相继出现了足球类媒体、篮球类媒体、赛车类媒体等等,这是媒体在专业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分化,出现了更多的细分媒体和专业的新闻传播工作者。
随着我国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制播分离可以说是广播电视机构的大势所趋。新闻媒介主要精力是用来制作新闻类和社教类节目,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播出机构存在,大量的文化娱乐类节目来源于节目制作公司。随着我国节目制作与播出产业链条的形成,商业化的节目调查公司和制作公司将成为我国以后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和渠道。2006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明确指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要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不能以机制转换代替体制创新,不能以增量的提高代替存量的改革,不能再搞事业单位性质的媒体集团,要加快建立文化产业的企业制度,推动一批文化企业尽早上市。这些公司的成熟和规范又为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传播科技的进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新闻传播事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任何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都会给新闻媒介带来巨大变化,导致新的媒介形态的产生。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新闻教育仅仅局限于报纸这一单一的教学领域,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当时的新闻系很多都被称作报学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广播电视的节目需求,我国新闻教育相继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丰富了新闻教育的内容;世纪之交,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我国有条件的新闻院系相继建立网络传播专业,培养网络传播人才。
近两年,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又萌动了新闻传播事业的新一轮变革。目前,手机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话的范畴,它成为集通话、短信、广播、电视、网络为一体的新型媒介。我们现在可以订制手机文字新闻、手机电视节目,这种增值服务逐渐成为各大通讯公司主要的经营方向和内容。手机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需要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这就为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成立了媒体融合专业,我国代表性的新闻传播院校也已在这方面有所策划。
四、传媒人才的竞争推动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介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巨变,这场改革的核心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和集团化。市场经济最大的活力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竞争机制。市场竞争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比如资本的竞争、设备的竞争、品牌的竞争等等,但是最根本、最实质的还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这一点,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介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它们更加注重新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新闻媒介每年都会从应届毕业生里选拔一批精英人才,充实到自己的新闻队伍中来。现在的新闻单位选择和录用毕业生有两个倾向:一是注重学生的学历,如今的新闻媒介录用人才都有明确的高学历指向;第二个倾向是注重学生的学校背景。这也为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量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比较强的新闻院系,可以考虑调整培养目标,提高办学层次,转向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为国家多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一些具有一定基础的新闻院系需要尽快从外延扩展转移到内涵提高的轨道上来,在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上多下工夫,努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那些办学条件欠缺的新闻院系应当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稳定规模,夯实基础,充实和完善办学条件,严格教学秩序,加强内部管理,争取在逐步达到新闻教育规范化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新闻媒介现在也更注重员工的继续教育,更新新闻理念,提高业务技能。我国的新闻媒介现在经常会对自己的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聘请高校的教师到新闻媒体开展新闻专业讲座,把员工派到高校里进行系统的学习等等,很多新闻单位已经和高校建立了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委托高校为新闻媒介定期培训员工。这种新闻工作者的再教育对于高校的新闻教育也有好处:一是扩大了新闻教育的内涵,促进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化;二是把新闻一线的实践经验带到高校,有助于高校师生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的最新情况和动态,开拓教学视野。
第二节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在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集中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经济和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期培养新闻人才的要求。当代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理念至少应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
一、人文理念
我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一些科学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侵入了我国的高校新闻院系,学生把新闻传播活动当成是一个赚钱的工具,利用手中掌握的新闻资源为自己牟取经济利益,这种现象在香港、台湾都有所体现。现代的“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
“在信息文明与市场法则的双重挤压下,将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凌驾于一切价值之上,是有损于新闻教育健康发展的。新闻教育必须首先服从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服务于民族和社会的需要,以传播人类精神文明、关注社会进步为天职;其次,新闻教育不能接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应将服务市场与服务社会、学会认知与学会生存、实用技能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最后,要坚持人本化教育理念,这是新闻教育活动中必须坚守的原则、信念和理想,是新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大学的精神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