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25

第25章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结构的重建呼唤教育事业的创新,新闻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869年,弗吉尼亚的华盛顿学院就开设了“印刷与速记”课,并让学生参与报道和印刷实践。1872年4月《纽约论坛报》的怀特劳.里德在纽约大学的演讲中最早提出将应用新闻学融入人文学科或文理学科,他的提议在随后几年得到了其他大学的响应。随着美国西部的开发,每个新建城市都需要办自己的报纸,当地新建大学的课程中便相应增加了新闻方面的内容,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些州,新闻学最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78年,密苏里大学开设了新闻史课程。189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商学院第一次将实践训练和理论引导结合起来,开设了制作报纸的历史和艺术、诽谤法和商业管理、报纸实践、当前事务专题讲座、记者讲座五种课程。早期的新闻专业大多附设在英语系内。1903年,堪萨斯大学开设新闻学课程,成为美国新闻教育的发端,1905年该校设了新闻技术系,堪萨斯大学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正式设立新闻系的大学;1904年伊利诺伊大学初创了四年制的新闻教学体系。也是在1904年,威拉德.G.布莱尔(Willard G.Bleyer)在威斯康星大学为25名学生讲授新闻诽谤法方面的课程,并于1905年开设了长达一年的新闻学课程,随后逐步发展成新闻系(1912年);布莱尔的弟子后来成为明尼苏达大学、西北大学、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的新闻学院院长,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新闻教育之父”。

1908年,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这标志着美国新闻教育的正式开端;1912年,由美国现代报业先驱普利策捐资创办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成立,这是美国新闻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闻教育从此在美国获得了与医学、法学及其他学科同等的社会地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提倡通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在四年制新闻本科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1/4,其余3/4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蓝本。

1934年,密苏里大学授予第一个新闻学博士学位,到1960年已有9所大学的新闻学院可以授予博士学位。1944年,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学院成立研究所,1947年,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传播研究所。这一阶段美国的新闻教育对不同培养目标的人才开始实施教育分流:对本科生中有研究能力的学生继续作为硕士或博士培养,没有研究能力或没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则以选课的形式进行实务训练,同时也开设了侧重培养新闻实务人才的专科学院,新闻教育达到了分层培养的目的。

美国高等院校的新闻教育普遍要经过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的认证,并且可能要经过不止一次的认证。这是美国最大、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教育学会,1912年创办于芝加哥。认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学校的办学质量。美国能授予新闻学或大众传播学硕士、博士学位的院系无一例外地都要通过该教育学会的评估。该教育学会设有12~15项标准对各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评估,这些标准主要包括课堂规模、写作水平、教学设备、技术水平、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学生和教师构成的多样性。由于美国在人口构成上的多元化,学校在招生和聘用教师时要注意保持男女比例平衡、民族平衡和种族平衡。

卡耐基委员会曾发布一项权威性研究报告,将美国的高等院校分成四大类。俄罗冈大学新闻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做的一项关于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的课题报告中,依此分类模式,将新闻与传播学院系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这些院系设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并专设传媒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如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印地安纳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的新闻与传播院系;第二类是以传播学研究为特色的传播教育,这类教育很少专业导向,注重培养传播通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的传播学院;第三类是专业性研究院,他们以培养记者、编辑、广播专业等人才为主,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新闻研究院;第四类是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和社区学院,设有新闻和传播的课程,规模较小。

当前美国新闻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三个方向:一是以密苏里大学为代表的与传媒产业紧密联系的院校,它们走“大传播”人才路线,以大新闻传播学科为背景,注重实践,志在培养传媒多面手,为学生进入广泛的工作领域(包括广告和管理),做好教育准备;二是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代表的实践型人才路线,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学院在2005年推出了延长新闻学学制的改革措施,为学生增添了长达10个月的课程计划,以期帮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获得科技、经济、环境、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满足多元化社会的不同需要;三是以丹佛大学为代表的通才路线,该方向超越了新闻传播的窠臼,新闻单位不是学生毕业后的唯一出路,金融、法律等行业都可能接纳其毕业生。在美国,培养新闻传播学理论型人才主要是博士教育的目标。

比较小的学校,尤其是以人文方向为主的学校,寻求的可能是另一种模式——“新专业主义”(New Professionalism)模式,它是由三一学院(Trinity University,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一所私立人文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和威廉姆提出的。他们的观点是把新闻学、传播学教育看做是人文学科一般的传播教育。他们提倡注重实践的实验室教学方式,教学计划给学生提供50小时的传播学课程,教会学生使用照相机、摄像机,学会制作电影电视节目。这种方式很受那些准备在广播领域、新媒体界和其他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学生的欢迎。

关于美国模式,台湾学者郑贞铭教授曾经概括为三个特点:第一,以实务训练为本位,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培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础业务课程非常充实;第二,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新闻专业一般都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历史、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课程;第三,以人文主义为目的,大学新闻系都设有以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为内容的课程,其目的一是培养未来记者的新闻自律意识和职业规范,二是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正义感,作为新闻工作者能够扮演舆论监督和道德仲裁人的社会角色。

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指出,“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社会责任,人们希望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做记者的技能,而且要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工作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节本科:提倡通识教育,注重实践能力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美国的教育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但是过度单一的职业教育也导致了学生适应面窄、缺乏理想、目光短浅等问题。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科德(A.S.Packard)教授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词,从此掀起了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此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基本饱和,职业教育导致学生过早专业化,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变化的社会。于是以哈佛大学的劳威尔(Lowell)校长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掀起了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他们提出美国高等教育首先要克服过分专门化的倾向,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学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具备各科知识、能力、信念和修养,使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1920年后,威斯康星大学的布莱尔提出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这逐渐成为美国各高校培养新闻本科生的主要模式。美国的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一般放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在新闻专业学生本科学分中,非新闻领域课程的学分通常大于新闻专业课程的学分。

当代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在本科教育方面主要有三个重点:一是人文素质教育,二是专业技能训练,三是思想思维培养。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注重宽口径知识学习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原院长汤姆.鲍尔斯教授在《大学间国际的合作意义不同寻常》一文中写道:“我们的新闻教育推崇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只提供给学生少量必要的新闻技能方面的训练,其他2/3的课程必须在新闻传播学院之外选择,包括数学、外语、自然科学、历史、经济。此外,每个学生还必须拥有一个第二专业。在美国的教育制度中,本科生从三四年级才开始学习新闻。在校期间,每个学生除了修满学分之外,还必须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有自己的电视台,学生可以在那里制作节目向全州播放。暑假他们还要到专业媒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实习。我们专设一个办公室来帮助学生找工作。”

西北大学麦迪尔学院学生要拿到新闻学本科学位,至少需要学习45门课程,其中33门课程必须是新闻学以外的。

俄勒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总共180学分中最多49学分来自新闻传播学院,主要学习大众传播的实际操作、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新闻史,以及当代社会中媒体的法律与社会责任;学生必须在新闻传播学院以外获得至少131学分,其中94学分必须来自文学与科学学院。

蒙大拿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专业本科生大约1/4的总学分在学院内获得,剩下的3/4学分课程来自人文科学,重点是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作品、外国语言、心理学和社会学。

除了在学分方面强调宽口径知识学习外,美国高等院校还建议或要求新闻专业学生参加其他专业的辅修或读双学位,这也体现了要求新闻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等新闻类院校强烈推荐新闻专业学生参加其他学院的专业辅修;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规定了辅修方向为设计学、领导学、管理学;纽约大学新闻系强调文理并重,学校要求新闻专业学生选择双学位。

同类推荐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热门推荐
  • 星际女王时代

    星际女王时代

    因为一枚神秘的戒指,她死里逃生来到异位面的星际时代,重生在一位少女的身体里。在这个世界,各种异能崛起,古武术盛行。为了生存,她扮作少年,一步步的成长,最终成为强者。
  •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透过《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魔证混元

    魔证混元

    盘古开天辟地,万物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是以天道之下共有九座圣位,仙妖佛占去其六,独独魔道无有人证道混元,且看主角如何成就九圣之一。今朝得遇有缘人,凝吾太阴森罗身;从此不闻仙与神,唯修天外混元圣;
  • 快穿:我是女配炮灰

    快穿:我是女配炮灰

    因为一些事情,月婉只能选择,做任务所以任务做完,就结束……她就可以去……(男主已有。)
  • 灵台榜

    灵台榜

    儒释道三教大会古神州,神仙魔共演灵台封神传。传说中的灵台究竟在哪儿?传说中山海之间的那些大神都去了哪儿?传说天地封神之后的“人界”封神二十部又都是那些神祗?传说中“人人胸中有一个魔”,而这个魔又有什么来历?这些谜团,在打开《灵台榜》的刹那,注定被你一一解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作品标签:洪荒、爱情、道义、热血、斗法破阵。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为2013年6月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后的最新版团章。团十七大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调整和充实,对现阶段共青团基本任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团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实。大会认为,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团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 初时,你的爱

    初时,你的爱

    叶紫熙17岁,一年前她救了他,她没想到的是,竟然让她家破人亡。一年后,再次遇见却成了仇人,在母亲的算计下,让她心中只有仇恨,可没想到的是,她会慢慢邂逅于他。但被逼无奈的叶紫熙,再把他迷的团团转的时候,狠狠地背叛了他。。。。。。。。。。。。。。。。。
  • 冥女水晶

    冥女水晶

    我写的第一篇故事,不太长,不到八万字。原名:冥女水晶又名水晶神女
  • 往生玉

    往生玉

    千万人鲜血为祭,千万人灵魂化焰,方能点亮这遗落人世的仙珍。金朔一辈子都没为自己活过,一辈子是在背着包袱蹒跚前行,但他却不后悔,生不悔,死,也不悔。
  • 重生小山神

    重生小山神

    我是小山神,山城贾庄人,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