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广电新闻学群
该学群的宗旨在于体现大学教育的理念,目标在于培养21世纪的全方位新闻人,课程核心是从理论出发,由实务入手。
(1)电台模块
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广播产业目前与电信、网络汇流,逐渐发展出崭新的服务及优势功能(强化行动接收、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等),数字广播逐步取代模拟广播。在专业技术方面,数字工程技术与数字制播等,都是当前复合式广播产业所迫切需求的。广电新闻学群电台模块的核心目标在于满足跨媒体广播产业的多元需求,培育理论与实务的优秀人才。
课程除涵盖广播基本原理、广播生态概况、电台经营发展、工程技术等概论性课程内容外,还包括各类广播节目策划、企划制作、主持技巧,以及广播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播报、深度报道等实务技能。在“内容为王”的数字汇流时代中,教学更强调实务,强化学生的内容制作技巧及能力。必修课包括广播新闻采写、广播节目企划与制作、广播媒介实务、采访写作及毕业实习等。
这一模块课程,除了借助校内华冈广播电台的实习与相关必修课、选修课搭配教学以外,还通过电台参访、邀请广播产业界资深专业人士莅临课堂进行专题演讲,甚至与数字广播电台进行合作,使学生得以接触第一线讯息,并且有更多见习的机会。多年来,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的学生,每年都在最具代表性的“广电基金会”、“金声奖”等大学院校广播竞赛中夺冠,成绩优异。
(2)电视台模块
在理论方面,除了院校的共同必修课之外,还重点讲授新闻学、采访写作及电视媒体的原理和概念,目的是为学生接下来的实务课程建立起基本理论素养;在实务方面,包含电视新闻的制作播报、经营管理及专题研讨。必修课包括电视原理与制作、电视新闻制作、电视媒介实务、采访写作、网络电视建构与管理及毕业实习。
值得一提的是,系里特别设计了一个两学分的毕业实习,让学生在大三暑假时到相关业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认识电视台的运作过程与管理制度,为自己确立未来的职场方向。
3.传媒生态研究学群
教学目标与宗旨在于配合传播环境的快速变迁与发展,提供与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对传播生态与媒介文化的深度认识及分析能力。具体阐述为配合当代传播环境的发展,奠定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对传媒领域深入、系统及严谨的学习与研析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传播与社会发展宏、多元的视野;启发学生对新闻与传播进行反省、批判的能力。
依据上述重点,这一学群的课程发展方向如下:提供新闻与传播的专业探讨课程,训练学生观察与分析传播生态环境的知识及技术,发展对传播社会的多元思考价值与专业态度,培养学生探讨传播问题的理论能力与论述技巧,涵化对新闻与传播领域的研究兴趣和潜能。
基于这些理念,学群课程包含传播营销、媒体管理、传播产业生态、国际与全球化传播、媒介与文化研究等重点,必修课包括传播营销学、大众文化与媒介、受众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研究、国际传播及学术论文写作等。
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是一个结合新闻与语言传播(speech communication),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学系。教学目标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学生新闻及语言传播的专业理论与实务训练。衡量教学资源、专业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其发展方向与重点如下:
其一,融合新闻学与语言传播相关的学术领域。语言传播的知识与训练,能帮助新闻工作者认识语言文字的本质与功能,提升使用语言文字的敏锐度。此外,现代的新闻采访以对话、沟通、多文化等的采访策略,取代传统的对抗、直线问答或文化本位的模式,赋予新闻学新的意义。
其二,强调社会关怀与服务学习的精神。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所属的社会环境变迁有所掌握,也应该关怀社会议题,尊重不同的族群文化。在课程规划上,除了帮助学生培养发现社会议题的能力,还强调服务学习的实践精神,让学生在服务社群的新闻实践中体现社会关怀。
其三,培养兼具历史感与国际观的新闻工作者。兼具历史感与国际观的新闻专业素养是培育深度与宏观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除了描述事件,也提供观察视野。历史感与国际观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观察视野。
其四,开发独立思考与创意探索的能力。面对瞬息万变与资讯暴涨的社会,独立思考与创意探索能力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的不断自我学习与面对挑战。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重点学校,定位于新闻实务的研究与训练,特别强调社会科学、人文、科技及相关知识的培养,也积极结合新闻实务界、新闻传播学界,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法律、经济、政治等专家学者,共同为促进新闻自由、提供新闻专业素质、发挥“第四权力”功能而努力。
研究所的教学特色强调新闻实务训练。在课程规划上,实务课程包括中文和英文的采访写作、编辑、深度采写专题、电视新闻、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及网络媒体等课程;同时强调实务专业课程的师资应由资深专业人士授课,教学方法是“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除了新闻实务课程之外,还结合相关领域开设与新闻报道相关的学术课程。
研究所为贯彻新闻实务训练,兼顾学术研究的要求,硕士论文主要是写一篇至少1.5万字的深度报道,并辅以研究方法及文献讨论分析,论文由一位资深记者与一位相关领域的学术界教师共同指导。论文题目往往反映了每年的重大时事议题,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社会、弱势族群、性别、媒介、医疗、教育等等,为社会发展留下多样的见证。
新闻研究所非常重视国际视野及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关怀本土弱势族群。除开设性别与新闻传播及多文化主义等相关课程外,还经常聘请国外实务界杰出人士来研究所做短期讲学,每年举办新闻传播与相关议题的研讨会。例如1993年举办的“多元社会、公民意识与新闻报道伦理研讨会”、1994年的“女性与新闻传播”研讨会、2000年举办的“族群与性别新闻报道工作坊”均为台湾针对新闻伦理及族群意识的大型研讨会,对于提升弱势族群的新闻报道质量与研究均有重要贡献。还创办了《台大新闻论坛》学术期刊,公开征求新闻传播学术论文,尤其重视新闻的案例分析,借此提高新闻学术与实务。
四、师资及硬件建设以实务为导向
台湾教师一般有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教师的讲学和研究范围较广,例如政治大学教师的讲学和研究方向有大众传播研究问题、传播、电影政治经济学、信息社会理论、大众文化概论、老人传播、时间论述与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与消息来源、新闻分析、政治传播、传播统计等;兼职教师大多是来自各相关行业的有丰富经验的人士,例如辅仁大学的兼任教师有报纸主笔、新闻部经理、电影导演、精神科治疗师等。
面对当前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在1996年开设与网络媒体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多媒体程序与设计、网络媒体实务等),1997年开设网络媒体实务必修课程,还与台湾大学电子计算器中心共同开发出全球第一份中文交互式多媒体电子报——台大新闻网,并推出全球第一套不同语言的译码系统。2002年后,建设台大电子信息研究中心多媒体整合实验室,设立多媒体华文网络平台,并强化数字影视创作,成果丰硕。举办相关研讨会,如2001年举办“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愿景”,2003年举办“全球化时代与新闻报道研讨会”,2004年举办“数字化时代与新闻报道研讨会”等,各界参加人士高达数百人,反响热烈。
在设备方面,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在台湾也是一流的。1996年3月迁入校总区新落成的新闻馆,硬件设备包括多媒体制作中心(一楼的中心办公室、器材室、录音室及二楼的六间剪接室、后制作室、副控室与摄影棚)、可容纳90人的阶梯视听教室、可容纳20人上课的专业计算机视讯室、计算机编辑室、暗房(含暗房设备一套)、图书室及会议室等。
文化大学专职教师的专长涵盖新闻学、传播理论、媒介批评、政治传播、行销传播、数位媒体与新闻专业技能等方面。此外,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它还聘有17位兼职教师,皆具有丰富实务经验,专长涵盖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制作与播报等实务技能。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陆续设立四大学生实习媒体:实习报刊《文化一周》、《摄影报》、华冈实习广播电台FM88.5、华冈实习广播电台。
辅仁大学传播系设立“媒体与教学资源中心”,整合管理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包括八间视听教室、九间行政办公室、三间计算机教室与一间可容纳200人的综合演讲/表演厅。教学设备包括编辑室、讨论室、项目工作室、设计教室、视听媒体工作室、暗房、商业摄影棚、电视摄影棚、剪辑室、广播录音室等。
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及舒适的作业环境,全系目前已通过ISO 14001环境验证,期望同学在使用媒体资源及设备的同时,能兼顾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配合学校政策,定期更新最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实习媒体包括淡江电视台、淡江之声广播电台、淡江网络新闻报、淡江影像艺术工坊。设备资源包含编辑用多媒体计算机、专业非线性影像剪辑系统、专业数字摄影机、专业单眼数字相机、数字输出设备、影像数字效果机、专业灯光、专业音效处理系统等,均可供学生实习使用。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学生毕业后发展领域广泛,电视、广播、报社、杂志社、出版社、摄影、影像处理、电影、剧本编写等都是学生可发展的领域。由于该系积极鼓励学生学习辅修、双主修及系列选修等第二专长领域的课程,长年下来,在广告公关公司、营销顾问公司、信息网络事业中也有许多表现杰出的毕业生。
台湾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职务大部分集中在企划、记者、编辑三类上。近些年来,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呈多元化态势。台湾高校以培养全方位传播人才为宗旨。毕业后除了可在实务工作场域崭露头角外,还可选择报考研究所,向学术研究领域迈进。
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如今已取得累累硕果,有许多学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们对于一些传播理论本土化的研究也很值得内地学者借鉴。但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首先,是受到来自实务界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一些相关媒体法规和职业道德守则常被漠视,因此学校关于新闻伦理职业道德等教育常常显得势单力薄。其次,在“台独”势力的影响下,台湾某些媒介阻挠两岸正常的交流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内地的认知。再次,台湾私立大学经济负担沉重,只能通过连年扩招和抬高学费来缓解经济危机,这导致了私立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多数学生把精力用在打工还贷上,使社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表示忧虑。