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41

第41章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研究(4)

2006年10月,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中国全球新闻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维亚康母、迪斯尼、星空传媒和CNN等海外媒体负责人以及国内外1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与媒体专业人士参加会议。自中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个英语新闻节目——上海电视台《英语新闻》于1986年10月开播以来,我国英语新闻节目和英语媒体历经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会代表就如何解决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客观问题,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使我国更好地顺应信息全球化浪潮,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全球英语新闻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清华大学设立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为培养全球新闻传播人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呼吁中国新闻教育界尽快把培养英语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2006年12月,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影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人民网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的“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日本上智大学、韩国水原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文化大学等几十所学校的知名学者和中外新闻媒体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切磋21世纪新闻媒体和新闻教育发展的前沿课题。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对面临商品经济冲击、数字新媒体兴起以及大众传播学科飞速发展背景下,21世纪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联系与差异,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新闻媒体的职业精神与商品经济、政府的关系,公共传媒的现代社会定位与经营管理,新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等议题做了异彩纷呈的论述和探讨。国外的专家、学者们传递了世界前沿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理念和媒体实践经验,国内学者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对深化我国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卓有见地的对策。

第五节新闻传播教育终身化

从近代教育开始,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要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就要建立一个全时空的大教育观念。在时间上,教育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的学习机会;在空间上,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且还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这就要建立终身教育思想。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60年代。“终身教育”一词始于1919年的英国,这一概念的系统阐述者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1965年,他任联合国教科文局局长时,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会上具体阐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保尔.朗格朗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是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1970年保尔.朗格朗发表了《终身教育引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于1972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明天和今天》,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原则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自此,终身教育日益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广泛接受。法国、美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立法的形式,确认“终身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据此重新构建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有其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终身教育不但使教育成为有效、公正、人道的事业,而且引发和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指导和促进教育实践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969年,瑞典教育部长帕尔梅在巴黎举行的一次欧洲教育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回归教育”的新概念,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回归教育——为终身学习的策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回归教育的特征是“以回归的方式即教育和劳动交叉进行的方式,把教育分散在个人的一生”。这些教育文献都清晰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国目前大约在5000所中学开设新闻学课程,选修学生每年约17.5万名。高中和初中的校刊、杂志和年鉴有4.5万种,多半定期出版,有100万以上的学生为这些刊物工作,每年活动经费5000万美元。学生们还通过教学和课余俱乐部活动,学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原理。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在中学传授传播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操作过程以及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美国有些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也有一些面向高中的合作项目,这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一章已有介绍,比如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夏季面向高中学生召开新闻夏令营,特别招募少数民族学生。科罗大学波尔德分校每年夏季向本地少数民族高中开展活动,学院开设一门课程叫做“新闻学基础”,面向即将加入该学院的约15名高中学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每年暑假在学院内进行两项高中生新闻集训活动,都是为期两周的高强度、职业化的新闻制作。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也有针对本地高中学生的活动,经费由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承担,在乔治.华盛顿高级中学开设一门课程叫“学校教育的新闻课实践”,非白人的学生可以每周一次来这里接受新闻课教学和指导。

日本的大众新闻教育颇具特色,社会整个大环境都在引导民众从事终身的新闻教育活动。在日本的小学生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就叫《报纸》;日本一些名牌大学如东京筑波大学、广岛大学等新闻学科的一部分毕业生也在从事中小学的新闻教育工作,日本各新闻机构也非常重视和积极参与这项活动。日本的报社、电台、电视台还经常公开地向读者传授新闻采编知识,《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新闻机构都向读者开放并主动服务以增进感情。大阪的朝日新闻社有一个相当大的读者室,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来这里体验报纸从写作、编排到印刷的全过程,室内摆放的设备与编辑部使用的一样,只是印刷机是按1/4缩小比例制造的。读者们有朋友聚会或结婚等活动,常常来这里自己动手编上一份纪念版报纸。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伦伯格传播学院是美国典型的职业教育学院,拥有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并坚持职业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供职业再教育,有许多专业是为职业新闻人设立的,分为短期的研讨班、工作坊及短期课程。美国致力于职业新闻教育比较突出的几所院校还包括哥伦比亚、密苏里、伯克利、马里兰及西北大学梅尔森学院。

英、法、德、日等国的新闻传播职业教育,在第六章中我们已经做了具体阐述。

我国大众新闻传播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1985年1月5日,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正式成立(简称学通社)。当时,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以及丰台、西城、东城、宣武、朝阳等区的校办企业公司给予了经济上的资助;安岗、杜导正、王立行、许文、郭梅尼等新闻界知名人士担任了顾问。时过不久,北京市委宣传部正式下发文件,确认学通社是北京青年报社领导下的北京中学生课余新闻组织。《北京青年报》因创办学通社而获得团中央颁发的“创新活动奖”。各省市纷纷效仿,学通社遍布全国。学通社的记者以敢想敢闯而闻名,凭着一张小小的记者证,采写过许多国际著名人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通社把目光和触角更深地投向宏大的社会背景层面。90年代中期,学通社由《北京青年报》和《中学时事报》编辑部管理,除北京分社之外,又新建了天津分社和塘沽分社,每一届成员达五六百人之多。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于2003年12月28日开播,其中有一档栏目名字叫《新闻袋袋裤》,这是一档每天15分钟,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新闻、分析时事、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儿童新闻栏目。它的宗旨是“新闻时事的解读者、少儿活动的发布站、了解世界的窗口”,节目的主持人都是青少年。

方汉奇教授谈到新闻工作与新闻教育时说:“因为新闻工作者要面对众多的新事物,因此要不断地学习。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新闻工作者尤其需要学习。新闻工作这个职业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

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指出:“知识是一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贫困的病根。”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呈现出整体性、前瞻性、硬保障等特点:整体性,是指许多国家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规划,以改革促发展,而且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计划列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使教育与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密切结合,协调发展;前瞻性,是指一些发达国家在制订教育改革和发展联系计划时,重点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并全面分析未来社会的背景;硬保障,其要义有二,一是以立法形式颁发教改计划,作为国家意志,强行实施,二是现有财政上的保障,教改幅度的大小,一般都以财政的支付能力为依据。

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也体现出以上特点,尤其是“硬保障”这方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充分认识到教改计划、教学评估及资金投入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本书前面的相关章节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同类推荐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本书从分析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轮廓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等。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常伴吾身

    常伴吾身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当一个惊天的大阴谋被一个游戏高手小学生碰上,等待他的究竟是生存,还是死亡呢?
  • 苏氏风云

    苏氏风云

    律师苏玉醒来成了古装女童,又被雷劈出了一身武技。怎么揣碗面片儿路过就被冷面将军抓来挡箭?又被赐给这变态家伙做妻……有美人看上自家夫君,拍她那什么王要抢自已,打他……本文天马行空,感情慢热,脾气急燥的书友请倒文看。新文预告:《帝台春》做了十几年宠妃,兰娥早玩腻了争宠邀媚两面三刀那几套。这回重活一世,她要远离皇帝,过足纵马南山外,采菊东篱下的日子。【重点提示:坑内女主心狠手辣,更兼视钱财美男如粪土,兄弟姐妹们请自备板砖竹筐面巾纸。己发文,敬请关注】
  • EXO今时今日

    EXO今时今日

    别总怪谁,如果你足够好,又怎么可能是那个被丢下的人。所以对于曾经的往事,我只能说那就这样吧。
  • 圣王遮天

    圣王遮天

    天道崩坏,恶人丛生,善与恶之间的区分越来越小,人将不人,魔将不魔,一枚龙戒开启了萧十三的踏天之路,战英雄,灭枭雄,踢狗熊,面对敌人只有三个字,战!战!战!【845349201】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魔之龙神

    魔之龙神

    浴血重生,王者诞生。这里,有修行者一念天地变色,再念斗转星移。这里,有修行者掌控雷电,吐息里带有无尽轰鸣。这里,有巨龙,有神龙……从小地方的少年,一步步走来……
  • TFBOYS与她们的故事

    TFBOYS与她们的故事

    “王俊凯,我们分手吧”TFBOYS与她们的故事,就在这里展开...
  • 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

    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色旋律的诗

    蓝色旋律的诗

    有些情绪,适合攒着写成诗歌,也许会有人懂,毕竟每个人都有着青春,都会难过,会难过,会觉得世界都是悲伤的蓝色。
  • 婴幼儿百科全书

    婴幼儿百科全书

    孩子出生后家长应及时与社区保健部门取得联系,由保健医生来到孩子家里进行访视。主要是了解新生婴儿出生后情况,指导护理和喂养,进行简单体检等,并建立起小孩的保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